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疫情下的武汉心得多篇

栏目: 专题心得体会 / 发布于: / 人气:1.85W

疫情下的武汉心得多篇

疫情下的武汉心得篇1

2月16日,广西第五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飞抵武汉。队员们到达驻地酒店已是凌晨1点多,武汉市江汉区审批局和江汉区企业服务中心的保障组全体人员依然等候在驻地,还为队员们准备了热乎乎的晚餐。初到武汉,城市街道空荡,空气湿冷,队员们的心里却已然升腾起一股别样的暖意。

小小的举动背后是深切的关心

“离我远一点,不然传染给你就不好了。”医疗队初到医院,患者们都会主动和医疗队员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还不忘时刻将这句叮嘱挂在嘴边。

回想起刚到病房的那段时间,医疗队里来自贺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师邱丽霞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凌晨给一位发热的爷爷测体温,我轻拍他的背,告诉他要测体温了,他点点头便转过脸去。”在常人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小动作,当时却重重地拨动了邱丽霞的心弦。

新冠肺炎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戴上口罩之后,呼吸会更艰难。尽管如此,病区里的患者们还是会非常自觉地互相提醒要戴好口罩。

一次,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的婆婆,一直在病区里来回走,不愿意回病房,也不愿意戴口罩,医疗队员们只好陪着婆婆在过道里边走边聊天劝导。这时,一位同是病患的大姐走过来加入了劝导婆婆的行列:“医生护士从大老远的地方跑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戴好口罩,保护好他们。”出人意料的是,婆婆居然听明白了这句话,乖乖回到病房戴上了口罩。

在病房里,戴口罩、背过身、转过头,已经成了患者们在面对医护人员时的“标准动作”。尽管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患者依然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安全。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叮嘱、一个小小的动作,从中传递出的却是患者们对医护人员深切的爱护与关心之情。

志愿者无私奉献传递浓浓温情

护士长刘海娟尤记得第一天上夜班的时候,队员们要为6个转院患者准备床铺。床垫非常重,刘海娟和另一位女队友合力扛起来很是吃力。有位奶奶看到了,便主动跑过来帮忙,还不时给她们加油打气:“孩子,慢点。先喘一下气,歇一歇再装,我们不着急,慢慢来……”亲切的话语,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医疗队物资组的组长何芳也碰到过医院的一名“特殊”志愿者,负责医院病区的清洁卫生。他告诉何芳,自己住在医院附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和女朋友一起报名来的,下午她接我的班。”

此外,还有来驻地帮队员们剪头发的理发师。当队员们问他:“我们可是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呢。你怕不怕?”他笑了笑,随即答道:“不怕!相比你们在最危险的一线与疫情斗争,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平日里,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伸出援手,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湿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医疗队员们的心。

驻地后勤保障有求必应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医疗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吃、住、行等后勤工作也尤为重要。

医疗队驻地酒店离医院不远,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接送队员们上下班。不论队员们什么时候上下班,都不会饿着肚子。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备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担心有队员吃盒饭上火,还备有凉茶和蜂蜜。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有的队员胃疼,酒店的厨师大哥便熬粥、煮面,面条里还会加两个荷包蛋。他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煮。”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药物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细心的保障组还会挨个记下队员的身份证号,早早地计划着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蛋糕。只要队员们有需要,保障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离不开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

医疗队员们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武汉,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封一座城,是他们的姿态;护一国人,也是他们的愿望。在疫情面前,爱从来都不会只是一份的孤单,武汉人民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人们一同携手抗疫。盼望医疗队员们能够早日还家,更是武汉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疫情下的武汉心得篇2

鱼台县青年人才干部满怀青春热情投身战“疫”一线,立足岗位争做疫情防控“尖兵”,深入群众做基层防控“先锋”。

“爸妈,我们已经商量好了,婚礼暂时不办了,今天我就得赶回单位去。”大年初二,入职鱼台县“优才计划”几个月的__简单收拾了行囊,便从金乡回到单位,开展疫情排查和宣传工作。

“关键时刻看担当,年轻人更要冲锋在前。”提起推迟婚礼,__坚定地说。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和紧迫的防控任务,她连续十几天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疫工作,深入网格值班、协调组建防疫网格临时党组织,将党员先锋旗帜树立在战“疫”一线;她在网格值守之余,加班加点整理宣传基层战“疫”先进典型和事迹,引领广大党员主动亮身份、做先锋。“相比那些每天坚守基层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我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做好本职,把他们的先进事迹宣传出去,同时向防疫一线的先进模范看齐。”晚上8点多,正在电脑前埋头工作的鉴磊说。

