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住建系统“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情况及今后五年工作规划

栏目: 工作总结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1.93W

【概述】

住建系统“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情况及今后五年工作规划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本站的会员“任是无情也动人”为你整理了这篇住建系统“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情况及今后五年工作规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16年以来工作情况及2020年工作情况

一、“十三五”工作总结

“十三五”以来,全市住建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攀枝花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砥砺奋进,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新的成就,为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2019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4.5平方米,城乡居民住房水平逐步提高。一是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市结合棚户区改造需要,采取“市级统筹、区级实施”的模式推进棚改工作,共争取落实各类棚改资金196亿元,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52200余套,已累计完成约3万余套棚户区房屋改造工作,帮助近9万棚改居民“出棚进楼”,2018年我市棚改工作被住房城乡建设厅推荐为国务院大督查先进典型。同时,2016-2019年公租房新增分配1298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资金503.27万元。我市住房保障范围从城市低收入家庭扩大到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有效解决了困难家庭住房问题。二是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严格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目标,依托“两城”建设,开发了碧桂园、普达阳光等房地产项目60余个,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约396亿元,完成房地产销售面积约726万平方米。通过近5年的发展,吸引了碧桂园、恒大、领地、金科等优秀外地企业到攀投资,我市现有房地产企业131家。三是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紧抓我市2018年被列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的机遇,围绕“保障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的目标,扎实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自2018年以来,投入资金2.77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51个,18011户,受益群众约5.6万余人。

(二)城市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十三五”期间,随着“两城”建设的加快推进,全市建成区面积从2016年的87.63平方公里增长到2019年的93.23平方公里,城市框架逐步拉大。全市已累计完成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投资43.61亿元,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一是城市路网持续优化完善。完成机场路、炳仁路、火车南站站前基础设施、“三把锁”相关项目等市政道路和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城市主干道道路维修整治,提升城市主干道道路品质,我市城市交通枢纽路网更趋完善。2019年全市建成区道路总长度844.28公里,平均路网密度9.06公里/平方公里。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建成万达广场等人行过街设施18处,建设了一批公共停车场项目,新增公共停车场停车位4601个,我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完成政务中心、小石潭公园、城市规划展示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品质不断增强。三是城市形象得以塑造提升。借助第五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我市召开的机会,切实对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工地、市政道路设施等领域开展环境专项整治,实施城市主干道隧道改造、两江三桥亮化、高速出入口环境打造等工作,塑造起“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城市形象。

(三)脱贫攻坚任务全面落实。“十三五”期间,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着力补齐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短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按照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推动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如期完成。2015-2020年投入改造资金33349.65万元(上级补助16402.2万元、县(区)自筹16947.45万元),共计改造农村危房10792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481户),为全市近6万农村群众提供了住房安全保障。二是持续做好定点扶贫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对口联系指导盐边县鳡鱼乡联合村精准扶贫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组织援建了村民服务中心,引水灌溉工程等项目。2017年,鳡鱼乡联合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三是探索推广低成本农房建设技术。在米易县开展现代夯土建筑技术试点推广工作,切实降低农房建设成本,解决贫困户建房困难的问题。目前已在4个乡镇试点建成14户现代夯土建筑。

(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进程。从全市44个乡镇中优选出14个规模大、辐射带动力较强的镇作为“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进行重点培育,有12个镇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有6个镇(红格镇、平地镇、格里坪镇、撒莲镇、银江镇、普威镇)被评选为国家级、省级特色小城镇。“十三五”期间投入资金共计107669.4546万元,获得省级专项资金15858万元,用于试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工程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截至2019年底,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2.19%,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5.41 个百分点。

(五)人居环境持续不断优化。一是污水处理能力快速提升。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推”项目,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已投入约21.29亿元,新建生活污水处理厂(站)19座,扩能改造1座,提标改造3座,新、改、扩建污水管网552.871公里,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11个。目前,我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3.705万吨/日,较2016年增长了35.69%;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和尾水指标明显改善,极大提升了全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二是“厕所革命”工作推进有力。2017-2020年县(区)自筹资金约14250万元,全市新改建各类公厕共计285座,改造农村户厕18891 户,切实改善了人居卫生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三是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成效显著。建立巡查监管督办机制,不断压实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主体责任,切实抓好全市建筑施工场地扬尘长效治理,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保治理成效。

