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非你莫属》观后感【精品多篇】

栏目: 观后感 / 发布于: / 人气:7.02K

《非你莫属》观后感【精品多篇】

《非你莫属》观后感 篇一

看过了几期《非你莫属》这个节目,怎么说呢,我挺喜欢这个节目的。每期都会有4位求职者,他们要面对的是商场上的强者——那12位来自不同集团的BOSS,这些BOSS那咄咄逼人的问题,会使有些初出茅庐的求职者乱了阵脚,也有些曾经身经百战。

太多类型的人,有的成功应聘,有的自行放弃,有的很遭拒绝,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与他们的人品,他们的学历,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表现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重要的其实是人品,没有那个BOSS希望自己的员工是个人品极差的人,而且没有哪个BOSS会重用人品差的人,除非那个BOSS的脑袋被秀逗了。

学历尤为重要,高学历就是通往好工作的通行证,他可以为一个人将来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求职者中有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有打工仔,有曾经薪水很高的人,往往每个BOSS都很重视求职者之前的工作生涯,只有到社会上实践过得,经过历练的员工,才有更多的阅历,才能更好的完成一项工作。

一个人性格好坏,现场发挥如何,直接影响的是BOSS们对其印象分的高低,如果BOSS们对求职者的印象分高,那他就很有可能多一条出路。

总之一句话,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的确,人只能在一次次的失败后,不断的升华自己,超越自己,最后才能达到一个新的人生高度。

大家一定都羡慕那些BOSS,可是谁也说不清他们曾经有过怎样的付出,付出了不一定就有大的回报,但不付出连小的回报都没有。

人的能力其实是无限的,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相信自己,明天可以更美好!

《非你莫属》观后感 篇二

《非你莫属》做的很成功,因为他有足够的要素来吸引观众,把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的就业找工作这个题目非常直观的呈现给观众,就是抓住了公众最想了解的东西。从栏目本身来说,非常值得肯定,因为他给参与的求职者一个机会,相对来讲机会很大,因为有十几家公司同时面试,比我们平时只面试一家成功率要高很多,对求职者来说非常好。而且对于看节目的求职者也是个非常好的参考。

首先是对主持人言行的担忧,他叫张绍刚,原来是一个央视法律节目主持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的一个主持人,转行到了一个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娱乐节目做主持,是一个很大胆的尝试,当然他也具备那样的能力。但是从看节目中发现,张绍刚一些言行很不妥。

还有对企业老板的看法。不可否认,这些老板都是社会的精英,成功人士,他们是某个领域的权威。我从节目中发现一个想象,这些老板通常都会对求职者问他们认为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如果求职者的回答跟老板们认为的答案稍有出入,就一顿打击,其实这恰恰映射出我们的教育本质,那就是老师教的都是对的,学生只要死记硬背那些定理就好了,不必也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是不对的,对老师也是不敬的,他们的权威不能有任何挑战,而我们这些老师和老板们也非常乐于如此。

还有就是,看这个节目,不难发现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做网络、投资、培训、时尚、视频等等新兴产业,有很多都已经是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了。几乎没有制造业的企业,或者说做实业的企业很少。

《非你莫属》观后感 篇三

思修课我们观看了非你莫属观后感,对自己感触很大。

这次嘉宾是罗成,学的是环境专业,是目前教火的专业,但是他想找一份偏市场运行类管理培训生助理类,起初他的推荐人选他的时候很纠结。

当有公司老板问他有关的专业知识 PM2.5时 戴口罩有用吗?他的回答特别决断“不管用”很多人十分惊讶但是他给予了解释。生活中我们在面对别人的问题时 ,如果很了解也应该决断的回答。因此在以后得大学四年的生活中要努力的接受很多有用的东西,多看一些书籍。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积累基础。

并且他对自己有个很好的定位,在大三时休学去工作。在自己对韩束的职业规划时,他提到了自己应该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是我们在今后应该具备的,而这些成了老板眼中的一大亮点 ,在加入时他提到自己能带来什么,而不是问企业能给我带来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职业素养。因此优胜集团老板说他是当总经理的料。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很好的定位,要谦虚,逻辑镇密,对自己具备的能力有所了解,相信自己。

《非你莫属》观后感 篇四

今天看了《非你莫属》这个求职节目。这个节目显然很火,点击率一直很高,我也很喜欢看众 Boss掐架 。但是今天这一场( 9.19期)我感觉有一些Boss存在明显的认知误区,某种情况下会对求职者产生严重心理障碍。

