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梦想名人故事【新版多篇】

栏目: 实用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1.12W

梦想名人故事【新版多篇】

梦想的励志故事 篇一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留在城市工作,认为回到农村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而毕业于沈阳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马兴喜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昌图县泉头镇马家村,通过发展榛子产业成就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他20亩榛子第一年就收获了4600斤,比村里其他榛子亩产高出近一倍。

8月19日,记者见到马兴喜时,他正在忙着给榛子林除草,看着个大、籽粒饱满的大榛子,马兴喜满脸笑容。马兴喜平时不善言谈,但一提起榛子,他便滔滔不绝,从判断榛子的成熟度到如何增加产量,讲的是头头是道,俨然是一位“职业农民”。

谈起为何回家乡创业,马兴喜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特色农业发展,家乡泉头镇更是将发展林果经济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发展榛子前景十分可观。而选择留在城市里找工作却面临着一职难求的就业局势,这就坚定了他信念――回家乡创业!

带着创业的想法,2011年,马兴喜回到家乡承包了20亩榛子林,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做农民也要做有文化、懂技术的现代农民”,马兴喜善于学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查阅了大量的信息,拜访了很多行家里手,逐渐掌握了榛子种植的先进技术,加之他辛勤的管护,20亩榛子林在第一年就收获了4600斤,比村里其他榛农的亩产高出近一倍。但马兴喜并没有就此满足,因为他知道,产量高不能代表效益好,只有了解了市场趋势和政策信息,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于是,他将自家的绿色榛子注册了商标,并打开了市场销路,20亩榛子林去年给他带来了近10万元的纯收入。

现在,马兴喜最大的想法就是扩大榛子种植面积,带动身边的种植户们一起发展无公害榛子生产,让小榛子在成就自己的创业梦想同时成为村民们的致富法宝。马兴喜说,大学毕业之后在城里就业压力大,只要有文化、有知识,懂科学、勤学习,大学生在农村也同样能有所作为。

梦想的励志故事 篇二

1994年9月1日,和小伙伴一样,我高高兴兴地背上书包,迈进学校的大门。

学校的一切对我来说是很新鲜的,新的环境,新的伙伴。说到学习,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我还可以,每次考试最起码是个中上等,得过一次三好学生。小学的主要学科是语文和数学,我数学比语文学得好一点。数学好的人脑子聪明,我想,我的台球之所以打得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台球需要计算,包含了数学领域里面的三角、几何等。

到了三年级以后,有个东西在我心目中超过了上学,这就是台球。当时,在有些人眼里,我简直是个坏典型,整天打台球,不好好上课,还经常旷课。这种话我听得多了,也就不在乎了。这真的不能怪他们,很多家长也是这样看我的。

大多数家长还怕打球影响学习。这是肯定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球打得多了,学习的精力必然会分散;总是想着考试成绩,球也肯定不能打好。对我来讲,比起学校来,我更喜欢球台。

一天,爸爸问我:“小晖,你喜欢打台球吗?”

“喜欢啊。”

爸爸简直是明知故问,可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又觉得他不是在开玩笑。

“如果让你一直打球,你能打好吗?”

“能。”

那时的我,并不知道爸爸正在为我的将来做规划。那时的我,也不懂什么“将来”、“职业”这些词的重要性,只是凭着第一反应回答他的问题。这是我的真心话。也就是这些话,决定了我以后的命运。

“那好,爸爸就让你打球。”爸爸说。

从那天开始,打球对我的意义就不同了。以前,我也几乎天天打球,但现在,打球多出了一份责任。

我每天上午去学校,下午去练球。学校的课程一般上午是语文和数学这样的主课,下午则是一些辅助课。别人上什么课,我也上什么课,不局限在语文和数学。不过,考试时,我只参加这两门考试。

学校对我们的做法当然有意见,老师不止一次地来家访。每次,爸爸都重复着他的立场。老师也有自己的立场,爸爸说服不了老师,老师也不可能改变我们父子的决定。这没什么错,老师一定要学生专心学习,因为那是他的工作。爸爸却要考虑一条最适合孩子的道路。

我天生就是个做台球选手的料儿,爸爸是这样认为的。老师却觉得,好好上学,将来一样有前途。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而我半天打球半天上学的情况一直延续着,直到我离开宜兴,去了东莞。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的作业本上,学号一栏总是填着147。大部分老师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我记错了学号,或者干脆就是成心捣乱。我真正的学号是多少,我从来就没记住过。

147,这三个普通的阿拉伯数字,对我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那是台球比赛中单杆能打出的最好成绩,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自从我和爸爸之间有了那次郑重而严肃的对话,这三个数字在我心里的分量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得多。

梦想名人故事 篇三

15年前,他与朋友在学校餐厅的一张餐巾纸上写写画画,这便是“新浪网”的雏形。13年后,这位“新浪网”三号人物急流勇退,专心拍摄纪录片。他认为,“投资纪录片是精神扶贫,是社会善举”。他的目标是10年拍摄100部纪录片,“为下一代人留下这个时代的真实记忆”——