作为“鱼台先锋”微信公众号的编辑,自疫情防控以来,鉴磊每天都要编发全县战“疫”一线的先进事迹和模范典型报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心,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当得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正为新成立的流行病学调查小组选调人员时,鉴磊和同为青年人才干部的妻子靳佳佳一拍即合、联袂请战,夫妻俩把年仅3岁的女儿交给父母后,从清河老家直奔防控一线。按照培训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精心摸排密切接触人员的活动轨迹,为全县疫情防控把好“流调”关。“对不起,本村谢绝走亲访友,少吃一顿饭,感情不会散。”连日来,这句话已成为老砦镇青年人才干部张健的“口头禅”,许多准备到老砦镇前六屯村走亲访友的群众被他一一劝返。

大年初一,张健接到单位返岗通知后,就匆匆告别父母妻儿,奔赴战“疫”一线。身为包村干部的张健,吃住在单位、奋战在一线,摸排外来人员、普及防控知识、发放防疫物资、岗点驻守执勤。

“基层防控关系着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选择了服务基层,就要承担起为民服务的责任,疫情面前容不得半点含糊。”张健说。在园区,王利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协调解决生产原料供应难题;袁天力驻守复工复产企业,加强防疫宣传和保障安全生产;在战“疫”最前沿,王瑞及时采样送检,汇总统计防疫数据……一个个鲜活的身影敢于逆行而上,鱼台县“优才计划”青年人才干部战低温、访千家、夜巡查,始终坚守在基层疫情防控第一线,牺牲小我、默默付出,不为一声喝彩,只为筑牢鱼台百姓生命健康的“防护网”。

疫情下的武汉心得篇3

集结队伍驰援武汉疫区

“武汉加油!我们来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满腔真情,2003年参加了抗击非典战斗,17年后她再度出征,并任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前面等待我们的是一场硬仗,但我们有信心和湖北人民一道,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特别有意义。”出发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张征说,“面对国家的召唤,我们义不容辞,必须挺身而出,携手并肩战胜困难。”

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崔锦华深情地表示,“2003年非典时期,全世界守护我们90后。2020年,在这次疫情中,让我们90后守护这个世界!”

1月26日20时20分,河北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坐上由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列车,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他们中间,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资深专家,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新婚不久的丈夫或妻子,但这时,他们只有一个身份:河北援鄂抗疫医务人员。

“坚决完成任务!”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主任朱桂军说。

“我们一定平安归来!”来自唐山市的队员们向送行人们使劲儿挥手。

“要照顾好自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嘱咐该医院参战的4名队员,“全院职工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放心吧!”

据悉,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第一批队员来自10家省直医院和11家市三级医院,分成普通患者救治、危重症患者救治和临床检验3个医疗队,涵盖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科、重症医学、呼吸重症、临床检验等6个专业,其中医生42人、护理人员93人、临床检验医技人员10人。

疫情下的武汉心得篇4

元宵节过完,预示着2020年的春节结束。但是,“新冠肺炎”仍在荆楚大地上肆虐,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还在进行。自从疫情突发以来,武汉的时间便以封城、隔离、生死来凝记,国人心情亦因痛悲而淤积。在这个别样的春节,从雪域高原到边陲海疆,从繁华都市到偏僻县乡,武汉成为亿万中国人血脉同搏、泪水涌动之所在。继而,14亿中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投入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让共克时艰在国家记忆里永存。

在每天都让人牵挂的日子里,人们从疫情通报的数字中,从举国抗“疫”的防控行动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武汉加油”,“武汉挺住”,“中国加油”“中国必胜”,是响彻在中国大地大江南北的深情呼唤。“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是在家隔离的武汉群众发出的激昂呐喊。这声声呼唤和呐喊让人泪目,也让人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而这一切,是进步的中国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是发展的中国在人文精神上的回归,是新时代的中国在伟大复兴征途上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武汉作证,大疫当前有国家与人民同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大疫发生,党和政府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和部署,支撑着感天动地的武汉大驰援。84岁的钟南山院士顽强“逆行”,军地“白衣战士”空降武汉,权威媒体在第一时间公布信息,武汉各大医院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国内外各种急需物资源源不断进入武汉、湖北……对人民负责、对生命敬畏、对世界开放,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坚强自信、开放透明、以人为本的中国。

武汉作证,大疫当前有爱心与希望同在。日继之夜,生继之死。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人民战争中,呈现于世界眼前的,不只是有口号、口罩和好口碑,更有离别和生死瞬间的人性光辉。即使在死亡阴影笼罩的日子,那些爱与献身的故事仍给人以温暖的慰藉。护士张开双臂,给孩子的只能是个“隔空拥抱”。院长用“渐冻”的生命,也要托起更多的生命“我的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只有快点跑,才能救治更多的生命”。一线的医生听到同事离世的消息,擦干眼泪继续战。李医生走了,全国人民自发哀悼。那些被疫魔夺走生命的百姓,人们都会默默祈祷……大疫中的这些无私大爱,拓展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疆界。

