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论语的生活智慧》识人16章详解

栏目: 实用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3.02W

《论语的生活智慧》识人16章详解

《论语的生活智慧》识人16章详解

识人(1)阳货第十七篇P509

第三章、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只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教育和环境改变不了他们。”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认为上智与下愚不容易改变。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孔子这一句话,是感慨教育的局限性,并不是否定教育和环境的功能。对中人来说,性相近,习相远,可以透过教育和环境来加以塑染和改变。对于中人以上的上智,和中人以下的下愚,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力,相对地减弱。提示上智的人,少自作聪明;而下愚的人,也要少自以为是。即使是上智或下愚,也应该终生学习。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在孔子心目当中,真正中人以上的,十分罕见。我们最好把自己当作中人,也就是中等的平常人。勉励自己不断地学习,以期一天比一天进步。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上智的人。

(二)就算真的是下愚,也应该困而学之,比别人加倍努力,做到学天时习之,以求不断充实、提升,至少也要变成中人。

(三)有人认为孔子“唯上智与下愚”这一句话,是接续上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而来的。实际上智愚和德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不宜混为一谈。下愚者多行善事,上智者常做坏事,是我们常见的现象。智慧的高低和品德的好坏,不一定完全一致。往往智慧高的,反而更需要加强品德修养,才不致滥用知识,而危害人群社会。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把自己当作中等的平常人,不要和上智和下愚扯在一起。用心学习,相信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2)为政第二篇P34

第十章、子曰:「视其所以,视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ōu)哉!人焉廋哉!」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先看一个人做了些什么事,再了解他做这些事的动机,最后审察他做了这些事是否安心、快乐?一个人是邪还是正,怎么掩藏得住呢?怎么掩藏得住呢?」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论知人的方法。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人是群居的动物。日常生活,难免与他人互动。了解一个人的正或邪,成为十分必要的能力。了解他人,最好按照次序,一层一层深入。从最浅层的行为看起,然后深一层探寻他的动机。行为看得见,比较容易观察。动机是内在的,看不见,所以比较难以猜测。最后还要更深一层,看他做这些事之后,内心安不安,乐不乐?这样一来,就更加有把握。通常看一次不够,要多看几次,这样才可以明辨。

所以就是动机,所由则是所采取的途径。先辨明动机,再审视所采用的方法,比较容易判别行为的善恶。所安已经是习惯,不论好事、坏事,一旦习惯成为自然,那就很不容易改变。这样一层层考察,当然要设法掩藏也逃不了明亮的法眼。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不要凭第一印象,就来论断一个人的正或邪,因为太危险了,很容易评断错误。把好人看成坏人,却把坏人当成好人。一方面冤枉好人,一方面也害了自己。

(二)由浅及深。先看行为再判断其动机,最后看他的感受,这样才做出初步的判断,暂时有答案。还要多看几次,才下结论,当然不致看错人。但是,人是会变的,所以时时都要十分谨慎。

(三)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来反省自己。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什么?所采取的方法对不对?做完以后自己的感受怎样?然后据以改进,自然能够不断提升自己。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由浅入深,是一种很好的原则。交朋友、做学问、学技能,最好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能急躁求猛进。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3)雍也第;六篇P166

十九章、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中等资质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说明因材施教的原则。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孔子把人区分为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三种。不是人格上的不平等,而是天生资质的不相同。

但是,孔子把中人和中人以上的资质,都当做中人看待,用意在提醒大家,最好把自己当做中人,不要将自己视为中人以上的人,以免自大自满而阻止了成长。因为孔子认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篇),一旦自己认定是上人,岂不是和下愚一样,不可能再成长了吗?

