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教师考试后心得体会多篇

栏目: 专题心得体会 / 发布于: / 人气:2.39W

教师考试后心得体会多篇

教师考试后心得体会篇1

虽然我不能确定将来的评价方式将导向何方,但是有一个趋势是大致可以窥见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的载体依然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在工业时代,知识是教育主要传承的东西,所以应试教育可以如鱼得水,大行其道;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有的知识都可以不必储存在人脑之中,人却可以轻易地获取,甚至很容易获得比人脑掌握的更加丰富的知识,那么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也很快会成为时过境迁的东西。面对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评价机制也必然失效。比较吊诡的是,发现这个问题并采取措施的,似乎不是教育工作者,也不是教育研究者,不是这些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学生——现在在学生中流行的“读书无用论”,甚至有奋而放弃高考的,都是这种察觉到这些现象的人,他们只是属于总结,所以不能形成让人信服的理论。而那些考试作弊者,也是有这种觉醒的人,他们或许发现获取知识并不是很难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功夫去记忆呢?在tpck的模型中,这些新型的区别于人脑的知识载体,也必将被整合在其中——我们似乎该为考试作弊重新正名了。在工业时代,掌握必要的知识作为一种教育的目的,作弊是不对的,是不诚信、不道德,这是很容易让人接受的;但是在信息时代,知识不再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教育也应该慢慢摆脱知识的灌输,转向能力的培养,那么现在看来那些利用高科技作弊的行为,恰恰体现了一个人搜集信息、判断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我们究竟该怎么迎接这种变化?作为我个人,我是一个相信规则的人,一个规则一旦合法形成,无论是一个好的规则还是一个恶的规则,作为个人都不应该与规则直接对抗。如果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通过合法的方式,改变规则,而不是违背规则。现在改变“作弊违规”,尤其是“高科技作弊违规”的时刻正在款款而来——当利用高科技的能力,成为一个评价的对象时,在茫茫的数据之海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是一种必要且级别不低的能力,还有什么违规的呢?

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机制,与tpck的模式是不相符合的,如果tpck的模式是教育发展的方向,那么以能力为中心的评价机制也会成为教育评价的归宿。只不过这里整合的不再是技术、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而是技术、学科知识和评价标准,在这个整合之中,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是比较小的一部分,作为最最基本的素养——就相当于现在“识字”的水平,如果这些知识无法被顺利获取,根本就不能踏入学习之门槛。到那时,整个社会必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都将与现在大相径庭,从云库中获取知识只不过相当于现在从大脑中提取相应的信息,人对科技的依赖将会增加,而对科技的操控能力也必将增长,技术成为人身体的延伸,成为人生活的一部分。而基于对未知的恐惧,我并不希望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而更像是水滴石穿一样慢慢进行,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静悄悄的变革。

所以我不太认同“是时候行动了”的号召,这种号召有太多的人为的推动,而这种推动很可能是狂风暴雨般的——这并不是最好的途径,至少我不认为是最佳的途径。如果高科技都是发展的必然选择,不需要刻意的推动,就会自然而然地进行;如果不是历史的选择,人为的推动也只会是昙花一现。我心存着敬畏,对高科技抱着谨慎的态度——我敬畏时间,我敬畏空间,我敬畏生命,个体的生命难以超越于时间空间之外,哪怕我们借助更多的技术。该变化的总会慢慢地进行,不该变化的总将不会随意变动,我们不必急于求成。只能找一个最确定的方向,心向往之,行趋近之……

编者注:本文原标题为【考试将何去何从? ——读《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后的思考】,时有删减。

教师考试后心得体会篇2

伴随着纷飞的大雪,伴随着呼啸的寒风,伴随着旧的一年的过去,新的一年的到来,激情飞扬的七年级上学期就这样匆匆的结束了。回首本学期的工作,苦乐参半,有喜有忧。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工作,在这个学期我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

首先,充分了解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的教育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的效果才会明显。经过一个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我发现本班学生从性格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充满活力型,这类学生比较外向,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也容易冲动,有些任性,经受不住挫折,自我控制能力差,2)胆小内向型,这类学生性格内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敏感相对较差,他们不喜欢和老师交流,遇事望后躲,不爱显示自己的能力。3)积极上进型,这类学生是非分明,积极进取,有很强的上进心。

