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栏目: 领导讲话稿 / 发布于: / 人气:2.23W

同志们: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根据培训班的安排,现在我就“为什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各位书记一起进行研究探讨。 

一、“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里总共讲到了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是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着力点,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为什么说“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想我们可从以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民群众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原料、市场、劳动力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近几十年来城乡差距还在进一步加大;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无论是农产品的数量还是农产品的质量都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加上对农业生产的投入长期不足、农业生产条件严重滞后,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农村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大的短板。而农产品是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小康目标的实现,又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大局稳定。第三,从现实状况来看,“三农”问题还比较突出,是国民经济整个链条里面最薄弱的环节。农民的问题,我国有7.9亿人口长期生活在农村,这部分人主要表现为收入水平低,增收难度大,与城市居民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这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特别是一些低收入户、贫困户处于深度贫困状态,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村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农村面貌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公益事业发展滞后。有人形象地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中国的农村像非洲。农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农民文化素质、农业产业化程度、农业发展质量都比较低,农业技术人才不足,农村劳动力老化问题突出,不能适应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需求。农机化普及率低,信息化建设滞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不能生产更多的有机绿色品牌农产品,造成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加上国际市场对中国农业的围堵打压,中国买什么什么贵,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凡是丰收的农产品价格肯定低,甚至无人问津,以上都是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我们要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这三大问题。可以断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繁荣,就没有全社会的繁荣;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三农问题解决不好,就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说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战略安排,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真正摆上优先位置。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指导思想,就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在具体工作举措上,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是重大决策,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75年,彰显了中央坚定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决心,是一个政策“大礼包”,给了农民一个“定心丸”。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时间节点与第二个百年战略构想高度契合,既稳定了农民预期,又为进一步完善政策留下了空间。2016年底中央下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这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土地承包“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农民群众可以自愿进行土地流转或者有偿转让退出土地。这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是从土地革命开始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进入现代化必须做好做足土地的文章,让土地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到集中统筹使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在农业发展中当前要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拓宽增收渠道。怎么样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首先在一产上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多生产绿色优质、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注意种植业养殖业的结合;二产上要突出农产品深加工,拉长增粗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的价值链;三产上重点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又一项农村改革中的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突出抓好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把集体的家底摸清摸准;稳步扩大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范围,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总书记在这里提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的是增加农民群众财产性收入。为什么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从XX实际看,农民财产性收入总体呈现基数小、比重低、增幅不高的特点,根据我们农办的调查,我县农民财产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不到8.3%,在全市也是处于最低水平。在农民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接近“天花板”的现实背景下,采取创新性举措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潜力所在,显得非常必要,十分迫切。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一)什么是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就是村级集体组织通过流转、外包、出租集体资产或领办、入股企业、合作社等方式取得经营性、服务性收益的一种公有制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经营性收入、发包和上交收入、投资收益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是指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二)为什么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有的同志说,只要农民脱贫了,集体穷一些没有关系。我们说,不对!不是没有关系,而是关系重大”。他强调,“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要充分认清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努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从改革发展30多年实践和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目标来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夯实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堡垒。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公信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稳不稳。那么,怎样衡量村级党组织强不强?我感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看村级集体经济强不强。“手里没把米,唤鸡都不灵”,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村级党组织不仅要“有人管事”,更要“有钱办事”。从现状来看,当前农村社会各阶层分化比较大,社会矛盾频发多发。农村有的地方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公益事业发展非常缓慢,但农民负担却一点都不比别人轻。因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里每做一样事情都要向农民伸手要钱,增加农民负担,群众也不相信干部能为老百姓办什么实事,认为干部要做的事情无非是想往自己脸上贴金,为捞取个人政治资本。甚至认为有的干部是为捞取好处才办事的,造成干部群众之间的不信任,在我们农村的确有部分干部有得手为才、雁过拔毛的情况,这使本来就不融洽不和谐的干群关系火上浇油,甚至干群关系走向对立,在有的村,就是因为群众不信任、不放心,造成个别群众,无事生非,小事情闹成了大问题,这是农村造成集访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集体经济有实力了,干部才能腰杆挺直,说话有人听,集体办公益,事情有人办,村支部才能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如果一个村的集体经济不强甚至很弱,手里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办什么事都要伸手向老百姓要,你要说这个村的党组织如何如何强,那是苍白无力的,也是很难让人信服的!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了、实力增强了,村党支部才能“有钱办事”,说话灵光,才能更好地为农民办一些铺路修桥的实事,更好地为农民群众做好服务,才能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公信力,才能夯实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第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绝大多数农民增收还离不开“大农业”这一块。但目前,我们的农业服务体系还是比较落后的,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是由一家一户小农耕种方式,农村劳动力主要是60—70岁的留守老人,他们对先进技术、市场信息都不了解、不熟悉,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很难依靠种养业增收致富。我县低收入户有17006户,低收入人口达50221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0%以上,在贫困户中无劳动力的有1173户,病灾户9476户,因学致贫的776户,这因病、因灾、因学和无劳动能力的11425户贫困户,如果没有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救助,是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摆脱贫困的,让他们怎么能生存的下去?怎样与全国人民一起奔向现代化呢?村两委有义务担当起起责任,着眼于“村强民富”,把农民组织起来,以村级组织的力量成立服务合作社,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把合作社打造成经济实体,运用市场化的手段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农业生产服务;通过成立社区股份合作社,让农民成为股民,参与村集体的收益分红,增加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户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三方面的收入,让农民群众成为发展集体经济的真正受益者,才能与全国人民一起进入现代化。

