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境界与原理》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栏目: 读书笔记 / 发布于: / 人气:3.32W

第一篇:《眼界决定境界》读书笔记

《境界与原理》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幸福是什么?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一千个人又会有一千个答案。的确,生活境遇不同,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也就不同。所以当我捧读《眼界决定境界》一书,看到标题《幸福源于达观的生活态度》时,不禁淡然一笑,心想:幸福谁又能说得清呢?

然而,目光还是忍不住投向那个站在幸福旁边的词“达观”。“达观就是一种对生活很看得开的态度,是对生活的一种独特感受。” 我的心突然为之一动,继续往下读,“生活就像是一团缠结不清的纱线,它是由悲伤和喜悦构成的,而喜悦正是因为有了悲伤才是可爱的。生活的舞台上,不幸和幸运,前后相随,鱼贯而出,使我们依次体味悲伤和快乐……”很久没有看到这样富有诗情、情感浓烈的言辞了,于是定了定心绪,寻找起身边达观的生活态度。

很自然的,想到了80高龄的师傅徐菊美老师。那天去看她,听她从容道来:年前她突发房颤,引发心梗,被送进了人民医院急症室。经过4个小时的抢救后,病情仍不稳定,被送到湖州住院开刀近1个月,期间院方还发出过病危通知单。后来大病初愈回到平湖,却又因突发高烧不得不第三次住院。

看着形容消瘦的徐老师,听着她的讲述,我的心里也充满了焦虑。但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当我告辞时,徐老师竟然拿出了她的一份手稿,说是她近日写的一篇文章,嘱我帮她打印一下,改一改。

我吃惊地看着眼前的这位头发花白、满脸病容的老人,脱口而出:“师傅,你在生病呀,还写文章?”她笑了:“我生病期间有那么多人关心我,来看我,我实在很感动啊,想写下来表示一下感激之情。”接过师傅递过来的两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稿纸,耳边又响起了她的话音:“身体实在不行,所以写得很杂乱,你帮我改改……”接过这沉甸甸的稿纸,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在身患重病的时候,心里惦念的却是要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在疼痛难忍的时候,心怀里荡漾的竟然是别人给予的温暖。我想,这样的心态大概就是达观吧,而这样的人一定是最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但愿我们都能够像《眼界决定境界》一书中所写的那样,认真地完成生活的职责,用心地感受生活的乐趣,尽管有时生活并不如人意,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幸福的生活态度——达观!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的著作,日前我快速品读了这本书,这本书从四个方面对课程开发展开了讨论,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以下是我看完此书后的几点感悟。

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人从出生时呱呱坠地开始就一直不间断地接受着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教育孩子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很多教育其实是孩子不乐意、甚至讨厌的,没有谁生下来就想学习,只是迫于要在社会中生存罢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体现了,孩子们都只乐意在百草园,抓抓虫子,找找乐子,都是被家长逼着去三味书屋,不情不愿的听先生讲课。我小的时候也是,上课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窗外的风吹草动都让我很神往,唯独老师的念念有词让我感到烦躁。但是,难道就放任孩子这样的天性吗?那我们的社会还怎样正常运转?人类还怎样发展延续?所以学校和教师就是改变孩子行为模式的重要存在,教育就是痛苦的必不可少的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我认为应该教给学生在生活中学不到的、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能获得满足感的思维性的知识。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技能,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如果教师教授的内容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使出

全力也不能获得成功、获得满足感,甚至感到沮丧、感到失望,那教育的意义也就丧失了。生活中的知识是学生可以潜移默化的学到的,教师应该教授学生那些学生日常很少接触的,需要学才能会的知识,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的伟大和威严。

学生学到什么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很多时候,一个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差别很大,有的学习很好、能力很强,有的对学习一窍不通、能力很弱。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等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一味的教给学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探究。教师应该多开展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由已故学者施良方先生翻译的,它被《卡潘》杂志评为自1906年以来对学校课程领域影响最大的两本著作之一。这次我只是草草的通读了全文,有时间一定要再细细回味。

