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范文参考(合集5篇)

栏目: 小论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2.03W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5篇《信息管理论文范文参考》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信息管理论文范文参考》相关的范文。

信息管理论文范文参考(合集5篇)

篇1:信息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民主和责任,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也是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取向。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从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政府内部间的关系等两个层面,分析了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的内涵和意蕴,对中西方公共行政实践中若干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公共行政/民主/责任/价值取向

政府作为“一以公民的自愿联合或本质上的强制性为基础的组织”(注:参见斯蒂格利茨等《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其产生源于人民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其功能在于运用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性公共权威,承担起无可替代的社会责任,这内在地决定了民主取向和责任取向,必然是现代政府公共行政活动所必须奉行的两项基本原则,以及支配政府行为的内在价值准则。二者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迄今为止的各种类型国家中,拥有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主体无疑都是政府,但对现代民主制国家而言,政府的这种行政主体地位又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它必然受制于社会、公民或立法机关,由此决定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说明。

(一)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从终极根源上看,政府及其公共权力产生于人民的直接或间接授权,这是任何一个民主国家所确定的一项根本的宪法原则。虽然人民授权的具体方式和过程在政府体制不同的国家会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它们本质上的一致性,那就是人民对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不仅是现代政府及其公共行政合法性的惟一来源和公共行政运作的前提,而且也是现代民主的一种典型形式。这就从根本和实质上决定了政府的公共行政活动必须遵循和体现民主原则和民主精神。有悖于此的政府必然丧失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若从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人民与政府的这种授权与被授权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它规定着政府与公民间在权力与义务方面的双向依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就公民而言,一是通过同意(选举)或遵从使政府获得合法性行使权力的基础,二是通过纳税给予政府经济支持。同时,公民也自然期望能从政府那里得到相应的回报,包括以服务对象的身份获得政府提供的良好服务。就政府而言,它在获得公民的政治和经济支持的同时,必须按契约要求提供令后者满意的服务。显然,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与政府所提供的服务的质量、数量、效率和有效性存在着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这里,显然不存在着自上而下的、单方面的“恩赐”,而是体现着一种资源交换关系和互利行为。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政府是公共行政权的直接掌握和行使者,是各类重要社会资源的实际拥有者,又拥有庞大的官僚体制和内在的权力膨胀和扩展欲望;而作为授权者一方的民众,却大都处于独立无援的分散状态,他们在与政府的契约关系中往往处于相对弱者的地位,这就使得政府极易违背其初衷,偏离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要知道,政府并不是“天使”的化身,公共选择学派把政府官员视作亚当·斯密所说的“经济人”这一假设,固然有失之偏颇之处,但现实中的政府的确不总是那么高尚,政府机构谋求内部私利而非公共利益的所谓“内在效应”(interalities)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金元”政治中有着淋漓尽致的表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在理论上不能完全排除政府机构的“内在效应”的可能性,在实践中,少数政府官员的腐拜行为更时有发生。其典型表现就是所谓的“寻租”现象,其主要危害在于“不仅使生产经营者提高经济效率的动力消失,而且还极易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大量地耗费于寻租活动,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增大经济中的交易费用。”(注:V.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选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IV页。)从而成为导致政府腐拜的一个重要根源。

为了避免和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和加剧,世界各国从制度上、法律上、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上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其中,当以下述几方面最为有效,也最能体现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

其一,建立和健全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对政府的权力制约机制。这里,问题的关键是通过一套复杂的机制,既能防止政府的权力膨胀到难以控制而有害公民和社会的地步,又能避免损害政府的权威而以牺牲公共行政效率为代价。在这方面西方国家分权制衡构架以及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各具特色。前者的特点在于各个国家机构各有各的职权,但彼此之间互相制约。这意味着每一个部门特别是行政部门行使权力的时候,都受到其他部门的监督和制约,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不得不慎重行事。尽管如此,西方国家仍普遍出现了以行政权力膨胀为主要特征的所谓“行政专横”现象。

中国的民主集中制至少从形式上看,不同于西方国家循环型的分权制衡机制,因为最高国家权力可以追溯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包括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而它则不受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但中国的全国人大其最高国家权力地位是仅就国家机构系统内部而言的,它表现的是宪法结构;若着眼于实际的政治过程,国家的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作为惟一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它表现的是党政结构。宪法结构与党政结构相结合,并以党政结构为核心,构成了中国政治系统的主体部分,这是其一。其二,无论是宪法结构还是党政结构又都通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在反映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上取得了根本的一致,从而体现了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人民性质。这是中国民主集中制本质上不同于西方分权制衡体制之所在。但从操作层面上看,中国的直线型权力结构仍然缺乏必要的分权和制约,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现象还普遍存在,人大的权力得不到充分保障,这必然影响对行政权力的有效控制,降低了公共行政的民主化水准。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健全权力之间的内部制约机制,当务之急是从法律制度和程序上保证人大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权力机关,特别是确保人大切实履行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和对由它产生的政府的监督权。(注:参见张惠敏等《健全我国人大监督制约制度的框架设计》,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年第4期。)。包括加强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事监督机制,建立或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