第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根本保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小康社会的一项硬性指标,就是所有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我县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短腿中的短腿,短板中的短板,拉长补齐并非易事。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我县村居总收入XX万元,但其中财政一块的补助就达XX万元;总负债XX万元,村平负债XX万元,离完成全面小康目标,差距甚大。而且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比较滞后,农村公共服务产品非常短缺,美丽乡村建设中“脏乱差”的问题还未能解决。要解决这些矛盾,仅靠县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必须着眼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同步小康。否则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完全是一句空话。

第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推动党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治本之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事关党风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重大政治问题,有的人当干部不能廉洁奉公一心为公,而是尽可能捞取个人好处,以前有个别干部吃项目、吃土方、吃扶贫款,什么都能吃、什么都敢吃,三资管理缺位。有的村干部大搞一言堂,个人独断专行,不履行正常程序,对集体资产任意处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严重,这些干部为政不廉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败坏了党风社会风气,引起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也严重削弱了我们村集体经济的实力。所以我们抓村级集体经济,一方面可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避免每做一样事情都要向农民要钱要物。另一方面,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通过加强集体“三资”管理,可以向农民群众交一本“明白帐”。通过发动村民参与、尊重村民意见、支持村民监督,能够有效落实和保障农民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也提高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既亮了村集体的“家底”,又明了群众的“心底”,从根本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一举两得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第三方面,只有干部出以公心,一心为公才能办好集体的事,才能发展好村集体经济,干部迈什么步,群众走什么路;干部身正,群众就气顺;群众气顺,村风社会风气就好,所以村集体经济也是党风社会风气的风向标。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要发展集体经济,正确的思路和举措非常关键。思路决定出路,决定方向,决定发展成效。我认真归纳了一下,在谋划发展思路时应该做到“三个坚持”和“八个不能”。“三个坚持”就是: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各村居的情况千差万别,选路子、上项目都要立足自身优势条件,综合考虑自身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特色产业、现实可能等,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人云亦云,照葫芦画瓢,南河可以种西兰花而黄圩则不行;二是坚持开拓创新。用战略的眼光、开放的视野,大胆探索符合本地特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与农村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统筹考虑、整体推进;三是坚持建管并重。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和运行机制,做到既开源又节流、既能建得好又能管得好。

“八个不能”要求:一是不能依赖“输血”过日子,要甩掉依赖性,把村级组织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好,着眼于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二是不能走“与民争利”的路子,要从集体实际出发,注重“强村”带动“富民”,共同发展;三是不能靠污染环境来发展,要走“绿色发展”道路,杜绝破坏本地生态、污染环境的产业和项目;四是不能牺牲子孙后代利益,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搞掠夺式经营;五是不能做落后产能的保护者,要转变创收思路,放弃“蝇头小利”,决不为低能小企业和孬项目“打掩护”;六是不能进入到市场风险大的项目,必须确保风险可控、回报可靠,宁要“小钱”、不舍“大本”;七是不能不顾财力盲目投入,应该量力而行、长久打算,充分考虑投资回收周期、自身实力能力等因素;八是不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对认真考察确定下来的项目,要咬定青山、一抓到底,不能一遇困难,就想半途而废,翻脸比翻书还快。

我讲这“三个坚持”和“八个不能”的中心思想,就是在我们响水这块土地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既不能两眼向上、等米下锅,走纯粹依赖上级补贴“输血”的老路,也不能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从事低端落后产能的斜路,必须把握政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走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村集体有能力实施,投资少、见效快、可持续增收的新路。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组成形式