第三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一、本书及其作者简介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the basicprinciples of curriculumand instruction),作者是r,就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这本书是源于1940年泰勒在课堂中主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课程的讲义内容,1949年由芝加哥大学发行单行本。这本书由於奇丰富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成为课程理论的里程碑,被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自1949年初版以来,该书已重印40余次,并以多种文字翻译出版。

这本书从四个方面对课程开发展开讨论——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如何评价?泰勒在书中提出的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考察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基本原理,既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现代课程研究开创了范式读这本书首先得到的是方法论的启示。值得注意的是,泰勒并没有直接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想阅读本书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这种方法论的思考实际上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很有启发的。

行为目标是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关键词之一。它是制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目标的核心。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详细介绍了行为目标的相关概念,以及与它相关的需要与兴趣等因素和基于行为目标的评估模式,并给出了构架教育目标的几个来源。为了使论述过程更加的能为读者所了解,也为了本书能真正成为能指导教育工作者的书,在书上他给出了很多这样的说明:“为了能透彻了解从学生兴趣与需要的资料中,获得教育目标的各种解释以及所涉及的种种困难,我建议你记下你所熟悉的一些学生团体的有关资料,并尽可能全面地阐释一组有关他们兴趣与需要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隐含的教育目标写下来。??”这就像是一个教育专家,坐在你的对面,和你侃侃而谈,告诉你如何在实际上操作你的课程,告诉你他的原理能有多大的生命力。

阅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可以从内容和行为两维来界定教育目标。我们在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的时候,对教育目标的表述有的时候容易流于形式,限于空洞,在说明教育目标的时候,泰勒指出:“最为有效的陈述目标的行为,是以这样的措辞来表达: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能言明这种行为能

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和内容。”并且还给出了一个二维图表形式。这种二维的思维方式对我将来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一定很有用。实际上,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编制测验的时候也经常用这种方式,我们通常将各章的内容列成一个纵列,而将实际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以“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和“熟练运用”等几个程度来标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决定各个章节的权重和最后测验的形式——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样同一个教学科目的老师就能基于一个很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评价,这对于我们加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规范是很有帮助的。

作为一本教育经典,《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迄今仍然是课程领域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该书给人的启示非常巨大,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学习和思索。

二、感想体会

1、在最低层面上,学习心理这门学问,能使我们分辨出人类的哪些变化是可以期望通过学习过程产生的,而哪些是不可以的。例如,很明显,年轻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养成卫生习惯并获得健康知识,然而,他们无法直接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身高。就学习问题而言,幼童能学会使他们的身体反应趋向更符合社会期望的方向,却无法通过学习完全抑制身体反应。那种试图教儿童安静地呆在学校里的陈旧观念,其实是在强行实施不可能达到的教育目的。(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31页)

这就是我常说的,不要和大自然作对,不要自以为人定胜天。教育者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能学会,不要以为教育万能。一定要搞清哪些变化可以通过学习产生,哪些则不能。获得这种清醒,这种见识,不但需要经验,而且需要“学习心理学”这门知识。无知者无畏。缺乏心理学知识的教师,会不分青红皂白,不管学生具体情况,幻想只要自己“严格要求”,就什么都能“要求”出来,结果当然是碰一大堆钉子,搞得满心沮丧,或者满腔愤怒。所以我希望老师们找个时间静下心来,把自己对学生的希望一条条具体写出来,然后冷静地审视它们,看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只是主观幻想,属于“不可能达到的教育目的”。

2、在较高层面上,学习心理学这门学问,使我们能分辨出哪些目标是可行的,而哪些目标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实现,或者在预期的年龄段根本就无法实现。例如,在幼儿园和小学期间,通过教育经验能够使儿童的人格结构发生大量的改变,可是旨在使16岁少年的人格结构发生深刻改变的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将无法实现。16岁时,人格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对基本的人格

结构进行再教育就变成非常困难的任务,而且通过正规的学校计划已不可能完成。(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33页)

