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精选多篇)

栏目: 社会实践报告 / 发布于: / 人气:1.89W

第一篇: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

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精选多篇)

跟着院里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小分队到聊城冠县的两所乡村小学进行“留守儿童教育及心理状况”实践调研。一路下来,感慨万千……

(一)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这是一群特殊的未成年人,社会上用“弱势群体”来定位他们,他们的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他们从小就对 “家”的概念极为模糊。

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近几年,留守儿童越来越受社会各界关注,甚至有人说,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社会发展。确实,留守儿童的问题得不到不解决,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不能彻底实现,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和谐社会建设,就是关注社会发展。

然而,以前只是知道这样的一些概念。当我亲临其境,真正走到他们中间,才知道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过着怎样的生活。而这些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二)冠县之行 震撼我心

一座以“富不上学不长久,穷不上学不除根”为标语的小学:古老的砖房,简陋的教室,破旧的桌凳……

这个小学叫“刘村小学”。

一群脸上充满渴望又略带无奈的孩子:单薄的衣衫,冻僵的双手,麻木的表情……

这群孩子叫“留守儿童”。

…………

刚到学校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是学校吗?走进教室,看到那些孩子,又是一阵心酸……

他们的眼神有些麻木,或者至少看上去是呆滞无神的,当他们拿到调研问卷,想到他们的父母,表情愈加凝重。我们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最贫困的并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精神生活。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需要父母的爱,需要有人关心和照顾。

清楚记得,一个孩子在问卷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我有种被遗弃的感受”。我从心底,深深被震撼了…… 那种辛酸,是十几岁的孩子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有的事情,有些感受,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吧……生活在阳光下的我们,永远都不能体会那种阴影下的感觉,即使是亲临其境,又怎能彻底走进他们的心里?

(三)留守儿童:和谁在一起你最开心

在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状况调研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和谁在一起你最开心?”,出乎我们的意料,大对数孩子选的都是“同学”而不是“父母”。

出于好奇,我随机询问了一名同学。

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整理 点击量:

“和谁在一起你最开心?”

“同学。”

“为什么不是‘父母’呢,难道跟他们在一起你不开心?”

“不是……”

“那是为什么呢?”

“我不知道跟父母在一起什么感觉,他们都不在家……”

…………

这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从小父母就外出打工,他一直寄宿在叔叔家,叔叔婶婶有自己的小孩,平时只是照顾他的食宿,对于其它问题一概不问。长期以来,这个孩子开始对家淡薄了感情,只能跟同学在一起玩。

为了不让他继续伤感,我试图跟他交流另外一些话题。可当我问他的梦想是什么时,他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留守儿童,到底跟谁在一起最开心?……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只能跟同学一起玩,部分孩子可能因此觉得跟同学在一起很开心。可是在他们心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一直是一个梦想,只是因为这个梦想无法实现,他们才不知道和父母在一起的开心。

今天,我的心里也有了一个梦想,希望所有怀有“和父母在一起”的梦想的留守儿童都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因为和父母在一起,他们才是最开心的。

第二篇: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

跟着院里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小分队到聊城冠县的两所乡村小学进行“留守儿童教育及心理状况”实践调研。一路下来,感慨万千……

(一)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这是一群特殊的未成年人,社会上用“弱势群体”来定位他们,他们的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他们从小就对 “家”的概念极为模糊。

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近几年,留守儿童越来越受社会各界关注,甚至有人说,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社会发展。确实,留守儿童的问题得不到不解决,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不能彻底实现,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和谐社会建设,就是关注社会发展。

然而,以前只是知道这样的一些概念。当我亲临其境,真正走到他们中间,才知道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过着怎样的生活。而这些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二)冠县之行 震撼我心

一座以“富不上学不长久,穷不上学不除根”为标语的小学:古老的砖房,简陋的教室,破旧的桌凳……

这个小学叫“刘村小学”。

一群脸上充满渴望又略带无奈的孩子:单薄的衣衫,冻僵的双手,麻木的表情……

这群孩子叫“留守儿童”。

…………

刚到学校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是学校吗?走进教室,看到那些孩子,又是一阵心酸……

他们的眼神有些麻木,或者至少看上去是呆滞无神的,当他们拿到调研问卷,想到他们的父母,表情愈加凝重。我们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最贫困的并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精神生活。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需要父母的爱,需要有人关心和照顾。

清楚记得,一个孩子在问卷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我有种被遗弃的感受”。我从心底,深深被震撼了…… 那种辛酸,是十几岁的孩子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有的事情,有些感受,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吧……生活在阳光下的我们,永远都不能体会那种阴影下的感觉,即使是亲临其境,又怎能彻底走进他们的心里?