第一类学生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学习和娱乐,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一旦把握不住就会做一些违反班规校规的事。第二类学生虽然相对较稳重,但容易失去各种机会。第三类学生只要适当引导,加强培养,就是非常出类拔萃的。同时,随着我们学校划归地方的实施,生源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很大一部分家长是做生意的,或者是进城务工人员,或者为单亲,这使学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学校单方面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班主任,如果还坚持以前的那种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新的学期我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特记录下来,为下一个学期的工作起一点引导作用。

一、明确班纪、班规,规范学生的行为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行为规范应该有新的要求,应该明确。因此一开学我就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铁四院中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并结合我们学校新时期的发展特点,注入新的方法和活力,联系实际,举例逐条剖析,讲清其现象、原因和危害,将它们作为行动的纲领,出现问题及时对照守则处理,找出改进的措施。在次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制度了适合本班的班级规章制度。

二、精心挑选培养班干部,培养“领路人”

一群好的班干部,可以以身示范,带动和感召全班学生,使班风纯正,带领全班同学走共同进步的道路。因此,在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上我丝毫不敢松懈。鉴于七年级学生的特殊情况,班干部基本由学生推选和我的指定相结合的方法来决定,管理下来,效果良好,每个人都能自觉维护班集体利益,增加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我也注意培养的重要性,为了树立他们的在同学中的威信,对于班干部我和我们的科任老师给予学习上的特别辅导,同时进行班干部管理方法的培训。使同学们都愿意当班干部,乐于当班干部。班风一直良好。

三、采取方法,积极促进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只能通过家长来获悉,同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应及时反馈给家长,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但是由于大部分家长正处于单位骨干的年龄,比较忙碌,普通的联系方式难以实现。因此本学期,我在网上开通了名为“尹老师的阳光小屋”的博客,将班上的大小事宜,考试结果发布上去,以便家长能轻易的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家长有什么也可以在博客上留言,大大的方便了和家长的联系,使老师和家长的联系密切了很多。

四、给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及特长之后,我在班上实行了值日生制度,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让其负责不同的方面。由于是他们擅长的,因此每个人都负责的很好,尤其是黑板报期期都办的极其漂亮,主题突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我们班连续多次获得流动红旗就与每位同学的付出有关。同时,我利用班会时间举行“亮我风采”为题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充分展示其才华,学生们都重新认识了自己,自信心大增。

作为班主任管理好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平衡好各学科,与课任老师沟通,以谋求各学科平衡共同发展。本学期我除了协调各学科外,还主要对数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处理,期中考试之后,本班学生对数学非常松懈,拖欠作业的现象也出现了。成绩直线下降。课堂纪律也出现滑坡。数学老师非常不满。在这种情况下,我在班上召开了以“七最八舌话数学”为题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畅所欲言来讨论数学的问题,同时分析形势,解答他们的困惑,提出希望,颁布奖励政策。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精神状态大为改观。课堂恢复到正常状态。期末考试成绩有较大进步。

当然,在管理好班级的同时,我也积极配合学校的步伐,进行了各种活动:常规管理,阳光体育,军训,等等。都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任务。

在本班各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班的各项工作开展顺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我们均居年级前列。语文知识竞赛一人获一等奖,一人获三等奖。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两人二等奖,一人三等奖。历史与社会知识竞赛两人获三等奖。

今后,我将一如继往和各科老师配合,管理好班级,使一班更上一个台阶。

教师考试后心得体会篇3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详细的介绍了tpck的概念,并结合不同性质的学科进行了论述,最后发出了“是时候行动了”的呼吁。因为课堂境脉的复杂多变,导向教学活动的“不良结构”,在这个“不良结构”中需要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整合起来。整个手册对教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而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却一直在想另一个问题——考试将何去何从?现在的观点普遍认为,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考试作为当下最大众的一种教学评价方式,是人们都比较熟悉的。

