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大学生生涯总结多篇

栏目: 学生工作总结 / 发布于: / 人气:6.74K

大学生生涯总结多篇

【第1篇】2022年大学生涯大总结范文

转眼间,大学生涯已经结束了!即将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回首这大学三年,真是有喜又有忧,现在我是时候该好好总结下自己这三年里的一切。

大学一年级

第一学期,刚到新的环境,我的心一直激动不已,看着幽美的校园环境,还有校园里那一张张成熟的脸蛋...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还有一群年轻的老师... 进入大学前本以为将要面对一切黑暗,但是令我意想不到的却是,事实与我之前的想法完全相反。在大学里到处充满温馨与关怀~入学的第一天,我就到处看到责任心特强的师兄们奔波劳碌的身影,进到宿舍,我有缘结识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良友,还记得那天他们为我送行的那一幕,他们的举动深深的撼动了我的心灵。如今,他们的脸孔已经像烙印一般深深的烙印在我心中...还有那位培育师兄,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有很多地方都很值得我去学习。宿舍中到处是我学习的楷模,家德,是他让我认识到做人要笑迎天下,一个甜美的笑容,能滋润人的心灵,一个甜美的笑容能安抚一颗受伤的心,一个甜美的笑容能化解一切摩擦,一个甜美的笑容能迎来八方朋友.....一个甜美的笑容能做到的事情太多了,几乎可以说,一个甜美的笑容就是你前行的一条绿色通道,谢谢你,家德。伟杰,是他让我认识到做人要该玩时尽情的玩,该认真时严肃对待!晓旋,是他教会了我做人要大方、不拘小节,也只有这样人才会成长,才会有成就。建威,是他教会了我要善于抓住机遇,只有抓住了每一次的机遇,才有可能发展、丰富、壮大自己。李劲,是他教会了我做人要近墨者而不黑。潮祥,是他教会了我要敢于尝试、敢于管理,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上进,他还教会了我互相帮助。旭凯,是他教会了我做人应该友善,要善于与周围的人多沟通交流,懂得与人沟通交流的人才更适用商务业。嘉勇、钦良、培健、浩彬是他们教会了我做人该沉默的时候就沉默,正所谓沉默是金。期末考试,这是进入大学里的第一次考试,我以总分6科519分的成绩位居全班第二名。

第二学期,我加入了学院电脑协会,当上了电脑协会技术顾问一职,任职一年多的时间来,我给协会的成员上了无数次课,也曾经带领着他们一起去举行我们协会的电脑义务维修活动,服务全院师生。还记得咱们协会一起去肇庆学院、科技学院联谊的那一幕幕画面,多么的令人望怀!期末考试,我总结了第一学期的得与失,首次夺得了6科总分全班第一名。

大学二年级

第一学期,做了很多事情来。9月15号参加了今年的全国英语等级三级考试,最后口试以四分通过了(五分制),笔试呀....呵呵59分!差一分!!噢噢...我还记得自己当时连铅笔都没带呢....搞到快开考了还在那里到处乱跑的!哈哈哈....那时候真搞笑!啊...还有跟我一组考口试的那个女孩....两个人望来望去的,恩恩...真搞笑的!她后来被我说到没话可说了....呵呵。11月份,我获得了xx元国家助学金,后来评上了院三好学生、学院电脑协会“荣誉技术顾问”。后来我们系举行了一个vb系统开发大赛,我听说一等奖有300元的奖金,二等奖有200元的奖金....听到这里,我心里又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我要争取去拿到这几百元,这样我妈就可以少给我几百元的生活费了!最后尽管我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很辛苦,但是我还是毅然的完成了两套系统的开发。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历历在目,记得在那段时间,在合作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我跟陈浪两个人每每暗自的为自己成功解决的问题而欣然发笑的快乐心情,还有在我独立开发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期间,每当深夜的时候,其他人都舒舒服服的钻进那暖烘烘的被窝里睡觉的时候,我还毅然的坐在电脑前面,霹雳啪啦的敲打着键盘,想着这个功能该怎么实现,那个功能该怎么实现......有时还不知道只有自己凌晨3点多了还在开发系统呢...哈哈哈,现在想起来真是感觉非常充实!我在其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最后,交作品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消息:那就是我们是全应用专业唯一能完全能把系统开发出来的一组,而且也是全系的学生当中的唯一一组(包括软件专业)能开发系统的学生,我们打破了肇庆工商的常规——一直以来都是软件专业的学生强过应用专业的学生. 现在我们计算机应用技术1班变成全计算机系最强的一个的班级,这就是我们打破的奇迹!12月31号,我拿到了xx年5月12号考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证书了(计算机硬件维护)...哈哈。计算机英语!哈哈...这个我最喜欢了.....每次上计算机英语这门课的时候都只有我一个人跟老师一唱一喝的.....好像在两个人对唱山歌啊....呵呵!我上课很认真.....但其实这些计算机部分我都应经在小学和初中自学完毕了!哈哈....考试的那天,我只用了28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这套计算机英语试卷.....我还记得当时我身子附近有好几个兄弟“爱上了”我的卷子....都忍不住看了又看.....哈哈~最后计算机英语以96分最高分结束了考试al basic 程序设计,我超喜欢的.....可惜我最后评分只有79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我觉得我在这个课程上真正学到了知识!虽然有些最后评定很高分(这次vb分数好乱)...但是真正懂的人有几个呢?我要的是知识,而不是分数!ps,我非常喜欢...上课也超认真的....想看看我的作品么?去我的空间相册“我的作品”里看看吧,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嘻嘻....网站....哈哈,一直很认真上课和实训,最后以95分最高分结束了考试!最后考试完毕!我又以6科总分全班第一名的成绩结束了这个学期的学习!呵呵,总体看来,这个学期更加踏实了许多....学到了点东西....当然,极大程度是自己自学的!陈笑教授说的好——世界上最高等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觉得我真的做到了这点.....

