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参观农村报告多篇

栏目: 实用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2.07W

参观农村报告多篇

【第1篇】学校参观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推荐

x月x日,我校党支部组织教师前往“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参观。走进 ,一股农业新村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每到一处,统一规划建设的村民住宅、干净宽敞的村庄大道、美如风景画的村庄绿化都使我们感觉到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震撼和冲击。近年来, 村党总支以村企共建新农村为契机,以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抓手,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坚持强班子、抓发展、惠民生,增强了党组织的发展力、服务力和凝聚力,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500元。一天的参观学习时间虽短,但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新更深入的了解,受到的启发也不少。

一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障。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选配好村“两委”班子是发展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一环。要把想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并且有能力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人选到村领导岗位上来。村民大会选举青龙湖公司总经理、也是 村人的张德华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党x会选举张德华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大胆实行村企联姻,壮大村集体经济。由于村支部想干事,敢干事,干实事,深受村民的拥护,大大增强了村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农业龙头企业立足农村实际,利用农业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明显。以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 村发展了养殖、种植、蔬菜三大特色板块六大品牌产业:水禽养殖品牌,建立年产xx万只商品鸭苗的肉鸭养殖基地,带动周边50公里内的农民发展养殖业;家禽养殖品牌,建立年存栏10万只的蛋鸡场;生猪养殖品牌,全村饲养生猪过万头;渔业养殖品牌,年养殖特种水产品过百万斤;水稻种植品牌,无公害种植优质水稻6000亩;精品蔬菜品牌,建设蔬菜大棚xx亩。

三是规划村民新居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形式。 村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农户的新居建设。村民统一住进小区,整齐划一的新楼房,宽敞明亮的村街道,如山水画般的村庄绿化无不展示新农村建设的风采。规划好新村建设,整体搬迁老村落,既可以增加耕地,又可以解决农村的脏乱差,促进村容整洁。以前的 村,村民的住宅都是典型的“小户大院”模式,户均占地8.1亩,但实际住房仅不到1亩,宅基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对此,该村按照“民主定点、科学规划、以点带面”的原则,选定在该村4组开展迁村腾地试点。在新居民点上,居民都住进联排小别墅,小别墅占地400平方米,造价12万元,村民只需要出资4.5万元就可入住。但条件是村民必须把原宅基地还给村集体。目前 村已经有184户农户搬迁,为村里腾出了2100亩土地。村里成立了一个“土地存贷合作社”,农户腾出的土地全部存入合作社,村里引进的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市价将土地贷出发展现代农业。按每亩地每年至少能贷出1000元计算,2100亩地若全部贷出,每年将可为村集体带来210万元的收益。目前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贷出的土地上建起了200个蔬菜大棚,以每个500元的低租金租给村民种精品蔬菜;投资8000万元建成养殖规模为xx万只的种鸭场、种鸭孵化场和屠宰分割厂。 村村支书张德华说:“目前全村基本形成了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种植业,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养殖业,三分之一的农户就近务工的发展格局,使集体经济和农民的收入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参观考察 新农村建设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给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前景有了直观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关心“三农”、服务“三农”的自觉性,真实感受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青年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村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的求实精神,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持续发展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素质,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篇】学校参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我校党支部组织教师前往“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参观。走进 ,一股农业新村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每到一处,统一规划建设的村民住宅、干净宽敞的村庄大道、美如风景画的村庄绿化都使我们感觉到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震撼和冲击。近年来, 村党总支以村企共建新农村为契机,以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抓手,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坚持强班子、抓发展、惠民生,增强了党组织的发展力、服务力和凝聚力,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500元。一天的参观学习时间虽短,但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新更深入的了解,受到的启发也不少。

一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障。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选配好村“两委”班子是发展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一环。要把想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并且有能力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人选到村领导岗位上来。村民大会选举青龙湖公司总经理、也是 村人的张德华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党的代会选举张德华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大胆实行村企联姻,壮大村集体经济。由于村支部想干事,敢干事,干实事,深受村民的拥护,大大增强了村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农业龙头企业立足农村实际,利用农业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明显。以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 村发展了养殖、种植、蔬菜三大特色板块六大品牌产业:水禽养殖品牌,建立年产2000万只商品鸭苗的肉鸭养殖基地,带动周边50公里内的农民发展养殖业;家禽养殖品牌,建立年存栏10万只的蛋鸡场;生猪养殖品牌,全村饲养生猪过万头;渔业养殖品牌,年养殖特种水产品过百万斤;水稻种植品牌,无公害种植优质水稻6000亩;精品蔬菜品牌,建设蔬菜大棚2000亩。

