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安德的游戏》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栏目: 读书笔记 / 发布于: / 人气:2.9W

第一篇: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

《安德的游戏》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

《安德的游戏》算是我接触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刚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挺郁闷的——它应该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一天下午,手头的事情处理完之后拿起来岁遍翻了一下,竟然发现自己被他吸引了,被主人公安德的命运吸引了——这个生来就背负着使命的家伙,将会经历些什么??

“多余的孩子”从出生他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这是一个计划还是一个阴谋??只是在我看来无论是计划还是阴谋这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来讲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种悲剧吧。从命中注定性情“残暴”的哥哥彼得,到在班级里被别人排斥的“监视器”,安德扎起最初更多的是同情,同情他的遭遇,同情他不能像其他的孩子那样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这一切都源于他身上被赋予的那份崇高的使命,而这,在某些方面有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我们从下努力刻苦的学习,在书本与试卷中埋没的那一个个原本天真烂漫的日期日落、花开花落。

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在后期的军校,安德注定是一个孤独行走孤独战斗的人,他的周围没有任何可以寻求帮助的人,即使有,也会变得没有。安德只能不断的使自己变得强大,不断的成长不断的适应他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而这正合格拉夫上校的心意,毕竟这在他看来是最能将安德培养成一个符合国际舰队需要的天才的最好途径。

当格拉夫上校来接年仅6岁的安德去国际舰队学校报到的时候,安德的一句“我不想去,但我会去的”戳到了我的泪点,在旁边写下“for what?”是的,一个6岁的孩子,一个本该在妈妈怀里哭泣的孩子,说看这样一句话?安德为什么要求?为了那个无比遥远甚至荒唐的使命还是因为他别无选择??我倾向于后一个答案,对这个不公平的现实痛恨无比。 被看重vs被孤立

安德离开了那个虽不温暖但仍有牵挂的家,来到了这个毫无温暖充满未知的训练学校——这个使命与磨难同时开始的地方。我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安德的恐惧与无助,而这一切都在促使安德更加的谨慎,更多的思考更快的成长。

战斗学校不断的将安德放在极限的环境当中,逼着他自己不断的成长与进步。不管是把他提拔到火蜥蜴战队还是更换到野鼠战队,安德总是被拔苗助长着,而安德也在努力的寄去着更多的能量,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并成长着,这个天才成长的道路注定与众不同。 书还没看完,不知道最后安德的命运到底如何,应该是按照格拉夫上校的心意成了卓越的军事天才,打败了虫人完成了伟大的使命,而这一切的辛酸与内心的苦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了吧。

想了一下人生,你可以自由自在的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自然的成长;也可以为着某个使命经历各样的磨难最终取得真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到底怎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吧。

想了一下走出校园踏入社会的我们,这个不完美却真实的社会会给我们准备怎样的挑战?面对这一切与我们最初“梦想”相差如此之大的现实,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向安德一样,坚毅、勇敢、忍耐积极去面对人生的各样风浪还是怨天尤人每天为着这个世界的不完美而苦恼?

加油吧,少年!如果你的身上背负着某种使命就积极勇敢的抗起他,最起码也不辜负了那使命。生命中有许多的磨难,但总不能因这这些磨难而停止了生存的脚步!借用六小龄童一句话:苦练72变,笑对81难!与君共勉。

第二篇:安德的游戏

昨晚看了电影《安德的游戏》,电影中的情节确实很让人震撼。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安德与虫族的交流。当地球上的指挥官等都在想着要打败虫族的时候,只有安德却以这样胜利的方式为耻辱。

看完电影后,久久不能平静。由电影,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做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对于班里的“刺头儿”们,我又何尝不是抱着要“打败”他们的目的呢?也总有人在告诉我,要让他们怕你。要让他们不敢欺负你。

班里有个这样的孩子,上课爱说话,路队爱说话,爱和别人打闹。但是当你把他叫起来之后,他永远说的是“xxx也说话了,你怎么不说他?”现在想起来,他的反抗,他的坏脾气,其实都源自于他所认为的不公平待遇罢了。他急着大声辩解,实际上正是他内心最脆弱的时候。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觉得,不能再去想要征服他,或者说去打败他。而是试着去跟他交流。也许他也会像虫族那样“不会说话”,但是肯定会有别的交流方法的。电影中的少年安德是这样坚信的,我也这样坚信着,总有一种办法,可以与他内心深处进行交流,进行沟通。