【第2篇】大学职业生涯矛盾与自我超越报告总结

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是大学职业生活可能带给我们的矛盾、困惑,以及个人可能的应对之道。

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在好的大学里取得一个职位,已经成为在这个社会上令人羡慕的事业成功的新起点。我们这一代人主动或被动地以大学作为职业选择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最近完成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最高,公众在期望子女从事最好职业的选择中,教师职业的期望值也是最高的。先不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的社会责任这类赋予我们某种崇高美感的内容,仅仅从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视角看来,大学为她的每一位从业者提供了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校园,相对宽松且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可能逐步上升且有较好福利保障的收入,还有一年两次、每次长达数周的有薪假期。诸位还比较年轻,到了我这个年龄,就更能体会到,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环境中,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品味的提升,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眼下这个社会迅速转型,价值观和是非感日益多元发展,从而令人难以适从的时代。即使从这样比较世俗的眼光看来,我们有机会在这个校园里成为同事,也真是值得高兴和珍惜的。

在座的诸位大多是年轻人,大家选择任职于大学,一定不仅仅是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相对世俗化的理由,一定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很好的设计,也可能对未来的生活怀有各种各样多少有点理想色彩的期待。作为过来人,我想说的是,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充满矛盾和挑战,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保持一种带有超越感(甚至是某种宗教感)的平衡的心态,将是诸位的职业生涯能否平顺而成功的关键所在。陈寅恪先生讲过,“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也就是说,读书人要脱俗。“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的大学里面。我们对大学有很多期盼和理想,但这些期盼和理想的达成,有待于用一种带有宗教感的态度去提升。这也是我们这些选择任职于大学的人,所要面对的可能备受内心煎熬的难题。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

如果从12世纪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等西欧国家陆续出现的中世纪大学算起,大学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在全世界现存的85个1520年以前成立的组织中,有70所是学校。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已经不证自明。有无数最杰出的学者、教育家描述过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理想,我想不避累赘,在这里引述20世纪美国社会学家艾伦布鲁姆的一段话,来说明人们有过的对一所好大学的期望,这段话引自1987年他出版的名著《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

一所好大学应该有另一种气氛,它告诉我们,有一些问题应该被每一个人思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人问也不可能有答案。它提供自由探索的空气,不允许不利于或者妨碍自由探索的东西存在;它给出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区别;它保护传统,不是因为传统就是传统,而是因为传统提供在极高的水准上进行讨论的模式;它蕴含奇迹,预示在分享奇迹中产生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真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理论生活存在的活的证明,他们的动机不会流于低俗,虽然人们以为低俗的动机是无所不在的。他们有权威,但不是来自权力、金钱或家庭,而是来自能够赢得尊敬的天赋。他们相互之间、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看到一个以真正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团体。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它在人们心中唤起崇敬之情,只有那些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感情。

我不敢说,我们都是“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但我们在大学工作,都多多少少分享着这样的关于大学的理想。对在座的一些同事来说,也许对这样的理想的憧憬,正是你们选择任职大学的缘由。

然而,毋需讳言的是,在大学任职的外部条件,特别是与个人职业生涯顺利与否相关的部分,并未达到这样理想化的境地。大学是人类的组织,也就具备了社会组织的所有弱点,人性的弱点也必然导致大学职业生活要面对的种种不公。代表了人类未来、良知、公正、平等和其他各种追求的大学理想,是由生活在充满了短视和不公的环境中的大学领导者、教师和其他同事的具体活动来达成的。这是每一位刚刚步入大学之门的同事,从一开始就要准备面对的。

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矛盾,由于现代大学中教师职业互相矛盾的双重要求而被强化了。

学者职业化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只有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面从事的工作,才被同行承认为是学术的工作。对学术创造的愿望,促使我们在大学里找一份教书的工作。结果,就难免要遇到大学制度的一个内在矛盾。在现代的学术体制下,学术越来越变成一个从业者集团内部的自足的行为,衡量一个学者学术贡献的大小,成为学术共同体内部相互承认的过程,而这个共同体的评价,决定了我们能否当一个好学者。要当一个好学者,一定要有好的学术思维的能力,而学术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深刻理解学术史和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基础上的知识创造。从这个角度讲,学术就是“反常识”。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者的标志,是看一位学者在学术上有没有思想的创造,有没有“反常识”的发明。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大学教师,其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常识教授给学生。

这样一来,在做一个好教师和当一个好学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容易克服的鸿沟。学术创造与知识传授,需要的是两种很不相同的秉性,一个人是很难同时完美地具备这两种秉性的。我们因为热爱思想创造而来到这个大学,而且也可能有很好的从事学术创造的才能,但如果要长期拥有从事学术创造的资格,就必须同时具备另外一种不同的才能,即能够通过常识的传授,将一大堆聪明、好学、有知识准备但不懂学术思维的脑袋,训练得具有学术思维的习惯。

1919年,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做了题为“以学术为业”的演讲,这是一次学术史上不朽的演说,其中有这样两段话:

大学教师中谁也不愿意回忆那些有关聘任的讨论,因为他们很少有愉快的经历。……大家必须明白,如此多的学术前程操于命运之手这个事实,其根源不仅在于集体决定这种选拔方式的不恰当。每一位受着感情的驱策,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必须认识到他面对的任务的两重性。他不但必须具备学者的资格,还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的学者,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你对每一个人都要凭着良心问一句: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当然每一次他们都会回答说:“自然,我只为我的天职而活着”。但至少就我所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无动于衷地忍受这种事。

这样的矛盾,我们可能要终身面对。

依我自己的经验,这类矛盾之所以有时会变成难以克服的障碍,常常主要不是由于学术制度的不公,也可能主要不是由于上级或同事看法的偏颇,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能面对内心的煎熬。在现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下,从小学的时候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做人要力争上游。但恐怕难以改变的事实是,人类大脑先天的结构已经决定,天才只占人群中相当小的比例。我们都是很幸运的人,在一个淘汰率很高、每一步都充满风险的教育体制中,能够完成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学习过程,有机会到大学任职。但这样的经历,仍不足以证明我们就是天才,甚至也不一定能证明我们比大学外面的人更聪明一些。客观的事实是,在现代大学里,绝大多数教职员只是中才而已。我们的内心、我们周围亲近的人们、甚至我们的社会,并不真正明白这一点,常常对我们怀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我们能够取得大的成就。内在和外部的期望,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对每一个就职于大学的人来说,都可能会成为压力和煎熬的根源。所以,我们在选择大学职业生涯的时候,一定要扪心自问,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我想说的是,要正确面对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使我们的大学职业生活更加平顺并有更大的成功,除了要遵守外在的行为规范的约束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上的对自己的内心召唤的遵从。这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带有宗教感的体验。

我们选择任职于现代中国的大学,还要经常面对保持大学精神的追求与带有明显“工具理性”性质的各种外部压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这个大学,是许多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作出过奠基贡献的学者传道授业之所。所有的大学都会有其办学特点,不过,并非所有大学都拥有“大学精神”。如果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清华、没有北大、没有南开、没有大学,那么,我们国家的历史就得重写。我们相信只有这类承载了重大历史使命的大学,才真正有其精神。我们深深相信,拥有这种精神的大学,才可能是永恒的。