高中的教师和学生家长还经常强调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事实是高中生早已形成了自己一套学习习惯,高中老师能对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做某些微调,就已经不错了。千年前的《学记》中就已提出了类似的“当其可之谓时”的原则了。其实初中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容易转变的。当然,比起高中生来,初中生可塑性要稍强一些,但因人而异,而且每个人可塑的部分不同。有的孩子或者学习成绩能提高,人格不会有什么变化,有的孩子或许能形成某种好的新习惯,但其他旧习惯是不会改的,有的孩子或许人际关系能打开新局面,但个性整体并无变化。也就是说,多数人局部有可能调整,整体人格框架是不会变的。所以教师必须清醒而明智。清醒才能少做无用功,明智才能把钢使在刀刃上。

3、学习心理学这门学问的另一个用途,涉及将可实现的教育目标安排到各个年级。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达到一个目标需要花多长时间,在哪个年龄段做这样的努力最有效率。(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34页)……一般说来,儿童的基本态度不会因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月的教学而发生显著转变。同样地,我们获得的关于发生其他类型的行为变化(如思维和学习的方式,基本的习惯和实践、兴趣等方面的变化)所需时间的资料,也说明了这一点。(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36页)三个月就是一个学期。就是说,学生要发生显著变化,没有一个多学期是不行的。日本有一位学者认为至少需要100天。如果这个结论有科学性,那么可以由此推知,我们很多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中学生的变化未免太神速了。或者这是特例,或者其效果是有水分的,欠真实。我们由此还可以推知,学校里流行的各项评比,要求今天发现问题明天就必须改正,班级平均分低几分就让教师下岗,在多数情况下是违反学生心理规律、也就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如果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那大概也是假象为多,并非真实的进步。教育没有神话,教育是老老实实、耐心细致的事情。办教育不同于办公司,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乱搞指标管理。如果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真明白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他们就不会逼迫教师“一个月上一个新台阶”。如果教师真懂得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他们就不会逼迫学生迅速进步,迅速提高学习成绩;他们对上级的瞎指挥也就会心中有数,即使不得不执行,也会做些微调,来保护孩子。教师与教育者这

两个称谓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为了成为成功的教育者,而不是简单重复的教书匠,将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中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是必要的。

4、“思维”这一术语被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使用,但是一般来说,它所隐含的行为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纯地记忆和重复这些观念。(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60页)重复本质上是机器和动物的特点。我们在哪里看到不断的机械重复,就一定会在哪里发现思想的贫乏。思维不是复制,而是联系,是把一些概念联系起来。我们可以把重复性的记忆看成简单再生产,只有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变化,而把思维看成扩大再生产,产生了新的东西。用这种观点观察我们的教育,你会发现我们的教育“思维含量”很低。我们的教学训练,几乎总是用不管的重复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和技巧,考试也基本上是考这种东西,记性好的学生占便宜。我们还迷信“熟能生巧”,而这恰恰主要是手工业者的人生智慧。用这样的思路教育学生,结果他们脑子里就会装满“知识”,但缺乏思考能力,久而久之甚至会失去思考的习惯。别处不用说,你从网上教师的提问就能看出,他们总是希望别人告诉自己“怎么办”,然后他记住,然后他就去做,至于为什么该这么办,他往往很客气地不予追究。他不想思考,而且已经不会思考了。教师如此,学生可想而知。重复很可能成为思维的敌人。只有大幅度减少对重复性记忆的关注,把注意力转移到思维能力培养上来,教育才算走上了正轨。毛泽东早就说过,要把精力集中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现在真懂得这一点的教育行政官员和老师,比例实在太小了。这也就造成了在新课改以后还有那么多的教师在拿着新教材教授旧课程。许多教师认为新课改的教科书“缺乏实质内容”,据我所知,以九年级化学为例,有一些学校用学案代替教科书,教科书根本没用过。

第四篇:人口原理读书笔记

《人口原理》读书笔记

会计078班 2110907206 李婧媛

一 马尔萨斯简介

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牧师和教授。马尔萨斯主义(malthusianism)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所创立的人口理论体系。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马尔萨斯于1798年所创立的关于人口增加与食物增加速度相对比的一种人口理论,其主要论点和结论为: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把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放的问题和灾难归结为人口过剩的结果。