中人可以接受诱导而成为上人,所以高深的道理,对中人十分有用,只要听明白了,又能尽力实践,当然很有助益。中人以下,属于不容易改变的下愚,高深的道理,根本听不懂,因此不必多费口舌,白白浪费时光。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以中人自居,将自己看做尚有成长空间的人。对于高深的道理,必须用心学习,务求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自我提升。

(二)依据年龄、生长背景和生活体验,推测对方的程度,给予不同的教材,才是因材施教的主要原则。

(三)说话时最好因人而异,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活用,并不是不诚实的表现。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用心调整自己的说话内容,力求做到适人、适事、适时,又适地。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4)述天第七篇P203

第二十五章、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圣人,我是见不到的,能见到君子,也就可以了。」又说:「善人,我是见不到的,能见到有恒的人,也就可以了。一般人本来没有却要装作有,本来空虚却装作充实,本来穷困却装出富裕的样子,这样要想达到有恒,实在很难!」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勉励弟子有恒才是入道的基础。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孔子主张名实最好能够一致,所以不轻易赞美任何人、事、物。他所推崇的古圣先贤,都已经盖棺论定,圣就是圣,贤便是贤,不会再有所改变,可以放心地说出他们的姓名和事迹,供大家当做学习的典范。

当代的人,都还活着,还有改变的可能。就算有很好的品德修养,也还不敢直接称之为圣人。万一产生变化,要怎样交代?所以孔子说他见不到圣人,不但不轻视当时的人,反而是一种期待和鼓励,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有一天逝世以后,被大家尊称为圣人。他认为人活着的时候,能够被大家当做君子看待,已经十分不容易。因此坦承能够看见君子,便相当满意了。他自己一再谦虚,不敢自认为圣人或仁者,可见孔子对自己和对别人,所采取的衡量标准是一致的,并没有对别人严格而对自己宽松的差异性待遇。善人,并不是指常常为善或者偶尔行善的人。只有心中有善无恶,而且恒久如此的人,才够资格称为善人。这样高的标准,难怪孔子看当代的人,也看不出有什么善人。他宁愿退而求其次,认为诚实可靠的人,也就可以了。一般人内心空虚,却装出充实的样子;穷困装得很富裕。这样表里不一的假象,想要诚实可靠,应该是十分困难的。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人活着的时候,我们最好暂时不要加以论断。对活人说三道四,基本上是不礼貌的行为,最好能够避免。

(二)人死了,盖棺论定。大家才依据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做出整体的判断。原则上以品德修养为基准,先分出君子或小人,再评论其他。

(三)圣人和善人,都是全面性的总结。单方面或某些方面特别有表现的人,顶多是贤人。孔子不随便称许某人为圣人、善人或仁者,其态度十分严谨。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赞许他人,必须根据事实。现代人出口便说「俊男、美女」,不值得欣喜,更不能信以为真。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5)里仁第四篇P102

第十七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看到贤德的人就想要和他一样,看到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不好的行为。」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教人要反求自己。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圣贤由修养而来,所以人人都需要修养。最好的方式,便是把别人当做一面镜子。看到别人的言行,就反过来看看自己。比自己好的,想办法向他学习,以求努力赶上。比自己差的,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同样的缺点,有的赶快加以改善。这样不断自我精进,应该能够修养得和贤者一样。当然,先决条件,还是有志气要向贤者看齐。

见贤思齐,并不是样样都要向贤者看齐,更不是样样都要比别人高明。人有个别差异,各有不同的倾向,不必也不能勉强求其相同。所以我们把见贤思齐界定在品德修养方面,因为品德修养并不因人而异,是可以共通的。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见贤思齐,大部分指品德修养而言。因为品德修养,和专业没有什么关系,属于人人共通的素养,大家都可以学。

(二)至于知识、技术方面,不能说样样都可以见贤思齐。必须在相同或相关的领域,才能够向比自己高明的人学习。完全不同的领域,有时候很难强求,有一定的难度。

(三)不论贤或不贤,对自己来说,都具有反省的作用。觉得自己不如的地方,检讨改进。认为不如自己的地方,自我加强。主要的作用,不在于和别人比,而在于自我提升。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看到自己,必定想想别人,才不致自私自利。看到别人,反过来想想自己,可以帮助自己长进。这样一来,任何事物对自己的修养,都有相当助益,千万不要轻易放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6)子罕第九篇P260

第十七章、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我不曾看过爱好道德就像爱好美色那么深切的人!」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感叹世人不能诚心好德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世间的事物,大多是相对的。有看得见的美色,便有看不见的道德。一般人对于看得见的美色,莫不十分喜欢。认为自己有欣赏的眼光,更有爱好的欲求。至于看不见的道德,不知道什么缘故,总是产生了不同样的热忱!