(三)留守儿童:和谁在一起你最开心

在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状况调研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和谁在一起你最开心?”,出乎我们的意料,大对数孩子选的都是“同学”而不是“父母”。

出于好奇,我随机询问了一名同学。

“和谁在一起你最开心?”

“同学。”

“为什么不是‘父母’呢,难道跟他们在一起你不开心?”

“不是……”

“那是为什么呢?”

“我不知道跟父母在一起什么感觉,他们都不在家……”

…………

这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从小父母就外出打工,他一直寄宿在叔叔家,叔叔婶婶有自己的小孩,平时只是照顾他的食宿,对于其它问题一概不问。长期以来,这个孩子开始对家淡薄了感情,只能跟同学在一起玩。

为了不让他继续伤感,我试图跟他交流另外一些话题。可当我问他的梦想是什么时,他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留守儿童,到底跟谁在一起最开心?……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只能跟同学一起玩,部分孩子可能因此觉得跟同学在一起很开心。可是在他们心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一直是一个梦想,只是因为这个梦想无法实现,他们才不知道和父母在一起的开心。

今天,我的心里也有了一个梦想,希望所有怀有“和父母在一起”的梦想的留守儿童都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因为和父母在一起,他们才是最开心的。

(四)心理问题 谁与倾诉

在这次问卷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大多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或烦恼时不是和自己的父母交流,而是和同学一起解决或自己保留问题。有人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他们锻炼自理和自立能力,但对于一群小孩子,没有父母的教育指导,更多的,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滋生。

在一份问卷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好多事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可我不想问别人”。由此可见,父母在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怎样的不可替代。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多是为孩子更好的发展,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更好的受教育条件。但这些孩子因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关爱,遇上问题没有父母在身边可以倾诉,导致更大程度的心理问题,造成了他们思想教育上的缺失。这何尝不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遗憾呢?

经济上的困难要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同样不容忽略。为了让孩子们真正健康成长,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们,是该思考了:到底什么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

他们需要一片蓝天可以自由飞翔;他们需要一个港湾可以放心停靠;他们需要父母在身边,第一时间倾听他们的心声……

(五)面对留守儿童,我们该做些什么

“你希望父母在外打工吗?请说明原因。”(调研问卷题目)

“希望。因为可以挣钱,没有钱就没有衣服穿。”(一个留守儿童的答案)

“父母在外打工,你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调研问卷题目)

“很想爸爸妈妈,做梦都想,严重的时候想哭”(答案)

…………

还有个孩子在我们的调研问卷中这样写:“父母在外打工挣钱可以买好多好东西,但我很想他们。”

平实无华的语言,透漏最真实最淳朴的感情,也最让人心碎。留守儿童,他们其实是生活在尖锐的矛盾中:一方面,他们渴望父母在外打工赚钱让生活条件改善,渴望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父母在身边,渴望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下成长。

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我们不能代替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家的感觉。但我们可以让他们感受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度。我记得孩子们看到我们时那种期望的眼神,记得他们跟我们聊天时透露出的喜悦。他们需要有人问候和关爱。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给他们温暖,驱除他们身边的寒冷。“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家园”应成为我们共同的意识。

真心希望,阳光普照,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温暖起来!

第三篇: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

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

跟着院里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小分队到聊城冠县的两所乡村小学进行“留守儿童教育及心理状况”实践调研。一路下来,感慨万千??

(一)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这是一群特殊的未成年人,社会上用“弱势群体”来定位他们,他们的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他们从小就对 “家”的概念极为模糊。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近几年,留守儿童越来越受社会各界关注,甚至有人说,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社会发展。确实,留守儿童的问题得不到不解决,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不能彻底实现,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和谐社会建设,就是关注社会发展。然而,以前只是知道这样的一些概念。当我亲临其境,真正走到他们中间,才知道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过着怎样的生活。而这些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二)冠县之行震撼我心

一座以“富不上学不长久,穷不上学不除根”为标语的小学:古老的砖房,简陋的教室,破旧的桌凳??

这个小学叫“刘村小学”。

一群脸上充满渴望又略带无奈的孩子:单薄的衣衫,冻僵的双手,麻木的表情??

这群孩子叫“留守儿童”。

????

刚到学校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是学校吗?走进教室,看到那些孩子,又是一阵心酸??