二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写作背景 马尔萨斯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殖民地独立立运动的时代,是资本主义上升的时代。当英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人口也迅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阶级冲突越来越激烈。这种状况引发了思想界对未来社会走向的全面关注和讨论。当时英国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威廉.葛德文,深受启蒙主义和法国革命的影响,在同当时的反动政治家葛德蒙·柏克就法国革命问题进行论战中,于1793年写成了著名的《论政治正义及其对道德和幸福的影响》一书。葛德文同情法国革命,但他认为,只要唤醒人们的理性,私有制就可以自行消灭,自由平等的新社会就会降临人世间。葛德文继对华莱士《纵谈未来》一书中阐述的财产公有制能够消灭贫困和罪恶,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之后,又对共产主义造成人口过剩这一思想评论到:对于政治问题费尽心思的作者推荐平等财产,或者照他的想法叫做共有财产。

然而除了所谓可喜的事之处,当展示出真正的关于这一构思之后,发现他所预想到作为其结果而产生过多的人口的议论,却粉碎他的全部思想体系,于是又回到了漠不关心的和绝望的状态上。接着,葛氏指出:这样的因难可以预见在极其遥远的未来。地球上的人类能够居住的地方目前有3/4没有耕种。已经耕种的部分能够无限地加以改善,在几万个世纪里或许人口是继续不断的增加着,可以看到,地球依旧是能够充分地养活它的居民。??对于人类本质利益的筹划和打算,却害怕说什么人类太过于幸福了,说作为必然的结果,在遥远的将来人口将变成太稠密了而退缩回来,完全是没有道理的。葛氏是批判华氏杞人忧天的思想,认为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土地未开采,已开采的土地还可以大大改进,所以人口数量可以增长。同时,葛氏不仅从人口与土地上提出这个问题,而且认为,人们的理性会控制自已少生或不生。“因此当地球不能再容更多的人口时,活着的人将会停止繁殖。其所以如此,是因为造成那么多人口的错误动机或义务的任何

动机已经不存在了。不但如此,而且人将会变得长生不老,社会上只是由大人构成,小孩子也会不存了。”正是葛德文的上述思想,成为马尔萨斯写作人口论的动机之一。

与葛德文的思想相近似,法国启蒙思想家孔多塞在1794年出版了《论人类精神进化的过程》一书,同样认为社会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制度,好的制度会使一切财富、教育、机遇和性别不平等消失,使人口增长不致因生活资料匮乏而阻滞。

马尔萨斯1798年匿名发表《论影响社会改良有前途的人口原理,并论葛德文、孔多塞和其他作家的推测》,此即为人口论第一版。

三 人口原理的提出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从两个抽象前提出发:第一,食物为人类生 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但几乎保持现状;认为在这两者中,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更为巨大。人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即以1、2、4、8、16、32、64、128、256、512的增加率增加;生活资料将以1、2、3、4、5、6、7、8、9、10的算术级数增加率增加。当人口增加超过了生活资料的增加,自然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来限制人口增加。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第一版中把自己的理论归结为三点:“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然增加;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在《人口原理》第二版中,马尔萨斯提出了所谓道德抑制,即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并且在婚前要保持贞操。他认为,如果不实行道德抑制,那么由人口增殖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产生的贫困和罪恶就无法避免。他把原先提出三点结论改为“1、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3、这些抑制和那些遏止人口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马尔萨斯认为这就是支配人类命运的永恒的和自然的人口规律。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的主要论点之一,他以“土地收益递减规律”作为自己人口理论的经济学和自然史的基础,认为由于“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使食物赶不上以几何级数速度增加的人口的需要。马尔萨斯主义的错误和反动本质,就在于他抛开社会制度,从人类作为生物的属性出发,制造了一个抽象的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把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劳动群众失业和贫困,都归因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掩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群众的失业和贫困的真正根源,公然宣扬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由“人口自然规律”所决定的,是永恒不变的,从而反对社会革命。