孔子这一句话,并不是叙述句,而是感叹句。他看到这样的情况,却非常不以为然。认为大家最好提高警觉,至少应该做到好德如好色,以提高道德的水平。

这里所说的“德”,和《学而篇》“民德归厚矣”的意思并不相同。后者只有事实意义,不提出价值判断。这里的“德”,则具有价值判断,只有良好的品德,才称为“德”。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美色是有形的,凡是有形的,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愈来愈褪色,愈来愈难看。道德是无形的,反而由于无形,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往往愈变愈好,愈受到欢迎。

(二)美色容易使人目眩神迷,错失了人生的正途。道德令人心智成熟,不断反省改进,获得自由和自主,提升生活的价值。

(三)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不在于美色,而在于美德。我们无法因为欣赏美色,便改变自己成为美人。我们有了道德典范,倘若加以仿效,很快就能提升自己的道德。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促使自己,至少要好德如好色。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7)宪问第十四篇P423

第三十三章、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不事先预想别人的诈欺,不事先猜想别人会失信,但是却都能及时发觉,这样的人是一位贤者吧!"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教导弟子要心地光明。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一般人总认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孔子则以为贤者不必如此,因为一旦有了防人之心,就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他人。好比戴着有色眼镜,看起来似乎每一个人都不尽可靠。于是自己先产生偏见,明明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可能疑神疑鬼,岂不是反而欺骗了自己?

孔子认为既然是贤者,对于人的真伪,自然有高度的警觉性。不逆诈,便是不必预先加以猜测。只要在别人使诈弄巧时,能够看出破绽,也就够了。

中国人普遍警觉性很高,所以怀疑心也很重。如果时时以防人之心不可无来加强自己的心防,恐怕很不容易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孔子说这一番话,是不是提醒我们,不必过分猜疑别人的动机,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偏见呢?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上一次当,吃一回亏,我们会同情他。若是连续上当吃亏,我们便笑他实在很愚笨。警觉性低,当然不算是贤者。

(二)一天到晚怀疑别人,把所有的人都当成坏人,这样的心情,怎么同人家精诚合作呢?何况人家看出我们的怀疑,本来不打算耍诈的,很可能也因此而不真诚了。

(三)警觉性高,是良好的先觉。平时不用,必要时能够自动及时启动,这才是真正的贤者,不致自己吓自己。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害人之心当然不可有,防人之心却应合理的发挥,千万不要过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8)季氏第十六篇P491

第五章、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使人受益的有三种爱好,使人受损的也有三种爱好。爱好行事以礼乐为节度,爱好称道别人的优点,爱好多结交有贤德的朋友,都会受益;爱好骄矜傲慢,爱好闲散游荡,爱好沉迷酒食,都会受损。”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说明人心的爱好各有说明。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快乐是大家所喜欢的,也是众人所追求的。有人喜欢这样说:快乐就好。但是快乐所带来的,有益处也有害处。最好加以辨别,以求获益而减少受害。

合理的礼乐、称扬人家的善良行为,以及多多结交贤能的朋友,所获得的快乐,有益无害,可以放心去做。

以骄傲为乐,以懒惰为乐,或者以饮食、酗酒为乐,必然有害无益,最好尽量避免。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自然界的声音,充满了生的乐趣。为什么人所创作的音乐,反而有正有不正?真正合乎礼的音乐,必须讲求道德心灵的启发,令人产生内心自然流露的悦乐。

(二)现代人过分重视感官的刺激,殊不知官能愈受刺激,就愈显得麻痹。必须不断加强,才能有所感受。而不断增强刺激的结果,却是严重地丧失应有的反应。

(三)当一个人,不论怎么刺激,都不快乐的时候,这个人已经丧失快乐的反应,再也快乐不起来了。这种状况,是不是自作自受呢?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保持适度的刺激,以免由于过度刺激而产生不好的后遗症,得不偿失。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9)雍也第六篇P155