1、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开始了轰轰烈烈地斗地主、分田地的土地改革运动,并开始对个体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几个阶段。互助组是建国初期由于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打了几十年的国内战争和抗日战争,整个国民经济崩溃濒临破产,农业发展缺乏资金和劳力支持,致使农村凋敝,农业发展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发展迟滞以致破产,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在此背景下催生农民自愿互利,互换人工或畜力,共同劳动的互助组。

初级社是在互助组的基础上,以个体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组织,原来的互助组在劳动生产中已不能满足对劳力、生产工具和土地面积的要求,农民自发的成立了初级社,党和政府只是指导。它的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里统一经营,社员参加集体劳动,获取劳动报酬。虽然土地等生产资料仍是私有的,但由于实行了统一经营,并积累了公共财产,因此具有了半社会主义性质,是中国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定性步骤。以后,在农业合作社运动中,初级社又大量转变为高级社,高级社阶段生产资料集体所有,集中管理、共同劳动、按劳分配,已经完全属于集体化的公有制。同初级社相比,高级社能较大规模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使用新式农机具,为改变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提高劳动生产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什么要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合作社,走合作化的道路呢? 第一,土地改革之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贫困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特别是难以解决水利灌溉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有效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难以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而且劳动力也被束缚在土地上,这样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第二,由于人的能力差异和家庭情况的差异,农民土地所有制会很快导致农村贫富剧烈分化,土地会重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新的地主又会出现,剥削制度无法被消灭,农村无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人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人民是推动历史真正建设的重要力量。互助社、初级社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组织形式。高级社是党和政府在总结互助社、初级社的基础上领导广大群众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人民公社是在高级社基础上成立的,它的积极意义就在于人民公社公有化程度更高,实现了农民自治与合作,公社在承担辖区内劳动力资源的组织和动员功能之外,还部分承接了国家政权的作用,如兴修水利和搞农田基本建设,兴办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显示出一定的集体主义的优越性。人民公社实行的是“政社合一”制度,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强调“一大二公”、搞“一平二调”,实行大寨记工,大队、生产队内部管理高度集中,对农民的激励作用很弱,农民生产积极性普遍难以调动。1978年后,我国农村全面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大包干”,农民家庭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也养活了13亿人口,这本身就是个奇迹。但是由于中国的农业是小农、小户、小规模,人均耕地少,现代化水平不高,大包干限制了生产力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2、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是目前集体经济组织主要形式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是在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础上,以土地为核心的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前提,明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把社区内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每个成员,参照股份制的治理结构成立股份合作组织,具有个人股份固化、集体统一经营、管理一人一票、分配按股分红等显著的特点,使原有农村集体所有制成员财产权利从共同共有转向为按份共有。社区股份合作制将股份制融入合作制,实现了社员占有和股东占有的结合,体现了公私兼顾的产权制度安排。通过集体资产量化,成员按份共有集体资产并享有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农民更关心集体资产的运行和处置,主动参与集体经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体现了股权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3.集体经济组织其他实现形式

近年来,除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外,各地也探索了其他一些发展新模式。一是股份合作制企业形式。一些地方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村民集资入股的方式,或者集资入股与集体配股相结合的方式设立股份合作所制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按股分红。例如苏州市前些年兴办了很多“富民合作社”,通过农民资金入股,租赁集体建设用地,建造厂房、楼房出租,年终按股分红。二是成立经济合作社形式。也可以说是村集体领办、部分村民参加的不完全社区股份合作社形式。由政府出面颁发经济合作组织证明书和组织代码,以村经济合作社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还有其他的组织形式,这里不一一列举了。具体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应该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来决定。

村集体经济获得稳定发展主要基于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常州市金坛区黄金村严清华是土生土长的“黄金人”,种过地,当过兵,做过筑路工,1998年底,听从组织安排,回到贫困的黄金村,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当时严清华是临危受命,接手“穷村”,除了经济上一塌糊涂外,民心散乱,政治瘫痪,村民对村委极其不信任。这里交通闭塞,人均收入不足1700元,整个村没有一片山林,除了田地,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单靠种点普通稻子,别说赚钱,可能保本都有些困难。19年来,他奔走在田间地头,土地复垦、道路修建、河塘清淤、植树造林、农忙种植样样走在前面,从一个“白面书生”变成“黑皮书记”。他花心思动脑子,成立了黄金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实现土地流转1800亩,建立有机稻米基地1000亩,注册了“黄金牌软米”商标。他六上省农科院,引进专家团队研种“黄金村”牌有机软米、彩色稻米并获得成功,每当新米上市季节,从上海、南京、北京等来金土地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采购有机软米的车辆络绎不绝,每公斤40-60元,采购者吃了就断不掉,还想吃。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白手起家,硬是将一个省级贫困村,建设成国家级生态村、小康家园示范村。他创办的有机稻米、农机专业合作社分别受到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示范社”。2016年黄金村集体固定资产达2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3800元,村集体收入突破470万元。