(六)建设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建筑业发展持续提升。2016年至2020年9月,我市建筑业总产值达1160.92亿元,总体呈向上增长趋势,建筑业增加值占比GDP(对经济的贡献)保持在4%左右。我市建筑业施工企业也从125家增加到349家,总体增速179.2%,年均增速约39.8%。建筑业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是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迅速。全市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普及率达100%,节能建筑面积达984.89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达650.94万平方米。推广散装水泥836.63万吨,水泥散装率达61.89%。建成装配式钢结构生产基地2个,年生产能力6.2万吨,建成装配式建筑5万平方米。三是勘察设计企业稳步发展。现有本地注册的勘察设计企业6家,市外入攀企业88家,通过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勘察设计行业逐步规范。2016年以来,共办理工业、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项目557项,完成房屋建筑审查面积74万平方米。四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可控。建立和完善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全面落实工程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五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责任承诺书签署率达100%,竣工标志牌设置率达100%,全市在建工程竣工一次性验收质量合格率100%,未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七)行业发展秩序更为规范。一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落实中央、省、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部署,共排查、接到涉嫌黑恶线索59条,办结率100%;排查行业乱点乱象448条,办结436条,办结率为97.32%;建立落实制度机制87个,行业秩序不断规范。二是逐步有效化解“问题楼盘”。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分类化解举措,按照“属地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的原则全力推进 “问题楼盘”化解工作。全市26个“问题楼盘”已完全化解10个,部分化解10个,化解率为77%。三是纵深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制定《攀枝花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按时间节点要求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实现“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的改革目标,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

(八)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全局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累计138名党员开展社区防疫志愿服务2000余小时。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采取支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行业经济快速恢复发展。建筑业方面,明确疫情防控期间我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开工的房建和市政项目可暂缓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结合正在推进的工程担保工作,最高可为企业减轻工程造价7%的现金压力;房地产方面,有针对性地从土地政策、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公积金政策等方面制定了14条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物业力量积极性,为全市248个物业在管小区筑牢疫情防控堡垒。

“十三五”时期,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领导下取得了新的成就。全市住建系统通过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纪律、提效能、强执行、做表率”等主题教育,进一步历练了干部、转变了作风、加强了队伍建设。在5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落地生根,切实为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2020年工作情况

2020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守纪律、提效能、强执行、做表率”活动,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快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一是持续推动棚户区改造。按照“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坚定不移推进棚改”的原则,扎实推进棚改工作。今年1—9月,全市已报审2017年、2018年棚改项目居民安置补偿报账资料3403户,涉及报账资金120802万元,其中完成居民安置补偿1835户,拨付资金69070万元;2017年和2018年棚改项目已完成居民安置补偿报账2.5万户,报账完成率54.6%。二是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急需、后改善”的原则,围绕“保障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目标,扎实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0年申报成功34个改造项目,涉及10756户,预计投资1.5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25个项目。三是督导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按照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督导落实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如期完成。截至6月30日,全市“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已竣工2233户,“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问题整改工作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87户完成整改,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户350户完成整改,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全省考核中排名靠前。

(二)有效促进行业经济发展。一是围绕目标抓发展。房地产方面,坚持房地产“三稳”工作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9月,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8.18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13.2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 10.1%和 7.3%。建筑业方面,扎实开展建筑企业资质审批突出问题和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着力抓好建筑企业资质升级培育工作,促进建筑业长效发展;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3.95亿元。二是化解问题抓落实。扎实开展房地产领域“问题楼盘”化解处置工作集中专项行动。目前,优先化解的10个不涉法涉诉,逾期未办证“问题楼盘”项目已全部化解,3328套房屋分户不动产权证办理得到圆满解决;8个涉法涉诉、逾期未办证项目,有5个办理了栋产权证;10个停工项目,已复工5个。

(三)全力推进城市建设。一是优化完善城市路网。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两城”和老城区发展要求,牵头实施了打开交通拥堵“三把锁”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其中炳仁线与机场路交叉口改造工程、攀枝花大道三角花园路段改造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炳二区二规十路、市中心医院与渡仁西线连接大桥、万达天桥、中央铭城天桥项目已开工建设;“三把锁”项目解锁初显成效,道路通行能力明显提高。同时,牵头梳理了“两城”建设项目合计44项,总投资约277亿元,重点指导推进南北延线等一批骨干路网项目建设。二是助推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推动火车南站站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2019年12月25日完成竣工验收,为实现攀枝花—昆明段的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协调推进城市展示中心(规划展览馆)项目加快建设,于今年7月15日举行了开馆仪式。牵头实施了我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推”项目,已投入约21.29亿元,新建生活污水处理厂(站)19座,扩能改造1座,新、改、扩建污水管网552.871公里,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11个,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3座,进一步完善了全市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配套,极大提升了全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三是着力塑造城市形象。以建市55周年开展系列活动为契机,牵头对烈士陵园、陵墓实施修葺改善,借助第五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我市召开的机会,切实对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工地、市政道路设施等领域开展环境专项整治,实施城市主干道隧道改造、两江三桥亮化、高速出入口环境打造等工作,塑造“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城市形象。