第九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颜渊真贤良啊!吃一小筐饭,喝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房子里,别人受不了这种贫苦,颜渊却不改变他行道的乐趣。颜渊真是贤良啊!」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赞美颜渊安贫乐道。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君子谋道不谋食,不因为物质条件低劣,而忧愁丧志。颜回做到了,在实际生活中,真实地表现出来。孔子赞美他,认为他有资格称为贤良。

颜回住在简陋的小房子里,不但不忧愁,不觉得苦,反而生活得十分快乐。这是什么道理?他所乐的,是内心充满了仁义礼乐,不致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由仁义礼乐而来的乐,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经由不断的修养而得的。我们如果想要仿效,只要努力修造自己,人人都做得到。

(二)孔子只主张安贫乐道,并没有要求大家乐贫。乐于贫穷,好像有消极的、不争气的味道。安于贫穷,表示不反对富裕,也不以富有为耻辱,完全没有反富、仇富的念头。

(三)在穷困的生活当中,仍然乐于行道,不觉得困苦,实在是难能可贵。孔子的意思,并不是鼓励我们过颜回那样的生活,而是激励大家,学习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千万不要把物质享受,列为人生追求的第一要事。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10)颜渊第十二篇P347

第二十章、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子张问:“一个士人要怎么做才算是通达呢?”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诸侯的邦国,一定有名望,在卿、大夫的家,一定有名望。”孔子说:“这是名望,不是通达。所谓通达的人是:本质正直讲求道义,能剖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脸色,总是谦退而处处居于人下,这样他在邦国内必定通达,在卿、大夫家里,也必定通达。所谓有名望的人,可能只是表面上爱好仁德,行为却不如此,自己以仁者自居而不加疑惑,这种人他在国内一定骗取名望,在卿、大夫家里,也一定骗取名望。”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辨明「闻」和「达」的差别。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闻”的意思,是名声传播出去,让大家听得到。我们常说闻名世界或举世闻名,就是有名声的人,连不相识的人都知道,也称为有名望的闻人。

“达”的意思,是通晓事理而且看开一切,很容易获得大家的协助而达成他所想要做的事情。

有名望的人,同样有阴有阳。也就是有真的,便有假的,就好像君子那样,有真君子也有伪君子。名副其实的闻人,大多能够通达。名不符实也就是虚有其名的闻人,很快就会被揭露、被扯穿,被大家视为骗子。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人怕出名猪怕肥,因为猪肥了,很快会被宰杀,以便食用。人出名了,就有很多人动脑筋,想要利用这个人的名声,来做一些不一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或者出售一些假冒或不好的货品,甚至于借着这个人的名来行诈骗的实。

(二)愈有名望,愈需要谨慎小心,以免被利用。然而防不胜防,所以不能随便答应人家,接受人家的请托,或者未经查证,便传达或传播某些讯息。

(三)实至名归,才是安全的正道。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便名闻社会,很可能变成一种负担。这时候赶紧充实自己,格外小心,更为谦虚、礼让,才是预防出丑的有效途径。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不能求名,更不能想尽办法要求出名。不断充实自己,以待实至名归,才合乎水到渠成的道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11)卫灵公第十五篇P450

第八章、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有志于仁道的读书人和具有仁德的人,不会为了保全性命而伤害仁德,只有牺牲性命来成全仁德。”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勉励弟子做志士仁人。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志士的特色,在于依据自己的意志,不掺杂任何感性的成分,完成自主自律的德业或事业。把认为应该做的事情,无条件地实践出来。生命当然很可贵,但是为了完美人格的展现,即使杀身成仁,也在所不惜。

仁人怀有仁义的信念,为了成仁取义,就算殉道,也奋不顾身。表面上看来,是杀身,实际上却是完成了仁义的理想。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求生存是人的本能,但是不能为了求生存而丧失做人的理想。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才是求生存的真正目的。

