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岛读后感---人性的光辉

栏目: 读后感 / 发布于: / 人气:1.11W

第一篇:岛读后感---人性的光辉

岛读后感---人性的光辉

岛读后感---人性的光辉

麻风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被染上后,如果不加医治,会导致病人手脚畸形、鼻塌眼瞎、面目狰狞,在痛苦中慢慢死去。这种在过去不知道病根、也无法医治的“绝症”,被人们恐惧地称为“风吹来的魔鬼”。即使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每年新发的病人,也还有5000多名。

提到这种病,我和许多人一样,心中充满了恐惧。对于麻风病人,好像与生俱来的,我更是有一些厌恶的感觉。真正使我转变态度的,就是英国作家希斯洛普的这本小说——《岛》。打开书本,蓦然进入一个麻风病人生活的世界,在那些高尚的、孤独的、痛苦的、善良的、慈爱的人性光辉照耀下,我才真正感到了自己内心的灰暗,感到曾经给予那些麻风病人的偏见与残忍。

书中的小岛,名叫斯皮纳龙格,位于地中海克里特岛的北端,尽管与对岸的布拉卡仅一水之隔,但是,在1903至1957的50多年时间里,这里却是希腊人谈虎色变的麻风病隔离区。故事的线索是布拉卡村庄的一户人家,丈夫吉奥吉斯是一个往隔离区运送物资的船夫,不幸的是,他的妻子伊莲妮和小女儿玛丽娅相继感染上了麻风病,不得不先后把她们运送到岛上。小说以沉重的笔调叙述了麻风病给这个家庭造成的伤害,在凄婉悲凉的故事情节里面,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两面:光辉的一面,以及阴暗的另一面。

人性的光辉一面,主要体现在岛上的麻风病人身上,他们本身的善良、仁爱、自律以及不甘沉浮、顽强生存的精神值得我们赞美。人性的光辉一面,还体现在一部分麻风病人的亲友身上,他们对待麻风病亲人的不离不弃、无私关爱同样令人感动和敬佩。而人性的另一面,丑恶的一面,则集中体现在这户人家的大女儿安娜的身上,安娜身上的好逸恶劳、爱慕虚荣、贪图富贵以及自私、冷漠、淫荡的品性令人发指。她本身应该也是一个受害者,但是她对待母亲和妹妹的态度,则完全暴露出她美丽外表之下的丑陋和龌龊。小说的主题是深刻的,作者犀利的笔锋,还触碰和鞭挞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阴暗面:比如二战时期希腊社会对待麻风病人的普遍歧视,比如那些社会上层人物对待贫苦人民的傲慢无礼和虚情假义,比如整个战争年代——世界的狂乱、喧嚣、冷酷和道义危机。

对麻风病人的歧视,中外亦然。《圣经》中有这么一句话:“皮肉上长有麻风的,他是麻风病人,他是不洁净的,牧师将他定为完全不洁净。得麻风病的人,他的衣服要撕裂,头发也要剃光,蒙着嘴巴,喊叫道:‘不洁净了!不洁净了!’”几百年来,教堂里一直在重复着这段话。麻风病人,无论是男是女,还是小孩,都应该与世隔绝,这种教义早已根深蒂固,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尽管在上个世纪,我们就发明了可以治愈麻风杆菌的氯苯药物,对麻风病进行过广泛地宣传,但是直到今天,在我们许多人的潜意识里,还是把麻风病人、艾滋病人当作社会的阴暗群落进行防范,歧视、冷漠和排斥依然无法消除。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在科学和物质方面确实得到了验证,但是在人际的关怀与爱护方面,却还显得那么苍白、脆弱和令人困惑。

小说中的“岛”,既不是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的桃花源,也不是消散在历史烟云中的边城古镇,更不是莫言小说里荒诞不经的六畜轮回的高密东北乡,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对爱的隔膜和疏远。斯皮纳龙格人被社会孤立,抛进黑暗无边的大海中,时时面对着死亡的吞噬,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放弃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乐趣,他们对社会没有一味地抱怨,而是有序地组织起来,依靠民主和自律的原则,自给自足、互帮互助、幸福顽强地生活着,创造出了人间的奇迹。无疑,人性的光芒照亮了黑暗,孤岛不“孤”,因为打破了爱的隔膜,这些身处逆境的人们最终实现了生命的救赎。

英国卫报给这部小说的评语是:在最悲凉的情节里,也始终能看到希望。巧合的是,这部小说的女主角——玛丽娅和她的养女索菲娅,她们的名字,在西语中会自然让人联想到“圣洁”与“智慧”的意思。我想,让我们在这部小说里既唏嘘落泪又反省自责并受到激励的,不正是隐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对“爱与智慧”这一人性光芒最真诚的向往吗?!