三是规划村民新居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形式。 村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农户的新居建设。村民统一住进小区,整齐划一的新楼房,宽敞明亮的村街道,如山水画般的村庄绿化无不展示新农村建设的风采。规划好新村建设,整体搬迁老村落,既可以增加耕地,又可以解决农村的脏乱差,促进村容整洁。以前的 村,村民的住宅都是典型的“小户大院”模式,户均占地8.1亩,但实际住房仅不到1亩,宅基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对此,该村按照“民主定点、科学规划、以点带面”的原则,选定在该村4组开展迁村腾地试点。在新居民点上,居民都住进联排小别墅,小别墅占地400平方米,造价12万元,村民只需要出资4.5万元就可入住。但条件是村民必须把原宅基地还给村集体。目前 村已经有184户农户搬迁,为村里腾出了2100亩土地。村里成立了一个“土地存贷合作社”,农户腾出的土地全部存入合作社,村里引进的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市价将土地贷出发展现代农业。按每亩地每年至少能贷出1000元计算,2100亩地若全部贷出,每年将可为村集体带来210万元的收益。目前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贷出的土地上建起了200个蔬菜大棚,以每个500元的低租金租给村民种精品蔬菜;投资8000万元建成养殖规模为2000万只的种鸭场、种鸭孵化场和屠宰分割厂。 村村支书张德华说:“目前全村基本形成了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种植业,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养殖业,三分之一的农户就近务工的发展格局,使集体经济和农民的收入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参观考察 新农村建设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给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前景有了直观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关心“三农”、服务“三农”的自觉性,真实感受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青年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村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的求实精神,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持续发展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素质,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3篇】2022年新农村建设参观考察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激发调动学员们对湖北经济文化的认识的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武汉警官职业学院组织110名学员和辅导员老师到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实地参观考察。一天的时间,先后参观考察了官桥村和潘家湾村的生产发展、新村建设等情况,并认真听取了两村有关负责同志的经验介绍。每到一处,他们的做法、工作干劲和发展境界都使我们为之叹服,也让我们真正看到了自己思想上的不足,家乡发展上的差距。

一、官桥村和潘家湾镇四邑新村的基本概况

官桥村:位于咸宁市嘉鱼县发展大道南隅,官桥镇政府所在地,与县工业园接壤,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6个自然弯,共有730户,3089人,4245亩耕地,总面积17.6平方公里。这里原是一片黄土地,是一个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的穷山村。在 “领头雁”周宝生的带领下全体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经过30年的奋斗,从原来简单的春种秋收到多业并举的经济格局,从穷山村到小康社会,从穷乡僻壤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和经济实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该村的突出特点是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田野集团整合资金1.8亿元整体推进官桥新农村建设。项目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小城镇建设”为主要方式,努力建设“四大产业板块”,即“15000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3000亩有机稻生产基地”、“xx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1000亩农业生态旅游基地”。规划建设用地150亩,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可容纳800户居民入住,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居民社区。

领导班子加强组织领导,他们强化了村民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营造了浓厚的集体主义氛围。特别是聘请了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和湖北工业大学的专家对官桥村进行了科学编制规划即四大产业板块的发展规划。并且该村广泛宣传发动,真真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特别是镇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的讲解、宣传、动员,组织他们进行参观学习。而且落实了村民的社会保障,对迁村腾地的居民给与50000元的房屋拆迁补贴,社区新建房屋明确产权颁发证照,落实低保、补贴等政策切实保障民生。