(二)我们常说好死不如歹活,充分显示求生的精神。活着就应该像个人的样子,至于困苦、贫穷,那是可以忍受的。

(三)生活再困苦,也不能自杀。然而为了仁义的理想,居于国家、民族的需要,就算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应该慷慨捐躯,这才是志士仁人的英灵浩气。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死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对于自己的生死,应该有合理的抉择。平日确立信念,才不致届时报握不住。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12)阳货第十七篇P520

第十二章、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yú)之盗也与!”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脸色严厉,内心怯懦,这种人如果用小人来譬喻,大概就像挖洞翻墙人室盗窃的小偷吧!”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感叹当时的人表里不一。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孔子这一番话,是针对那些欺世盗名,却居高位,握有权势的人。说他们外表严厉,内心却十分软弱,简直像挖墙洞的小偷。

这样的人,为什么能居高位,握有权势呢?我们只能说是时代的不幸,人民的不幸!除此之外,又能说什么呢?孔子感叹“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八佾篇》),这里又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当时的社会十分混乱。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欺世盗名的意思,是欺骗世人而窃取名誉,不论是徒有其名,或名过于实,只要蒙过当时的人,便能够窃取虚假的名誉,甚至于流传到后代。

(二)我们常说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便是每一个时代,都可能出现欺世盗名的人,必须通过严格的考验,较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够相信。

(三)色厉内荏已经成为通用的成语,意思是外貌刚强而内心怯懦。看起来很威严,实际上十分软弱,根本承受不了压力,通过不了严格的考验。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最好实至才名归,以免色厉内荏。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13)阳货第十七篇P523

第十五章、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庸劣的人可以跟他一起事奉君主吗?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又害怕失去它。假如害怕失去它,便会无所不用其极了。”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劝导弟子不要有患得患失的庸劣心态。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患得患失”是一句通用的成语,意思是得失心很重,经常很不安。患得患失的心态,使人唯利是图,不理会合理不合理。尚未获得机会,忧心抢不过别人。已经得到官位,又忧心什么时候被挤掉。一个人只要担心害怕会失去官位,恐怕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岂不是十分可怕!

当官的人,若是患得患失,就不敢忠言直谏。对于君主的失误,完全不敢置评,也不敢有什么建议。这样的庸劣小人,可以担任公职吗?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患得患失的人,对长上只好忍气吞声,因此表现出虚假的忠诚。一天到晚担心害怕失去职位,难免不择手段来保持自己的位置。

(二)有机会就掌握,没有机会便继续充实自己。得也愉快,失也不觉得痛苦。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勇者。

(三)不患得患失,才能不怨天也不尤人。一旦患得患失,必然怨天尤人。这样,下学还可以,上达就做不到了。要想知命、知天,简直不可能。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从自己做起,由小事情着手,培养不患得也不患失的良好心态。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14)阳货第十七篇P534

第二十五章、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孔子说:“只有婢妾和仆人是难以相处的,亲近了便会无礼,疏远了就会怨恨。”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感叹侍妾、仆人难以相处。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孔子这一句话,经常被人拿来大做文章,痛加鞭挞。说孔子守旧、重男轻女,加上一大堆罪名。

实际上孔子再了不起,也是人而不是神。他和我们一样,有喜、怒、哀、乐。这一句话流传得下来,正好表示《论语》的亲和性和真实性。否则老早就被篡改或删除掉了,哪里会保留这样的记载。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所指的“女子”,应该是婢妾这一类人自己没有什么修养,却依仗主人的权势,难免作威作福。“小人”则专指仆人,由于狐假虎威,所以太接近时就不恭敬,而太疏远时就会怀恨。

这一番谈话,感慨的成分比较浓厚,原来就不是事实的叙述,或者实证的记录。有些女子与小人确属如此,有些则未必然。我们把它当作一种提示,遇到时不至于生气,也不必愤怒,岂不是多一面镜子,多一种参考?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男女两性,都有修养良好的,也都有修养很差的。不能以偏概全,说什么天下的男人没有一个有良心的,或者凡是女人都很难养。

(二)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其实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不良反应。我们拿来反省自己,改善自己,才是明智之举。

(三)男人和女人,是有很多差异的。男人说女人,女人说男人,难免有一些成见或偏见。不必过分敏感,平静一些,反而容易沟通。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好好反省自己,是不是多少有一些「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心态,想办法改正,才是当务之急。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15)子张第十九篇P554