第二篇:《人性禁岛》读后感

《人性禁岛》读后感

《三字经》中有讲过:人之初,性本善。另有一部分人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关于善与恶,两个流派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争执,但是好像大家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如此的理论应该是哲学范畴的。即使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指导者我们这么没有独立意识的人,但是我们也可以满怀着一颗向往的心去探求去生活去体验。虽然咱们不是文学研究或者哲学爱好者,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把玩俚语和靠着哲学活着。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虽然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我却笃信这句话。用这句话支撑着我大步大步向前行,不论自己的善遇到哪些恶意。同时,我也在传播着这些能量,无论是答别人之疑,还是传他人之功。

人性是丑陋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前来受苦受罪的。森林法则源于何处,我不知道,本文向我们展示了这么一部真实的森林生存法则。笔者生活经历丰富,各学科知识功底较厚,笔触细腻,说真话逢迎大家的阅读欲望,不发表个人的意见以怕影响他人对故事的曲解。段落之间联系紧密,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把文字分解成小段小段式,很为狂躁的读者们着想。直面恶心和血腥的事实,不避讳场面的阴暗,体现了对真实的敬畏。

对于本书的成功我有几点看法:

1、 将人们拉到自己完全陌生荒岛上,领略异土的惊险与艰难。

2、 满足了男人对占有欲、性等的虚荣一面。

3、 展示男性负责担当,有智力又有魄力的一部鸿篇巨制。

正如书名一样,人性在改到是那样的,脱离或者抛开该地方,人性就会复杂。在两个人的世界里什么都变得可以,但是当有第三个人或者更多人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考虑。

战争、凶杀、野蛮、情爱,这些都是人们即向往又熟悉的,但是在精密的城市生活中,我们很难看到类似的场面,但是生物进化让我们大脑越来越发达,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选择之面描写,把读者心中的痒慢慢勾出来,接着娓娓道来,将细节真正作为细节来写。身体的构造是各文学爱好者都喜欢玩弄的书写的方面。高尚点的人不会往坏了写,卑鄙的人才会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去大肆描写。作者很真实,也很巧妙地将人性脆弱的特点真实客观地展示,这是一个善良的作者。

欲望是能够克制的,追马一生戎马,杀了不少的坏人,害了不少的动物,做过很多的坏事,使过很多的坏法子,想过很多的坏主意,但是又都是为了生存或者说为了生活的更好一些。总之这不失为一本人心、性情初识的一本好书。

“当一种生命,结束另一种生命时,必须严肃而庄重,不得带有兴奋和雀跃。任何以此为乐趣,而产生的微笑,必然遭受诅咒。娱乐生命者,只要也具有着申请,终将跳不出被娱乐的轮回。”这是文中我比较喜欢的一句话,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昭示和感悟,也是对于世事轮回的一种感应。多了解人性,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要忘记。

结局,两个小未婚妻被训练成两个杀人高手,本真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培养一个人好难,我们大家都笑哭了,随即又笑了。

第三篇:人性的光辉

人性的光辉

读《“诺曼底”遇难记》有感

刚学完这篇课文,我的心不由地颤了一下,我有些不甘心,难道这个伟大的船长就这样消失了吗?我有些不相信,以前我看书时,像他这样伟大的人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但事实就是这样:伟大的哈尔威船长随着他的轮船消逝在茫茫的大海中。

《“诺曼底”号遇难记》讲的是1870年3月17日夜晚,“诺曼底”号冒着危险在雾夜航海,正朝格恩西岛开去。突然间“玛丽”号向它撞了过来,“玛丽”号把它的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这时候,人们半裸着身子,一片慌乱,争先恐后地向救生艇跑去。哈尔威船长却临危不乱,果断地让奥克勒福大副拿着枪对着那些混乱的人们说:“哪个男人敢冲在女人的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当人们都被救出去以后,船长却还站在船上,不愿意离开,像尊黑色的雕塑一样,毅然和船一起沉入了大海。

文章读后,我心中涌起了一座丰碑、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哈尔威船长,他这种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可能哈尔威船长也曾想过自己,只是但最后他还是下定了死亡的决心。能够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别人的生命,那哈尔威真的太伟大了,要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啊!最使我感动的是最后一段,哈尔威船长一心只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坚守职责,坚守自己的岗位,把船看作是自己的心血,自己的生命,做到船在人在,船亡人亡。合上语文书,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人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要镇定,当船被撞破的时候,船长竟然忘了自己的危险,为别人着想。他是那么镇定自若!一想到平时我遇到危险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而且有时也只想到自己是否方便,却丝毫没有考虑到他人的利益有没有受损,我不禁惭愧万分。看了船长的行为,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总是要先想一想是否伤害他人的利益,是否对他人有利,而不是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勇士,他那种高尚的品质,那种钢铁般的意志,使我懂得了很多,并且不断激励着我,在学习上和生活中不断努力前进。

哈尔威船长啊,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您那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将成为我做人的标准;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生活的楷模。

第四篇:人性的光辉

人性的光辉

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思绪穿过历史的星空,去见证那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悲壮,去触摸那一个真实而高贵的灵魂,为心灵寻找正确的方向,去感受人性的光辉。

很多时候,我们都轻易地忽视了阳光的温暖,或许是习惯了岁月的冰冷,但我们必须坚信温暖依旧是青春的主流,人性的光辉永远在黑夜里散发出熠

熠光亮,为我们照亮远方的路。

“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工作,人可以通过工作获取知识,得到自信。”这是一位默默奉献者的真实写照。