西冯村党总支书记李治顺也是一样,20年前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炼油厂回村担任书记。一门心事带领群众改革传统种植模式,成立了句容市第一家花草木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花草木种植业,全村95%以上土地都种植花草木,把一个不起眼的花木草坪种植发展为一个大产业,去年合作社销售达1.8亿元,村集体收入24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6万元,并带动周边十里八乡都走上了富裕道路。该村先后荣获“国家绿色产业化示范单位”、“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李治顺被省委表彰为“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2016年11月,省委书记李强还亲临西冯村指导,拍拍李治顺的肩膀,直夸他是“好样的”。

二是有一条好路子。近年来,苏南各地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主要形成了资产租赁型、企业股份型、农业开发型、联合发展型等发展模式。例如较为普遍的资产租赁型,但也不是简单地靠山吃山,而是依托了当地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来发展。坞家村就利用本村区位优势,通过开发约4000平方米的房产收获了“第一桶金”。此后,集中精力、财力,在城镇商贸区、工业集中区、城乡接合处等地发展物业,先后通过自建和向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购置的方式,才拥有了如今3万多平方米经营性物业。农业开发型路子,金坛市金城镇由各村组建农地股份合作社,对流转土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实施投资改造,然后再发包、租赁,土地流转费用明显提高,增加的部分归集体所有。

三是有一套稳定成熟的运行机制。这几年,苏南农村大多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清产核资、股权界定、股份量化,将集体经营性净资产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明确农村集体资产权属关系。村里有多少资产,每年有多少收益,准备新建什么项目,年底收益如何分配,都要逐一厘清,相关决议都需要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改变了产权不清晰、管理较粗放、群众分享少的状况。因为村民在集体经济中有股份,所以更加关心集体资产的运行和处置情况,每个村都建立了比较民主的管理机制,村民代表大会成为决策机构,改变了过去集体资产处置、使用由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状况。

(三)我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

我们为什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比较难?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了精干的力量进行了专题的调研,发现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历史包袱重,村集体发展集体经济乏力。2016年 全县农村集体债务7327.21万元,村平负债49.5万元,有债村91个,虽然近几年根据省级文件精神,全县通过三轮村级债务化解,已经化解了57个村居债务,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的债务数额较大,化债率仅有38.5%。这些债务的存在已使镇、村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更多能力和精力发展集体经济。二是村级集体经济来源比较单一,通过自我发展增加的份额很少。以30个试点村为例,2016年30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092万元,村平为36.4万元,看起来不少,实际以财政转移支付村级“三项”补助性收入为主,共有718.11万元,村平为23.9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村平仅11.5万元。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中,主要为资产、资源发包收入,投资收益几乎为零。有的村即使有思路,有项目,但没有经济基础也难以发展项目,有的村要不是财政补助维持运转,早就瘫得了。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30个经济薄弱村村级自有资金336.66万元,但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县经济开发区东风居委会、南河镇兴南村和薛荡村三个村,占92%,其他27个村一共只有26.42万元,村平仅为0.97万元。集体机动地、林果园地、水面资产资源等也相对集中在少数村居,许多村发展集体经济缺资源、缺项目、缺“第一桶金”。四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带头人来带动。有的村居干部思想保守、能力不足,有资源条件不会利用,有集体财产不会经营。有的村单纯依靠上级给项目或者为企业提供服务获取一点“赞助费”,一旦项目竣工或是企业停产以后,这些村又退回“空壳村”的老样子。

经过调查分析,影响和阻碍我县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严重不到位。镇区一级对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重视程度不高,没有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通盘思考,拿不出长远规划和明晰的发展思路,而是左顾右盼,走一步看一步,不想有也不敢有大的作为。有的村干部认为发展集体经济费力不讨好、吹糠不见米、风险自己扛、利益集体享;有的不敢担当,担心村级集体经济搞砸了会债务上身,还会遭到批评和埋怨,甚至会丢选票、被起诉,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有的过多强调客观原因,“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没有信心和办法。