其二,实现行政权力同经济权力的二元化分离,政府权力背离民主取向的经济基础本质在于行政权力与经济权力的融合。要保证公共行政的民主性,核心要解决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产权,真正确立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地位,使经济组织摆脱行政附属物的地位。行政权力不再直接干预经济组织的权力,使企业在市场上行使自己的权力。这对中国这样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目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政企分开为突破口,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渐进式”改革思路的确立,中央将大部分部属企业下放地方管理,目的是减少行政干预,增强企业活力,但在政企不分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的条件下,这实际上只是将企业从中央的附属物变成了地方的附属物,造成了政企关系的地方化,使本来应该直接下放给企业的权力滞留在地方政府手中,企业仍未能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另一方面,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发育不全,企业在资金筹措、物资配置、能源供给等关键环节均遇到困难,又不得不求助于政府给予照顾或解决。针对上述状况,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是要加快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各级政府经济职能,切实贯彻政企分开的原则,明晰企业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权力切实还原给企业,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同时,实现政府行政权力与国家所有权的分离,并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经营职能分开,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和运营机制。

2.切断政府部门与其主管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连带关系。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过程中,计划体制下政府部门主管经济主体的职能趋于萎缩,但并未完全消失,而且政府部门与其主管的经济主体历史上形成的利益连带关系也仍然存在,因此应在撤并专业经济部门的基础上,加快变政府机关直接管理所属经济主体为行业管理的步伐,从而切断政府部门与其主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连带关系,从体制上消除政府职能错位的根源。

其三,健全公民对政府的民主监督机制,扩大公民对公共行政的参与。民主监督的关键是政府公共行政活动的公开性,即确保政府的透明度和人民对政府公共行政活动的知情权。包括公开机关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人员管理和经费开支等情况。如果政府缺乏透明度,公民就缺乏必要的相关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民和社会就很难对政府进行有效的监督。在中国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实施“公示制”,即政府行政机关通过向社会公开明示自己的职责范围、行政内容、行政标准、行政程序、行政时限和违示惩戒办法的方式,增强政府公共行政过程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政府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扩大公民对公共行政的参与,主要是指公民不通过代议机关,直接参与公共行政活动。公民对公共行政的直接参与既是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的突出表现,也是其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以普遍性和后及性为特点的公共决策来说,没有公民的直接参与,公共政策往往缺乏对公民需求的了解以及对公民利益的整合,难以达成与广大公民的事前共识,在实施中必将遇到种种阻力。这样一方面有可能直接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背离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行政成本高而行政效率低的后果,即使该项行为本身正确,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政府应当为公民直接参与公共行政活动提供充分而有效的渠道,并且不仅在实体法上而且也在程序法上保证公民参与公共行政的权利,使公民在政府制定和实施与公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时,能够比较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近些年来,国际公共行政领域出现了倡扬公民参与的“社区主义”潮流:不少国家对政府与社区的角色重新定位,特别是把传统政治学、行政学很少讨论的“社区”概念,视为设计未来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的关键因素。因为,政府难以解决的无数繁难公共问题,“社区”在这方面却具有独到的优势。例如,传统处理公共政策议题的层级常常是在中央或省级政府,社区主义治理的模式则强调自下而上地参与,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能符合民众最直接的需求。由此“社区主义”在欧美国家成为拓展公共行政领域的重要手段。在新加坡,李光耀致力于建立“新加坡人的社区主义”,(注:汪明生等:《海峡两岸公共行政与跨世纪发展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第145、161页。),以使社区所有成员包括政府、民意代表、市民等,在公共论坛中都能理性地表达己方的意见,耐心地倾听他方的意见,并在社会系统中彼此增加充分的理解。这既有利于重建政府与民间的信任关系,又有利于整合国家与社会的总体资源以创造“双赢”的局面。

(二)政府的内部关系

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不仅体现在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中,而且也体现在政府内部。后者恰恰为传统的公共行政所忽视,在以首长负责制为内在体制、以金字塔结构为外在形态的行政科层体系中,权力自上而下呈单向辐射状,组织结构趋于呆板、僵硬。这一状况与当代灵活快捷的信息社会以及不断变化的公民需求形成巨大反差,使行政组织无法对社会和公民需求的变化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回应。最近20年来,公共行政改革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其中至少有两项内容以政府内部关系的民主化为主要取向。

一是权力下放。即将原来集中于中央政府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和基层的行政组织单位。这些权力包括提供各种服务的行动方案、行动程序以及相配套的人事、预算管理。权力下放使得公共行政能够面对公民需求,迅速调整行动方案,实现既定目标,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在与公众的互动过程中,建立相互信任、合作的社会关系。此外,由于地方和基层行政组织一般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它们与其选民有更直接、更公开的接触和联系。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权力,就会使选民感到他们所选举的政府是真正代表了他们的利益,其公共行政活动也就带有更鲜明的民主色彩。正因为有上述优越性,世界各国公共行政改革的一个共同内容就是权力下放。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开放其一条主线就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权力下放。1978年以来中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重大改革措施,初步建立了旨在尽可能充分体现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一“互动”原则的机制。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原有体制下中央集中过多,管得过死的状况,以及地方政府权力与责任长期相背离的不合理运行状态已有较大改观,大大激发和增强了地方经济活力和地方政府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分担了中央政府的调控压力和增加了宏观协调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了中央关于地方发展目标和总体协调目标的实现。