今天有一位特殊的求职者,他的特殊在于他是一位【北大生物学系】的肄业学生,本来可以硕博连读,但大三就肄业了。为何选择了肄业站在了这个舞台?据求职者自己说是为了一个喜欢的女孩,同时又为了了解社会得到一些社会经验最后毅然放弃了多数人羡慕的很好的学习机会辗转职场挣扎。

他的故事有些离奇,公开表露的信息又很难令人用通常的思维去理解,因为在中国多数人眼里,北大还是有极大光环的。尽管北大已经不是当年的北大,但硕博连读又不用交学费,而且未来【正常】情况下还会有很好的高薪的工作可以谋得。在一个“公考”都吃香无比的社会,这是颠覆性的决定。

为此,职场的Boss们坐不住了,纷纷跳出来指责其行为草率,更有人要他回学校上课,还有一位嘉宾更狠,说他这么做是浪费了纳税人的钱。

中国自古以来不缺好为人师者,中国式教育的本质就是居高临下用通用的价值观来评判人的言行,用道德的说教美化自己的价值观,这有没有问题?

中国的学生为何缺少创意,缺少创新精神,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熏陶所致。中国目前市场经济的掌控者其实是40岁左右学历为大专的一群人,在各个行业里都差不多。本科和硕士这是比较年轻的一代人,博士现在多了,但是在70年代那批人里面极少。今天的很多博士都是在工作之后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了文凭,其中不乏类似唐骏这样的机会主义者。从90年代开始中国的文凭买卖交易市场就很兴盛了。

中国社会究竟还是一个注重学历而轻视能力的国家,大学的宽进严出状态并没有使大学生脱离最初价值观的束缚变得视野更宽广,所以要求求职者与Boss有相同的价值观并认为那样的求职者才是可用之才,这是一种苛求的状态。我记得网上有一篇报道说清华有不少高材生去了寺庙修行,被痛批浪费了人才。我又同时在思考美国人的思维逻辑。因为今天的微软创办人当年本科也没有毕业,但是他创造的社会财富要比很多人多得多,比尔盖茨的经历和故事是否适合这个社会,还是它本来就是个案?

我同时又听到很多年轻的大学生在玩物丧失的故事,大学成为泡妞和玩乐的天地,学业倒成为副业,因为即使从名校出来的学生也很难看出任何不一样的闪光点,专业技术能力缺乏,对社会的认知和现实存在很多错误的理解,更有很多大学生哀叹,大学四年根本没学到有用的东西。()一进入社会立刻茫然。

如果一味的指责学生恐怕是容易的,因为总可以找到经过学习后成才的例子,然后告诫他是因为你努力不够。但是同时可能这种指责也必然忽视了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功利性教育的普遍存在。因为即使学可能也糟粕太多。

接受正规的教育当然是好的,在一个学费高昂很多人还上不起大学和没机会上大学的现实里,谁也不能说读大学受教育没有价值,关键在于怎么样教育!也不能说学习没有意义,关键是如何学习和明确学什么?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善于学习总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从更大的角度讲,一个人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一直到老都需要学习。

按照通常的理解,这位北大生物学学生选择肄业是错的,同理放弃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出国深造的北大高材生柳志宇的选择是错的,哈尔滨医科大的正阳的选择也是错的,进入【北京龙泉寺】的诸多天之骄子都是错的;北大毕业生选择回家养猪更是错的;选择应聘做清洁工的大学生也是错的,连韩寒也应该是错的,因为韩寒高中都没毕业就离校了。因为他们都是在毕业后离开普通人的价值理解范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区别只是比尔盖世和韩寒成功了。而他们还在路上。

那么读大学——毕业——找到一份理想职业——成功,这之间的逻辑一定成立?【职业没有高低贵贱,读了大学不一定成功,也不是当了官发了财就是成功】【读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成功人士对这几句总是认同的,但是对于与众不同的职业之路的选择为何就不能认同?这是价值观的矛盾。

在另一个求职节目里我看到这样的现场,一个当过保安家境贫寒只有初中学历的男人求一份创意策划的工作,所有的达人嘉宾都说他没有教育背景是不可能做策划工作的。更有人认为他来错了地方。难道他应聘做保安才是正道?其实今天中国做策划做得最好的那批人没几个是专业出身。一如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当年的马云其实对网络还一无所知,而且学的也不是计算机。

总有一些人对人生的理解与众不同,但是生在中国,年轻人面临的中国式说教是最多的。同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欧洲北美教育发达的国家,这几乎又不存在问题。因为几乎不会有人觉得选择不一样就是错的,不会有人认为读大学就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我知道在美国有很多大学生选择休学几年先工作然后再回到学校修完学分拿学位。】在成功只看结果的社会里,所有的人都会说你在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值得欣赏的,这个过程完全可以不一样。

但是这名学生站在中国特色的《非你莫属》里得到的肯定太少。而打击却相当明显。职场老板们的价值观存在明显的误区。

有一位女Boss问他,“你有目标吗?你的理想是什么?”他说:“我的理想就是10年后我的公司可以上市”。有这样理想的年轻人应该得到什么养的评价呢?那位女Boss的回答是:“这从来不叫理想,这叫做梦!”