二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能人”十分稀缺。首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村级集体经济几乎“一穷二白”的现实下,很多年富力强、有头脑活络的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创业,一些在任干部能力素质欠缺,对生产技术、市场、信息不了解、不熟悉,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和开拓精神。其次,村干部常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整天疲于应付突击性工作,没有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摆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第三,村干部文化普遍需要提高,既懂经济,又会管理;既懂农村,又会开拓市场的干部不多。多数农村干部工作中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第四,人力资源短缺。我县是劳动力输出大县,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并以此为主要职业,常年在外,使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受到劳动力不足的制约。

三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第一,缺少可利用资源。我县地处平原,没有矿产和石油,虽然靠海,但是靠的也是黄海,资源极不发达。我们县是66年才成立的,建县时间短。第二,缺乏主导项目。有的村干部认为本村特色产业的优势不明显,感觉到以一个村为单元来发展,没有市场竞争力,也不敢利用这个特色产业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第三,手里没有第一桶金。由于我县底子薄,工业不发达,直到近几年才反哺农业,建县时交通不发达,离大中城市较远,农民的种植习惯仍然稻麦两季,因此基础十分薄弱。第四,三资管理严重缺位。通过两轮土地承包后,集体留有的自动地本来就很少,加上有个别的村干部优亲厚友将集体土地、林地、水塘等资产全部分掉或送了人情,基本没有集体土地可用,即使还有一些自动地往往也是边远贫瘠的土地和四荒地。

四是政策引导和扶持很不充分。现有政策没有完全落地生根,如财政政策方面,省市制定出台了不少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例如土地政策方面,要求征收村级集体用地应将征收面积的5%—10%给村作为发展留用地,或将新征收的经营性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5%—10%转为集体经营性资产等,这些政策都没有完全兑现到位;又如金融机构并未在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放宽抵押政策、降低信贷门槛等拓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融资渠道上给予“松绑”和照顾。

五是考核导向不明显。目前,我县虽然已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镇村主要干部年度目标任务绩效考核,但设定的目标值相对笼统,考核办法不细,奖惩措施不硬,导致考核的“指挥棒”不灵光,“风向标”不明显。 

3.我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

针对当前我县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根据省市要求和先进地区的经验,我认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一是开发利用集体资源增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农业开发型,比较容易理解。村集体在流转农户土地后,先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或组建合作农场开展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或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对外发包、租赁,提高了土地流转收益,增收部分由集体和农民共享。这方面外地成功的例子很多,像苏州太仓的东林村通过建立合作农场,经营土地面积达到3000亩,其中高标准农田2200亩、百亩林果园1个、生态养殖场2个,至2016年4年多时间村级集体稳定性收入2142万元。我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但土地产出率总体不高,村集体土地受益率更低,因此,村集体完全可以将分散资源集中起来,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动员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村集体以资产资源入股,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土地规模经营。小尖镇土桥村、朱浦村、六套唐友村等10个村目前正在试点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经营规模达5000多亩,着重发展高效农业规模经营,力争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促进村强带动民富。

二是发展物业经济增收。就是所谓的资产租赁型。集体兴建标准化厂房、打工楼、商业用房等物业用于出租,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保持收益持久稳定。县城、集镇、园区周边村要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业经济,给村集体栽下永不枯萎的“摇钱树”。响水镇苗寨村、运河镇运西村等9个村在镇区中小企业园兴建或购买标准厂房,陈家港中兴村、大有镇康庄村建设冷库厂房和粮食仓储库房用于租赁,可为集体获得稳定收入。发展物业经济成功事例已有不少,例如小尖镇徐洪村利用交通便利优势,自筹资金建设办公用房连带门面,建成后办公楼出租给温氏集团年租金6万元,门面出租3万余元,目前该村自有资金积累29万余元。陈家港合兴村利用扶持资金兴办养鸡年入租金24万元,今年村集体又投入60万元购买两台挖机,预计年集体收入近40万元。运河四套村、正茂村利用扶贫资金和试点项目机会,联合建设厂房和冷库租赁给沃华公司,每年可获租金50万元,每个村年收入25万元,一下子就解决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8万元的问题。

三是发展服务型经济创收。有条件的村利用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兴办农业服务队,运输公司、劳务公司等各类服务实体,为政府、企业、农村集中居住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组织提供社区服务、后勤保障、农机作业、代收代种、统防统治及其它有偿服务,增加服务收入。南河镇上王村通过专业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创收一直有较好的基础,村集体牵头与响水民晟农机专业合作联社合作,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村里每年收益每年近20万元。我们积极提倡农技服务队,农民对种什么品种,施肥防治病虫害都有迫切的需求。