官桥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街道宽阔平坦,道旁绿树成荫,新村集村民居室、文体中心、便民医务室、超市、群众服务中心、运动场、阅览活动室、幼儿园等于一体,规划村民新居使村民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潘家湾镇四邑新村:潘家湾镇四邑新村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全镇总人口6万人,四邑新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围绕“建一个新村,构五大板块”的建设规划逐步把四邑新村建设成了一个富裕、民主、文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潘家湾镇四邑新村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一是建2300亩苗木基地;二是建500亩竹柳基地;三是建500亩花卉基地,现已建成200亩;四是建千亩蔬菜基地,计划投资一亿元,建成现代科技农业基地,采取“客商+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经营,此模式正在筹建;五是建农家庄园,由企业投资新建“一大两小”三个集餐饮、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新型农庄。由此潘家湾镇四邑新村也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不但有效地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二、主要感想和体会

1、一个好带头人和一个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对强村富民作用重大。从官桥村和潘家湾镇四邑新村的发展经验来看,他们发展的速度如此快,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威信极高、能力极强的支部书记和一个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敢于创新的领导班子。模范的带头作用和感召力是一种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官桥村和潘家湾镇四邑新村带头人能够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上,集体、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我就不信农村永远穷!我就不信农民干不成大事,农村就没有出路!”凭着这种不服输、不甘平庸的劲头,1979年,26岁的周宝生毅然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从县化肥厂辞职,被推选为官桥八队队长。上任没几天,看到安徽凤阳联产承包的报道,周宝生便在本队把田地按好坏分类定产,承包给各家各户经营。吃够了“大锅饭”苦头的人们,迸发出多年蕴藏的能量,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当年的粮食产量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周宝生说:“要发展,没有一点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精神是不行的。”周宝生密切联系群众,有较强的议事能力。“作为人大代表,要代表人民利益”,这是他对自己提出的严格要求。他坚持深入到群众中倾听呼声,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较好地发挥了一位人大代表的职责。在他的带动下,群众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以说,这两个村的领导班子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为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敢于承担风险,开拓创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通过刘庄村刘副主任的介绍,可以看出他们的班子内部没有一点杂音,十分团结,对带头人更是充分的维护。这是一个班子干好工作的必备条件。

2、立足实际,把发展置于第一位。 “领头人”的作用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人,都需要一种机制对自身行为进行校正。因此,管理民主是衡量新农村的一条重要标准。

作为村级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了物质基础,党支部就可以为群众办实事,树立威信,就会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做。官桥村和潘家湾镇四邑新村都有一套符合自己实际发展的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根据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不失时机地抢抓机遇。

官桥村的“四大产业板块”,潘家湾镇四邑新村“五大板块”,这两个村都制定了一整套适合自身实际发展的规划,并能够探索创新,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大力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设备,不断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既壮大了集体经济,也富裕了村民,使村民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

三、关于几点启发

1、强村富民首先要强班子。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如果班子不团结、战斗力不强、没有群众威信,发展则是一句空话。要注重领导班子建设,提高两委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使两委班子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增强班子的凝聚力。要像周宝生那样,发扬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开拓进取,敢为人先,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尽心竭力、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2、加快发展要结合自身实际,抢抓机遇。一步撵不上,步步撵不上。每个地区都应该制定出适合自已发展的短期和长期规划,特别是要把本地方的特色经济发展规划再进一步提高标准和要求,没有高的目标就没有超常规的发展。根据先进地区发展的经验,我们一定要在发展集体经济上作足文章,要向官桥村和潘家湾镇四邑新村学习,以农业上工业,围绕龙头上配套,以大手笔、大气魄上大项目和高科技项目,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真正强村富民。只有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强了,才会有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和本钱。

3、要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一齐抓。通过官桥村和潘家湾镇四邑新村的经验,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努力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是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充分必要条件。先进村在大事上都由党员大会、村民议事会讨论决定,村务、财务按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按制度办事。成立了文体艺术团、建起了文化园、图书室、卫生所、康寿乐园等,千方百计搞好各种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对村民进行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教育,既弘扬了社会主义新风尚,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又优化了社会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4篇】赴新西兰参观新农村的考察报告