四 抑制人口增长的办法

人类的性本能决定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若不加以控制,每25年可增加一倍;因土地有限而导致的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食物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人口受生活资料的制约,在缺乏有效控制的条件下,便随生活资料的增加而增加。因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食物供应的增长速度,随时间推移,人口将超过食物的供给量。而食物不足会引起贫困、恶习等出现。故人口与食物间的不平衡总是通过抑制人口增长而加以改善。他提出两类抑制人口增长的方法为:道德抑制与积极抑制。前者指人们通过晚婚、独身、节育来控制出生率;但若人们未能通过道德抑制控制住人口的增长,则恶习、贫困、战争、疾病、瘟疫、供水等各种形式的积极抑制将会使人口减少,以达到人口增长与食物供应间的平衡。他认为,积极抑制是残酷的,鼓励人们采用道德抑制,以避免恶习或贫困发生。马尔萨斯人口论是近代人口学诞生的标志。该理论存在的问题很多,特别是作为精确的人口增长与食物增长的比例关系缺乏充足的事实根据,也没有认识到社会与科技进步给人们的生育观及食物供应水平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五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科学性辩证

马尔萨斯利用他所编造的所谓人口原理,首先反对葛德文等人的社会改革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穷和罪恶并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废除财产私有制,实行婚姻自由,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势必刺激人口增加,最终使建立起来的平等社会制度趋于瓦解。只有保持财产私有制以及各人担负起养育自己孩子的责任,才能使人们自制,不至于生殖过多的子女。所以,财产私有制是出自人性的“人口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产生,它是永恒存在而不能被推翻的;其次,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认为济贫法使不能独立维持家庭的人也将结婚,生育子女,这是供养贫民以创造贫民。他宣扬贫民产生的原因是他自身贫困,救济的手段,在他自己身上,而不在于别人,政府和社会对此是完全无力的;再次,宣扬工(请您支持:)人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人人口的多寡。他认为一国的生活资料是一定的,如果人口增加超过了生活资料的增长、工人人数超过劳动市场需求的比例,就会使工资下降和工人生活恶化,从而使工人繁殖减少,人口增加减少。工资低廉,工人人数众多,工人为维持自己的收入,就必须加倍地努力工作,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直到后来,生活资料和人口保持同一比例,于是工人生活获得改善,工资又提高,对人口限制又会放松,工人的生活会再度恶化。工资水平就是这样随人口的增减而上下波动。

当代经济学家凯恩斯对马尔萨斯及其《人口论》高度评价道:“在从18世纪至今的人类科学史上,马尔萨斯是与约翰·洛克、大卫·休谟、亚当·斯密、查尔斯·达尔文、威廉·佩利、詹姆斯·米尔、杰里米·边沁等人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一起的,不仅在情感上,而且在实质上。他属于伟人的行列。他的《人口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1]然而更多的却是对他及其人口论的批判。经济学家西斯蒙第认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陷入了严重的错误”,是

“彻头彻尾的谬论”。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马尔萨斯《人口论》“这部著作的实际目的,是为了英国现政府和土地贵族的利益,‘从经济学上’证明法国革命及其英国的支持者追求改革的意图的空想。”为此,西方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总结到:“有人说他是人类的恩人。又有人说他是恶魔。有人说他是深刻的思想家。又有人说他是笨伯。从《人口论》问世之日起,直到今天,马尔萨斯很 幸运地——因为这是一种幸运——是同样不合理的、彼此矛盾的评价的主题。”

第五篇:德育原理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 信仰与道德、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敏感、现实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在于目前中国德育现实中业已存在的对于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回避。“价值无根性”的德育已经导致了德育实效上的“实质性低迷”。如果不加以矫正,中国德育所面临的危机将日益严重。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重点进行了宗教信仰与道德教育、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人生信仰与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的研究。

作者简介 檀传宝,1962年生,安徽省怀宁人,教育学博士、博士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农村普通完全中学工作过8年。硕士、博士阶段分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1993)、南京师范大学(1993——1996)。1996——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现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伦理学。

主要研究成果有个人专著《德育美学观》(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美善相谐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教育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绪论