一滴水可以诠释老井的甜美,一抹绿可以证明生命的存在。王静正是从这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才构筑了一个爱岗敬业,工作踏实的好榜样。

试想如果一个城市众生皆为利来,公共机构缺乏人文关怀,城市就不是人居的港湾,乃是流动着冷漠和吞噬弱者的围城黑洞。我们不习惯这种人世的冰冷,我们坚信温暖依旧是主流,奉献依旧是时代前进的主旋律。因为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王静涌现在我们身边。

在这个节能减排迫在眉睫的时代,王静积极举起节能减耗的旗帜,从工作上践行了这一宗旨,节油4万余升,被誉为“节油王”,为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以人文关怀为主色调的今天,王静以自己最优质的服务打动着每一位乘客的心。她总是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放在心中最神圣的位置,“安全至上”是她对每一位乘客的庄严承诺。

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工作着并快乐着。是她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感动着我们。我们也应该总结六点:微笑多一点,语气柔一点,度量大一点,仪表美一点,服务好一点。我们也该将王静的精神贯穿到我们工作的每一天,从工作中的点滴做起,提倡勤俭节约。对电灯,电脑,电话的使用以及空调、复印纸的使用都应该响应节约的号召。

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业绩,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欣赏并学习。。

历史不会忘记这些最可爱的人,昔日的繁华早已被历史的风霜雪雨磨洗得只剩下痕迹了。唯有这些最可爱的人甘于奉献的精神为我们竖起了不朽的丰碑。

我顺着时间的长廊往前走,看见了雪灾中抗冰保电三英雄:周景华,罗海文,罗长明。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是他们用自己朴实的手筑成一条光明通道,在黑暗的夜里给人民送来光明。那城市的灯火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在任务面前,他们谁也没有斤斤计较;在危险面前,他们谁也没有退缩,没有哪一种力量能让人如此震撼。冰冷的铁架无情地倒下,他们的生命竟如此迅速地伤逝在这一片苍茫的雪色中。那三顶工作帽永远地留在了雪地里,他们的鲜血把雪地染成一片殷红,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三位抗灾英雄,为所有人树立一座丰碑。是他们,温暖了整个冬季;是他们,燃烧了生命,虽然缩短了生命的长度,但却拓展了生命的宽度。一国总理一鞠躬的方式表示了对英雄家属的慰问,而我们更应该铭记他们,记住他们人性的光辉。

令我们感动的不只是这些。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震碎所有中国人的心。家园破碎,同胞罹难,没有合适的语言,没有恰当的表情,任何形式都不能哀伤,任何哀伤都不够沉重。在这次地震中,所彰显的组织意识和推己及人的普世情怀令人感念。于慌乱中的坚毅,于悲痛中的自持,于行动中的凛然向前。在这场灾难中,正因为有了这样行动积极的公民而无惧世事无常。

大爱无言,是温暖是扶助是奉献,她也许无声却动情。他们人性的光辉如正在传递的奥运火炬,点亮了途经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心灵。

历史不会遗忘他们,他们的一片丹心已谱写在汗青之上,我们为之动容。我们所铭记的还有霞蔚长空警魂不朽的任长霞,大山深处的支教者徐本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牛玉儒,马班邮路的坚首者王顺友,蹬三轮助学的白芳礼。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人民,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他们用自己的人生谱写了最壮丽的生命之歌,他们人性的光辉将永远闪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作为一个国人,作为工作在随岳高速公路的同志,我们要见贤思齐,做好自己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共同奏响为人民服务的赞歌,更当砺精图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人性的光辉

人性的光辉 更多议论文例文

地震无情人有情,汶川大地震,又一次考验着中华民族,相信我们可以共度天灾!向所有受灾人民问好,送去熊的真挚祝愿!

灾难,是无情的。它可以震裂大地,可以摧毁文明,可以伤害生灵,但是,在有情的中国人面前,它算不上什么!

解放军的救援

在得知地震的消息后,他们用空降或强行军或是水路,快速到达灾区。空降的他们,是从5000米的高空跳下;急行军的,他们用22小时,行军90多公里;水路的,是在激流勇进他们,在路上肯定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到达灾区后,又来不及休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医疗人员的救治

随解放军行动的,还有一些医疗人员,在努力救助伤员,他们深知地震可能带来瘟疫等疾病,自己可能被传染上,但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去了,有的人,竟来不及吃饭和休息,太疲劳时,有些医疗人员竟自扇耳光提神,有些人虽身在灾区,却救不了自己的亲人!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

其他人

各界人士纷纷解囊相助,血库爆满,抗灾物资如浪潮般奔向灾区涌去。一方有难,由八方承担。绿丝带,黑丝带,黄丝带行动,爱心义卖,演唱会,烛光纸船,全国哀悼日,他们,表现了什么?

面对灾难,生命是脆弱的,但在大爱面前,生命是顽强的。废墟前闪耀的,是人性的光辉啊!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