XX年1月22日至2月2日,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农村处调研员郭正文为团长的民政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考察团一行9人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期间,参观了澳大利亚的悉尼、堪培拉、墨尔本、布里斯班、黄金海岸和新西兰的奥克兰等城市,访问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南威尔士州农业部、昆士兰州农业协会、新西兰农场等,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进行了热情友好的交流。通过考察,初步了解了所到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和基层管理状况。考察期间,全体成员团结互助,遵守纪律,顺利地完成了考察任务。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农村、农业基本概况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人口2200多万,其中74.2%是英国及爱尔兰后裔,亚裔占4.9%(其中华人、华侨约45万人),土著居民占2%。先后有来自全球120个国家、140个民族的移民来这里谋生和发展,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成为澳大利亚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城市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75%,仅悉尼和墨尔本就集中了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等农产品。农牧业以小麦、养羊为主,全国农牧业用地约4.8亿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农牧业用地27公顷,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人口410多万,其中欧洲移民后裔占78.8%,毛利人占14.5%,亚裔占6.7%。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和第一大商港是奥克兰,人口近80万,是国家最大的工业中心和国际交通枢纽。新西兰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畜牧业、园林都包括在农业中,在这个大农业中,从事农业的人口才10%,但农牧业的各种产品收入约占整个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三,国家60%的外汇收入是这个大农业创造的,仅畜牧业就占到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占农业人口的80%。另外,新西兰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茸生产国和出口国,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

澳、新两国的农牧业生产基本上是以农场为单位来组织进行的,生产规模一般在400至500公顷,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且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非常高,一个饲养了几千头牲畜的农场,仅需3至7名工人。作为高城市化率的国家,澳、新的大部分农业从业者都居住邻近农场的大、小城市,仅有少量的农业人口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又往往以一个个农场为居住单位,所以居住相对分散,两户之间相隔几公里,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是很正常的事,基本上很难找到与我国类似的人口聚集的农村社区。

二、澳、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主要情况

澳、新都是英联邦国家,实行议会内阁制,由议会中占多数的党派执政。澳大利亚同时又借鉴了美国式的联邦制,成立了联邦制国家,实行联邦与州分权。全国分为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六个州,首都直辖区和北领地两个地区(领地),此外还有诺福克岛等一些零散的海外领地。各州有自己的议会、政府、州督和州总理。澳大利亚实行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管理体制,联邦议会和政府负责处理涉及全国利益的外交、国防、移民、高等教育、就业和社会福利等事务。州议会和州政府补充联邦政府的活动。全国有大约700个地方政府实体,各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职责不尽相同,但一般主要负责城镇规划、建筑标准的监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共健康与卫生、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娱乐休闲设施等。

新西兰1840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9XX年新独立,成为英属自治领,政治、经济、外交仍受英控制。1947年成为主权国家。新西兰每三年选举一次议会。议会控制公共财政及制定法律。总理领导新西兰政府。总督和部长组成的行政会议是法定最高行政机构。行政会议由总督主持,总督缺席时由总理或高级部长主持。总督行使权力必须以行政会议的建议为指导。内阁掌握实权。新西兰全国分为12个大区,下设有74个地区行政机构,其中包括15个市政厅、58个区议会和查塔姆群岛议会。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市政府或地区行政机构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事务管理机关,基本上相当于我国的乡镇,但又兼具我国村委会的某些功能。市政府一般只管部分地方社会事务,区域性公共事务由州政府实行州内条条管理,如社区间的主要道路、消防、紧急救护、社会治安和小学和中学教育,而联邦政府管理社会保障、公民就业和公共医疗等。市政府直接面对居民,在居民与市政府间再没有中间机构。所有房地产业主及在社区登记选民资格的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选举市长和市议会委员的权利。市长和市议会委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居民、服务机构和部门、地方企业都是公共管理的责任者,所有居民都有权参与市政府的决策过程,也有权参加市政议会。地方政府最为重要原则就是保障辖区居民在公共管理中的参与权、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以便帮助市政府在公共管理上准确和有效地做出决策。市政府必须保证辖区内所有成员在生活中享有平等机会,平等地参加市政府的决策过程、服务和计划。为了做到这一点,一般市政府都采用多种语言印发多种出版物,如杂志、周报、年度报告等向居民免费发放。