第一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子张说:“读书人遇到国家危险,便要献出生命。遇到有利可得,便要顾及是否合乎道义。祭祀的时候,想着要诚敬。居丧的时候,想着要哀戚。这样大概就可以了。”

本章的主旨是:子张说明读书人的品行。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士”是读书明理的人,也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君子。子张列举四大要件,分别为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都是孔子平日所传授的教诲,子张把它当作士的基本要件

《宪问篇》记载:“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危授命”,意思是国家兴亡的紧要关头,能不顾自己的生死,慷慨捐躯,可以说是成人了。

《季氏篇》说君子有九思,把“见得思义”列为其中一项。能够见到利就想到义,当然是明白事理的君子。

《八佾篇》记载:“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行礼时缺乏敬意,居丧时没有哀戚的心情,是不可取的。现在反过来说,祭思敬,丧思哀,是同样的见解。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我们常说:“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看见财富,不能不顾道义,极力想取得。大难临头,不能只想到保住自己的性命,极力逃避。可惜一般人刚好相反,只知道临财苟得,临难苟免。

(二)儒家重视三祭:祭天地、祭祖先、祭圣贤。天地代表自然,祖先表示血缘,而圣贤象征文化。我们以诚敬的心,祈求与天地、祖先、圣贤的人格精神相感通,借以提升我们自己的道德修养,所以不能请人代劳。

(三)人死后往哪里去?迄今未能获得肯定的答案。但是生活在一起那么久的亲人,忽然逝世,相当于离我们而去,在感情上难免悲伤哀戚。所以丧思哀,才显得真情。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拿着四个君子要件来要求自己,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其中的道理。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识人(16)述天第七篇P191

第十四章、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本章用今天的话翻译过来是:

冉有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好吧,我去请问老师。」

进去见孔子,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说:「他们相互推让,不肯做国君,后来有悔恨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德而终于得到仁德,又怎么会悔恨呢?」子贡走出来,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国国君的。」

本章的主旨是:孔子教导弟子辨别是非、伸张正义。

本章的现代观点是:

冉有不直接向孔子请教,却向子贡提出问题。可能认为问这样的问题,并不妥当。也可能认为这样的问题,由自己发问,不如由子贡提出,比较合适。当然,还有一种不太可能的可能,那就是冉有故意问子贡,让子贡去问孔子,看看有什么结果。

子贡并没有直接了当地,把冉有的问题,向孔子提问。他拐了一个弯,改口问伯夷、叔齐的事情。这两者是不是相似或相关,实在很难讲。孔子回答以后,子贡又拐了一个弯,自行研判孔子的决定,说是夫子不为也。这样推论,到底是不是符合孔子的原意,也很不容易下定论。

沟通本来就很困难,加上大家喜欢添加许多枝节,当然更难沟通。往往沟而不通,还认为沟通效果良好,产生很多误解。

本章给我们的生活智慧有三:

(一)有人向我们提问,我们要自行斟酌,能不能解答?若是能力不足,或者缺乏资讯,最好不回答。至于要不要转问别人,也要看当时的情境,做出合适的决定。

(二)问问题,要先弄清楚问题的准确性。问得不清楚,人家怎么回答。若是答非所问,到底是哪一方的失误?会不会问问题,问得恰当与否?会不会引起反感?能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最好在发问之前,先仔细想一想。

(三)鼓励发问,或者禁止发问,都没有必要。问的人和答的人,都事先想一想,想妥当才问,想妥当才回答。这样的问答,才不算浪费时间,才能有所收获。

学习本章的建议是:不要害怕提问,也不要随便发问。提问题是考验自己的实力,给答案是考验对方的实力,双方都要慎重。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好古不是复古,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

孔子这些语录,大部分是针对人性而发的。

由于万事万物都在变,只有人性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变,所以现代人读《论语》,仍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助益。

学习曾仕强教授《论语的生活智慧》,穿越千年的时空,共同感受《论语》的智慧和魅力。

Tags:识人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