第二章 德性、德性生活的实存与历史——对于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本质的思考

第三章 试论对宗教信仰的社会观照与人生观照

第四章 论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

第五章 圣育与德育——小原国芳“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关系思想研究

第六章 政治信仰与道德建设——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两种抉择

第七章 政治信仰与道德素养培育有效性的探索——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的几点共性

第八章 幸福教育论

第九章 圣贤教育论——对一种中国古代教育德育智慧的再认识

第十章 信仰与人格——信仰教育的道德教育意义及其确认 德育专著导读《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

檀传宝,1962年生,安徽省怀宁人,教育学博士、博士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农村普通完全中学工作过8年。硕士、博士阶段分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1993)、南京师范大学(1993——1996)。1996——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现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伦理学。

主要研究成果有个人专著《德育美学观》(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美善相谐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教育学术论文70余篇。

《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是檀传宝在20世纪末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学校德育思考的成果之一。内容摘要如下:

信仰与道德、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敏感、现实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在于目前中国德育现实中业已存在的对于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回避。“价值无根性”的德育已经导致了德育实效上的“实质性低迷”。如果不加以矫正,中国德育所面临的危机将日益严重。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重点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宗教信仰与道德教育

从社会批判的角度看,宗教的确是“人民的鸦片”;但是如对宗教进行人生关照,又不难发现其在终极价值关怀上的某些特殊意义。在宗教信仰体系之中,终极信仰往往能够给信仰者以饯行道德的精神根据和神圣体验。宗教组织也往往能在进行信仰与道德培育时最充分地

利用人类文化的全部成果。因而宗教道德教育具有十分突出的神圣性、精神性和文化性。研究宗教之信仰与道德教育的模式,发掘宗教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对学校德育的改善是十分必要的。本书以小原国芳为个案讨论了如何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掘、利用宗教的道德教育资源问题。小原国芳对宗教文化的开放心态,对人生理想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借鉴诸多宗教范畴如“使命”、“爱”、“良知” 等等解释、解决学校德育问题的思考都是富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

二、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

传统的中国人(尤其是儒家)总体上以哲学形态的信仰而非宗教信仰的方式去满足其对于终极价值的需要。中国古人常以修身上的至境追求去求得其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以道德推论政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逻辑之一。“文革” 时期,中国(大陆)则反其道而行之,上演了一幕以政治取代道德的社会与教育的悲剧。学校德育有必要以史为鉴,探索政治信仰与道德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通过对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比较研究不难看出:有效的德育目的必须内在于德育过程之中,同时也必须通过教育过程与社会过程的统一才能实现;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的互动,是有效德育的前提条件之一;学校道德教育环境的创造是有效德育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活动是教育之本,无论是信仰教育还是道德教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都是最为重要的中介环节。

三、人生信仰与道德教育

人生信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信仰形态。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必须以人生信仰为中介形式。人生信仰与道德教育关系的两个重要关节点乃是幸福观与圣贤人格问题。首先,人生问题可以还原为对幸福的追寻,对人生意义(或幸福)追寻的关键是道德实践规范问题。教育的目标之一应是个体的幸福,而幸福(由于其精神含量)又是一种必须通过教育去培养的能力。无论是感受幸福或是创造幸福,主体既需要建立其根本的人生信仰体系,又需要建构其日常道德行为的规范系统。其次,人具有未完成性及超越自身的需要,“学为圣贤”不仅是一种价值导向而且也有其人性的根据。中国古代德育充分肯定“学为圣贤”的必要性,通过对圣贤人格的优越性的充分展示,设计出分层次的圣贤学习目标,以及试图在政治与教育体制上对圣贤教育予以制度保证等等。这些有关圣贤人格教育的智慧是今日德育可资分析、借鉴的宝藏。

信仰道德人格建构有论证、聚合、圣化与提升的作用。要提高中国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扎实地开展信仰教育。为此应当:1.确认信仰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必要性;2.按照信仰形态开展信仰教育;3.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实际设计合适的信仰教育形式并使之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引论》

詹万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历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上的主题报告、开幕词和总结报告,全面阐述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实验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管理措施,真实记录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阅读此书,可对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和实验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验报告集》

