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精品课观摩心得体会多篇

栏目: 专题心得体会 / 发布于: / 人气:2.33W

精品课观摩心得体会多篇

优秀课观摩心得体会篇1

20xx年10月21-23日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全省基础教育教学课例展示活动,聆听了全省各市各县区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示,参赛教师的激烈的比拼和专家们精彩的点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乐趣无穷的数学课,活泼生动内容丰富的科学课,开拓视野妙趣横生的综合实践课,都使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很想和同仁们一起交流。

一、感慨优质课的精彩

说真的,两天听下来感觉一点都不累,课中高潮迭起,令我们观摩者心旷神怡,基本上是在享受盛餐。总体的特点有:

1、新课导入各有千秋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各不相同,但各位老师的开场白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导入新课应新颖别致、亲切自然、切合主题、有吸引力。形式主要有:①科学课----图片导入,谈话导入,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等,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将自己完全融入课堂。还有马铃薯在水中有沉有浮的这种现象,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科学知识的热情。②综合实践课--活动导入:如李昆老师,上课就要求学生玩气球的游戏,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让气球飞起来呢?”从而引入新课教学。还有张燕老师的创意搭桥以赏桥引起学生思考,他们是怎样建桥以致它千年不倒的?③数学课---魔术导入:讲述位置与方向。④故事导入:景德镇方晓箐老师引导学生进入猪猪侠的世界,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从而引出新课---优化。⑤情境导入(讲故事-阿基米德的撬棍):通过老师创设的情境,设问:“什么是杠杆?杠杆有什么秘密吗?”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的引入新课。

2、课堂活动实实在在

课堂活动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方式,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本次优秀教学展示课例中的课堂活动是课中的一大亮点:活动贴合实际,由简到繁,由浅及深,解决问题;课堂活动形式多样,有实验、讨论、寻找规律等;课堂活动实在,每一个活动都是形成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是为了渲染气氛,贪图热闹的秀场。

3、课堂教学简明化、清晰化、思维化。优质课又一亮点是教师们设计的所有课都体现着简明、清晰的特点让学生真的有学的轻松之感。但每节课的主线又异常清晰地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让学生在大脑深处留下一个清晰的真理。同时教师往往不失时机地激发一下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一个上升的空间。

4、激励性语言与其它方式的配合使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每个教师将全班同学进行了分组,恰当的点评鼓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同时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数学课《优化》和科学课《磁铁有磁性》这两节课,教师课堂激励性语言丰富: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生活小达人!小小数学家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5、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同时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6、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学过程其实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本次优秀教学展示课例以学生活动为主,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思维的范围、思维的时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些教师的语言幽默时尚,有些教师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和谐、热烈、亲切、活跃的气氛中一节课就悄悄结束了。

总之,上课教师课程设计的严谨;知识过渡和衔接的自然;课题引入的新颖与巧妙;实验探究的深入和有序;师生的真切互动和沟通,等等这些都是我所需要学习的。

二、听课后的感触

一堂好课应该是教与学完美的结合,应该通过教师的“教”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学”。教学的归属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这些在平时觉得有些空洞的话,而现在却有切身体会。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也产生了一些想法:

1、教师的教学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有经验的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探索,在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自己教学素养条件的能动性,对教学的诸要素和全过程予以和谐的统摄,从而使教学表现出浓郁的个人特色和艺术倾向性。从本次优质课评比中就可以看出,没有形成自己鲜明风格的课堂教学,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无法引起学生和观摩老师的共鸣。相反有自己鲜明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就显得那么活泼生动,学生与老师的情感容易形成共鸣,课堂也较出彩,给观摩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

在科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例如《科学课程标准》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初步掌握……”“练习”等等,而是“初步形成基本的科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这次评比课中以实验为主的各种探究的成功开展,再次证明了实验的地位。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动起手来,只有做了,学生才会有体会和收获,才会有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的提高。这对老师来讲,可能更需要一种精神和一种对学生负责任的信念。

3、数学课一定要“活”

活——即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

①教学方法灵活。在课堂中老师应主要采取的是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已知的或原有的知识来探究未知的知识。运用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②把教材用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③把学生教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学习数学,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和同仁们讨论、交流。例如:

①教师应该如何点评学生错误的发言呢?

②很多活动的情节设计得不错,老师应该如何在活动的基础上展开、顺势扩大成果?

③多媒体课件可板书如何合理的配合使用?

④优质课的实验平时都能做到吗?都能这样去精心准备吗?