我不知道做梦和理想之间有多大的区隔,不做梦的人成功的比率是多少?梦想即使离现实很远,这样的梦难道就不该有就该遭到批判?只有脚踏实地才是值得鼓励的?

【脚踏实地】常被人用来当做教训年轻人的常用词。脚踏实地确实是做人最基本的处事方式和原则,但是把它当标签贴在每个人成长的路上显然是错的,因为这忽视了人的多样性和不同的特质以及环境和机遇的影响,也曲解了脚踏实地的概念。脚踏实地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往前走,但并不是按照别人的价值观在相同的路上走。把脚踏实地狭义的理解为循规蹈矩是按部就班是错误的。

我们今天的中年人基本上就是当年背着手坐在课桌后面听话的一群人,得到的灌输远比自己的想象的要多得多,这是危险的。大多数听话的脚踏实地者早已经陷入了平庸而无法自拔。联系到今天中小学负担重的问题,可以说我们的孩子在接受【死的知识】方面远多于国外的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少的可怜,单一和雷同。因为已经习惯了灌输的大脑,难以跳出常规思维的怪圈。

怎么样才算是脚踏实地呢?老老实实念完书,然后找一份工作,不要见异思迁认真干上10年20年算不算脚踏实地?按此逻辑,那么工作一两年或者几个月就【跳槽】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好高骛远的不脚踏实地的,这和欧美国家职业者一生平均的跳槽换7到8份工作的经历相比,中国平均更换4份职业的数据可以说明,中国年轻人其实都是脚踏实地的,不脚踏实地的很少。但是相对【脚踏实地的中国人】并没有在科技文化创新方面比西方年轻人有所超越,相反在很多方面甚至是停滞和倒退。倒是近20年出国的一部分【海龟】因中国的开放和机会多选择回来后让我们看到了更多非中国化的价值思维和令人欣慰的价值取向,这些东西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网络的巨大发展使没出去的国人也大开眼界,这使得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越趋激烈。

任何人有梦想都是应该肯定的,带着梦想求职的学生决不能简单定义为是不脚踏实地的人。每一个人的背景都有差异,成长的道路或有不同,产生的价值观也因人而异。一个努力找工作的学生凭什么就认为是不脚踏实地呢?一个肄业的学生就一定是脑子有问题吗?肄业的学生难道就一定没机会成功?这样的认识显然过高推崇了大学教育的价值。稍有水准的人都会认为,大学只是一个平台,使人们有更多机会学习和选择人生。

中国人非常需要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洗礼,仅仅靠上政治课和书本学习是不够的,一个开放的社会应该允许不同价值观的存在并予以合理的认同。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和手段根本不能让学生有独立思维的能力,依靠学历分数衡量学生的成功概率是不对的(学生只有统一的答案)。相反有可能扼杀了很多值得培育的好的Idea和苗子。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潜质值得发掘,千篇一律的培养模式产生不了伟大的科学家,也产生不了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这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文明进程。更令人担忧的是产生不了人格完善的健全的人。

职场也是一个教育人的地方,但是用固有僵化的价值观去教育年轻人如何看待成长成功和人生之路可以休矣!

非你莫属观后感 篇五

对我这种20余年来日渐不适应电视的中国病人而言,如果不是因为在微博上经常看到有网友在传播《非你莫属》的节目视频,这档由天津卫视筹划和组织,在每周日21时15分开播的天津卫视求职节目,无异于火星人办的一档节目。

最近,因为《非你莫属》节目进行中,发生一来自法国的海龟被文颐下三滥的法语整晕厥,主持人张绍刚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反以落井下石的心态,当场讥讽这位名叫郭杰的求职者“是在表演”,而遭致拥有1371万粉丝的新浪微博达人李开复,在网络上公开号召抵制这档既变态又恶俗无比的节目。