三、澳、新基层公共服务的发展及其成就

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社会贫富差距很小,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社会福利网,包括广大边远地区。社会福利种类多而齐全,公民从出生到死亡都可以享受名目繁多的福利津贴,如家庭津贴、失业救济金、生育津贴、免疫津贴、家长补助、子女补助、托儿津贴、住房补助、残疾儿童津贴、护理人补助、土著青年助学金、偏远地区儿童补助、健康护理卡、老年津贴、鳏寡津贴、残疾人津贴、老年优惠卡、老年健康卡、电话补助、退伍军人津贴、孤儿养育津贴、领津贴者的教育补助,等等。1997年,澳大利亚专门成立了一个新机构,名为“联络中心”,是政府出资设立的非赢利性事业机构,它负责原先由联邦政府几个部所承办的一系列社会工作。这个全国性的网络注意为边远地区服务,并安排为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峡岛民解决困难的工作方案。联络中心的总部设在首都堪培拉,在全澳各地社区有1000多个服务网点,提供的服务项目多达70多项。该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受家庭与社区服务部委托发放养老金,负责养老金领取人的情况登记、费用申报和通知发放,工作一直做到家庭,同时负责收集汇总全国养老金申领发放信息。联络中心的设立,使政府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家庭疏而不漏的社会服务网。

当然,城乡发展的差距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同样存在,资金、人才、公共资源等也容易从农村流向城市,带了农村老龄化、公共服务落后等一系列现象。在澳大利亚,由于地域广阔,人口稀少,环境复杂,地理社会多样化,许多地方相距遥远,有的甚至与人口聚集区相隔绝,缺乏社区服务和交通设施,教育和就业机会少,农民生活时常感到寂寞和无助,平均每四天就有一农民自杀。

四、澳、新基层社会管理经验的启示和借鉴

由于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照搬他们的模式,但公共服务的理念和某些管理方式,对我国的农村基层管理和农村社区建设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一是要大力发展各类农村民间组织。

澳、新在发展农村、农业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发挥农村各类协会的作用。以澳大利亚为例,该国的农业协会有14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农业协会2400个,成员200万人,遍布各地,不仅城市郊区有,而且边远的渔区也有,且形式多样。协会种类繁多,既有生活服务型的协会,也有生产服务型的协会;既有劳动合作的,也有资金股份合作的。协会的规模也大小不一,有十来户组成的,也有上千户甚至几千户组成的。协会既有全国性的,如新西兰肉类畜牧业协会;也有地方性的,如墨尔本谷物生产者联合会。协会由理事会进行管理,理事会成员按章程规定,定期选举,集体决定合作社重大事项,每个成员在协会事务中都有平等的发言权。协会的利润一般根据各成员与协会之间所达成的业务量进行分配。协会为社员统一购买农资,降低了生产成本;引进新品种和技术,指导农民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通过培训、教育活动,改善社区的环境等。所以协会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农民可以离开政府,但不能离开协会。由于协会发达,澳大利亚政府对农民的许多公共服务都是委托民间组织来完成的,这既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能,降低了行政成本,同时也造就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

二是要大力培养发展各类志愿者组织。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志愿服务事业已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随处可见到各种不同的志愿者。他们在社会事务中,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大到为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族群和谐,小到为农牧民解决生活困难,做心理疏导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有超过30%的居民参与志愿服务,这些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当成自己的一种精神满足和自我价值实现方式,不求回报的。而在我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志愿服务还不普遍,或者说有的地方根本没有真正开展,而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一点就是要大力推进农村志愿服务,这确实需要政府切实加以引导呀。

三是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必须向农村延伸和倾斜。

为了缓解城乡差别等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如提升边远地区各类人员的工资待遇,有的甚至可以高出城区一倍以上;开出众多优惠条件,吸引移民申请者到边远地区服务;雇用民间组织或人员为分散的农户提供公共服务,听取农户意见和要求,在政府和农户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定期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到边远地区为农民提供医疗服务等。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5篇】参观廉政文化进农村的考察报告

一、基本概况

二、主要作法与经验

成厢区于2022年5月,率先在xx市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的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以提高农村干部的廉洁意识和村民监督意识为重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做法与经验是: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确保廉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成厢区专门成立了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这项活动由区纪委总协调、区委组织部牵头、区委农办协助组织实施,制定了城厢区廉政文化进农村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方法步骤、责任分工等。各镇(街道)由党委统一领导抓落实,纪委书纪任组长,组织委员任副组长,各村由村支书负总责,各村组干部共同参与,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每季度定期召开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协调会议,对各项工作早部署、早总结、早安排,且常抓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