四是盘活存量资产增收。村集体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老校舍、厂房、仓库等各类资产进行整修、翻建或升级改造,综合利用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公益性集体资产。有条件的村选准主业自主经营,自身没有条件的交由经济能人和企业、合作社租赁托管经营,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五是发展混合经营式集体经济。村级组织以集体资产资源,参股效益较好、经营稳健的企业。例如大有镇康庄村利用万亩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契机,兴建大米仓储库房,并以库房入股,与本村一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混合经营,每年村集体除得到固定租金外,还可享受企业二次分红,实现村企合作双赢。

六是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创收。村集体牵头创办土地股份合作、专业合作、劳务合作、富民合作和物业合作组织,发展多种股份制形式的法人经济实体。特别是创办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密切村级集体经济与农民利益联结,“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东”,促进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这是从中央到地方都一直大力支持鼓励的发展方向。我县目前也正在大力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引导和支持已在工商登记注册的148个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以完全经济主体入股县平台公司(东城公司),采取资本运作的模式运转,让农民真正享有集体资产股份收入,逐步提高分红水平。

2015年张集中心社区华余村在省扶贫工作队支持下引进了常州亚玛顿光伏发电项目,占地170亩,装机容量5兆瓦,以全额上网模式,由国家电网全部收购。该项目年发电量800万度,上网电价每度1.15元,每度电华余村集体分成0.0525元。从2015年9月到今年9月,已为华余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近100万元,其中50%将用于低收入户的精准脱贫,50%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光伏发电已作为我县多个村居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今年县委县政府下发的99号文件,要求面上全县整体推进。在机制上采取光伏扶贫与资产收益相结合的新模式,两年内由灌江控股有限公司在全县建设75MW左右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收益6000万元左右。收益分配除去公司正常的项目运行维护和必要的管理费用支出外,其余收益主要用于全县年集体经营性收入不足18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增收和低收入户脱贫增收。其中村集体每年不少于50%用于本村无劳动能力和低收入户兜底分红。在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办与县国有平台公司新城公司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报经县政府同意,在每个村居成立社区股份合作社,目前巳经在工商管理部门全部完成登记注册,领办人为村两委干部。社区股份合作社整合三块资金争取达200万元交给县国有平台公司运作:第一块,利用县政府出台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退出制度规定,县与镇区实行按拆旧与新建相抵后净增地面积每亩15万元标准打包结算;第二块,新城公司在全县投资兴办35个标准化猪场,共涉及80个村,每个猪场用地30-60亩不等,每个村都能获得征地补偿款;第三块,整合村居现有可用于经营的资产资源和部分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通过对这三块资金的整合,加上一部分财政资金和扶贫资金合并纳入国有平台运作,围绕光伏发电产业(标准猪场顶部光伏、中小企业园顶部光伏、海边集中式发电)或其它可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进行运作,共整合资金200万元入股县平台公司,社区股份合作社参与项目分红,使每个村居股份合作社年实现保底分红不少于20万元。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傻瓜”做法,但很稳定,也没有多大风险,很符合目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际,至少可以使一些干部认识问题、能力不足问题、项目资金短缺问题等等都能得到迎刃而解。 

七是培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就是把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建好。鼓励支持镇区统筹规划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集中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前提下,集中若干村集体留用地和可用资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出租)、产权独立、收益归村”的要求,在集中居住区和商业贸易区发展综合楼、商贸设施、菜场、三产经营用房等物业项目,在镇区中小企业园发展标准厂房、仓储、公租房等物业项目。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从“村村点火冒烟”转向“新社区、新园区、新城镇”去集中发展。

八是实施开发式结对帮村增收。这一条主要是争取外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利用现有定点帮扶平台和机制,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优势,为经济薄弱村提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帮助贫困村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富民项目,使所有经济薄弱村能够跟上小康建设步伐,确保到2020年全县面上各村实实在在完成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任务。

(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第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面对响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破解我县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资产资源匮乏、增收渠道狭窄等难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在政策层面给予村里更多的关心支持:财政政策方面,应当加强对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支持有能力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先承担财政项目,财政投资农村形成的资产尽可能交给集体经济组织管护和经营;土地政策方面,应当赋予集体自主开发土地资源的权利,尽快落实集体用地直接上市、征地留用地、土地置换等政策,让集体分享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税费政策方面,应当本着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等原则,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营业税、印花税、契税和企业所得税给予更大的优惠;金融政策方面,由政府支持金融机构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项目降低融资门槛,放宽担保条件,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鼓励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股份等抵押、担保贷款方法,开展订单融资、林权抵押、农业机械设备抵押融资等,让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再饱尝金融支持不足的困扰。