今后五年工作规划及2021年工作安排

一、“十四五”工作规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围绕攀枝花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品质宜居生活地“后花园”的目标,推动全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力争2025 年,全市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城镇建设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切实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提升城市发展内涵。一是以高水平建设“攀西科技城和钒钛新城”为重点,从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推动东区、西区、仁和区联动发展,构建三区、两城、两县新型发展格局。二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功能定位,推动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三是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优化城镇布局,高质量推进城乡建设发展。

(二)深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城市功能。一是加快城区骨干路网建设。以建设钒钛新城、攀西科技城为契机,策划、包装、实施一批重大市政道路工程,完善“五纵五横”交通主骨架建设,构建内外通达、高效便捷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力争到2025年,城市新建道路30-50公里,新建道路面积42-70万平方米。二是实施中心城区疏堵工程。统筹推进打开交通拥堵“三把锁”项目,结合城区交通现状,进一步实施投资小、效果快的“解锁”工程,逐步改善城区交通拥堵问题。三是重点把“两城”市政基础道路工程项目、市政基础公共配套项目,城市停车场、攀枝花公园升级改造等有助于城市补短板的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作为重点项目推进。全面梳理谋划了全市“十四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0余个,估算总投资735亿元。

(三)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居民居住水平。一是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按照国家棚改政策要求,积极争取政策、资金,以实物还建、货币化安置、改扩翻建、老旧小区改造等方式实施危旧房屋改造。二是不断提升公租房建设管理水平。强化住房保障能力,完成公租房实物分配与货币补贴约2万户居民,进一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进度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我市“两城”建设做好住房保障服务。三是有序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全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区共计约240个,涉及住户5.5万余户,我市将逐年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申报工作。同时,把既有住宅电梯增设作为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改善老旧小区条件和人居环境。

(四)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实现行业经济稳健发展。房地产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建筑业方面,把握两城建设契机,培育本地施工企业,推进建造方式的转变,建设不少于2个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基地,把建筑业培育成攀枝花市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促进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五)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一是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地扬尘管控,严格落实“6个百分百”环保要求。二是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持续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十四五”期间,我市共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100余个,项目全部建成后,能够达到全市生活污水应收尽收、集中处理的要求。三是科学推进城市公厕建设。将公厕建设与旧城改造、新城建设统筹考虑,重点在“两城建设”区域新建一批公厕。四是提档升级小城镇建设。深化“百镇建设行动”,以百镇试点镇、特色小镇建设为突破,带动全市其他小城镇建设。

(六)强化工程建设管控,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一是积极推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领域清单制管理工作,加强对相关问题的分析研判,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二是持续深入开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整治行动,加强全市在建项目、既有建筑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压实压细各级监管部门、建设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围绕解决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建筑工人生产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三类人员”教育培训活动,强化相关责任主体的安全意识。

二、2021年工作安排

一是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通过向上申报棚改专项债券、整理出让棚改土地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棚改资金,解决剩余未报账棚改居民安置补偿问题;深入开展棚改腾空土地综合利用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棚改还款机制。二是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编制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持续推进2020年3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导县区申报2021年改造项目。同时,继续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增设工作。三是抓实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打开交通拥堵“三把锁”项目,实施“微循环”改造工程,完成中央铭城人行过街廊桥、恒大城人行过街地道建设等一批人行设施建设。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质增效(2019-2021年)和新三年推进(2020-2022年)专项工作。四是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大中心镇政策研究力度,出台我市做大做强中心镇实施方案。继续推进农房建设、“厕所革命”相关工作,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五是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责任落实到位,科学编制我市“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六是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扶持企业资质提档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确保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目标任务。七是编制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散装水泥“十四五”发展应用专项规划,以规划为统领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八是加大行业管理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