相信所有看过这档节目的人,如果你敢说自己是拥有起码平等意识的现代人,估计很难不对这档节目产生恶感:12位高调出镜招人的老板,端坐在一把把犹如权力象征的大椅子上,放任一个靠插科打诨制造笑料的主持人,以极度自恋的语调,几乎无时无刻都在用语含讥讽之意,来给求职者制造一个又一个难堪的话题。尽管那12个前来招人的老板中,不乏潘石屹这种在招聘那位清华博士时说话极有分寸感的温文尔雅之士,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那些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的土财主们,大都却像浅薄无知的文颐那样,个个在节目中的表现,只能用“胸中蕴蓄如草芥,口中谈吐如市井”来加以描述。

坦率地说,如果说天津卫视确实要办一档展示国人丑陋大全的节目,我们对《非你莫属》确实无可厚非。因为这档节目把国人中普遍存在,诸如小人得志忘乎所以,有钱的王八大三辈,撑眼说瞎话不脸红等劣根,已经展示得近乎淋漓尽致了。

例如,眼下在李开复的微博上,就有一组贴图,在确证那位诠释小人得志忘乎所以神形兼备的张绍刚,是如何瞎说一套,又怎样瞎做一套。

这组图片说的是,在一期节目中,张绍刚这样谆谆教诲求职者:当有人摔倒了,“你应该先把他扶起来。你要记住,你不是个主持人。你是个人!OK”

可是,也就在张绍刚那次主持节目的进程中,当这位法国海龟郭杰被招人的土财主文颐,用那些只有她自己能听得懂的半吊子法语整晕时,这位瞎说一气非常在行的张绍刚,竟然以幸灾乐祸的心态,极为轻佻地讥讽这位海龟:“你不是在表演吧?”并放任这位求职者瘫倒在地。

当年,我的文盲老娘曾谆谆教诲过我这样的道理:当你病的没路可走时,千万不要去求助那些从骨子里看不起你的人,而宁可去向陌生人家讨饭,也强似饱受遭人白眼的滋味。你穷,一定要穷的自在,你饿,也要饿的有点骨气。

可是,如今我们看看这档《非你莫属》的求职节目,N多求职者如过江之鲫,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天津,不仅毫无人格尊严遭受那些如文颐一样的土财主居高临下的鄙视,而且,还得接受小人得志忘乎所以的主持人张绍刚,以变态的言行加以当众羞辱。这是不是从某种意义上,凸显了当下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施虐与受虐的常态?其恶俗与不堪,亦足证国人精神境界的新低?

幸好,我们还拥有一位李开复,敢公开号召抵制这种恶俗不堪的节目,这也从某种意义上,确证我们这个族群还不是十分令人绝望。

非你莫属观后感 篇六

昨晚看了一期非你莫属,自己受益匪浅,希望分享给朋友们,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好久没有写文章了,小妹本身文采不好,请大家多多谅解!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准确来说是初中的时候吧,就觉得自己懂得特别多,身边的好友也是这么认为的。在他们看来,我永远是那么的懂事,明事理,我看问题也是辩证的,多角度的。每当他们遇到不开心或是很迷惑的事情总喜欢找我交谈,谈完之后,他们都会有如释重负之感。那个时候我心里觉得特别的开心,总觉得我能给朋友带来帮助,随后一直开开心心,到出外工作。(我要加油,我知道我要活到老学到老,我的人生一定会像鲜花般灿烂!)

刚出来工作的时候,觉得特别的迷茫总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总是不安于现状,从一个产线普工到产线干部,到半工半读,学设计,到平面设计师,到现在的网页设计师,一路走来觉得自己虽然没有走出最好的一条路,但至少没有走错,所以有时候想想觉得挺自豪的。其实就算这样自己还是有些不满足,但此时的不满足非彼时的不满足耶,现在似乎已经没有去学习了,只想着更好的,但没有去想自己本身有没有这个能力,慢慢的发现自己好像不再像以前那么有才华了,当看到一个好的人或好的事的时候,总想把他描述一翻,但发现总也说不出自己心中所想的样子,这是我文思枯揭的表现,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丰富提高自己了,很少看书,很少反思自己。总以为自己的这些经历已经够了一样,正因为这样,自己变成了一个说得多做得少的人。