生活在这样的校园之中,耳边不时回响着陈寅恪先生“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警句,大学的同事们对精神的自由有着比其他大学的学者更自然的向往。岭南文化对大学精神内核的形成,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一位我很景仰的前辈学者说过,中大的可贵之处,不在大,而在中。这是一句朴素而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生活在一个整天强调要“做大做强”、要“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常常忘了“中庸”、“持中”、“大正至中”这些中国人思维方式中最宝贵的思想要素。相对于国内其他大学来说,我也相信大学的最动人之处,就在这个“中”字。因为这样的一种精神因素,让这个大学始终对校史上许许多多“敢为天下先”的创举保持着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让这个校园始终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让我们这些在其中生活的人,在面对社会和自己内心的种种煎熬时,更容易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

但是,具有明显“工具理性”取向的外部压力仍然存在,且与日俱增,各种各样的评估和排名,实际上已经直接影响到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校长公开表明以“为中才立规矩,给天才留空间”为治校理念,既然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中才而已,自然就要受到更多的外部规范的约束。而这些规范和制度,可能有一部分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对学校的期望、对学术的期望并不一致。

作为教师和职员,学校还期待着我们为大学争取更多的荣誉。19世纪以后,学术成为一种职业。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守职业的规范,而荣誉变成了一种衡量职业(而不是学术本身)是否成功的外在标志。在学术职业化的背景下,有了荣誉,就可能意味着有机会为学校争取更多的资源。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必须明白,这与自己学术工作是不是有价值,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我们在学术上是否成功,在于看下一代学者会不会引用我们的东西,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有没有价值。用数字来说明问题、来衡量每个人的水准,是具有破坏性的。太过看重荣誉,孤独思考的时间就会减少。但另一方面,生活在大学里,我们好象就有为大学争取荣誉的责任,而偏偏争取外在的“荣誉”本身,就是违背“大学精神”的。这也是现代社会的悖论。

这样以来,任职于大学者,特别是其中的学者,就有了双重的责任。一方面,我们要守护大学的本职和精神,努力改变各种不利于文化和教育长远发展的制度和规矩。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制度重建的年代,这样的工作,无疑是时代对于大学的要求之一,也是我们在大学工作的理想。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位普通的教职员,我们又要遵守既有的制度和规矩,在现有体制下为个人和学校争取更多的荣誉。

我个人的体验是,只有在严格遵守既有制度,在现有体制下做得比周围的人更好的前提下,我们才有资格讨论改革体制和改善制度的可能。只有遵循目前的规矩而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我们提出的改变现状的愿望和方案,才会被正确地得到理解,大家才会相信,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真的是出于对教育、文化和学术长远发展的责任,是为了守护大学这个人类精神生活的家园,而不是出于一己之私。在这个校园工作、生活了几十年,我看到的情况是,对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和举措提出批评建议,且能被接受并取得成效者,往往都是在原有的体制下就做得比别人更好的人。

我是学历史的。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深深地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过去30年间,我们所经历和体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亲历这样的历史,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者来说,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是由于社会的迅速转型,我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正日益多元化,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因此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矛盾和困惑。今天在这里如实地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感觉,是想告诉诸位,真正的解决之道,是要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博大,思想更加深刻,心灵能够容纳更多的矛盾,是自我的超越。

【第3篇】大学生学习生涯和求职总结

2022年元旦马上就要到了,大学的生涯也快结束了。回顾我的大学生涯和我的求职经历,感慨颇多,以此写下我的感想为我的大学做个总结。

先谈谈工作吧,打算下个月过杭州那边天健会计事务所实习,因为要有两个月的实习考察期才能签约,所以说工作还是在不确定当中。不过虽然说有10%的淘汰率,但是在实习的时候我会尽量多听、多问、多学,而且我在重庆的谛威也有接近三个月的实习,留下应该没多大问题。自信一回!说说找工作给我最大的感受:

首先:自我定位最好要清晰、明了。开始出去的时候我们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我们感兴趣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积累和经历。所以我建议平时没事的话多去外面见识见识、多去兼职兼职。而且随着我们找工作的过程,我们对自己、对企业了解的越多,我们心中的定位(所在的行业、所在的企业、所在的地区)可以越来越明晰。像我的话,进事务所是我比较喜欢的。开始的时候我一心想蹦事务所投简历,但当时事务所招人也不多,同时其他企业我也没怎么理。好在我们寝室的一室友跟我说,你可以拿其他企业练练手。我才去投了一些其他的企业。很惨的是,我也没有收到其他企业的offer,但是面试还是让我了解自己更深。

再者:找工作是有时要看缘分,我找的工作应该算是缘分吧。事情情况是这样的:有一天晚上12点多我去杭州人才网看,看到有个大型的招聘会,而且有10个左右的事务所招聘,当时可把我乐坏了,晚上的时候就已经决定明天搭火车跑杭州那边看看。好在网上留下他们各招聘公司的手机联系方式。由于当时是周末,打电话直接问公司是不太可能,我就利用各公司的手机联系方式咨询他们去招聘会的情况。结果获知他们事务所只是到那边收下简历,失望啊。但是这时获知一个很重要的消息:天健过两天要去西财开宣讲会而且是当场面试。但是又不是很信(怕像上次一样跑到成都去只听到立信的宣讲),当时又进不去西财的就业信息网,想到去西财的会计学院看看,结果看到了,高兴啊。这样我才有幸去成都去天健面试。这就是我找工作最深的两点感想吧。

再说说大学之后我的变化吧,自我认为我是个诚实、自信、做事认真、勤奋、还好相处的一个人吧。我一般也不会跟人产生很大的冲突,也许大学期间同学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是很大。我也不喜欢发火,一些悲伤的事情过段时间的话伤心也会悄悄离去。大学我的胆量有所增加,在此我要感谢下两个人,我的高中老师陈老师和我的大学英语吴老师,是她们让我可以得到胆量上的锻炼,谢谢她们。同时还有一点变化较大的是:我对于一些事情不是那么相信了。承认以前我是个没有什么主见的人(现在也是没有什么主见),人家吩咐我做什么事情我就去做,人家说的什么事情我就相信,也许是长大了,也许是自己的见识多了,现在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我都尽量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为什么会这样,也许这样的我更适合在社会生存,更适合在事务所生存(因为持有职业怀疑态度是一个注会必要的品质)。同时,我说话、语言组织能力、写作能力都还有待加强。我不能很好的融合到一个谈话当中去,这是我很大的弱点,但是我单独与人相处的还可以。对于过往我没有很好的总结,而且以前发生的一些搞笑的地方我也遗忘的快,可能记忆力不好了,看来要去好好锻炼锻炼身体和脑子了。