二是赋予低层员工以更大的决策参与权。即全体行政人员包括低层人员都有对行政组织和个人目标的确立,对行政工作计划和程序的设计,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发表意见的权利和义务。其实施途径主要有:①团体决策。即行政方针的决定,重要问题的解决,都由组织成员本着民主参与的原则,以团体决策的途径来制定或者抉择。这样可以博采众长,以保证决策方向的正确性。②咨询制度。即行政领导在对一项政策或事务作出决定之前,主动征询下属或有关方面人士的意见,从而使各项工作更加完善。③建议制度。即行政领导允许并鼓励工作人员对行政事务,自由提供意见,以便作决定时参考。通过建议制度可以广开言路,以不断改进各方面的工作。

权力的授予必然伴随着责任的规定,政府在获得人民直接或间接授权的同时,也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与政府的民主取向一样,政府的责任取向也是政府的内在价值标准。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对社会(公民)的责任以及政府内部的责任等两个层面。

(一)政府对于公民的责任

政府的责任首先表现为对国家权力主体的公民或代议机构负责,从根本上说,政府的一切公共行政行为,都必须符合和有利于公民的意志、利益和需求,都必须对公民承担责任。政府所承担的这种责任实质上是“公仆的责任”。它并非是空洞的政治口号,在公共行政实践中,它应具有可操作的标准和程序。经合组织最新出版物《负责任的政府》(1996)对政府提供的服务作了具体的质量规定:①让公民或企业参与决定政府应该提供什么水准、什么类型的服务,或者征求他们对这方面的意见;②告诉公民或企业,政府将提供什么水准、什么类型的服务;③公民或企业能够合理地期待得到这种水准的服务;④如果不想提供适当水准的服务,公民或企业就有权利申诉并要求赔偿;⑤提供服务的办事机构应该建立服务质量目标体系,并且对照目标向公众汇报服务结果。

当然,政府在对公民负责的同时,公民也承担应尽的责任(义务),如主动、自觉纳税,服从法律,支持和配合政府工作,这实际上体现了政府与公民的双向责任关系。

(二)政府内部的责任

现代国家行政组织规模庞大、部门横生、人员众多、分工细致、职能复杂,由此产生了行政组织体系内部中央与地方、各个层级、各个部门以及各个行政人员之间的、与行政权力的再分配相一致的行政职责分解问题,这就需要通过行政组织内部具体化的责任制度,以保证公共行政行为的规范化,克服随意性,减少行政失误,提高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和行政效率,使各级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既分工又合作,既严肃又灵活,从而有效实现公共行政的既定职能。

首先,从宏观上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划分,构成了政府内部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纵向权责关系。能否正确处理这两者关系,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直接关系到政府能否在整体上履行其应尽的职能和责任。就现阶段的我国而言,虽然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权责关系已趋于合理,而且宪法和有关法律对这种关系已经有了一些明确规定,但这些规定大都过于原则化,比较笼统、宽泛,不易操作,使得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对它的调整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行为,造成中央与地方互相掣肘、互相侵权现象较为普遍。此外,由于中央和地方的权责划分不够明确具体,且缺乏规范性,由此产生的相互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克服这一状况,就需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为此,有人提出首先应区分中央政府专有权力、地方政府专有权力以及中央与地方共有的权力三大类(注:参见谢庆奎等《中x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也有人强调要从人事权、财权、产权、立法权、经济调控权等方面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职责权限(注:参见施九青等《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8页。);还有人认为,凡没有划给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原则上应归地方所有(注:参见张文寿《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与思考》,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196页。),等等。我们认为,最根本的举措应是按照全面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级管理,做到两级管理的权利和责任的统一。具体地说,凡属全国性的事务,即涉及国家整体利益的事务由中央政府决定;凡属地方事务,即涉及行政区域利益的事务由地方政府决定。同时根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各自的核心领域,进而配备相应的职权。在配备职权时应遵循事务同类和职责权相称原则,尽可能将职权作整体划分,使它们各自有专门的管辖领域,并在各自的管辖领域内拥有较为完整的权力(注:参见潘小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若干思考》,载《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3期。),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职权的基础上,使中央与地方权力责任关系规范化、法制化,也就是说,中央与地方应在法治基础上形成新型的权力责任关系。为此,我国应以现行宪法的有关规定为依据,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法》,以法律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责权限的划分原则、各? 缘闹叭ǚ段А⒅叭ɑ值氖侄巍⒅醒攵缘胤郊喽降某绦颉⒎绞胶褪侄蔚鹊龋员3种醒胗氲胤饺ㄔ鸸叵档南嘤ξ榷ㄐ裕岣咧醒胗氲胤饺ㄔ鸸叵档髡难纤嘈院凸娣缎浴?/P>