詹万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荟萃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的系列实验读本??《德育》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成长册》的几十篇实验报告。这些实验报告是在历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评审出来的优秀成果基础上精选出来的,是全国几十个实验区、千所实验校、万名实验教师研究成果的精华。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

詹万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为基本原则,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论文集》

詹万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荟萃了本课题实验区、实验校承担的子课题的研究论文几十篇。这些论文是在历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评审出来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精选而成的,是全国几十个实验区、上千所实验校、上万名实验教师研究成果的精华,内容涉及小学、中学、中职、中师及大学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的研究,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道德教育底蕴的寻绎——《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评介

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一书,是我国青年学者檀传宝博士继《德育美学观》之后的又一力作。在书中作者指出,人性固然是生物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但人的本质却是对于生命意义的精神性的企求。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本源的功能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现代人解脱了传统社会种种条规的束缚与禁锢,可能也必须独自面对世界——一个人们有了更多需要也有了更多满足需要手段的世界。在纷繁的世界面前,现代人也就有了更多无所执著的空虚与无所依傍的孤独。也正因为如此,有所执著才成了现代人渴求的精神品质。有所执著也就是信仰,而信仰是个体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的根基。没有信仰,道德就可能蜕变为牟取私利的伎俩。该书从宗教信仰、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三个层面探讨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详尽论述了信仰对道德人格建构有论证、聚合、圣化与提升的作用,认为要提高中国道德教育的实效就必须开展信仰教育。终极信仰往往能够给信仰者以践行道德的精神根据和神圣体验。研究宗教之信仰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模式,发掘宗教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对学校德育的改善十分必要。

德育原理 读书笔记1德育即道德教育

发表日期:2014/10/12 0:00:00 作者:缪献文

教育旨在教人做人.其核心是道德教育。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是育人教书而不是教书育人,教师首先是人师而后才是经师。“德育”顾名思义指的是道德教育,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唯独我国教育界认为这不过是狭义的“德育”。除此之外,尚有广义的“德育”,不但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甚至包括法制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国防教育、青春期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训练、军事训练、训练辅导、心理咨询等。由于受到本土社会意识发展状态的影响,半个世纪以来,德育概念在我国迅速泛化,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大德育”,

对“大德育”的思考:

1、“大德育”的合理性

我国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统称为“德育”,这种约定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学校生活中不存在绝对独立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然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我国一向有实施“大德育”的习惯和传统,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自然而然地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实施社会意识教育的经验。

况且,“大德育”与当前国际教育的改革趋势相一致。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对年轻一代的政治、法制教育以及宗教的或世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试图通过各种改革加强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的联系。

2、 “大德育”的难题

在“大德育”的概念框架下讨论和研究德育,存在不少理论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学校德育外延的不断膨胀,日益暴露出来。

德育的无所不包本已让人无从确切把握, 而通过政策又不断添加“新”的内容, 既没有将这些“新”内容恰当地整合进现有的德育内容框架中, 这些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也未厘清, 不便于研究与具体操作。掌握“大德育”中不同内容各自的教学范畴、方法, 并达到灵活运用的境界, 远远超出了一般教师的个体能力限度, 是他们的专业发展很难达到的, 也是目前我国现有师资培养与培训模式无法提供的。师资水平与现实需求之间严重不匹配, 这成为中小学德育深入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学校德育实践。德育没有摆脱与政治的同构性, 把德育问题与政治问题密切联系甚至混淆起来。德育的政治化倾向弱化了对学生的诚信培养。上述这些问题都对“大德育”提出了挑战, 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作出解析与说明, 更需要从政策层面予以准确界说, 以引领学校德育实践的健康发展。

3、 德育即道德教育

把德育概念的外延限定在道德教育上,使之与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等相对区别开来。这种限定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有助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研究和理论建设,而且具有实践意义----根据不同的社会规范,实施不同的教育,毕竟更加切合实际。当然在实践中我们也要强调“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不可分割。在现实中需要调整学校德育内容,加强道德规则的教育,改变以往那种“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