对于现在的朋友和同学,我要表示感谢,因为在我迷茫的时候,在我无助的时候,是你们的帮忙,同时感谢你们陪我走过快乐的大学时光,对于以前的朋友和同学,我真的要说声:对不起。自从来到大学之后,我跟你们的联系少了,跟你们的交流少了。以前看过这样一句话:五百年修的同渡船。还有这样一句:我们可能只是两条相交的线,当我们通过那个交点之后,我们会走的越来越远的。不论怎样,我也要感谢你们,曾经那些美好的时光一直会留在我的脑海当中。

不知不觉写了快半个小时了,也许该到结尾的时候,这也算为我的大学划上一个暂时的符号吧。最后祝福我所有认识的人,一生幸福、一生平安、一生快乐。

【第4篇】2022年大学生生涯发展中心办公室个人部门培训总结范文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这学期担任办公室部长的工作已近尾声。根据大学生生涯发展中心的工作安排,我组织策划了从5月17日——6月7日为期三周的办公室部门培训。主要负责本部门三个干事的办公室部门基本文书工作的培训工作,现将本次工作开展情况作总结汇报。

本次部门培训主要有三块内容:会议记录、一周要事、下周安排。采取每周工作轮换制,即部门三个干事一周分别编写完成以上三种工作的一种,以后每周依次轮换。考核方式为:首先由我整理出本次部门培训的相关资料模板并发到办公室邮箱供参与培训的人员参考,然后于周一部门例会时分配每位干事具体工作,要求他们于周五前发给副部进行初次修改,最后是副部将她的修改版和干事的原稿一起整理发给我进行评改、总结,并于下次部门例会打印出部门干事原稿和终稿,在会上指出他们在工作中的错误、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讲解、进行点评总结。

在培训之初,他们上交的工作原稿都比较粗糙,存在不少的格式问题和细节错误,也不够标准化和规范化。针对此问题,我在会前对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在会上对每份原稿都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讲解和纠正。培训期间,干事们也针对自己和别人的问题仔细听、认真记。在接下来的几次培训中,他们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在格式上规范了很多。所以后期的工作重点,我放在了对内容的改进上。

总体来说,本次部门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也存在可以改善的空间。由于本次部门培训时间定的比较靠后,间接地影响了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培训也缺乏必要的专业性,以后会往这方面完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本次培训的积极意义和立竿见影的效果。经过这次培训,不仅干事们学到了办公室基本文书工作的编写知识,有了提高,在部门内部,也促进了大家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增强了部门凝聚力。

部门培训对部门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和一个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是否后继有人有着重要意义。相信,部门培训会越办越好。

【第5篇】2022年大学生学习生涯和求职总结范文

xx年元旦马上就要到了,大学的生涯也快结束了。回顾我的大学生涯和我的求职经历,感慨颇多,以此写下我的感想为我的大学做个总结。

先谈谈工作吧,打算下个月过杭州那边天健会计事务所实习,因为要有两个月的实习考察期才能签约,所以说工作还是在不确定当中。不过虽然说有10%的淘汰率,但是在实习的时候我会尽量多听、多问、多学,而且我在重庆的谛威也有接近三个月的实习,留下应该没多大问题。自信一回!说说找工作给我最大的感受

首先:自我定位最好要清晰、明了。开始出去的时候我们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我们感兴趣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积累和经历。所以我建议平时没事的话多去外面见识见识、多去兼职兼职。而且随着我们找工作的过程,我们对自己、对企业了解的越多,我们心中的定位(所在的行业、所在的企业、所在的地区)可以越来越明晰。像我的话,进事务所是我比较喜欢的。开始的时候我一心想蹦事务所投简历,但当时事务所招人也不多,同时其他企业我也没怎么理。好在我们寝室的一室友跟我说,你可以拿其他企业练练手。我才去投了一些其他的企业。很惨的是,我也没有收到其他企业的offer,但是面试还是让我了解自己更深。

再者:找工作是有时要看缘分,我找的工作应该算是缘分吧。事情情况是这样的:有一天晚上12点多我去杭州人才网看,看到有个大型的招聘会,而且有10个左右的事务所招聘,当时可把我乐坏了,晚上的时候就已经决定明天搭火车跑杭州那边看看。好在网上留下他们各招聘公司的手机联系方式。由于当时是周末,打电话直接问公司是不太可能,我就利用各公司的手机联系方式咨询他们去招聘会的情况。结果获知他们事务所只是到那边收下简历,失望啊。但是这时获知一个很重要的消息:天健过两天要去西财开宣讲会而且是当场面试。但是又不是很信(怕像上次一样跑到成都去只听到立信的宣讲),当时又进不去西财的就业信息网,想到去西财的会计学院看看,结果看到了,高兴啊。这样我才有幸去成都去天健面试。这就是我找工作最深的两点感想吧。

再说说大学之后我的变化吧,自我认为我是个诚实、自信、做事认真、勤奋、还好相处的一个人吧。我一般也不会跟人产生很大的冲突,也许大学期间同学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是很大。我也不喜欢发火,一些悲伤的事情过段时间的话伤心也会悄悄离去。大学我的胆量有所增加,在此我要感谢下两个人,我的高中老师陈老师和我的大学英语吴老师,是她们让我可以得到胆量上的锻炼,谢谢她们。同时还有一点变化较大的是:我对于一些事情不是那么相信了。承认以前我是个没有什么主见的人(现在也是没有什么主见),人家吩咐我做什么事情我就去做,人家说的什么事情我就相信,也许是长大了,也许是自己的见识多了,现在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我都尽量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为什么会这样,也许这样的我更适合在社会生存,更适合在事务所生存(因为持有职业怀疑态度是一个注会必要的品质)。同时,我说话、语言组织能力、写作能力都还有待加强。我不能很好的融合到一个谈话当中去,这是我很大的弱点,但是我单独与人相处的还可以。对于过往我没有很好的总结,而且以前发生的一些搞笑的地方我也遗忘的快,可能记忆力不好了,看来要去好好锻炼锻炼身体和脑子了。

对于现在的朋友和同学,我要表示感谢,因为在我迷茫的时候,在我无助的时候,是你们的帮忙,同时感谢你们陪我走过快乐的大学时光,对于以前的朋友和同学,我真的要说声:对不起。自从来到大学之后,我跟你们的联系少了,跟你们的交流少了。以前看过这样一句话:五百年修的同渡船。还有这样一句:我们可能只是两条相交的线,当我们通过那个交点之后,我们会走的越来越远的。不论怎样,我也要感谢你们,曾经那些美好的时光一直会留在我的脑海当中。