其次,从微观上看,在政府组织内部,权力一般是自上而下层层授予的,相应地责任则是自下而上层层负责。从实际情况看,行政首长责任制是世界通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当代世界各国政府80%以上实行首长责任制。在这种体制下,一方面,行政下级对行政上级最终对行政首长承担忠于职守、努力工作、提高效率、遵纪守法的责任;另一方面,一切行政行为不管是否行政首长所为,行政首长都有连带责任。这种连带责任关系是为了强化行政首长的授权责任和管理压力,使行政首长不仅严于律己,正确授权,而且也要严于律他,善于监督。可见,在行政组织中,行政首长和行政下级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双向责任关系。它要求经法定程序进入行政体系中的公职人员,一经确立行政职务关系,必须履行职务,不失职;必须遵循权限,不越权;必须符合法定目标,不乱用职权;必须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避免行政失当。它赋予公职人员与所处职位和职务相符合的职权和责任,从而建立职位、职务、职权、职责相一致的工作责任制度。这种责任制度保证了政府整体的权威性和公共行政的高效率。相反,如果在政府内部、机关各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缺乏这种明确、细致、稳定、长期的工作责任制度,权大责小造成胆大妄为、专横跋扈? ㄐ≡鸫笤蛟斐山餍∩魑ⅰ⑺跏炙踅牛灾掠诰咛宓男姓鹑纬3D:磺澹鼓承┮蚯秩ā⑹е靶形男姓鹑挝侍庖蛟鹑沃魈宀磺宥薹ㄗ肪浚唤錾撕π姓睾托姓嗽钡墓ぷ骰裕涟姓吐傻闹葱幸约靶姓实奶岣撸乙不嵊跋煺男卸怨窦捌浯砘氐脑鹑巍?/P>

除了行政首长负责制外,行政组织内部针对某项任务,上下级之间进行授权分工,经常用“责任书”的形式来确定责任的归属。这种“责任书”一般用于行政系统内的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行政委托与被委托人之间。它是一种典型的责任制,起着行政权力的再调整、行政责任的落实和行政后果的明确等作用。主要的类型有:行政授权合同、行政委托合同、行政责任合同等等。这些形形色色的行政责任制有利于克服人浮于事、推诿塞责等主义现象,有利于解决“有权不管事,干事却无权”等问题,有利于上级对下级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理顺行政内部关系,整合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和效率。它们一般局限于行政系统内部,是行政管理制度的具体化和变通方式,包括权力、责任、利益及奖惩等调控机制,是行政上级进行动员和控制以保证行政实施效果的有效方法。

由上述可见,公共行政的责任与民主取向,固然有侧重点的不同,但两者的相关性是非常密切的。

1.公共行政的责任取向是民主取向的必然要求。政府的公共行政权力来自人民主权的让渡,公共行政向人民负责是这一主权原则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而只有将政府对人民以及政府内部各层级、各部门、各职位之间的严格、明确、具体的责任关系落实到位,人民主权原则才能从理想变为现实,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也才能真正确立。

2.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是责任取向的内在推动力量。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意味着政府必须以人民的同意和支持为合法性依据,意味着政府的一切行为必须符合公民的利益和意愿,意味着公共行政过程的公开化以便接受公民的监督,意味着公民不断扩展着的对公共行政的参与,还意味着公共行政不仅要充分地反映和实现各阶层公民的利益要求,也要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部门以及广大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无疑构成了强化政府责任的强大的动力和压力,迫使政府强化为公民负责的“责任心”,并通过严密高效的内部权力—责任体系来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3.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和责任取向借助于法律、法规而得以统一。“民主的政府”和“负责任的政府”首先是由宪法加以确认的根本宪法原则,然后再由各种程序性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加以细化。就政府而言,宪法和有关法规、规章不仅涉及到公共行政基本价值准则——民主行政和责任行政,而且还涉及到公共行政运作方式和常规性行政事务的处理方式,它对外把公共行政对社会对公民的责任具体化和可操作化,对内则规定政府内部每个机构、部门和职位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就公民而言,它规定了公民实现自身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方式和程序。因此,它在确定政府与公民的“公仆—主人”或“委托—承诺”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政府与公民的“命令—服从”关系,它规定政府必须以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公民的需求,来换取公民的服从,来确立政府的权威。

4.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和责任取向是协调发展的。在公共行政实践中,在处理政府与公民以及政府内部间的关系时,只有把民主和责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实现政府的应有职能。单纯强调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只会造成政府整体功能的受损。就处理政府内部间的关系而言,因忽视公共行政的民主取向和责任取向的协调而造成的政府失误屡见不鲜。例如,在民主取向的权力下放过程中,地方政府或基层单位或行政下级在获得更多权力的同时,若没有承担相应的更多的职责,中央政府或下级放松了对其的监控,结果很可能造成行政效率的下降、腐拜的丛生,最终制约公共行政的民主化发展。再如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实行,偏重责任的明确和令行禁止,而忽视对下级的民主;就政府与公民关系而言,如何把民主和责任结合起来,或许更为困难和复杂。西方国家往往过分强调了政府机构对公众所负的责任,在政府机构不平等地对待各社会群体和阶级方面,却忽视了“公众”本身的构成。正如沃勒斯坦所指出的,在美国的情况是,“政府官僚机构都是负责任的,如果说这种负责任不是针对民主理论中所指的公民,那就是指对资本主义实践中的公司利益负责……美国国家体制的实质问题不是不负责任的官僚机构,而是这些官僚机构通常对哪个阶级服务或负责任。”(注:M.沙姆斯·哈克:《市场倾向的发展中国的官僚责任制悖论》,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1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责任制内涵着的民主精神也正在以市场为意识形态的情形下被逐渐边缘化。这对正处于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无疑具有预警和启迪意义。

