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教师是担当教育变革的主力军读后感

栏目: 读后感 / 发布于: / 人气:3.31W

第一篇:《教师是担当教育变革的主力军》读后感

教师是担当教育变革的主力军读后感

《教师是担当教育变革的主力军》读后感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可以说就是引领时代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更应紧追时代步伐,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而不能墨守陈规,如果这样只会误人子弟,违背作为一名教师适应有的职业道德,是会被社会淘汰。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及时掌握时代信息,紧随时代潮流并能正确把握时代主流,积极有益的引导学生。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工具及传播方式遍布我们的日常生活。作为学生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冲击和左右,所以更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一些错误的、有害的、不良的信息伤害。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熟练的计算机及其他途径能够迅速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并能正确引导他们。

2、学习、掌握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技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作为一名教师应掌握并熟练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技能,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力求在授课过程中形象、生动、精彩。

3、在信息化的时代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4、注重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师应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引导和指点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书刊、电视等渠道来开展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必须树立教育新理念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再不断的运用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第二篇:教师是担当教育变革的主力军读后感

读完《教师是担当教育变革的主力军》,我的心深深地被触动了!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教育变革的主力军们我们具体要怎么做?如何从知识的灌输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型呢?

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培养学生21世纪的创新能力,需要让我们的学生有丰富的情感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做电脑和机器无法做的事情,学会解决现在根本还不存在的问题,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主体性的、发展性的、竞争力、创新思维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要创新,就需要教师精湛的教学业务作保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通教育教学理论,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技能技巧,才能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才能做好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改革,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更要积极学习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来创设情景,通过多媒体辅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获得最为直观和真实的感受,培养兴趣,增长技艺、陶冶情操。而除了加强自身的学习还得改变教学模式,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机械化记忆、背标准答案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为出发点,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打造智慧的课堂、创造的课堂、拓展的课堂,帮助学生破除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解构和重构能力,激发学生的天性,使他们充满创造的欲望和灵感。

第三篇: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读后感

《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读后感

《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是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教育学院,一位多年从事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工作者——学院院长迈克尔?富兰所著,书中对教育变革的动力、变革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变革的内在机制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

该书从实践、管理角度研究教育的变革,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对新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索。“有成效的教育变革意味着培养出那些并不完全信任他们周围机构的有成效的个人”

一、理解变革过程

“变革”是一个艰辛过程,需要勇气与毅力,需要长期努力、坚持不懈。在复杂的体制下变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充满着意外。只有新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对待不可知的事物”。不能过多期望会有最终的成功,成长和发展的奥秘就是学习怎样与变革的力量作斗争——在消弱它的消极力量的同时,把积极力量转变为对我们有利。世界的未来是学习的未来。

教育变革的进程常常是非线性的,未来难以预测,过程会极其复杂的,即使有好的计划也可能有坏的结果;成功无法保障,各种内、外部的因素(哪怕是很小的)都会极大地影响教育改革的进程。需要一如既往的勇气,需要勇往直前的毅力。改革也许会不如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但不改革则永远不会有好的结果。

落实到我们的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均已无法适

应现今科学与经济的发展。教材需要改,教法更需要改。尽管一时难以适应,但也不可回头,我国教育改革是历史趋势,不可逆转。对于新课程改革,它与老课程有所不同,是因为它强调了新的技能、新的行为和新的认知。但是,作为教育的管理者,你不能强制决定或迫使教师来改变,这需要解释,需要适应,更需要时间。

教师是教育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在富兰的教育理念中,教师个体在教育变革中占据了首要的位置,个人在教学中的目标是一个变革的主题。“制度本身不会改变,人改变制度”。变革能力的构成,需要作为生成基础的四项核心能力:个人愿景的形成、探索能力、控制能力和协作能力。每项都有它制度上的对应部分:共同见解的形成、组织结构、探索的标准和实际操作,专注于组织结构的发展和知识,协同工作的修养。我们需要一种双重的方法同时对待个人和机构的发展,使它们在特定的环境下协调地工作。

二、确立变革行为

鉴于变革的复杂与不可预知,我深深理解作者从新的动态变化的范例中总结出几项基本启示:

你不能强制决定什么是重要的。(变革越复杂,你能迫使它做的越少。)对于变革的复杂目标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技巧、创造性思维和投入行动。强制是远远不够的,把重要的事项描述的越详细,目标和手段就变得越狭窄。学校教育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抗拒变革,而是出现太多的强制实施变革项目,或是推行流于表面形式上的所谓革新项目。

变革是一项旅程,而不是一张蓝图。(变革是非直线的,充满着不确定性,有时还违反常理。)实施一系列困难的多种革新项目,不能背负太多包袱,不以成败能英雄。有成效的教育变革就像有成效的生活自身那样,是一次旅行,只要我们朝着目的地前行。