不知不觉写了快半个小时了,也许该到结尾的时候,这也算为我的大学划上一个暂时的符号吧。最后祝福我所有认识的人,一生幸福、一生平安、一生快乐。

【第6篇】大学生涯的总结鉴定

大学生涯的总结鉴定范文

我叫xxx,是xx教育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尽管不愿离去,毕业的日子还是越来越近了。三年的大学生活使我成长成熟,成为有用之材。难忘逝去的岁月,下面就是我大学生涯的总结鉴定。

1、端正态度:

有人说,读网络教育无非就是“混”一张文凭;然而,我深知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的一生,读网络教育也是汲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好方法。因此,在这三年的求学生涯里,我能保持“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学习”的生活原则,积极投入到知识这个浩瀚的海洋里,工学结合,纲举目张,不耻下问,珍惜时间,切切实实地学习各种知识。

2勤于思考:

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较快速的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很重要。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使我体会了学习的乐趣。我与身边许多同学,也建立了良好的学习关系,互帮互助,克服难关。

3、升华人格:

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这三年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三年中,我读了一些名著和几本完善人格的书,对自己有所帮助,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

4、注重实践:

三年中,我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融入社会的能力,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我始终坚持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不断地将学习内容与实际情况相互印证;这既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又升华了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

通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比如:管理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等等……。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缺点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更好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将我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不辜负家人朋友对我的期望,我会尽我所能,创造美好的明天!

【第7篇】大学职业生涯矛盾和自我超越的个人总结

大学职业生涯矛盾和自我超越的个人总结

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是大学职业生活可能带给我们的矛盾、困惑,以及个人可能的应对之道。

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在好的大学里取得一个职位,已经成为在这个社会上令人羡慕的事业成功的新起点。我们这一代人主动或被动地以大学作为职业选择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造不如

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最近完成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最高,公众在期望子女从事最好职业的选择中,教师职业的期望值也是最高的。先不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的社会责任这类赋予我们某种崇高美感的内容,仅仅从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视角看来,大学为她的每一位从业者提供了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校园,相对宽松且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可能逐步上升且有较好福利保障的收入,还有一年两次、每次长达数周的有薪假期。诸位还比较年轻,到了我这个年龄,就更能体会到,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环境中,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品味的提升,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眼下这个社会迅速转型,价值观和是非感日益多元发展,从而令人难以适从的时代。即使从这样比较世俗的眼光看来,我们有机会在这个校园里成为同事,也真是值得高兴和珍惜的。

在座的诸位大多是年轻人,大家选择任职于大学,一定不仅仅是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相对世俗化的理由,一定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很好的设计,也可能对未来的生活怀有各种各样多少有点理想色彩的期待。作为过来人,我想说的是,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充满矛盾和挑战,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保持一种带有超越感(甚至是某种宗教感)的平衡的心态,将是诸位的职业生涯能否平顺而成功的关键所在。陈寅恪先生讲过,“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也就是说,读书人要脱俗。“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的大学里面。我们对大学有很多期盼和理想,但这些期盼和理想的达成,有待于用一种带有宗教感的态度去提升。这也是我们这些选择任职于大学的人,所要面对的可能备受内心煎熬的难题。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

如果从12世纪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等西欧国家陆续出现的中世纪大学算起,大学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在全世界现存的85个1520年以前成立的组织中,有70所是学校。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已经不证自明。有无数最杰出的学者、教育家描述过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理想,我想不避累赘,在这里引述20世纪美国社会学家艾伦布鲁姆的一段话,来说明人们有过的对一所好大学的期望,这段话引自1987年他出版的名著《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

一所好大学应该有另一种气氛,它告诉我们,有一些问题应该被每一个人思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人问也不可能有答案。它提供自由探索的空气,不允许不利于或者妨碍自由探索的东西存在;它给出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区别;它保护传统,不是因为传统就是传统,而是因为传统提供在极高的水准上进行讨论的模式;它蕴含奇迹,预示在分享奇迹中产生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真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理论生活存在的活的证明,他们的'动机不会流于低俗,虽然人们以为低俗的动机是无所不在的。他们有权威,但不是来自权力、金钱或家庭,而是来自能够赢得尊敬的天赋。他们相互之间、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看到一个以真正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团体。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它在人们心中唤起崇敬之情,只有那些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感情。

我不敢说,我们都是“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但我们在大学工作,都多多少少分享着这样的关于大学的理想。对在座的一些同事来说,也许对这样的理想的憧憬,正是你们选择任职大学的缘由。

然而,毋需讳言的是,在大学任职的外部条件,特别是与个人职业生涯顺利与否相关的部分,并未达到这样理想化的境地。大学是人类的组织,也就具备了社会组织的所有弱点,人性的弱点也必然导致大学职业生活要面对的种种不公。代表了人类未来、良知、公正、平等和其他各种追求的大学理想,是由生活在充满了短视和不公的环境中的大学领导者、教师和其他同事的具体活动来达成的。这是每一位刚刚步入大学之门的同事,从一开始就要准备面对的。

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矛盾,由于现代大学中教师职业互相矛盾的双重要求而被强化了。

学者职业化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只有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面从事的工作,才被同行承认为是学术的工作。对学术创造的愿望,促使我们在大学里找一份教书的工作。结果,就难免要遇到大学制度的一个内在矛盾。在现代的学术体制下,学术越来越变成一个从业者集团内部的自足的行为,衡量一个学者学术贡献的大小,成为学术共同体内部相互承认的过程,而这个共同体的评价,决定了我们能否当一个好学者。要当一个好学者,一定要有好的学术思维的能力,而学术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深刻理解学术史和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基础上的知识创造。从这个角度讲,学术就是“反常识”。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者的标志,是看一位学者

在学术上有没有思想的创造,有没有“反常识”的发明。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大学教师,其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常识教授给学生。

这样一来,在做一个好教师和当一个好学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容易克服的鸿沟。学术创造与知识传授,需要的是两种很不相同的秉性,一个人是很难同时完美地具备这两种秉性的。我们因为热爱思想创造而来到这个大学,而且也可能有很好的从事学术创造的才能,但如果要长期拥有从事学术创造的资格,就必须同时具备另外一种不同的才能,即能够通过常识的传授,将一大堆聪明、好学、有知识准备但不懂学术思维的脑袋,训练得具有学术思维的习惯。

1919年,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做了题为“以学术为业”的演讲,这是一次学术史上不朽的演说,其中有这样两段话:

大学教师中谁也不愿意回忆那些有关聘任的讨论,因为他们很少有愉快的经历。……大家必须明白,如此多的学术前程操于命运之手这个事实,其根源不仅在于集体决定这种选拔方式的不恰当。每一位受着感情的驱策,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必须认识到他面对的任务的两重性。他不但必须具备学者的资格,还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的学者,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你对每一个人都要凭着良心问一句: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当然每一次他们都会回答说:“自然,我只为我的天职而活着”。但至少就我所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无动于衷地忍受这种事。

这样的矛盾,我们可能要终身面对。

依我自己的经验,这类矛盾之所以有时会变成难以克服的障碍,常常主要不是由于学术制度的不公,也可能主要不是由于上级或同事看法的偏颇,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能面对内心的煎熬。在现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下,从小学的时候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做人要力争上游。但恐怕难以改变的事实是,人类大脑先天的结构已经决定,天才只占人群中相当小的比例。我们都是很幸运的人,在一个淘汰率很高、每一步都充满风险的教育体制中,能够完成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学习过程,有机会到大学任职。但这样的经历,仍不足以证明我们就是天才,甚至也不一定能证明我们比大学外面的人更聪明一些。客观的事实是,在现代大学里,绝大多数教职员只是中才而已。我们的内心、我们周围亲近的人们、甚至我们的社会,并不真正明白这一点,常常对我们怀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我们能够取得大的成就。内在和外部的期望,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对每一个就职于大学的人来说,都可能会成为压力和煎熬的根源。所以,我们在选择大学职业生涯的时候,一定要扪心自问,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我想说的是,要正确面对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使我们的大学职业生活更加平顺并有更大的成功,除了要遵守外在的行为规范的约束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上的对自己的内心召唤的遵从。这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带有宗教感的体验。

我们选择任职于现代中国的大学,还要经常面对保持大学精神的追求与带有明显“工具理性”性质的各种外部压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这个大学,是许多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作出过奠基贡献的学者传道授业之所。所有的大学都会有其办学特点,不过,并非所有大学都拥有“大学精神”。如果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清华、没有北大、没有南开、没有大学,那么,我们国家的历史就得重写。我们相信只有这类承载了重大历史使命的大学,才真正有其精神。我们深深相信,拥有这种精神的大学,才可能是永恒的。

生活在这样的校园之中,耳边不时回响着陈寅恪先生“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警句,大学的同事们对精神的自由有着比其他大学的学者更自然的向往。岭南文化对大学精神内核的形成,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一位我很景仰的前辈学者说过,中大的可贵之处,不在大,而在中。这是一句朴素而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生活在一个整天强调要“做大做强”、要“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常常忘了“中庸”、“持中”、“大正至中”这些中国人思维方式中最宝贵的思想要素。相对于国内其他大学来说,我也相信大学的最动人之处,就在这个“中”字。因为这样的一种精神因素,让这个大学始终对校史上许许多多“敢为天下先”的创举保持着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让这个校园始终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让我们这些在其中生活的人,在面对社会和自己内心的种种煎熬时,更容易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

但是,具有明显“工具理性”取向的外部压力仍然存在,且与日俱增,各种各样的评估和排名,实际上已经直接影响到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校长公开表明以“为中才立规矩,给天才留空间”为治校理念,既然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中才而已,自然就要受到更多的外部规范的约束。而这些规范和制度,可能有一部分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对学校的期望、对学术的期望并不一致。

作为教师和职员,学校还期待着我们为大学争取更多的荣誉。19世纪以后,学术成为一种职业。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守职业的规范,而荣誉变成了一种衡量职业(而不是学术本身)是否成功的外在标志。在学术职业化的背景下,有了荣誉,就可能意味着有机会为学校争取更多的资源。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必须明白,这与自己学术工作是不是有价值,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我们在学术上是否成功,在于看下一代学者会不会引用我们的东西,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有没有价值。用数字来说明问题、来衡量每个人的水准,是具有破坏性的。太过看重荣誉,孤独思考的时间就会减少。但另一方面,生活在大学里,我们好象就有为大学争取荣誉的责任,而偏偏争取外在的“荣誉”本身,就是违背“大学精神”的。这也是现代社会的悖论。

这样以来,任职于大学者,特别是其中的学者,就有了双重的责任。一方面,我们要守护大学的本职和精神,努力改变各种不利于文化和教育长远发展的制度和规矩。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制度重建的年代,这样的工作,无疑是时代对于大学的要求之一,也是我们在大学工作的理想。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位普通的教职员,我们又要遵守既有的制度和规矩,在现有体制下为个人和学校争取更多的荣誉。

我个人的体验是,只有在严格遵守既有制度,在现有体制下做得比周围的人更好的前提下,我们才有资格讨论改革体制和改善制度的可能。只有遵循目前的规矩而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我们提出的改变现状的愿望和方案,才会被正确地得到理解,大家才会相信,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真的是出于对教育、文化和学术长远发展的责任,是为了守护大学这个人类精神生活的家园,而不是出于一己之私。在这个校园工作、生活了几十年,我看到的情况是,对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和举措提出批评建议,且能被接受并取得成效者,往往都是在原有的体制下就做得比别人更好的人。

我是学历史的。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深深地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过去30年间,我们所经历和体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亲历这样的历史,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者来说,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是由于社会的迅速转型,我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正日益多元化,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因此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矛盾和困惑。今天在这里如实地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感觉,是想告诉诸位,真正的解决之道,是要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博大,思想更加深刻,心灵能够容纳更多的矛盾,是自我的超越。

【第8篇】大学职业生涯矛盾与自我超越的个人总结

大学职业生涯矛盾与自我超越的个人总结

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是大学职业生活可能带给我们的矛盾、困惑,以及个人可能的应对之道。

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在好的大学里取得一个职位,已经成为在这个社会上令人羡慕的事业成功的新起点。我们这一代人主动或被动地以大学作为职业选择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造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最近完成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最高,公众在期望子女从事最好职业的选择中,教师职业的期望值也是最高的。先不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的社会责任这类赋予我们某种崇高美感的内容,仅仅从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视角看来,大学为她的每一位从业者提供了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校园,相对宽松且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可能逐步上升且有较好福利保障的收入,还有一年两次、每次长达数周的有薪假期。诸位还比较年轻,到了我这个年龄,就更能体会到,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环境中,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品味的提升,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眼下这个社会迅速转型,价值观和是非感日益多元发展,从而令人难以适从的时代。即使从这样比较世俗的眼光看来,我们有机会在这个校园里成为同事,也真是值得高兴和珍惜的。