他们的眼神有些麻木,或者至少看上去是呆滞无神的,当他们拿到调研问卷,想到他们的父母,表情愈加凝重。我们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最贫困的并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精神生活。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需要父母的爱,需要有人关心和照顾。

清楚记得,一个孩子在问卷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我有种被遗弃的感受”。我从心底,深深被震撼了?? 那种辛酸,是十几岁的孩子无法用言语表达

的??有的事情,有些感受,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吧??生活在阳光下的我们,永远都不能体会那种阴影下的感觉,即使是亲临其境,又怎能彻底走进他们的心里?

(三)留守儿童:和谁在一起你最开心

在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状况调研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和谁在一起你最开心?”,出乎我们的意料,大对数孩子选的都是“同学”而不是“父母”。

出于好奇,我随机询问了一名同学。

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整理 点击量:

“和谁在一起你最开心?”

“同学。”

“为什么不是‘父母’呢,难道跟他们在一起你不开心?”

“不是??”

“那是为什么呢?”

“我不知道跟父母在一起什么感觉,他们都不在家??”

????

这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从小父母就外出打工,他一直寄宿在叔叔家,叔叔婶婶有自己的小孩,平时只是照顾他的食宿,对于其它问题一概不问。长期以来,这个孩子开始对家淡薄了感情,只能跟同学在一起玩。

为了不让他继续伤感,我试图跟他交流另外一些话题。可当我问他的梦想是什么时,他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留守儿童,到底跟谁在一起最开心???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只能跟同学一起玩,部分孩子可能因此觉得跟同学在一起很开心。可是在他们心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一直是一个梦想,只是因为这个梦想无法实现,他们才不知道和父母在一起的开心。

今天,我的心里也有了一个梦想,希望所有怀有“和父母在一起”的梦想的留守儿童都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因为和父母在一起,他们才是最开心的。

(四)心理问题谁与倾诉

在这次问卷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大多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或烦恼时不是和自己的父母交流,而是和同学一起解决或自己保留问题。有人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他们锻炼自理和自立能力,但对于一群小孩子,没有父母的教育指导,更多的,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滋生。

在一份问卷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好多事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可我不想问别人”。由此可见,父母在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怎样的不可替代。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多是为孩子更好的发展,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更好的受教育条件。但这些孩子因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关爱,遇

上问题没有父母在身边可以倾诉,导致更大程度的心理问题,造成了他们思想教育上的缺失。这何尝不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遗憾呢?

经济上的困难要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同样不容忽略。为了让孩子们真正健康成长,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们,是该思考了:到底什么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

他们需要一片蓝天可以自由飞翔;他们需要一个港湾可以放心停靠;他们需要父母在身边,第一时间倾听他们的心声??

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整理 点击量:

(五)面对留守儿童,我们该做些什么

“你希望父母在外打工吗?请说明原因。”(调研问卷题目)

“希望。因为可以挣钱,没有钱就没有衣服穿。”(一个留守儿童的答案)

“父母在外打工,你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调研问卷题目)“很想爸爸妈妈,做梦都想,严重的时候想哭”(答案)

????

还有个孩子在我们的调研问卷中这样写:“父母在外打工挣钱可以买好多好东西,但我很想他们。”

平实无华的语言,透漏最真实最淳朴的感情,也最让人心碎。留守儿童,他们其实是生活在尖锐的矛盾中:一方面,他们渴望父母在外打工赚钱让生活条件改善,渴望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父母在身边,渴望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下成长。

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我们不能代替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家的感觉。但我们可以让他们感受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度。我记得孩子们看到我们时那种期望的眼神,记得他们跟我们聊天时透露出的喜悦。他们需要有人问候和关爱。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给他们温暖,驱除他们身边的寒冷。“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家园”应成为我们共同的意识。

真心希望,阳光普照,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温暖起来!

第四篇: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m来源跟着院里组织的寒假社会实践小分队到聊城冠县的两所乡村小学进行“留守儿童教育及心理状况”实践调研。一路下来,感慨万千……

(一)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这是一群特殊的未成年人,社会上用“弱势群体”来定位他们,他们的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与呵护,他们从小就对 “家”的概念极为模糊。

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近几年,留守儿童越来越受社会各界关注,甚至有人说,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社会发展。确实,留守儿童的问题得不到不解决,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不能彻底实现,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和谐社会建设,就是关注社会发展。

然而,以前只是知道这样的一些概念。当我亲临其境,真正走到他们中间,才知道他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过着怎样的生活。而这些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二)冠县之行 震撼我心