⑤上课时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长时间的讨论吗?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如何上一堂课课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这些优秀教师的上课中,我们确实开阔了眼界,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自身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也非常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次活动的感受,共同思考还存在的疑惑。

优秀课观摩心得体会篇2

非常开心能有这么一次学习的机会,也很珍惜这次观摩交流会,通过这次的学习,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不足,还有以后需要努力地方向,给自己的教学模式重新定位,更为专业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下面是我整理的这次学习心得体会。

第一天上午共四节观摩课,重点是数学教学活动,分别是金卓玲(伤害优秀青年教师)老师的中班数学活动《小黄和小兰》小班数学活动《数小脚》,以及黄敏君(上海市教学评优一等奖)老师的大班数学活动《我的体重》中班语言活动《这就是秋天》,首先,听了第一节课《小黄和小兰》,我感觉金卓玲老师的教学风格很清新自然,由于是青年教师,身上散发出来那种活力,和孩子们很快的融入到一起,看得出孩子们被这位老师的语言表情吸引着,这是一节中班的课,老师在活动目标中体现要在观察,猜想,游戏中积累感知不同空间方位的经验,教师制作的ppt简单直观的呈现了空间,方位感觉,孩子一下子就自己发现了这其中的变化,老师引导语到位,及时的把孩子引导了教学重点上,并让孩子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我们在上课时往往用一些边边框框限制住孩子的思维能力,往往,我们老师说得多,孩子只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固定被模式化,听了这节课,我感觉老师的教学随机性很强,大胆放手让孩子去看,去想,去说,去做,这点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金卓玲老师上的第二节课是小班数学活动《数脚丫》,结合现在孩子们最喜欢的翻翻看系列绘本,为孩子们呈现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首先教具非常丰富,这也符合小班孩子年龄特点,这节课情境性非常强,一下子把孩子们逮到了沙滩上,由故事情节引出人物,开始说出数词,课堂气氛很活跃,充分体现教学中游戏占主体的教学方针,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开心。接下来是黄敏君老师的大班数学课《我的体重》,非常贴切幼儿生活的选材,就是我们身边接触到的事情,体重随着年龄的变化,尝试用体重器称体重,并且关注自己的体重健康,老师教学风格也是很有特点,干脆,风趣幽默,中班语言《这就是秋天》,这是一节非常应景的活动,当下正是秋天,孩子们正在经历这这季节的变化,许多生活经验的体现,例如,螃蟹上市了,这就是秋天,水果丰收了,这就是秋天,落叶飘落了这就是秋天,老师引导幼儿发现秋天,进一步感受秋天,孩子们大胆的说,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这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听了这四节课,我一开始比较侧重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后来发现,我的课就是有这种边边框框限制着,所以往往比较不随性,自己也会好好的揣摩一番,学习这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下午听了贺蓉园长(上海市安庆幼儿园园长,幼儿教学专家)的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学教育的实践,以及在美国做“影子校长”的讲座,充分感受到国外学前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也充分感受到上海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视和新改革局面发展是多么迅速,简短来讲,他们都是以释放幼儿天性,让孩子自主学习,以玩激趣,以问诱学,在不限制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孩子们玩在一起,学在一起。

第二天怀着迫切的心情,见到了应彩云老师,在上学时就观看她的教学活动,感觉自然,轻松,随意又有自己独特的解读方式,之前听过她几场教学活动,今天她依然把自己研究的新课题《在情境中教学-绘本阅读研究》带来与大家分享,感触很多,从应老师上午的两节课看,她最突出的特点依然是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学到多少不重要关键是学习的心情和主动学的愿望,这两节课都是结合今天他的讲座开展的《藏在哪里了》。应老师抓住了小班孩子年龄特点,就是好玩,好看,课件制作的很精美,把孩子一下子带到了这种捉迷藏的情境中。让孩子自己觉得我就是故事中的人物,跟着人物心情变化,看得出这是一节反复磨练的课,老师的现场随机性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接下来大班的《天生一对》,利用我们生活中的事物,找到他们的相同之处,让孩子了解就算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只要找到共同点也是可以很般配,成为天生一对,应老师的机智,将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过瘾”,这就是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接下来的讲座也很精彩,推荐了各个年龄适合的绘本阅读,提炼了关键词,例如:小班适合趣味性强的,中班适合可以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大班适合具有挑战的等等,孩子向往阅读,我们老师就要将阅读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借助绘本的情景,开展多元化一体的教育。

经过这两天的学习,首先给我第一个印象是,中国的幼教事业正在高度发展中,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是我们今后学习的方向,感觉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充实,感觉自己需要不断磨练,不断吸取新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把这些看到的学到的变成自己的更专业的去工作,在情境中阅读也正好符合我园的特色教育,这一方面,我今后会继续钻研,把这方面做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会继续努力的,用心的去做去学。