第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管理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管理是事物发展的一体两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不能这边忙增收,那边分分秒秒在跑冒滴漏,让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挣的钱白白流失掉,所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加强管理:一是要健全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运营管理机制。扎实推进村级财务阳光行动。目前全县152个村居“三资”管理台帐已全部建好,建立了农村财务管理“一折付”制度,形成了村干部不专权不摸钱的好的机制,依托阳光扶贫平台,9月底已全面建成响水县农村“三资”管理“一网通”。要突出集体“三资”清产核资进度和质量,对列出的问题清单进行公示,切实解决清查出的问题,推动“三资”管理全部进入阳光化运行操作。健全农村集体财务预决算、收入管理、开支审批、资产资源台账等制度,严格控制集体非生产性开支,禁绝发生任何招待费用。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行为,杜绝场外交易和暗箱操作,提高农村资产资源的经营效益,确保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必须全部进产权交易平台交易。11月22日,县产权交易中心组织对大有镇元砖瓦厂地块(耕地和塘口各150亩左右)经营权交易,底价每年10.75万,经过5位投标人激烈的角逐和竞价,成交价达28.2万元,溢价达2.62倍,承包期6年,总价169.2万,6年时间集体溢价增加收入高达104.7万元。以上这些,其目的就是解决农村三资管理混乱、农村财务不清、农村少部分干部不廉洁的问题,请在座的各位书记对农村三资管理、农村财务、村两委班子要认真抓一抓,不但自己严格带头,更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二是要加强民主管理和监督。严格民主程序,强化对村级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对重要的投资项目要进行科学评估、民主决策,防止发生经营风险。健全民主理财组织,抓好财务公开。加强审计监督,村主要干部离任的都要进行审计。三是要严格控减村级债务。要按照“摸清底数、锁定旧债、严控新债、逐步化解”的要求,加大村级债务控减力度,严防发生新的不良债务,不充许高利借贷和对外非法担保。对新增加村级不良债务要进行问责追究。当然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也必须及时足额到位,不得被挤占截留,也不允许任何部门平调、挪用村级集体资金,。

第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

首先,要建强班子。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发展集体经济,根本在人,主要在一把手。一是党支部书记要选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村支书,往往能抓出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建设一个好村子,所以要把那些眼界宽、能力强、素质好、呼声高的“能人”“贤人”选拔到村书记的岗位上。在座的各位都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选你们做书记是组织和群众的信任,请大家切不可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要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二是村干部队伍要育强。加强对村干部经济工作能力的培养,不断充实村级组织“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特别是要针对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加强股份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监事长、经理等后备人才的教育培训。要加强对村两委成员的管理,一是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他们主动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按法办事的自觉性;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农村财务一折付制度规定,避免两委成员直接管钱、管物,完善村财镇管和民主理财制度。三是认真落实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凡是村里重要事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都要随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不按时公开或者公开不规范的要严肃处理。四是强化监督,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经管和审计部门对村级财务进行一年一审和一任一审,发现问题,认真处理,并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其次,要加大扶持力度。我先前已经讲过,发展集体经济,光靠村里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发动、各方支持,引导更多的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聚集。认真落实县级领导联系指导、部门结对帮扶和农村指导员等制度,努力为村里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县里要求农业部门积极向上争取产业类项目和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要履行好指导和监督职责;财政部门要加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的扶持力度;国土部门要积极为村级发展集体经济提供用地保障。也要求其他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共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大计。

第三,要强化考核激励。考核是推动工作开展的一根指挥棒,也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县里已经出台42号文件,在2017年度目标任务考核中,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镇、村干部考核挂钩。今年初,根据县委领导要求,我们农办协助县委组织部加强调研,提请县委研究出台了《响水县农村村居干部工资报酬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和《响水县村居“项目书记”奖励考核暂行办法》两份文件,村居“三大员”工资分为基本报酬、绩效考核报酬、奖励考核报酬3个部分,村书记报酬从原来2.06万元增加到3.51万元,年可增加报酬1.45万元左右,另外还享受岗位补贴和养老补贴,最多的村书记如再引进1-2个项目,年报酬可接近10万元,最少的村书记年报酬也达4万元以上。在大幅度的提高绩效工资报酬待遇的同时,我们也加大对村干部的考核力度,出台了考核文件,实行百分制考核。突出对村居干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和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项目书记”的考核分为4个大项,每完成1项奖励村居2万元,其中奖给村居书记1万元。建立村干部待遇与集体经济绩效挂钩机制,在规范报酬发放的基础上,将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村干部“绩效奖励”的内容,适当拉开差距,调动了村居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增强“四个意识”,做一个优秀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 