那么,在tpck的模型之下,考试究竟还有没有必要存在呢?这是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个期待——这个期待在现实中更多的是来源于老师的“教学目标”,就算是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模式下,这个期待更多的也集中在老师一方,而很多学生对这个期待是没有自觉而明确的概念的。我不敢排除学生在tpck之下不能培养出这种自觉性的可能,但是这作为对tpck的一个期待,也作为我对其的一种信任,我相信经过实践的锻炼与培养,学生是可以自觉地形成自己的期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没有任何期待,也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甚至是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结果进行检验,才能发现目标是否达成。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教学评价是不能被忽略的,而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依然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当然,有人就会说了,在教师和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就可以了,不需要再进行另外的考试,我也不能否定这种评价方式,但是在更大的视角来看,整个教学过程不过就是一个换了外衣的考试。尤其是作为老师,很难确定每个学生都达成自己的目标,更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检验。当然,在理想的tpck模型下,老师和学生几乎是一对一的,能不能达成目标,老师是可以在过程中完全确认的,但是又有两个问题——第一,现在的中国老师“一对多”是绝对的主流,很难实现“一对一”;第二,老师和学生的最初目标真的就完全一致吗?如果不一致,那么老师需要进行检验吗?如果完全一致,那么还要老师有什么意义——这是对教育本身的否定。由此可见,教学评价是不能完全被忽视的,而考试不管以怎样的形式存在,都有存在的空间。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其他的问题接踵而至——以怎样的形式进行考试?上面所说的过程性评价,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形式选择。但是这其中,也有十分危险的可能——如果我们弱化目标设置,固然可以给学生以更多自由,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在这种“不良结构”中,境脉是瞬息万变的,几乎没有规律可循,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果可能导向一个未知,甚至是我们暂时无法判断其善恶的结果。这个结果既未知,也不可控,更不可逆,一旦这个结果是一个极恶的结果,甚至可能对整个人类造成毁灭性打击,我们就陷入了万劫不复!当然,有人会说,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极低——这种说法是基于对所有人的理性的极大信任,但是我并不敢给予理性如此大的信任。无数的事实都证明,所谓的人的理性,只不过是少数人的理想状态,而普通的大众却是比较容易被影响甚至是被操纵的,一旦产生一种集蛊惑性、罪恶性、隐蔽性于一身的结果,可能所有人都无能为力了。当然,有人可能会说,那么我们就强化目标引导,而不要走向那个危险的可能,但是这也必然以牺牲很多好的可能为代价,也几乎是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因为人们对于未知的恐惧几乎是最大的恐惧,这几乎是人的一种本性。如果我们不放松目标的引导,也就是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整个知识生成的过程几乎都演变成了一种测试,而测试的前提是老师对这种可能有足够的预测。如果任由这种思路发展,和现行的教育相比,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不管我们把什么整合到教学之中,整合技术不行,整合教学知识不行,甚至整合学科本身的知识也不会有什么远大前途。如果这些假设完全成立,则我们真正的对教育不能抱有什么太多幻想了——教育必定以人为中心,而不能以技术——这就是人类的自私。而以人为中心,就必然面临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说,这两种情况就是两种极端,我们不能走任何一个极端,而这两柄剑却一直如利剑悬挂在人的头顶,必须时时注意,刻刻小心,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让人类文明延续下去。

教师考试后心得体会篇4

教师招聘面试相对于笔试来说比较灵活,同时也是很多考生面临的比较大的挑战.面试的形式各地区每年都不固定,因此考生也要做针对性调整.一般来说就是试讲、说课、结构化和答辩这几个形式,以试讲和说课为主。无论考生是否有工作经验,在考场上短短的十几分钟都很难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好,呈现一个精致的面试。那么如何才能够在教师招聘面试考场上出彩呢?这是很多考生都急切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面试考试中考的最多的试讲这一形式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建议:

首先,明确不同课型的讲课思路。

就语文课而言,学员一定要明确不同课型如何去讲。比如写景类文章就可以抓住作者写景的顺序来讲,这样逻辑思路特别清晰,让人一目了然。当然,就语文课而言,考生最好采取三步走的方法来分析,也就是先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在这一环节可以让同学们采取不同的方式读课文,当然作为老师来说最好事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或是两个明确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思考。比如可以问文章讲了什么内容,讲了一件什么事,或是你认为文章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像这些问题都是从文章大意方面让学生对于整篇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接下来,要带领学生细读,品味理解文章的细节。在这里,对于写景的文章一定要能够带领学生分析出文章的美来,一定要把文章的重点语句或是词语进行细致的分析,好好的品味理解才可以。

这里很多考生都容易犯的一个问题就是分析美景的时候容易一带而过或是出处仔细分析,当作45分钟课堂来讲,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一定要适度才恰到好处。最后,一定要在语文课收尾阶段进行再读,领悟情感。其实就是把文章的主旨进行深化,可以借着同学们的口把文章主旨一步步引导出来,也可以总结完主旨后,老师随机在延伸拓展环节里让学生们谈谈学了本篇课文的感受,或是怎么介绍给别人来欣赏。对于其他课型来说也是如此,叙事类、古诗类、寓言类都可以采取三步走来分析,只是细微之处略有差别而已。比如古诗类第一步就可以带领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美,第二步逐句分析语言美,第三步领悟情感美。