篇2:信息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在全球经济趋向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内容及目前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政府和企业合力,以达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步伐。

信息化革命正在打破并重组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结构,并促使其由物质型向信息型经济转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如果没有信息化,企业的改造、重构、工业化的进程就会怠慢,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成为大问题。从当前来讲,先行一步的企业常会成为赢家,而那些不能及时做出应对的企业,即使幸免被淘汰,也只能被挤到低增长的经营领域中分得残羹冷炙。

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 将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它包括着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的外部沟通信息化。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国家对重点企业的调查分析,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协作不充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存在地区不平衡,还较多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的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企业信息化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存在的两大难题。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认识问题

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少人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能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以为领导提出很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而且在速度和准确方面比人做得更好。

高层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

有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获得较高效益,结果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见明显提高便丧失信心。高层领导不能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

一部分管理人员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往往看重自己的主观认识,抱残守缺,不愿意主动分析吸收新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信息化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巨大的威胁;积极倡导者由于传统习惯思维,继续沿用过时的管理思想或过时的管理手段,需要学习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方法,而是获得分析、决策信息的管理理念;专业技术人员正由于现代技术的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变得越来越狭窄,面对在总体上缺乏协调和相互联系,系统在宏观上处于支离破碎的局面而影响了总体效益的现实,技术人员处于多种制约和局限性中不能自拔。

在组织的战略制订中产生两个极端:将信息系统视为组织的战略目标;将信息系统独立于组织战略之外

一方面,组织错误地将信息系统看成组织的战略目标。于是大量的时间、精力、对策花在如何使这一“目标”的大致完备,信息的投入变得越来越庞大,而组织并未获得实现公司战略要求的在保持规模和效益的前提下应对未来挑战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甚至于一些公司陷入了经营困境。

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组织的管理战略之间出现诸多不协调的发展,产生单项应用多,而缺乏整体效益。虽然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实施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在单项应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相反地构筑了无数个“信息孤岛”,没有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产生的却是巨大的负效益,使组织承受高额的风险代价。

实际上,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是用来满足管理的需要,信息技术也将提高管理水平;从技术角度看,管理要纳入信息系统的规范运作,先进的管理思想不断融入信息系统中。

中小企业信息化在实施中充满艰辛

实施一套信息系统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中小企业要实施信息化,同样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引进和留住高级IT人才很困难,不易具备建立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组的条件,缺乏完备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没有管理顾问对项目进行监理,这些都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低层次应用和不饱和应用

企业因为某一方面的应用需要而购买一套功能无所不包的信息系统,但由于自身的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还未得到利用。这种情况有时并不是因为企业的盲目购买,而可能是因为供企业挑选的余地不大,或是企业出于前瞻性考虑。问题则在于任何那些未被使用的功能都处于快速贬值状态或已经成为沉没成本。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管理重组落后

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更高层次上的管理重组,我国大多数企业投入较多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注重设备上的投资和技术上的更新,而忽视了与此相应的管理模式方式上的转变,因而,并未取得投资回报,甚至出现负效益,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信息资源基础不能适应建设需要

有的企业信息资源基础不统一、不一致。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信息来源不够全面,传输渠道不够畅通,更难以对采集的信息加工处理,使得资源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一方面减少企业的劳动力和管理等成本,为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竞争创造了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企业的技术和资本成本特征,使信息技术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的壁垒。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信息化应用应纳入整个组织的战略范畴,将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及其成果应用于信息系统,结合组织管理文化及思维方式,在组织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中,从组织的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和资源应用方面来推进信息化的实施。

其中,经济、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人才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当前以及长远的任务是普及企业信息化意识,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培育企业信息人才。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助能器”,企业则是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只有二者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积极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达国家经验证明: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环境的改进和完善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以及制定法律法规等,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

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各种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信息传输设备研制、信息技术开发等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个宽带、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国家信息主干网,逐步消除部门间、地区间的网络分割壁垒、资源垄断和体制性障碍。

加强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

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制定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以确保网上交易合同的有效性,防止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确保交易内容、交易双方账号及密码的安全。

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

网上协同作业体系建设的快慢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因此为保证电子商务的效率和效能充分发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协调统一,应加快建立网上银行、网上税务、网上商检、网上认证、网上运输体系、配送系统等电子商务配套体系,实现物流现代化。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完备的法律法规是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运行的保证。政府应制定和颁布的内容包括:电子合同的有效性、有效的电子文件的规范、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其他身份辨认程序、知识产权的保护、商标权、企业和个人隐私的保护等法律法规,以保证电子交易双方能按照共同的规则进行交易。

切实建设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运作机制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企业应当花大力气,针对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提高认识,加强一把手工程

企业领导者应先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和实践表明: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

做好并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因此应建立一个由管理专家、规划专家、系统分析员、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成员组成的决策管理机构。在项目决策时,由该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分析需求,明确目标,细心听取多方意见,从而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做好信息化建设准备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

80%的企业认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并且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投资很大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建立一支自己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