去年1月29日中央首次公开提出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中的前两个,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以前经常出现在中国政治话语系统之中。而“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在近年才成为政治热词。“四个意识”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政治治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就是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任何时候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为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增强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权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主动全面地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的十九大精神看齐,向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看齐,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习总书记曾经对如何当好县委书记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总书记概括为“四有四人”,就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虽然“四有四人”是对县委书记提出的要求,但我想这对我们当好村居书记也是完全适用的。村党组织书记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心骨和带路人。俗话说: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谚语说“一只狼领导的十只羊可以打败一只羊领导的十只狼”也是同理。外地和本地经验巳充分证明,凡是集体经济发展得较好的村,都有一位德才兼备一心为公的村支部书记。如何践行总书记的要求,当好我们农村最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和一线总指挥,这里我想讲三句话,和在座的各位书记共勉。

第一、精气神要足。组上织把大家放在村支部书记这样一个关键岗位上是一个极大地信任,是重重地托付。从履职上任第一天开始,大家就要提醒自己,接力棒就在自己的手上,任何一丝怠慢和松懈就可能影响到结果。村居书记是两委班子里的班长,是全村干部群众的领头人,首先要有一心为公、诚心为民的好思想,一事当前,首先考虑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常州市黄金村书记严清海有一句名言:“只要心为民,黄土变成金”。村书记干工作还要有精气神,你们有激情,有干劲,两委班子才有士气,有动力。你们如果没有抱负,得过且过,温吞水,没有干劲,那其他人怎么会干?怎么可能干好!书记干的怎么样,最后都要交答卷的,群众都要作出公正评价的,如果几年以后还是涛声依旧、面貌依旧地离开书记岗位,那对组织、对老百姓、对天地良心都交代不过去!所以大家既然到了这个岗位上,就要沉下心去,一门心事地为群众、为集体经济发展多做实事,将来既为一方百姓留下一些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自己留下一段光荣的历史和充实的的回忆!

第二、实干精神要强。上项目、谋发展从来就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搞能成功的,在土地流转、资金筹措、项目实施、生产管理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是实打实的,不能玩虚的,玩空的。只有实干才能见到效益,如果村支部书记没有顽强的意志,没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沾轻怕重,避难就易,集体经济的发展一遇到困难和问题就垂头丧气,半途而废,就会给村级组织和农民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对定下来的发展项目要咬定青山,一抓到底,抓出效益,抓出成绩来。还有的村干部私下说现在上面的监督检查、问责追责都那么严,搞集体经济的工作难度又那么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心态肯定是要不得的,表面上你看这是工作谨慎起来了,我分析一下其实有两条:一个就是心中私字重,不想去做;第二个是心中没底,不知道怎么样去做。当然,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但只要你是为了集体,为了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就应该允许试错,应该宽容失败。而不敢做、不敢为,凡事拖拖拉拉,耽误工作、延误事业这是不可原谅的。有人和我说我们个别村就有这种风气,交给他的事,他都说好的好的,转身什么事都没有做,什么回应都没有。村书记这个岗位是个讲实干的平台,不想干事业的人是没有你的位置的,趁早洗洗睡去吧!

第三、自身要求要严。发展集体经济离不开资金、项目,天天要和人财物打交道。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村书记的权力也不算小,面临的诱惑也不少,作为村里的一号人物,有的人会盯着你,围着你转,有人在研究你的兴趣爱好,七大姑八大爷,有的用心不良的甚至想方设法把你拉下水。我们讲工作上要甩开膀子,大胆实干,但在个人的操守品行上要严格要求,守规守矩。以往有人说过,在监督村书记问题上,上级离得太远,群众监督太虚,现在各层各级对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的网编织的也是越来越密,大家一定要好之为之,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万万不能得手为财、想乘机捞一把,弄的不好会阴沟里翻船的,要时时处处自警自省,牢记当干部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干部的古训,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算好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健康账,把好人情关、权力关、金钱关,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对个人的利益地位,大家要多一份淡泊,少一份计较,想的开一点,不要在个人利益上太纠结。 

总而言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关键在于村支部书记,也就是关键在于在座的各位。如果你们思想不解放,思路不开阔,没有奉献精神,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根本就是一句空话。县委组织部用三天的时间来请大家参加培训,目的就是要你们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做一名称职的村强民富的领路人,为新时代响水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今天就和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