第三篇:安德的游戏 读后感

科幻电影鉴赏期末作业

《安德的游戏》观后感

《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这部电影原改编自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得的原名小说作品。这部小说作品发表于1985年,曾经获得过“星云”奖和“雨果”奖,而《安德的游戏》这部电影则是由著名导演加文·胡德执导的。原著小说能够同时获得科幻文学史上的两个最高奖项,这也说明了其对科幻未来世界的奇思妙想和小说对人性的深挖,极具哲理。而电影《安德的游戏》很好地将这种在科幻题材电影中难得可贵的严肃主题做了最忠实的还原。在电影中探讨了一种具有批判性又很适时的思想,例如领导力的真正意义善与恶之间的平衡以及发动战争的原因。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是一部一部比较有思想的电影,看完之后让我沉思了好久。

这部电影主要是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遭受虫族(一个外星物种)的侵略性攻击之后,人们花费数年的时间去培育新的一代天才,并将他们训练成为优秀的战士以抵御虫族的再次攻击。故事的主人公安德?维京在这些天才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最亮眼的指挥官,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指挥人类的部队消灭了虫族的整个星球。

刚开始在学校,安德是一个很瘦弱的小男孩,经常被在训练营的同学伯纳德和哥哥欺负。但安德不是一个软弱的人,在被同伯纳德欺负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他选择奋起反击,狠狠地教训那位欺负他的同学。单纯不借助武器的面对面单挑,单薄的安德不可能是伯纳德的对手。安德在战胜伯纳德的时候就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冷静,先是示敌以弱,在伯纳德措不及防的情况下借助工具狠狠地打击了伯纳德。我很欣赏安德的这种机智,其实很多时候在现实中处理问题,我们都应该采取安德式的行为。一时的示弱不能代表软弱,潜伏寻找致命的一击,在对手措不及防的情况下给他狠狠的一击。在正面对碰不及敌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避其锋芒,懂得击其弱点。

之后,安德被格拉夫带到一所建立在轨道空间上的战争学院上。为了训练安德的领导能力,格拉夫从一开始就将安德捧成第一人,并让其他人了解指挥官只有一名,让其他人对安德产生嫉妒,之后安德便被孤立了。这样的逆境没有让安德低头,凭借着他对人性不可思议的理解,他很快就重新获得了友谊。与此同时,紧张的战争训练,各种理论课、搏击课、战斗实战训练让安德快速地成长起来。尤其是在零重力的战斗教室里进行的激光训练更体现了他出色的战术和体能。在不久之后,安德晋级到遥远星球的军官学校深造,并由在多年之前曾经打败虫族、才华横溢的指挥官马泽?雷汗进行指导训练学习。安德的能力很快获得了提升,在模拟对战中的表现越来越出色。格拉夫和雷汗都很清楚虫族很快将再次对地球进行下一次的攻击,为了抵御虫族的侵略,他们加强了对安德的训练。在一次终极测试中,安德以消耗近乎整个舰队的代价摧毁了整个虫族生存的星球。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并非是一次测试,这是一次真实的指挥游戏。安德玩的不是一场游戏,而是一场人类与虫族对抗的星际大战。而最后,虫族的整个星球,虫族的整个族群都可能毁在了安德手中。

这时候,我觉得电影的精华部分出来了。在对战争的结果进行评价的时候,不同的人怀着不一样的态度。一派是以格拉夫和雷汗为主的派别,他们始终认为,虫族是人类生存的潜在威胁,而为了消除威胁,我们应该斩草除根,消灭整个外星族群。他们看中的是战争胜利的结果,不看中战争胜利的方式。而另外的一派是以安德为主的派别,他们认为战争的目的不是盲目的消灭敌人。我们应该注重和平共处,敌人或许可以成为朋友。当我们总把把别人当成敌人,总想着去消除敌人的时候,敌人连退步和妥协的机会都没有了。还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胜利的方式远远比结果更为重要。有时候,我们可以把敌人转化为朋友,这种胜利的方式比消灭敌人更好。

科幻电影鉴赏期末作业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思考了很多。两种看法,我更倾向于后者。对于电影中的那种血腥的胜利,真的是我们最想要的结果么?虽然他们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但是主动出击的地球不对不像是一名自卫者,这是一名侵略者的行为。《安德的游戏》在预告片中也曾经暗示了战争的本质不是一场游戏,其背后的伦理观更值得我们深思。看完这一段,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现实社会中的某些国家,总是接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借口到处发动战争。其中给那些无辜人民带来的损伤远远大于平定威胁的收益。战争不是一场游戏,我们很多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外星物种,我们在对待他们的时候 ,真的是要毫不保留地进行毁灭么?而对待某些国家口中的恐怖分子,真的是凭武力正面对抗就能消灭其根源么?我认为理解他们比正面地去对抗他们更好。像电影中对待虫族人类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攻击的行为我是不认同的。人类没有尽全力去理解虫族这个族群,获取与他们交流的机会,这就是一个错误的决策。虽然最后人类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这种胜利的味道总是含着一种苦涩感。理解能给对立的双方带来和平的解决方式,带来一种不一样的胜利。就像电影中安德说的那样:“当你真正了解他们的时候,你也会爱上他们。”理解很多时候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胜利。