一座以“富不上学不长久,穷不上学不除根”为标语的小学:古老的砖房,简陋的教室,破旧的桌凳……

这个小学叫“刘村小学”。

一群脸上充满渴望又略带无奈的孩子:单薄的衣衫,冻僵的双手,麻木的表情……(本站向您推荐:)

这群孩子叫“留守儿童”。

…………

刚到学校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这是学校吗?走进教室,看到那些孩子,又是一阵心酸……

他们的眼神有些麻木,或者至少看上去是呆滞无神的,当他们拿到调研问卷,想到他们的父母,表情愈加凝重。我们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最贫困的并不是物质条件,而是精神生活。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需要父母的爱,需要有人关心和照顾。

清楚记得,一个孩子在问卷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我有种被遗弃的感受”。我从心底,深深被震撼了…… 那种辛酸,是十几岁的孩子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有的事情,有些感受,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吧……生活在阳光下的我们,永远都不能体会那种阴影下的感觉,即使是亲临其境,又怎能彻底走进他们的心里?

(三)留守儿童:和谁在一起你最开心

在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状况调研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和谁在一起你最开心?”,出乎我们的意料,大对数孩子选的都是“同学”而不是“父母”。

出于好奇,我随机询问了一名同学。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本站原创 作者:大学生校内网整理 点击量:

“和谁在一起你最开心?”

“同学。”

“为什么不是‘父母’呢,难道跟他们在一起你不开心?”

“不是……”

“那是为什么呢?”

“我不知道跟父母在一起什么感觉,他们都不在家……”

…………

这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从小父母就外出打工,他一直寄宿在叔叔家,叔叔婶婶有自己的小孩,平时只是照顾他的食宿,对于其它问题一概不问。长期以来,这个孩子开始对家淡薄了感情,只能跟同学在一起玩。

为了不让他继续伤感,我试图跟他交流另外一些话题。可当我问他的梦想是什么时,他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留守儿童,到底跟谁在一起最开心?……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只能跟同学一起玩,部分孩子可能因此觉得跟同学在一起很开心。可是在他们心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一直是一个梦想,只是因为这个梦想无法实现,他们才不知道和父母在一起的开心。

今天,我的心里也有了一个梦想,希望所有怀有“和父母在一起”的梦想的留守儿童都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因为和父母在一起,他们才是最开心的。

(四)心理问题 谁与倾诉

在这次问卷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大多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或烦恼时不是和自己的父母交流,而是和同学一起解决或自己保留问题。有人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他们锻炼自理和自立能力,但对于一群小孩子,没有父母的教育指导,更多的,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滋生。

在一份问卷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好多事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可我不想问别人”。由此可见,父母在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怎样的不可替代。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多是为孩子更好的发展,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有更好的受教育条件。但这些孩子因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关爱,遇上问题没有父母在身边可以倾诉,导致更大程度的心理问题,造成了他们思想教育上的缺失。这何尝不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遗憾呢?

经济上的困难要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同样不容忽略。为了让孩子们真正健康成长,外出打工的爸爸妈妈们,是该思考了:到底什么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

他们需要一片蓝天可以自由飞翔;他们需要一个港湾可以放心停靠;他们需要父母在身边,第一时间倾听他们的心声……寒假社会实践冠县之行有感:本站原创 作者:大学生校内网整理 点击量:

(五)面对留守儿童,我们该做些什么

“你希望父母在外打工吗?请说明原因。”(调研问卷题目)

“希望。因为可以挣钱,没有钱就没有衣服穿。”(一个留守儿童的答案)

“父母在外打工,你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调研问卷题目)

“很想爸爸妈妈,做梦都想,严重的时候想哭”(答案)

…………

还有个孩子在我们的调研问卷中这样写:“父母在外打工挣钱可以买好多好东西,但我很想他们。”

平实无华的语言,透漏最真实最淳朴的感情,也最让人心碎。留守儿童,他们其实是生活在尖锐的矛盾中:一方面,他们渴望父母在外打工赚钱让生活条件改善,渴望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父母在身边,渴望和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下成长。

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我们不能代替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家的感觉。但我们可以让他们感受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度。我记得孩子们看到我们时那种期望的眼神,记得他们跟我们聊天时透露出的喜悦。他们需要有人问候和关爱。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给他们温暖,驱除他们身边的寒冷。“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家园”应成为我们共同的意识。

真心希望,阳光普照,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温暖起来!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m来源

第五篇: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敬老院之行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敬老院看望老人