蒋显斌很早就对纪录片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年,蒋显斌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名为《寻找台湾生命力》的纪录片,它聚焦于社会变革中的台湾民众,也让蒋显斌“有了一种新的角度去思考脚下的土地”。

一开始,他考虑着只拍一部纪录片,“交个差,圆个梦”。但很快,这个生命中的小插曲却让他整个人都深深沉迷其中。

蒋显斌还记得,他所拍摄的一个拼命借钱供儿子读大学的父亲。片中的父亲希望儿子大学毕业后出人头地,但因为扩招,儿子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甚至还没自己挣的钱多。面对镜头,这位父亲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失望:“年轻的时候我以为人生很长,现在我知道,其实人生很短。”

蒋显斌被打动了。他希望“用纪录片这个媒介来捕捉华人的面貌”。

为此,他注册了CNEX基金会,每年选出10部华语纪录片提案,给予8万~10万元的资助。在拍摄过程中,CNEX担任制片方,并邀请国内外知名导演与学者担任影片顾问与监制。拍摄完成后,CNEX负责影片的国际影展的参赛与市场发行。

这位“有眼光的商人”开始动用自己能够想到的所有资源。他的朋友,麦肯锡高级合伙人陈玲珍、电视编导张钊维,成了CNEX的另外两位合伙人,他们又分头行动,说服自己所认识的企业家为这个基金会作些投资。

基金会成立第一年,CNEX拉来了40万美元的赞助,其中有10万美元是蒋显斌自己的投资。

很多人都认为这并不是一个能够赚钱的行业。蒋显斌却对纪录片的前景相当乐观。除了每年维持基金会的运转,他还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模式,使纪录片能够真正持之以恒地运转下去。现在,他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找到了一个方向。

从2009年6月起,CNEX资助张经纬导演拍摄的纪录片《音乐人生》在香港百老汇院线播放,引起了热烈反响,直到现在都没有下线。

现在,这部小成本的纪录片已经有超过100万港元的盈利。“这在纪录片领域简直是个奇迹!”蒋显斌说。

“我不会觉得失落,我们刚做网络的时候,营业额也没有那么高。”蒋显斌说,“现在我相信,纪录片就像一个巨大的冰山,在水下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巨大宝藏。”

两个月前,这位曾经的“IT精英”站上了金马奖的舞台。在2009年度的评选中,作为华人地区最著名的电影奖项之一,金马奖把最佳纪录片的奖项颁发给了蒋显斌所监制的纪录片《音乐人生》。

“得奖、上院线,这样一步一步是没错的。”蒋显斌说,“我希望纪录片能够有一个很繁荣的景象,当然,现在的情况距离繁荣还有一段距离。”

平日里,蒋显斌的多数时间在CNEX的办公室里度过。整个办公室,他最喜欢二层自己搭建的阳台。站在那里,“偶尔会冒出站立在梦想之上的感觉”。

梦想的励志故事 篇四

一个梦想是当一名作家的小男孩儿,十分喜欢写作,可是语文课成绩却很糟糕,因为他觉得语法又复杂又枯燥,所以他讨厌冗长的、豪无生趣的写作训练。因此,语文老师并不看他的想象作文。

不过小男孩儿从未改变过自己的梦想,他对语文课的态度也没有变,直到有一位叫弗里格的先生担任他的语文老师。一天,弗里格先生给学生们一张家庭作业表,上面列满了想象作文。

小男孩儿发现这个老师好像很不一样,于是他开始选择题目,他看了几行想象作文的标题,都觉得没意思,一点写作的欲望也没有。忽然,他的目标停留在了‘’吃意大利通心粉的艺术‘’这个题目上,生动的记忆便从他脑海中倾泻出来:那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夜晚,窗外圆月高挂,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庭院,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静静地等着姑姑端来意大利通心粉;最然这是姑姑第一次做通心粉,味道怪怪的,可是全家人吃得很认真,还不停地赞美和鼓励姑姑,其乐融融,乐在其中,整个屋子里充满银铃般的笑声。

男孩立刻把它写下来,当然仍以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写,而将学校里学的那些想象作文技巧和语法规则统统抛在了脑后。几乎是一比呵成,男孩儿觉得诨身舒畅,那是从来没有的写作经历,他也几乎忘了自己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想象作文交上去之后,男孩儿并不报期望会受到表扬,因为这种事从来都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可是出乎男孩的意料,他的文章竟被老师当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而同学们也都在认真地听着他的文章,教室只有老师浑厚好听的声音在回荡。老师读完后,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叹的掌声。

后来,男孩长大了,在一家地方报当上了记者,由于写作和选材敏感超人,被主编派驻白宫,后又受聘于《纽约时报》,成为著名的专栏作家。

他就是罗素贝克,两次普利策新闻奖的得主,后来又担任了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委,他的理想真的实现了。

梦想的励志故事 篇五

5年前,我到南方乡村搞福利工作。我要做的就是让每个人相信自己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并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想法。