在座的诸位大多是年轻人,大家选择任职于大学,一定不仅仅是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相对世俗化的理由,一定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很好的设计,也可能对未来的生活怀有各种各样多少有点理想色彩的期待。作为过来人,我想说的是,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充满矛盾和挑战,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保持一种带有超越感(甚至是某种宗教感)的`平衡的心态,将是诸位的职业生涯能否平顺而成功的关键所在。陈寅恪先生讲过,“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也就是说,读书人要脱俗。“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的大学里面。我们对大学有很多期盼和理想,但这些期盼和理想的达成,有待于用一种带有宗教感的态度去提升。这也是我们这些选择任职于大学的人,所要面对的可能备受内心煎熬的难题。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

如果从12世纪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等西欧国家陆续出现的中世纪大学算起,大学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在全世界现存的85个1520年以前成立的组织中,有70所是学校。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已经不证自明。有无数最杰出的学者、教育家描述过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理想,我想不避累赘,在这里引述20世纪美国社会学家艾伦布鲁姆的一段话,来说明人们有过的对一所好大学的期望,这段话引自1987年他出版的名著《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

一所好大学应该有另一种气氛,它告诉我们,有一些问题应该被每一个人思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人问也不可能有答案。它提供自由探索的空气,不允许不利于或者妨碍自由探索的东西存在;它给出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区别;它保护传统,不是因为传统就是传统,而是因为传统提供在极高的水准上进行讨论的模式;它蕴含奇迹,预示在分享奇迹中产生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真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理论生活存在的活的证明,他们的动机不会流于低俗,虽然人们以为低俗的动机是无所不在的。他们有权威,但不是来自权力、金钱或家庭,而是来自能够赢得尊敬的天赋。他们相互之间、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看到一个以真正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团体。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它在人们心中唤起崇敬之情,只有那些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感情。

我不敢说,我们都是“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但我们在大学工作,都多多少少分享着这样的关于大学的理想。对在座的一些同事来说,也许对这样的理想的憧憬,正是你们选择任职大学的缘由。

然而,毋需讳言的是,在大学任职的外部条件,特别是与个人职业生涯顺利与否相关的部分,并未达到这样理想化的境地。大学是人类的组织,也就具备了社会组织的所有弱点,人性的弱点也必然导致大学职业生活要面对的种种不公。代表了人类未来、良知、公正、平等和其他各种追求的大学理想,是由生活在充满了短视和不公的环境中的大学领导者、教师和其他同事的具体活动来达成的。这是每一位刚刚步入大学之门的同事,从一开始就要准备面对的。

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矛盾,由于现代大学中教师职业互相矛盾的双重要求而被强化了。

学者职业化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只有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面从事的工作,才被同行承认为是学术的工作。对学术创造的愿望,促使我们在大学里找一份教书的工作。结果,就难免要遇到大学制度的一个内在矛盾。

【第9篇】大学职业生涯矛盾与自我超越工作总结

大学职业生涯矛盾与自我超越工作总结

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是大学职业生活可能带给我们的矛盾、困惑,以及个人可能的应对之道。

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在好的大学里取得一个职位,已经成为在这个社会上令人羡慕的事业成功的新起点。我们这一代人主动或被动地以大学作为职业选择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造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最近完成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最高,公众在期望子女从事最好职业的选择中,教师职业的期望值也是最高的。先不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的社会责任这类赋予我们某种崇高美感的内容,仅仅从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视角看来,大学为她的每一位从业者提供了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校园,相对宽松且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可能逐步上升且有较好福利保障的收入,还有一年两次、每次长达数周的有薪假期。诸位还比较年轻,到了我这个年龄,就更能体会到,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环境中,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品味的提升,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眼下这个社会迅速转型,价值观和是非感日益多元发展,从而令人难以适从的时代。即使从这样比较世俗的眼光看来,我们有机会在这个校园里成为同事,也真是值得高兴和珍惜的。

在座的诸位大多是年轻人,大家选择任职于大学,一定不仅仅是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相对世俗化的理由,一定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很好的设计,也可能对未来的生活怀有各种各样多少有点理想色彩的期待。作为过来人,我想说的是,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充满矛盾和挑战,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保持一种带有超越感(甚至是某种宗教感)的平衡的心态,将是诸位的职业生涯能否平顺而成功的关键所在。陈寅恪先生讲过,“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也就是说,读书人要脱俗。“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的大学里面。我们对大学有很多期盼和理想,但这些期盼和理想的达成,有待于用一种带有宗教感的态度去提升。这也是我们这些选择任职于大学的人,所要面对的可能备受内心煎熬的难题。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

如果从12世纪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等西欧国家陆续出现的中世纪大学算起,大学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在全世界现存的85个1520年以前成立的组织中,有70所是学校。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已经不证自明。有无数最杰出的学者、教育家描述过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理想,我想不避累赘,在这里引述20世纪美国社会学家艾伦布鲁姆的一段话,来说明人们有过的对一所好大学的期望,这段话引自1987年他出版的名著《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

一所好大学应该有另一种气氛,它告诉我们,有一些问题应该被每一个人思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人问也不可能有答案。它提供自由探索的空气,不允许不利于或者妨碍自由探索的东西存在;它给出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区别;它保护传统,不是因为传统就是传统,而是因为传统提供在极高的水准上进行讨论的模式;它蕴含奇迹,预示在分享奇迹中产生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真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理论生活存在的活的证明,他们的动机不会流于低俗,虽然人们以为低俗的动机是无所不在的。他们有权威,但不是来自权力、金钱或家庭,而是来自能够赢得尊敬的天赋。他们相互之间、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看到一个以真正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团体。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它在人们心中唤起崇敬之情,只有那些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感情。

我不敢说,我们都是“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但我们在大学工作,都多多少少分享着这样的关于大学的理想。对在座的一些同事来说,也许对这样的理想的憧憬,正是你们选择任职大学的缘由。

然而,毋需讳言的是,在大学任职的外部条件,特别是与个人职业生涯顺利与否相关的部分,并未达到这样理想化的境地。大学是人类的组织,也就具备了社会组织的所有弱点,人性的弱点也必然导致大学职业生活要面对的种种不公。代表了人类未来、良知、公正、平等和其他各种追求的大学理想,是由生活在充满了短视和不公的环境中的大学领导者、教师和其他同事的具体活动来达成的。这是每一位刚刚步入大学之门的同事,从一开始就要准备面对的。

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矛盾,由于现代大学中教师职业互相矛盾的双重要求而被强化了。

学者职业化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只有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面从事的工作,才被同行承认为是学术的工作。对学术创造的愿望,促使我们在大学里找一份教书的工作。结果,就难免要遇到大学制度的一个内在矛盾。在现代的学术体制下,学术越来越变成一