人才是关键,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专门人才,来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扎实认真做好信息资源的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需要足够的基础支持,企业就必须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计量管理等,做到数据准确、完备、客观、及时。

面对新形势,从实际出发,采用新技术和新服务

利用ASP

应用服务公共供应商ASP的兴起为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化,提升自身的管理和运营等素质提供了契机,被认为是中小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低成本参与竞争的最佳途径。

企业如租用ASP提供的优质服务,既不需要投资基础设施,也不需要开发与维护应用软件,这样,同利用中介的专业化优势解决信息的非对称问题一样,企业结合价值链的外包,就可以大幅度削减中小企业在IT方面的工资支出及升级维护费用,而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快速进入市场。

发展ERP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融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能实现企业采购、制造、销售、核算、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整合,用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统筹来促进企业内部的效率的提高,有效控制和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准确地分析和制定企业发展方向。

BPR企业业务再造

注重知识和市场的指引作用

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借鉴发达国家大量出现的基于共享成本与优势互补的虚拟企业、商业孵化器和战略联盟的网络组织的经验的同时,要发挥企业信息化的独特优势,以成本的相对收缩为基础形成企业无边界的扩张,而扩张的趋势应以知识和市场为指引,通过技术、知识或组织的变革,有效处理市场信息和充分利用市场知识,从而不断创新强化基于竞争的知识优势,最终企业的市场规模优势的体现就是国家知识优势的实现。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成长到一定规模实现信息化是自然的需求,而对于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会在解决具体难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改变,渐渐领悟到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的瓶颈。但是无论是中小企业领导信息化意识的提高,IT人才的充实,还是信息系统带来的企业效益的显露,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制定企业信息化规划时,就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有所侧重,在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引导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的逐步整合,先建立起企业间信息交流的网络平台,再逐步建立起以行业为基础,以典型企业为示范,汇集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最终达到实施电子商务的目标。

参考资料:

1.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

2.游文丽,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3)

3.申林,走出信息化的陷阱[J],企业研究,2003(1)

篇3:信息管理的论文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成为当下人们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但是,计算机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为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近年来,网络安全事故不断频发,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内涵,进一步地分析了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漏洞,进而提出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策略,以期对当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和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信息社会到来之后,计算机网络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交网络的发展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不断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鉴于此,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策略研究是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2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内涵

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指的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保证网络信息和信息服务及应用能够正常安全运行的管理活动。具体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2.1基础运行信息管理

计算机的网络信息的根基是基础信息,具体来说,基础运行信息的管理主要涵盖IP地址、域名和AS三个方面。

2.2服务器信息管理

通过服务器可以判断服务器运行的工作状态,这有助于识别服务器运行质量。服务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服务的完整性、访问指标信息、负载均衡参数等。

2.3用户信息管理

在不同的局域网中,每个人都有对应的网络角色及访问权限。用户信息的管理主要包含对用户姓名、职务等与用户身份相关的`信息的管理。

2.4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每个局域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与其他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等网络行为,这些网络行为过程会产生众多的信息资源,需要特别加以管理。

3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存在的漏洞

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主要存在如下六方面的漏洞。

3.1网络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这就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脆弱易受外界攻击的特性。如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容易遭到数据窃取、拒绝服务等威胁。

3.2计算机配置不合理

例如,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服务器配置不合理就会造成整个网络的缓慢甚至瘫痪导致损坏丢失信息资源;又如,没有选择与计算机使用相匹配的网卡导致整体网络运行的不稳定,进而给黑客入侵提供了机会。

3.3外界意外灾害

计算机是一种非常“怕”水、摔以及其他外界意外灾害的机器,在研发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抵御外界意外和自然灾害的系统,缺乏防水、防震、防摔等保护措施。

3.4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是网络使用中威胁信息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黑客通过自己强大的网络技术采用非法手段入侵计算机用户,窃取用户的商业机密、政要信息等重要信息,倒卖窃取的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国家机密等重要信息,严重威胁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信息安全。

3.5用户误操作

用户在使用网络信息时疏于防范,使用较为简单的登录口令会给黑客可趁之机,大大降低了网络交流的安全性;又如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启动网络防火墙,使电脑处于“裸奔”状态,缺乏对计算机网络的保护,导致个人信息更易丢失。

3.6网络病毒繁衍破坏

网络木马病毒是目前威胁计算机信息的又一主要来源。计算机病毒具有执行性、存储性、隐蔽性,其一般会嵌入到一些电脑小程序中,一旦用户不小心点击就会快速繁衍到用户计算机中,导致用户信息泄露,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

4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安全保护策略

4.1安装杀毒软件

计算机病毒是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结果,针对网络病毒快速复制蔓延的特性应加大对杀毒软件的研发力度,及时安装杀毒软件,如360安全卫士、金山毒霸等。使用杀毒软件定时更新病毒库,及时安装系统补丁,经常性查杀木马病毒,为计算机使用过程创造一个绿色安全的屏障。