当我来到一个叫密阿多的小镇后,当地政府帮我召集了25个靠政府福利来生活的穷人。我和他们一一握手后,问他们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有什么梦想?”每个人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我,好像我是外星人。

“梦?我们从来不做梦。做梦又不能让我们发财。”其中一个红鼻子寡妇回答我。

我耐心地解释道:“有梦想不是做梦。你们肯定希望得到些什么,希望什么事情能突然实现,这就是梦想。”

红鼻子寡妇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梦想是什么东西。我现在最想赶走野兽,因为它们总是想闯进我家咬我的孩子。”大家都笑了起来。

我说:“哦!你想过什么办法没有?”她说:“我想装一扇牢固的、可以防御野兽的新门,这样我就可以出去安心干活了。”我问:“有谁会做防兽门吗?”人群中一个有些秃顶的瘸腿男人说:“很多年以前我自己做过门,现在恐怕都不会了。不过我可以试试。”接着我问大家还有什么梦想。一位单亲妈妈说:“我想去大学里学文秘,可是没有人照顾我的6个孩子。”我问:“有谁能照顾6个孩子。”

一位孤寡老太太说:“我以前帮助别人带过不少孩子,我想自己能带好那些可爱的小家伙。”我给那个秃顶男人一些钱去买材料和工具,然后让这些人解散了。

一星期后,我重新召集那些穷人。我问那个红鼻子寡妇:“你家的防兽门装好了吗?”

红鼻子寡妇高兴地说:“我再也不用在家守护我的孩子了,我有时间去实现我的梦想了。”

我接着问秃顶男人感想如何。他对我说:“很多年前我给自家做过防兽门,当时做得也不好,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做过。这次我想一定要做好,结果真的做好了。许多人说我很了不起,能做那么结实漂亮的门。”

我对需要帮助的穷人们说:“这位先生的经历是个很好的例子。它说明梦想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好多时候不是我们自己没有本事,而是我们固步自封,不愿意去尝试,或者不愿意去努力。”

5年后,当我来密阿多回访时,当年那25个穷人中,只有6个智力低下的残疾人继续靠政府福利生活,其余19人都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红鼻子寡妇种的咖啡收成很好,秃顶男人成了当地有名的木匠,孤寡的老太太开了个托儿所。那个上完大学的单亲妈妈最优秀,她开了一家大家具公司,吸收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到她的公司来就业。

梦想的励志故事 篇六

一个刚刚退休的英国老师正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忽然她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她吹了吹上面的尘土,这叠练习册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它是皮特金中学B(2)班三十多位孩子的考试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闲来无事,老师翻开读了起来,她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愿望给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学生想当一名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还健康地活着;另一个小朋友想当法国的总统,因为他能背出二十五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七个;最让人不可相信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学生,将来想成为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三十多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老师笑着把它们读完后,突然有一种冲动:为什么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二十五年前的梦想。

老师在当地一家报纸上发了一则启事,想要知道自己小时候梦想的同学可以给她写信。紧接着,二十多封书信蜂拥而来。这些当年的孩子们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普通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簿,而老师也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了。

一年后,老师忽然收到了来自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二十五年过去了,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

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三十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这位叫戴维的盲人的确当上了内阁大臣,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十五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保持二十五年,那么可能他现在已经是总统了。

梦想的励志故事 篇七

有一个小男孩儿,家里十分贫穷。可是小男孩儿从小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做一个音乐家。事实上,音乐是富贵而高雅家庭的孩子才能爱好得起的才艺,学习音乐所需要的大笔经费,这是他们这种贫困家庭所承受不起的,仅仅是那一架昂贵的钢琴,都会让他的爱好和梦想望而止步了。

然而男孩儿并没有退缩,仍然执着地沉迷于音乐。他先是自己动手,用纸板制作了一个模拟的黑白色的钢琴键盘,然后在那个纸板做的黑白键盘上,练习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纸键盘当然弹不出任何声音,男孩儿也自然听不到钢琴发出的美妙声音,但他仍然用心地弹着,仿佛那音乐震耳欲聋。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男孩儿在这样纸做的键盘上勤奋练习到十指都磨破后,居然开始自己作曲来。而渐渐地,有人开始喜欢起他的曲子来,并愿意出钱买。

一天,男孩儿用自己卖曲子挣来的钱真的买回了一架钢琴,那是一架二手钢琴,破旧不堪,时常发不出声响,或者跑调,但男孩儿却如获至宝。他学着自己修整、调音,沉醉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男孩儿在作曲时常常走火入魔,即使在梦中醒来他突然来了灵感,就是打着手电筒他也要把曲子记录下来,父母看在眼里很是不理解。

那一年,男孩儿还不到二十岁,然而他已经开始在德国和世界的乐坛上腾飞了,并最终成为了好莱坞著名的电影音乐的创作人员,在67届奥斯卡颁奖大会上,以闻名于世的动画片《狮子王》主题曲荣获了最佳音乐奖。他就是汉斯﹒齐默尔,一位自学成才的音乐大师,曾经依靠自己在纸板做的钢琴上练习音乐,终于练出了一项属于自己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