正视问题、面对问题。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才能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回避问题是变革的敌人。提出问题,增添混乱,找出困难的根源并对问题采取行动。

愿景和战略规划稍后形成。愿景来自于行动而不是先于行动,并且总是暂时的。对愿景的信赖导致依赖和遵循的做法长期存在。而共同的愿景必须通过机构的成员和领导人动态的互相作用才能形成。愿景稍后形成是因为个人的愿景和共同的愿景溶合在一起需要时间。共同愿景不能是强制的而是团体中成员都真心追求的,它反映出个人的愿景。达到是暂时的,最有力的共同愿景是那些包含有为进一步扩展的学习基础。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具有同等的力量。个人主义也有好的一面,不同的观点往往容易发现新的问题。“任何系统为适应其外界的环境,其内部控制必须体现多样性。”有成效的教育变革尽管不屈从于小集团的思想,也是一个克服孤独的过程。教师的孤独一直被认为限制了他们吸收新的思想和获得较好的解决办法;允许保守性和抵制教学革新现象。然而,一种被推向极端的协作变成了“小团体思想”。合作可能做正确的事,也可能是错误的。如果协作过于紧密,就可能忽略了危险的信号和学习的机会。

建立广泛的环境相联系十分必要。(最好的组织机构既向外部学习也向内部学习。)教师要使道德目标与社会利益联系起来就必须与学生及家长共同努力。而机构为了成功也必须深入它们的环境,既然变革是如此复杂的事,就不应期望学校能独当重任。学习型组织知道对它们的期望和环境中的紧张气氛包含着未来发展的因素。

三、投身变革浪潮

每个人都是变革的动力。(变革太重要了,不能把变革只交给专家,个人的思维模式和熟练掌握是最后的保障。)学校变革不能由校长一人主宰,需要每一位教师将他落实到课堂,落实到师生的每一次接触与交往中。大家都是变革机构中的一员,责任与义务同等重要。

新课程教学实施也是一种变革,这种变革摆在我们面前,是我们的幸运,我们应该加倍珍惜,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无论在教学中将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我们用创造性思维去做过,就不必后悔,无需彷徨。

我想从现在开始,首先从以下方面采取行动。

1.敢于梦想、敢于想象你的未来

未来不可预计,要给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以免束缚学生的发展。

2.设立特定的目标并规定期限

给学生设立目标,对学生在行为过程中有所约束,通过鞭策与鼓励促使学生更快成长。

3.加强动手能力

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要借助各种手段进行强化,增强感性认识,

加深印象,提高效果。

4.重视复习和回忆

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你得保证经常性复习。当你学完后就及时复习要点。每天思考一次,一个星期以后再回忆一次,一个月以后再整理一遍。这将对你大有裨益 。

5.好为人师

总结学习内容的精华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知道的知识教给别人。实际上通过传授知识不仅能加深印象,更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

6.营造充满乐趣的教学方法

“安静坐着,面对老师”的教育方法只能制造出失败的学生。面对学生,更要注重科学,情感与价值感。营造合适的气氛,在每个班级里要“创造一种轻松的气氛”。教育改革应在这方面进行突破。

改革不需要经验,但需要积累。 摆在我们面前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需要为之不懈努力。改革有阻力,有失败,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是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通过本书的学习,我明确了改革教学的方向,下定了改革的决心,我将与我们课题小组为此努力,力争在教改方面开创出一遍新天地。