4.2加强账号安全

一般而言,黑客极易攻击密码设置简单的账号。我们要提高账号安全意识,密码设置要数字、字母及符号相结合,定期及时更新账号密码,密码要设置复杂且长度尽量长。

4.3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制度

信息管理既包括技术层面的内容,又包括管理行为。为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良性运行,不仅要快速研发安全技术,更需要借助有力的管理手段。健全的网络安全制度是管理手段的前提,有力完善的网络安全制度可保证在信息资源泄露时有法可依,依法执行责任追究,对网络资源安全监控是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4.4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

在技术层面,可以采用三项先进网络安全技术。第一,采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可检测一个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网络活动,更好地为电脑过滤掉一部分危险行为;第二,采用数据信息加密技术,这种技术对网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加密,较好地保证了信息资源的传输安全;第三,采用访问控制技术,这种技术设置了用户的访问范围及权限,保护了信息资源安全,有力防止黑客入侵后的信息泄露。

4.5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为有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管理,应通过开展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和交流的方式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技术培训,交流在网络信息管理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这能更好地解决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薄弱,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5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高了人们的办公效率。但随之而来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网络事故的频发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刻不容缓。本文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策略探究可以为计算机信息资源的安全提供新的思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意义。

引用:

[1]王磊.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

[2]李志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

[3]赵梓舟.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效率的提升策略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6(3).

[4]于杰.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安全防护若干问题与应对策略[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3).

[5]雷邦兰,龙张华.基于大数据背景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及防护研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5).

[6]周萍.试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13).

篇4:信息管理的论文

摘要在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快速发展及国家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背景下,农业机械信息化是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早日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的途径和具体体现之一。因此,研究与设计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农机化信息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健全农机化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体系,从而不断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农机化信息管理工作效率。对此,本文基于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管理;设计

前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逐步广泛应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地普及,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而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应用体现在建立完整的信息交流平台,从而促进行业间的技术交流,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但就我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现阶段发展现状来看,农业机械化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相对落后,使得农业机械化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农业机械化信息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农机化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同时有利于提高和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利于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从综合发展水平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1农机化信息采集处理传递手段相对落后

在个别地方的农机信息工作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信息来源渠道狭窄,信息数据量不高,信息质量不高,从而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1。2农机管理统计分析系统软件版本不高

现阶段全国农机部门所使用的农机化管理统计汇总软件版本不高,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系统已经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潮流,从而限制了各种农机数据的共享与传递,加上软件本地安装的分发工作量大和维护培训费用的增加,落后的软件程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快捷与方便的要求。

1。3亟须高新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

随着新的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信息工作则是建立在农业机械化管理体制和农机管理前提下的,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向农业机械化领域的不断渗透,农业机械化也面临着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新问题。如:共享文件,透明办理事务进程,下载各种工资资料等[1]。

2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很大益处。

2。1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是迎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工作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农业信息管理技术发展也相对成熟。从国外的一些国家的实践中来看,农业机械信息化对农业早日实现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2。2能够掌握信息化发展的最新动态

通过农业机械信息化,能够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掌握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农业大国政策方針的变更,使得农业发展进一步顺应市场发展新风向,对本国的农业发展战略做出及时的调整,实现农业发展的最优状态。同时通过互联网,使得行业之间能够更好地了解,更好地沟通,实现资源共享,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了相应的社会效益。

2。3实现资料的`有效管理

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化的信息资料进行储存、收藏、保管,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对资料进行整理,方便日后查询资料。如,在资料库上登记各类农业机械的型号及市场资源拥有情况,以便日后某工作需要这项仪器时能快速找到[2]。

3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分析

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利用Struts框架对WEB页面进行开发。采用JSP技术来对WEB进行技术上的支持,利用JSP的特点充分发挥WEB的效用价值,使二者有效结合。

3。1JSP技术的应用

JSP是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在传统的网页中插入Java程序和JSP标志而形成的。JSP的工作方式是接受客户端发出的请求,通过访问服务器对请求进行分析,将分析得出的结果反馈给用户即可。在这一操作过程中,WEB在接受到用户想要访问JSP的请求时,WEB对其中的程序片段进行操作。最终返还给客户的结果除执行的结果外,还有JSP文件中的HTML代码。而为了使得WED页面的动态效果功能得到更好的实现,一部分Java程序只需要插入集合,而这些操作的过程都是在服务器端完成的,不显示在客户端,客户端只显示操作的结果。

3。2农业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构建

为了对农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库的构建,需要对所有农业机械进行分类,针对每一项农用机械的信息构建一份数据表格;对所建立的数据表格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到数据表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表格间的联系,从而构成农用机械信息数据库。如果需要研究某一地的农用机械信息,则根据该地的农机统计表进行上述分析与统计,从而得出该地的农用机械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为农机数据分析提供迅速、方便的系统服务,有利于掌握各区域农业资源及农业机械数量与分布情况。

3。3农机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够分析评价各种农机的适用性

根据研究地区的各种数据与参数,如:经济条件、地形特点、农机使用需要的各种数据参数等信息,能够方便、及时地了解区域内的市场情况,再根据各种数据所显示的经济状况分布情况,形成农机机耕需求的各种图表。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逐渐渗透到农业领域,加强对农业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从而得出较为可靠有效的方案,方便农业机械化用户,推进我国农用机械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篇5:信息管理的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在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LMIS)建设和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不同阶段的任务和技术特征及系统建设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信息管理体系(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IMS)基本模式的初步构想。本文最后就初级阶段完成后的信息资源的继续挖掘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使用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型图书馆已逐步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管理,但因缺乏建设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Libr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LMIS)的理论指导,以及人们对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这一概念理解过于狭隘,将计算机的使用仅仅局限于图书日常加工和流通的各环节,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计算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深入使用。本文对如何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成功地进行系统建设,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图书馆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以下论点:

①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可持续性工程”,系统建设必须分阶段进行,系统目标应同信息化程度相适应。

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LMIS)的建设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管理层面的问题,成功地进行系统建设必须要有信息管理体系(IMS)的支持。

③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面广,要求系统本身必须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1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问题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1。1 建设规划和总体目标不稳定。新的信息管理方式会给管理带来革命性变化,会有一段不适应期;此外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需要很大投资、获益周期长且经济效益不直接,因而不少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不足。

1。2 缺乏健全的信息管理体系。良好的信息运行机制是成功建设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

1。3 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人员若不会运用计算机管理信息,就谈不上具备自主和协助开发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2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对图书馆各种图书资料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计算、分析,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决策、采购计划、文献编目、图书流通所必须的信息的软硬件环境。它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处理来获得有关信息以控制利用过去的数据和相应的模型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

2。1 系统构成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单元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基本单元为:

(1)信息源。亦即信息的来源,此处指系统处理对象。信息源可分为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2)信息处理机。信息处理机获得数据,将其转换为信息并提供给接收器的一组装置(也可是人)。一般来说由四部分组成:①用于收集、筛选、汇录有关数据资料的数据采集装置;②用于整理、计算和处理数据资料的数据变换装置;③将数据从信息源输送至处理中心和将信息从处理中心输送给接收者的数据传输装置;④把数据和信息存储以供随时查询的数据存储和检索装置。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这里的自动装置一般是指人。

⑶信息主管。负责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有关方面协调配合的人员。

⑷信息接收器。主要包括存储媒体和用户两部分。

2。2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职责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责主要包括:

⑴图书采访。包括以下功能:订购管理:包括馆藏与正在订购图书的查重、订购登记、编辑打印订单、打印订购目录及过期订单的处理(催询未到图书或撤消预定)。验收登记:包括到书验收、赠书登记、打印财产账等。经费管理:包括发票登记、经费使用报告等。

⑵图书编目。包括以下功能:编目查重:核查新到图书是新书还是复本或多卷本,复本不必重复编目。着录:抽取主题词,产生登录号、分类号、索书号,并将相应的数据输入计算机。打印:打印书标、卡片目录、新书通报等。典藏处理:将新书入馆,进入流通或阅览。⑶图书流通。包括以下功能:借还图书:包括借书、还书、过期处理、污损处理、丢书处理、罚款处理。读者管理:包括建立读者档案、颁发书证、书证挂失、调离消证、查询读者等。查询:包括查询图书信息、图书去向、读者借书情况及预约情况等。打印统计报表:打印各种统计报表。

⑷网上检索及预约。读者可以通过Intranet在自己的办公室查询、预约图书。查询可以按书名、分类号、索书号、内容提要等进行。

⑸数据安全及数据库维护。系统应有相应的安全机制,对不同人员有不同的权限。如读者只能查询及预约,而图书管理员可以进行读者管理、流通借阅等。数据库维护包括对数据文件记录的增加、删除、排序索引、备份及恢复等功能。

2。3 管理信息系统的可持续性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可持续性工程”。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次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机制的问题。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按照不同时期系统建设的内容和要求来分段。系统建设只有分批分阶段完成,才能使系统的阶段性目标与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人员素质、信息编码工作的进展情况相适应,从而取得阶段性成果。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信息管理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体系的设计或再设计,及在此基础上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开发。LMIS对静态信息应能实现“一次存储、定期更新、随时备查”;对动态信息应能跟踪维护、及时响应。为保证信息的及时响应,必须解决四个问题:①信息的准确性;②信息传递的畅通性;③分析决策的正确性;④提供信息的及时性。

3 未来发展方向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是一个进程,而不是一个事件。因此它的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步步见效”的原则,故做好信息管理基础性建设是当前和未来的首要任务。

3。1 信息挖掘与重组

随着LMIS建设初级阶段的完成,各种类型信息运行的有关数据基本实现计算机管理,初步解决基础信息的存储、查询、统计等问题。当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去审视这些数据,就会发现这些数据过于分散,数据量越来越大,并难以整合,因此若要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将之直接用于辅助管理,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已有的基础信息进行二次开发、重组。信息挖掘就是按照整体管理目标,对计算机系统中大量的已有信息再进行多次深层次的分析,在已有的信息中提取二次信息,直接用于管理、决策和建立预测模型。

3。2 要求计算机系统智能化、网络化

从系统功能上讲,先进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包括先进的信息处理软件,还包括信息收集的自动化系统。今后的LMIS的建设不可能再象单项系统管理一样,必须走由单项系统管理到系统集成(System Integered)的道路,包括硬件集成、软件集成与信息集成。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过程,就是按照系统工程方法,针对特定的功能需求,把各个部件、构件、子系统等进行综合,形成一个高效的有机体,实现最佳的整体效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