武汉作证,大疫当前有公民精神与国民意识同在。武汉有难,全国支援,亿万国人的集体道德感和现代公民意识被勃然唤醒。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者们日夜兼程,仅用了10天就全部竣工,每天晚上都有无数的“云监工”们在隔屏助威。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自发为武汉捐款、捐物,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各地严防死守,群众自觉在家隔离,社区干部主动上门送米送菜……全国人民上下同心、守望相助,在那些平凡的人身上,让我们看到了公民精神的成长、国民意识的重塑。疫情当前,无人言退,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光束相聚,照亮战胜疫情的前路,温暖相聚,凝聚了众志成城的力量,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泰戈尔说,“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有网友统计,抗击疫情战斗以来,在防控一线已有54名公职人员离开了人世,其中党员36名,占比66.7%,与党员总数占14亿人口不足7%形成鲜明对比。这组数字告诉世人,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是“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一名党员,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支援”……广大党员干部之所以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并非源于“闻战则喜”的亢奋,而是来自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来自于对美好生活的无比珍视。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方舱医院已经住人”。“91岁老兵治愈出院”。“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连续5天下降”,“新增治愈病例连续10天超过新增死亡病例”……中央媒体不断报道发布的这些好消息,让人们万分激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这是对“抗疫英雄”们最好的告慰,是对“提灯天使”们的最好的奖赏,是对不屈中国最美的礼赞。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面对灾难,伟大导师的鼓舞和诗人的忠告,给了国家新期待,给了民族新精神,给了公民新责任。对于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而言,疫情注定会被我们战胜。等这场疫情过去后,中国将又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天耀中华。希望与中国同在。

疫情下的武汉心得篇5

农村也是疫情防控阻击战场,村委会是与群众接触最密切、最直接的基层单位。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一位基层一线女孕妇用坚守诠释“职责”——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镇哈毕格村委会的积极分子(后备力量)__,怀孕5月挺着大肚子依然坚守岗位,战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

她是疫情防控宣传员。怀孕5个多月,每天往返村委会办公室,并在途中逢人就说“现在是非常时期,请不要聚会、聚餐,请你们理解……”从春节直到现在,她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上,每天一早就到村委会,与村“两委”一道做好值班值守工作,和执勤人员一起奋战在一线。她是疫情防控保障员。“往常的日子她就很热心的帮助我们采购必需品,这次家里没菜了,第一时间就想起她。”哈毕格村民祁有奎介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交通管制、店铺关门等措施的实行,很多村民家中蔬菜、卫生纸等必需物资陆续告急。为了保障村民生活,她在微信群里发布消息,收集需求,帮忙对接镇上的店铺集中采购,送货上门。

她是疫情防控信息员。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的第一时间起,__就负责全村返乡人员信息统计工作,各村民小组、网格员把入户摸排情况报送她手里,由她负责汇总统计。当看到发现不清楚、有疑问的人员信息时,她便拿起电话逐一询问。面对较大的工作量,她从不懈怠,因为她知道这关系到全村人生命健康安全,含糊不得。她整天对着电脑,各种数据纷繁复杂,有时候头晕眼花,却依然坚守战斗岗位。5个月的身孕,正是需要好好休息、养身子的时候,她却选择扛着肩上的责任与肚子里的宝宝一起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除了做好宣传,保障等工作,__也是村委委员与上级部门沟通的桥梁,全村所有的信息汇总、编辑的文字材料、各类报送的表格等都由她上报给各个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报送扶贫产业农牧业生产信息资料。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__一直身处第一线,每天24小时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手机从不敢离身片刻,晚上微信群的各种通知提醒,时刻关注疫情信息。连续高强度的加班工作,长时间的睡眠严重不足,导致她产生了妊娠反应,经常有呕吐的感觉。即便这样,她没有向上级提出过任何特殊照顾的要求,依然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饿了就吃碗方便面,困了就趴在办公桌上睡一会儿。她的家人、同事、群众纷纷劝她:你都怀孕5个月了,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这大冷天的,路又滑,摔倒怎么整?别太逞强了。这病传染性这么强,你一个身子两条命,万一被感染了可咋办啊!面对这些善意的提醒,她除了道一声感谢之外,依然一头扎进疫情防控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去。

3月8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__又迈着沉重的步伐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算是对我和孩子的考验吧!只有把工作干好了,心里才能踏实,工作的时候我并不孤单,因为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铿锵有力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