大学职业生涯矛盾与自我超越第2页

个从业者集团内部的自足的行为,衡量一个学者学术贡献的大小,成为学术共同体内部相互承认的过程,而这个共同体的评价,决定了我们能否当一个好学者。要当一个好学者,一定要有好的学术思维的能力,而学术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深刻理解学术史和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基础上的知识创造。从这个角度讲,学术就是“反常识”。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者的标志,是看一位学者在学术上有没有思想的创造,有没有“反常识”的发明。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大学教师,其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常识教授给学生。

这样一来,在做一个好教师和当一个好学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容易克服的鸿沟。学术创造与知识传授,需要的是两种很不相同的秉性,一个人是很难同时完美地具备这两种秉性的。我们因为热爱思想创造而来到这个大学,而且也可能有很好的从事学术创造的才能,但如果要长期拥有从事学术创造的资格,就必须同时具备另外一种不同的才能,即能够通过常识的传授,将一大堆聪明、好学、有知识准备但不懂学术思维的脑袋,训练得具有学术思维的习惯。

1919年,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做了题为“以学术为业”的演讲,这是一次学术史上不朽的演说,其中有这样两段话:

大学教师中谁也不愿意回忆那些有关聘任的讨论,因为他们很少有愉快的经历。……大家必须明白,如此多的学术前程操于命运之手这个事实,其根源不仅在于集体决定这种选拔方式的不恰当。每一位受着感情的驱策,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必须认识到他面对的任务的两重性。他不但必须具备学者的资格,还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的学者,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你对每一个人都要凭着良心问一句: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当然每一次他们都会回答说:“自然,我只为我的天职而活着”。但至少就我所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无动于衷地忍受这种事。

这样的矛盾,我们可能要终身面对。

依我自己的经验,这类矛盾之所以有时会变成难以克服的障碍,常常主要不是由于学术制度的不公,也可能主要不是由于上级或同事看法的偏颇,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能面对内心的煎熬。在现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下,从小学的时候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做人要力争上游。但恐怕难以改变的事实是,人类大脑先天的结构已经决定,天才只占人群中相当小的比例。我们都是很幸运的人,在一个淘汰率很高、每一步都充满风险的教育体制中,能够完成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学习过程,有机会到大学任职。但这样的经历,仍不足以证明我们就是天才,甚至也不一定能证明我们比大学外面的人更聪明一些。客观的事实是,在现代大学里,绝大多数教职员只是中才而已。我们的内心、我们周围亲近的人们、甚至我们的社会,并不真正明白这一点,常常对我们怀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我们能够取得大的成就。内在和外部的期望,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对每一个就职于大学的人来说,都可能会成为压力和煎熬的根源。所以,我们在选择大学职业生涯的时候,一定要扪心自问,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我想说的是,要正确面对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使我们的大学职业生活更加平顺并有更大的成功,除了要遵守外在的行为规范的约束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上的对自己的内心召唤的遵从。这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带有宗教感的体验。

我们选择任职于现代中国的大学,还要经常面对保持大学精神的追求与带有明显“工具理性”性质的各种外部压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这个大学,是许多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作出过奠基贡献的学者传道授业之所。所有的大学都会有其办学特点,不过,并非所有大学都拥有“大学精神”。如果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清华、没有北大、没有南开、没有大学,那么,我们国家的历史就得重写。我们相信只有这类承载了重大历史使命的大学,才真正有其精神。我们深深相信,拥有这种精神的大学,才可能是永恒的。

生活在这样的校园之中,耳边不时回响着陈寅恪先生“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警句,大学的同事们对精神的自由有着比其他大学的学者更自然的向往。岭南文化对大学精神内核的形成,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一位我很景仰的前辈学者说过,中大的可贵之处,不在大,而在中。这是一句朴素而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生活在一个整天强调要“做大做强”、要“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常常忘了“中庸”、“持中”、“大正至中”这些中国人思维方式中最宝贵的思想要素。相对于国内其他大学来说,我也相信大学的最动人之处,就在这个“中”字。因为这样的一种精神因素,让这个大学始终对校史上许许多多“敢为天下先”的创举保持着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让这个校园始终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让我们这些在其中生活的.人,在面对社会和自己内心的种种煎熬时,更容易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

但是,具有明显“工具理性”取向的外部压力仍然存在,且与日俱增,各种各样的评估和排名,实际上已经直接影响到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校长公开表明以“为中才立规矩,给天才留空间”为治校理念,既然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中才而已,自然就要受到更多的外部规范的约束。而这些规范和制度,可能有一部分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对学校的期望、对学术的期望并不一致。

作为教师和职员,学校还期待着我们为大学争取更多的荣誉。19世纪以后,学术成为一种职业。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守职业的规范,而荣誉变成了一种衡量职业(而不是学术本身)是否成功的外在标志。在学术职业化的背景下,有了荣誉,就可能意味着有机会为学校争取更多的资源。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必须明白,这与自己学术工作是不是有价值,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我们在学术上是否成功,在于看下一代学者会不会引用我们的东西,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有没有价值。用数字来说明问题、来衡量每个人的水准,是具有破坏性的。太过看重荣誉,孤独思考的时间就会减少。但另一方面,生活在大学里,我们好象就有为大学争取荣誉的责任,而偏偏争取外在的“荣誉”本身,就是违背“大学精神”的。这也是现代社会的悖论。

这样以来,任职于大学者,特别是其中的学者,就有了双重的责任。一方面,我们要守护大学的本职和精神,努力改变各种不利于文化和教育长远发展的制度和规矩。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制度重建的年代,这样的工作,无疑是时代对于大学的要求之一,也是我们在大学工作的理想。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位普通的教职员,我们又要遵守既有的制度和规矩,在现有体制下为个人和学校争取更多的荣誉。

我个人的体验是,只有在严格遵守既有制度,在现有体制下做得比周围的人更好的前提下,我们才有资格讨论改革体制和改善制度的可能。只有遵循目前的规矩而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我们提出的改变现状的愿望和方案,才会被正确地得到理解,大家才会相信,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真的是出于对教育、文化和学术长远发展的责任,是为了守护大学这个人类精神生活的家园,而不是出于一己之私。在这个校园工作、生活了几十年,我看到的情况是,对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和举措提出批评建议,且能被接受并取得成效者,往往都是在原有的体制下就做得比别人更好的人。

我是学历史的。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深深地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过去30年间,我们所经历和体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亲历这样的历史,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者来说,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是由于社会的迅速转型,我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正日益多元化,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因此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矛盾和困惑。今天在这里如实地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感觉,是想告诉诸位,真正的解决之道,是要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博大,思想更加深刻,心灵能够容纳更多的矛盾,是自我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