学校:陕西科技大学 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 班级:包装 091 姓名:杨楠 学号:201409030115 时间:2014.2.26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父母把儿女含辛茹苦养大,而 当儿女们雏翼渐渐丰满展翅之时,却忘记那个曾经把爱和一 辈子时间奉献给自己的人,留下那个佝偻的身影在敬老院徘 徊。 或许有人说“敬老院多好,管吃管住,有人伺候,有人 说话” 。但是父母的那颗心毕竟是孤独的,没有亲情的温暖 再好的环境,心都是凉的,况且中国目前的社会福利不是很 高,敬老院的环境也不会太好 2 月 26 日我和两个舍友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出于学校社 会实践的目的,但更多也是想为老人做点什么。进入敬老院 我们找到院长,看我们能为老人做些什么。院长把我们领到 老人房间,我们边打扫卫生边和老人聊天。老人特别和蔼, 看我在擦墙壁,就说“姑娘我把电视给你开开吧” ,我说“不 用了,我还要劳动呢。“没事,我把电视开开,你听着,干 ” 活就不无聊了”老人的细心体贴让我的心暖暖的。他们已习 惯了为他人着想,可谁又会为他们着想呢?如此一想心便空 落落的,我们要多多爱护老人。随后我们聊了好多老人在这 里的生活,她告诉我她和老伴都有病,她还好,老伴行动都 有点困难。她问我在哪里上学,以及一些家里情况。在打扫 卫生的过程中,老人一直叮嘱着“累了,就休息一下”,临走 出她的房间,老人对我说“姑娘,好好念书,将来不像我们 这样,肯定有出息”我深深的点点头。

接着又去帮一位瘫痪在床上的老人打扫房间,房间光线 比较暗,还有点难闻的味道,老人见我走进来吱吱呀呀地说 着,眼神里透着孤寂与落寞,对着老人,我深深地点点头然 后仔仔细细打扫起来,从墙壁桌子到马桶地板。心里想着能 为她做的就只有这点,就越干越起劲。离开的时候对她笑着 示意地走开了! 然后和同学会合,共同打扫了两个空房间,听说还有老 人要住进来。屋子里灰尘很大,似乎好长时间都没人住了, 擦窗、抹桌、拖地、挂窗帘· · · · · ·我们花了好像时间才打 扫干净,看到焕然一新的房子真的很高兴。楼道里也被我们 拖了好多遍,做事应该有始有终,做到最好,这是我们现代 大学生应该有的做事原则。 一切就绪很开心, 是成功的喜悦, 是助人为乐的幸福。一上午忙忙碌碌,骨头都快散架了,在 家都没干过这么多的活,但心里特别高兴,做好事是一种幸 福。老人脸上开心的笑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 最后来到院中和老人聊了一会天,我们向院长告别,她 说“今天你们辛苦了”

“没事”心里暖暖的。 在敬老院我感触很深,老人确实很寂寞。特别渴望能够 亲情的滋润。而我自己也有爷爷奶奶,他们开明、热心、勤 劳、视子孙为自己的一切。我得到爷爷奶奶无穷无尽、无微 不至的爱,爸妈在外打工的这七八年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我 们,这爱比山高比海深,是我这辈子也还不了的。幸运的是

他们现在身体都特别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加倍地爱他 们,不会因为放假要和同学一起出去玩而放弃回家陪他们 了,不会因为他们的反复叮嘱而感到啰嗦, 而就此不理。 我还能陪他们多久呢?所以要珍惜时间, 不要等到“子欲 养而亲不待”那时候就欲哭无泪了!我想这也是现在年轻人 该做的。想一想那时候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们怎样教 我们系鞋带、扣扣子、穿衣服、梳头发· · · · · ·所以当他们 想不起来,接不上话的时候,我们能等一下;当他们吃饭时, 会弄脏衣服,我们能宽慰地说句“爸您慢点吃” ;当他们梳 头发手会不停地抖时,我们能上去搭把手。 古人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现在也一样。我们首先应 该孝敬自己的老人,常回家看看,帮爸爸妈妈刷刷筷子洗洗 碗,帮老人洗头洗脚,铺床叠被。更不要让现在吃老啃老的 不良习惯影响着自己。我们是以后孩子的榜样,也一样是这 个社会文明风貌的缔造者。相信爱是可以传承的。要真正拥 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感觉。 小爱可以温暖一个家庭,大爱可以温暖整个社会。记得 在我们物资丰盈的时候,拿出一俩件买奢侈品的钱为一两个 老人送去温暖。献上爱心。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 将变得更美好· · ”让这首歌永远在我们的心底流淌。 ·· “最 美夕阳红”希望全社会的老人都能够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