第四篇: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阳利平

【摘要】:社会发展要求教育以变革来应对社会需求,而教育变革在实践一线开展就不能不涉及到教师作为教育者的变化与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又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完全取决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协同与整体效应的发挥。我国新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或教师角色适应与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收效甚微,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去甚远,教师的专业素质已经成为影响教育质量和制约教育发展的障碍。教师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在自身具有所需的专业素质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也才能真正践行新课程的理想。基于此,本文试图将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语文学科教育领域,构建一个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基本框架,并将其置于具体的学校教育情境进行实际观照,强调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课堂教学与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本文首先阐述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的各种观点,陈述研究范围与方法、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描述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需求背景,阐明教育变革中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调查与分析当前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并提出对策。然后从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3个维度讨论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构成。基于广义知识分类理论和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将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区分为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理论知识和语文实践性知识3个要素:语文学科知识是除普通文化知识以外的语文本体性知识,是语文教师胜任语文教学工作所必须具有的语文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语文教育理论知识是除一般教育学、教学法知识以外的语文条件性知识,是教师将语文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可理解和可掌握知识的工具与桥梁;语文实践性知识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语文学科领域主题或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是能相对自动化的运用于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显性与隐性知识的总和。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从能力的范围与层级将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分为语文教育能力、语文教学能力、语文教研能力和语文创新能力4个方面并展开论述:语文教育能力是最基础的层级能力,贯穿于整个专业活动过程;语文教学能力寓于语文教育能力之中,是语文教研能力的基础;语文教研能力又寓于在语文教学能力之中,是语文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语文创新能力必须以语文教研能力为基础,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最高层级水平。同时,以动机作用理论和道德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依据,从教师的专业理想信念、专业动机态度、专业性格气质和专业自我意识4个方面探讨语文教师的专业情意素质,指出理解语文教师的专业情意是语文教育变革的关键所在。在具体论述过程中,笔者克服以往对语文教师素质研究理论基础薄弱和较为零散、缺乏学科针对性和专业特点的研究缺陷,设计了具有动态特点和可操作性的素质结构,为语文教师评价、资格认定以及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框架。最后,将构建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置于具体的学校语文教育情境中进行实际观照,提出培养和完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具体策略:改革教师教育,实现语文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以及立足于课堂教学,开展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行动研究;展望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走向在于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积累、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丰富的同时,实现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文章力图促使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教师教学实践融为一体,这就使得行动研究这一教师素质发展策略具备了两方面的根本属性:以语文教师个体的实践经验为素质探究的基本出发点和以语文教师共同体作为素质研究的基本组织,从而使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与课堂教学改革乃至和学校的专业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第五篇:《教育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化》学习感受

《教育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化》学习感受

从2014年9月21日登录奥鹏网开始,我已经参加了为期三周的国培学习。在所有的五个专题都通通学完后,让我这个有十几年教龄的老师也倍感压力,很有紧迫感。要与时俱进了,新时期对咱们现代教师的要求真的是越来越高了。这期间,我重点学习了杨春茂老师的《教育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化》,本课程介绍了《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背景和过程,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教育专业化的要求;重点讲解了《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内容及特点。课程紧密围绕当前教改的主导思想,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性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帮助我们一线老师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依据《教师专业标准》践行为人师表的职责。通过对《教师专业标准》的学习,我感受颇深:

一、讲义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意义

一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因为:教育是有规律的,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才有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科学文化知识在发展,教师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培养适应时代的人才。毕竟教育教学质量是老师的灵魂。

二是有利教师的社会地位的提高。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就不会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因此,对教师的教育专业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1) 要有较高的专门(所教学科)知识和技能体系;

(2)经过较长时期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并经过“临床实习”;(3)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爱生;(4)教师职业的自主权。包括在职业生活中,对于专业事宜的判断和行动的独立性,自主地规定适合本职业的资格条件。这个《教师专业标准》是对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它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三部分组成。即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本 师德为先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当然,基本理念是精神,是指导思想;而基本内容是核心,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由三级指标体系构成:第一级指标体系分为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第二级指标为领域;第三级指标为基本要求。而且针对幼儿园、小学、中学在二级、三级指标中基本要求又各有不同。

二、讲义指出了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第一,强调对教师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对教育工作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各级教师要认识各学龄段儿童的特点。懂得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并尊重这些规律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第二,教师要了解有关教育法律、政策,了解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教师的责任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承担着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维护学生会法权利的责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

人才。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第三,强调师德,把师德放在专业标准的首位,列入第一级指标的标题中。强调老师要爱岗勤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真正的爱表现在:(1)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学习,都能成才;(2)了解学生的需要,理解他们的想法;

(3)善于和学生沟通。

第四,突出生命教育。要求教师“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让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新疆佳木斯市十九中张丽莉老师为救学生而自己伤残的英勇事迹,被我们教师队伍所感动,被社会所感动,张丽莉老师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学生,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体现了教师爱护学生生命的天职。每次看到她的事迹,看见她父亲推着轮椅,父女俩相依为命的情景,我都会感动的热泪盈眶。第五,教师要具有全面性、专业性、通识性的知识结构。全面性是指既要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又要掌握教育专业知识。专业性也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这里主要指学科专业。要求教师深入掌握所教学科的学科基本理论、基本体系、学科发展历史、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景。通识性指要求教师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当前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而且知识的创新点都在交叉学科中。通识性还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文化修养。

第六,强调教师自我发展、终身学习,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典范。咱们中国有句老话叫“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钻研,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使成为一名成熟的、优秀的教师。教师还要把读书作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读书增进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总之,上述这些内容是国家、政府及社会从各个方面对教师提出来的要求,杨春茂老师的阐述非常细致,解释得也挺清楚明白。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单纯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并影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好教师。

贵阳花溪黔陶民族中学唐汝碧2014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