不可否认我的确会说,但自己觉得自己好像一们语言的强者行动的弱者。我去面试的时候,十有九家公司都是对我很满意的,甚至在我找到工作了之后还有人电话来叫我去他们公司说他在面试了很多应聘者之后还是对我很满意,他说我提出的要求他们都答应。这些现象,说明至少我在面试的时候还是做到了让他们满意,让他们认为我是个不错的人。但是实际工作中呢?从总体上来看,我的确也完成的工作,并做得还算让上司满意,可是当自己静下心来问自己的时候,其实我自己更本没有用全力,我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我没有这样,而且我还时候常的和其它同事一样,抱怨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虽然说的比较少,心里的确是这样想的,我深知道如果这样事情是做不好的,虽然一般情况都还差强人意,但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学到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昨天晚上看了一期“非你莫属”,这是一个职场真人秀节目,我非常喜欢,我觉得在里面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看求职者的同时,我学会了看人,学会了看自己,在听老板们点评的时候,我也相当于得到了指了,但是看这个节目很久了,几乎每期都没有错过,我只是觉得学到了东西,但是没有学以至用,直到昨天晚上看到了一个求职者,我觉得自己和他像极了,他是典型的嘴巴很历害,但是慢慢的我发现他似乎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当在场上的老板们也看出来的,然后每一关他都受到了老板们的一些“指点”,我越看越沉默了,我看到了自己,当然最后这个应聘者也成功的去了他想去的一家公司。从中我想到自己真的和他好像,自己迷糊了好几年了,一直没有用全力去对待自己的生活,对待自己的工作,虽然也过的还可以,我深知道如果我对自己全求严一点,我会做得更好!

每次都有什么感时候,我总想把他写下来,觉得写下来了会很深刻,然后自己就会身体力行,但是每次都没有,是因为自己太懒了,但是这次我做到了,我知道文章写的不好,但至少我走出了第一步,我以后会坚持这样,也希望朋友得会支持我,希望我的事能给你们一些启发,请大家监督我,最后给大家说一句,“非你莫属”这个节目真的很不错,建议大家去看看!

非你莫属观后感 篇七

最近,因为《非你莫属》节目进行中,发生一来自法国的海龟被文颐下三滥的法语整晕厥,主持人张绍刚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反以落井下石的心态,当场讥讽这位名叫郭杰的求职者“是在表演”,而遭致拥有1371万粉丝的新浪微博达人李开复,在网络上公开号召抵制这档既变态又恶俗无比的节目。

相信所有看过这档节目的人,如果你敢说自己是拥有起码平等意识的现代人,估计很难不对这档节目产生恶感:12位高调出镜招人的老板,端坐在一把把犹如权力象征的大椅子上,放任一个靠插科打诨制造笑料的主持人,以极度自恋的语调,几乎无时无刻都在用语含讥讽之意,来给求职者制造一个又一个难堪的话题。尽管那12个前来招人的老板中,不乏潘石屹这种在招聘那位清华博士时说话极有分寸感的温文尔雅之士,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那些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的土财主们,大都却像浅薄无知的文颐那样,个个在节目中的表现,只能用“胸中蕴蓄如草芥,口中谈吐如市井”来加以描述,坦率地说,如果说天津卫视确实要办一档展示国人丑陋大全的节目,我们对《非你莫属》确实无可厚非。因为这档节目把国人中普遍存在,诸如小人得志忘乎所以,有钱的王八大三辈,撑眼说瞎话不脸红等劣根,已经展示得近乎淋漓尽致了。

例如,眼下在李开复的微博上,就有一组贴图,在确证那位诠释小人得志忘乎所以神形兼备的张绍刚,是如何瞎说一套,又怎样瞎做一套。

这组图片说的是,在一期节目中,张绍刚这样谆谆教诲求职者:当有人摔倒了“你应该先把他扶起来。你要记住,你不是个主持人。你是个人!OK”

可是,也就在张绍刚那次主持节目的进程中,当这位法国海龟郭杰被招人的土财主文颐,用那些只有她自己能听得懂的半吊子法语整晕时,这位瞎说一气非常在行的张绍刚,竟然以幸灾乐祸的心态,极为轻佻地讥讽这位海龟:“你不是在表演吧?”并放任这位求职者瘫倒在地。

当年,我的文盲老娘曾谆谆教诲过我这样的道理:当你病的没路可走时,千万不要去求助那些从骨子里看不起你的人,而宁可去向陌生人家讨饭,也强似饱受遭人白眼的滋味。你穷,一定要穷的自在,你饿,也要饿的有点骨气。 可是,如今我们看看这档《非你莫属》的求职节目,N多求职者如过江之鲫,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天津,不仅毫无人格尊严遭受那些如文颐一样的土财主居高临下的鄙视,而且,还得接受小人得志忘乎所以的主持人张绍刚,以变态的言行加以当众羞辱。这是不是从某种意义上,凸显了当下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施虐与受虐的常态?其恶俗与不堪,亦足证国人精神境界的新低?

幸好,我们还拥有一位李开复,敢公开号召抵制这种恶俗不堪的节目,这也从某种意义上,确证我们这个族群还不是十分令人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