战争的本质不是一场游戏,这是电影想表达的另外一个主题。在电影里面,安德以一场游戏的形式结束了一场战争。貌似这像在说战争就如同一场游戏一般,来的快去的快,不用思考很多都能随意进行。实质上电影表达的是另外的一种思想,战争的本质不仅仅是一场游戏,我们不能随意对待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也不是如同游戏那样,只有胜利和失败,在战争的背后还有很多的伦理道德观值得我们深思。就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样,战争让很多家庭支离破碎,让很多儿童失去了父母。这原本就是一种不公平的剥夺。在电影中,我们还可以留意到,那些被选出来的天才儿童,在战争之后他们能获得的是什么呢?战争不是一场游戏,现实世界和虚拟的世界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在战争结束之后,孩子们的童年会变成如何,他们还会有童真吗?他们的手上,沾满了虫族的血。就像安德在片末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他为自己灭了整个族群而深感罪恶,心灵也受了很大的伤害。战争结束了,能给这些孩子留下来的是什么样的童年。现实生活中的战争,给儿童们留下来的童年也同样是悲惨的。为此,我们应该谨慎对待战争,因为战争不是一场游戏。

《安德的游戏》这部电影对比与之前很多关于科幻未来战争的电影,他有着属于自己的鲜明特色。首先,在对人物故事的描述方面,这部电影遵循了原著小说的描述,着重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想法,并希望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去表达电影的思想,表达出原著作者对善恶平衡之间的哲理性争辩和思考。再者,这部电影里面应用了最新的特效,使得整部电影的画面让人看得觉得非常舒服,唯美的画面给电影增色了不少。另外,导演在选择主角的时候也选得非常好。电影中高高瘦瘦,有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的小男孩非常符合原著描述的那个主角。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外表柔弱,内在坚强而且机智。

当然,这部电影也是存在着一些不足的。比如在他的人物描述方面,主人公的学习进展太快了,原著中一些原本很好的斗智斗勇的场面和主人公的心理不断的挣扎变化都不能完美地展现出来。还有,电影为了把故事压缩在两个小时内,不得不把原著中的四年发展历程改为一年的学习历程,这无疑让我们这些观赏者失去了对原著的清晰了解,毕竟原著是一部获得了两个科幻小说界最高荣誉奖的作品。这部作品还是很值得我们去品味的。但无论如何,导演加文·胡德还是比较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安德的游戏》这部作品,也让我们对它有了一个较清晰的初步认知。我认为这是一部比较好的科幻题材作品,值得一看。

第四篇:《安德的游戏》影评

《安德的游戏》影评 《安德的游戏》是根据一部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讲述了人类已步入太空时代,但却在短短数十年间遭到一种外星生物——虫族的两次袭击。在“第二次入侵”中,人类的主力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然而,一个名叫梅泽·瑞克汉姆的指挥官仅靠一支小舰队竟奇迹般的消灭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的虫族舰队,从而挽救了人类。

很多年以后,为了抵御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入侵”,人类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天才儿童送到外太空舰队中接受特殊培训,希望能培养出像梅泽·瑞克汉姆一样优秀的指挥官,率领人类舰队与虫族战斗。主人公安德就是其中一个被选中接受重点培养的天才儿童。

作为一部以太空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即便连最苛刻的观众也会承认,电影关于战斗的描写充满了想象力与史诗感。看到安德在操作台上带领自己的团队,指挥千军万马,那种挥斥方遒,弹指间灰飞烟灭的气势,举手投足都充满了优雅美感。安德如同一位交响乐团的指挥大师,整个战斗仿佛变成了一场华丽乐章,在不断变奏中走向华丽高潮。这些激动人心的场景与段落,对于那些曾心怀将军之梦的少年而言,就是梦想成真的时刻。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绪贯穿着整部电影。从始至终,沉重的压抑感在电影中强势横亘。这种压抑自原著而来,前期是安德不断地自我怀疑与挣扎,是面对强势者霸凌时的无奈反抗与疯狂失控;中段是在心理游戏与梦境中的彷徨不定;到了终局,则是在突变中将电影前100分钟所缓缓堆积的理智与情感都摧毁殆尽,最终胜利的喜悦却以少年主角的悔恨和泪水作为句点。少年发现了成人的欺骗与残忍,而为他拭去泪水的,却是异族锋利的指尖。