其次,勤练习多修正是关键。

学员一定要在备考阶段多多去试讲,无论你是否有讲课的经验,多试讲总是好的。因为对于没有讲课经验的考生来说这是能够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自身的讲课能力的好方法。试讲能够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呈现完整的一堂课,并且结构合理、互动问答恰到好处,而且教师范儿十足融入试讲当中,这就会备受考官的青睐。对于那些有讲课经验的学员来说,这个试讲的机会并不是多余的,因为他们通常也许能够讲好45分钟的课堂,但是如何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把授课内容讲清楚,同时环节完整,结构合理,让考官觉得特别像一个老师在授课,其实是很难的。所以,这就需要所有的考生都能够安安心心地在备考阶段多去试讲,并且能够在每一次试讲中吸取老师的建议融入到自己的授课中去,才能够逐渐把每一次试讲呈现趋近完美,最终在考场上崭露头角。

最后,非言语信息要重视。

所谓的非言语信息其实就是肢体语言、动作、神态和表情等。这些方面很多考生觉得不重要,甚至被忽视。其实考生恰恰错了,有时候考官关注的恰恰是这些你是否做好了,如果连这些举手投足都不像一个老师的风范,那么还怎么指望你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有好的表现呢?所以,考生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多微笑、处处有礼貌,不要有多余的小动作,肢体语言丰富些,尽可能表现一名人民教师该有的风范。要知道有时候能真正决定成败的恰恰是这些细节之处。

教师招聘面试对每一位考生来说都很重要,因为只有通过面试才算真正走上了工作岗位。重视考试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要注意给自己适当减压。不要偶尔几次讲不好就气馁,或是破罐子破摔,那样只会给自己前进的路上存放绊脚石。考生只要按部就班的多试讲,多巩固不同课型的讲课思路,并注意处理好课堂上的细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么上岸必定不远。最后,祝各位考生在考试中一举成功,顺利圆梦。

教师考试后心得体会篇5

小时候,我有个教师梦,梦想着自己要当一名老师,站在三尺讲台,

拿着一支粉笔,就能滔滔不绝的给大家传授知识,这样的梦境在我的脑海里上演了许多次,如今,我实现了我的梦想,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我会更加努力,不断学习,在教师这个岗位上获得最大的成长和发展,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来点亮教育之光。

回首教师备考历程,虽然过程是漫长的,但它给予我的是无法衡量的一笔宝贵财富,酸、甜、苦、辣样样俱全,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感受,感谢让我能有这样的经历,感谢所有认识我的人,是他们促使我有这个当老师的机会,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

记得大学刚毕业那会,学会计专业的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找了一家私企干会计,当时我就一心想着会计就是我这一生所从事的事业了,可是,繁忙的工作量以及天天加班的不合理制度,让我在工作两年之后决定要辞职,这时候妈妈告诉我,可以去考教师试一试。这勾起了我对教师的憧憬,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我更有信心了。那时,我利用晚上下班的时间,用了三个月考出了教师资格证,由于当年招考已过,我不得不等到下一年参加招聘考试,为了能有时间备考,我辞掉了会计工作,选择一所小学代课,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那一张张纯真的笑容让我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让我更加坚定我要从事这个行业,离招考越来越近,我会利用没课的时间以及晚上的时间来学习,再加上同事们的鼓励和帮助,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在第一次招考中,取得了镇第二的笔试成绩,可是接下来的面试答辩,让我措手不及,之前从来没接触过答辩,

收集许多资料就是记不住,语言表达能力太差,最后,由于面试成绩低没有通过考试。这样的结果给了我很大的打击,苦苦奋战几个月最后一点收获也没有,当时意志消沉、迷茫、对什么都失去了信心,过了一个多月,经朋友介绍我又去了一所小学代课,又和孩子们在一起,是他们的天真和可爱让我重拾了信心,让我又有重新奋战的决心。最终在第二次招考中,通过了邹城的教师考试。

一路走来,我收获了很多,经历是笔财富,是让我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这让我想起了罗曼 罗兰的话---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坚强的信念时刻鼓励着自己坚持到底。我感受最深就是那句话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们就是要使不可能变为可能。我们不能想着因为很多人竞争,就不珍惜与把握机会,不能想着面对着强大的对手,我们文凭或者能力不如别人。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同时要随时做好应对挑战与搏击的准备。