优秀课观摩心得体会篇3

我有幸参加《全国苏教版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届优秀课评比暨课堂教学观摩会》,虽然南京气温骤降,阴雨连绵,但糟糕的天气丝毫没仃遮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热闹气氛。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我的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为期3天观摩课活动,我们一共听取了来自全国的15位选手的课堂评比课和6位特级教师的展示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名师教态自然,语言简洁、精炼,课堂中,他们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激发兴趣,不吝啬表扬,每一个表扬评价都恰到好处。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也各有千秋。

首先每位教师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特色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顾梦亚老师在教学《认识千克》时通过简单活动(爱的抱抱)导入新课,不仅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在不知不觉中让生感受到人的体重有轻有重,进而引出生活中的物品也是有轻有重,从而引出千克这一重量单位;还有的是华德勇老师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以最近热门的全面二孩话题导入,让生感受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很自然的引出在数学中,数与数在这样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本课所要研究的因数与倍数。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方面,让我特别欣赏的是吴凌艳老师上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她注重的是整合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内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学具准备了多组线段,每小组研究一组线段,有的小组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小组不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不是所有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在冲突中研究出两条线段长度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很自然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这一规律,接着动手画图验证猜想,体现数学教学的严密性,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

王恒干老师执教的活动课《树叶中的比》,王恒干老师以大方自然的教态,亲切温和的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展示出其娴熟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数学底蕴,完美地向全国数学专家及教师呈现了一节组织有效的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活动课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探索并发现一些常见树叶的长与宽的比,感受刭树叶的形状与它的长与宽的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增强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王老师的课堂诙谐幽默,激趣,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整节课堂,老师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的《确定位置》一课,设计新颖,层层递进,让生自己探索船的位置,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船的方法,不断让孩子产生学习探究的需求,最后更是将方向与距离提升到面、线、点的高度,深化确定位置的要素,整堂课站得高、挖得深、讲的透、学得好,这正是特级教师的魅力。

特级教师张冬梅老师的《小数乘整数》一课如潺潺溪水叮咚前行,沁人心脾,她不纠缠于乘法竖式如何计算,而是紧紧围绕着如何处理小数点的这一重点展开教学与练习,对于课堂上学生产生的错误,采取兵教兵的方法,让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深刻。接着通过各种练习层层递进的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令我的眼界大开,领略了许多优秀老师的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增加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将所看到的所学的用在平常每一节课上,潜心学习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让自己的成长之路越走越宽!

优秀课观摩心得体会篇4

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观摩了xx学校几位教师的专业课,她们讲得十分出色,通过观摩这几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观摩这节课后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思。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准备充分

古语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几位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2、注重教学导入

为什么每位做课的老师都充分为她的课做准备,但却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这几位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课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各位老师很好的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和。如任晓慧老师在讲到克隆技术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有关克隆人的图片,在视觉上给学生们震撼,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体会了基因技术造成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对学生们进行了思想。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4、教学过程结构精密,时间分配恰当。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多媒体设计也充分体现了专业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这项工作。各位老师就充分表现了这点,不仅教师基本功十分扎实,语言清晰,语速适中,声音洪亮,而且无论从制作的还是上课的技巧来讲,构思非常得好,让学生在这种非常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习。能够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们年轻教师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成为一名一专多能的教师。

通过这次听课,使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吸引学生?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课?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优秀课观摩心得体会篇5

积极开发并充分利用课外数学学习资源,不仅是数学学习途径的拓展,更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课外乃至校外有丰富而便捷的学习资源,这给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现代社会的数学教育,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课堂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而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科书,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充分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呢?

首先,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认识社会,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关注生活实际,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如银行利率、股票的上涨与下跌、衣服打折、球赛记分……这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词语出现在六年级的教材和练习册上。一些缺乏生活常识的学生纷纷犯难,常常连题目都不理解:什么是利率?是打4折的衣服便宜还是打6折的便宜?如果闭门读书的学生,想学好现在的数学,难。这就要求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培养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了解生活常识,在读懂了试题内容后,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最后把答案放到生活中来。

本学期在学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一个学生对我说: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宏,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1路车和3路车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

从这件事中,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其次,数学教学不要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于是便想到让他们先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入手,自己去调查,初步感受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又如涉及到购物的教学内容,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买卖计帐的过程。教学《应找回多少钱》一课时,我重点教会学生计算元、角之间的加减法后,即布置他们一个作业:回家帮家长买一两样东西,并把商品价格、付的金额、找回的钱记在作业本上。第一次回收作业后,发现有些学生已完全把买东西的帐目记清楚,而有些学生则记不清。我让能完成作业的学生把自己购物的过程向全班介绍后,总结出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原来学生口算较慢,容易算错,于是我再让学生做第二次作业,因为学生对买东西这一生活事件感兴趣,所以都乐于在实践中较快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只有把数学的学习放到生活中去,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

总之,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只有将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数学化,进而再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全身投入数学学习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从而逐渐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