《安德的游戏》为观众提供了两个维度的视角,孩子的游戏与成人的战争,当二者合而为一,孩子意识到他们的游戏原本是最残酷的战争时,或许曾经的传奇英雄,激动人心的战争,都会在现实面前显得虚幻与空洞。而回归现实,所谓的虫族其实也是我们的各种所谓“敌人”,是否要先发制人,是否要将丧失抵抗的对手一再打击,甚至将其置于决绝死地,这是电影提给每个人的疑问,却并不给予正确答案。这个世界,有人反思战争,也有人鼓吹仇恨,崇拜杀戮与铁血,对人类的最大伤害,一切惨绝人寰行为的主使者,从来不是什么心怀叵测的天外来客或神秘异族,那些双手沾染鲜血,打磨武器,并赋予杀戮美名的,分明就是我们的同族——人类。

撰稿人:八年五班印舣

第五篇:安德的游戏影评

安德的游戏影评 安德游戏的世界观,除去虫族入侵与人类反攻这一大背景外,其它重要设计在电影中都表达得有点过于仓促和潦草,至少对非原著读者缺乏足够说服力。比如人类的星际战争为何要如此依赖一群心智未熟的孩子?“安德”为何自一开始就如此倍受关注,与众不同?安德为何对自己身为“老三”的身世耿耿于怀?他与兄长彼得(来自好范 文网:)及姐姐华伦蒂之间究竟有怎样的牵扯与羁绊?安德又是如何在严苛的环境与不断的挫折中步步成长,从一个在零重力教室里打斗的少年一跃成为最高舰队指挥官的?由于时长限制,电影几乎都没有给出清楚交待,在叙事逻辑上自然也难以构建起强力的支撑。不过当观众的思维通路对这些语焉不详的部分自动补完并默认放行的话,电影在视觉冲击及情绪感染上的出色便开始展现光辉。必须承认,无论零重力战斗教室的独特设计,亦或者最后大战的恢宏壮阔,都让人眼前一亮,而最后一刻的反转,也的确能让第一次进入这个故事的人感到惊诧,进而陷入思考。

当然,作为一部以太空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即便连最苛刻的观众也会承认,电影关于战斗的描写充满了想象力与史诗感。看到安德在操作台上带领自己的团队,指挥千军万马,那种挥斥方遒,弹指间灰飞烟灭的气势,举手投足都充满了优雅美感。安德如同一位交响乐团的指挥大师,整个战斗仿佛变成了一场华丽乐章,在不断变奏中走向华丽高潮。这些激动人心的场景与段落,对于那些曾心怀将军之梦的少年而言,就是梦想成真的时刻。

还有另外一种情绪贯穿着整部电影。从始至终,沉重的压抑感在电影中强势横亘。这种压抑自原著而来,前期是安德不断地自我怀疑与挣扎,是面对强势者霸凌时的无奈反抗与疯狂失控;中段是在心理游戏与梦境中的彷徨不定;到了终局,则是在突变中将电影前100分钟所缓缓堆积的理智与情感都摧毁殆尽,最终胜利的喜悦却以少年主角的悔恨和泪水作为句点。少年发现了成人的欺骗与残忍,而为他拭去泪水的,却是异族锋利的指尖,何其讽刺。

《安德的游戏》为观众提供了两个维度的视角,孩子的游戏与成人的战争,当二者合而为一,孩子意识到他们的游戏原本是最残酷的战争时,或许曾经的传奇英雄,激动人心的战争,都会在现实面前显得虚幻与空洞。而回归现实,所谓的虫族其实也是我们的各种所谓“敌人”,国家的,民族的,派系的,个体的,如何去揣度他人的恶意,是否要先发制人,是否要将丧失抵抗的对手一再打击,甚至将其置于决绝死地,这是电影提给每个人的疑问,却并不赠送正确答案。这个世界,有人反思战争,也有人鼓吹仇恨,崇拜杀戮与铁血,对人类的最大伤害,一切惨绝人寰行为的主使者,从来不是什么心怀叵测的天外来客或神秘异族,那些双手沾染鲜血,打磨武器,并赋予杀戮美名的,分明就是我们的同族——人类。而那样的基因,就深植在你我及万千人的身体里,只不过他与善共存,彼此争夺,选择的权力,就紧攥在每个人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