还有要端正好自己的心态,一定要积极乐观,不能总想着最后的结果,时刻在心里暗示自己,我可以的,我能行的!虽然在应聘过程中,无法避免自己的胡思乱想,但要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复习上,只要自己全力付出,尽力而为,不管结果如何,对自己来说已是一次宝贵的经验,我们已向理想目标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伟大文学家尼采说过的名言: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不管做什么,都需要坚持的勇气与充满信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会怀揣着心中的教师梦,不断努力,不断加强学习,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师考试后心得体会篇6

伴随着身边朋友的陆续离校,大学四年终告一段落。在这时,我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总结自己身上的经验教训,也希望这些能对你们今后一年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首先是大三到大四的暑假期间,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去做备课准备。不知怎么上手的可以先选择一节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之后在网上找优质课视频,开始模仿着去流畅的上完一节课。再然后去琢磨这节课,去完善优质课上存在的不足。因为暑假在家里,大家可以把自己上课的样子录下来,方便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以便改正。一堂课像这样的练下来,大概需要一到两周,之后在尝试一些与这堂课相类似的课型,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上课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慢慢的就会形成一种自己的风格。在这个期间,你也能找到自己的一个定位,究竟是适合教小学、初中或是高中,自己心里大概也能了解到。

两个月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时间,在这期间你可能会感到生活节奏变快,每一天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那这时间就是你改变自己力求上进的好时机。至少,忙碌的生活让你少了很多迷茫,也渐渐的会喜欢上这种充实。从一开始的逼迫自己适应新生活,到每天形成好习惯,再到最后可以自主的选择,劳逸结合的学习态度,在这两个月里,越来越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也变得越来越有担当、有主见,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会觉得这样的自己很酷。所以,认真的对待每一堂课和每一次的练习,你会越来越喜欢上这么努力的自己。

与此同时,在七到十一月份我还参加了化学学科的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它是每两年举行一次,下次举行是2018年。它的流程首先是在七月份交一份教学设计稿,十月份出评选结果,也就是初赛结果,初赛第一名在参加决赛,决赛是交一份十分钟讲课视频和现场五分钟的说课,内容是初赛时交的那份教学设计稿上选定的课题。先来分析一下比赛本身,坦白来讲它比现场抽题的比赛在准备上会更加有针对性,避免了临时的慌乱,所以对于这类比赛大家要尽量抓住机会。在比赛的准备阶段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好时机,它需要你一点点的去琢磨去发现,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建议是多去请教别人,在这里要感谢物理组、生物组、还有我们化学组的伙伴们对我的帮助,大家都会花时间耐心的听我一遍遍的讲,也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

十一月十二月是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期,在这时候你会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可以选择的是小学科学老师、初中化学老师和高中化学老师,这时你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将来如果成为老师,最倾向于与哪一个学段的学生相处。实习的选择最好与你以后的方向相同,方便你获得更多的经验。并且在实习之后,会对于你是否真的想成为一名教师有新的认识。

对于寒假的安排,根据自己情况而定。我假期在家的复习效率极低,所以我选择的是多做题,买了一本高考化学五三,假期基本上做了一半,这个进度整体而言是还算可以的。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市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科知识这一块,根据今年考试的情况来看,化学高考题所占比重较大,所以专业知识一定要牢牢掌握[]。

在之后的时间就基本进入了复习备考的阶段,我只参加了武汉市的两场考试,就针对这两场考试给大家做简单介绍。

1、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笔试40% + 专业课考试24% + 面试36%)

考试的公告是今年三月初公布的,三周后开始笔试,笔试一周后公布成绩,再过三周组织专业课考试和面试,前后准备时间充分,考试题目难度整体不大,所以最后总成绩比分差距不大。

笔试满分100分,考的是教育知识综合,复习用的书是中公那本绿色的厚书。选择题(15 2’)+材料分析题(15+15+10)+作文30分,考试时间两个小时,时间充足。准备东湖高新的笔试我大概花了三个星期,前两个星期基本上就是把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总体上梳理一遍,后一个星期在做题和复习回顾。值得一提的是在总结知识时,一定要给自己定计划,先是一个星期的计划,之后再根据一个星期的计划制定每天的任务,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最后一个星期复习回顾的时候会发现知识点越背越多,时间也越来越不够用,背的越多忘的越多。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因为自己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点过完就患得患失,在没有去考试前就给自己很大的压力,要把事情往好处想,别人复习得也不好,大家都一样,有一个好心态去对待考试。

化学学科专业知识满分100分,50道选择题,每题2分,考试时间一个半小时,时间充足。考的是高中知识(80分)和化学学科教育教学理念(20分),高中知识感觉差不多是高考题(特别是电化学,在我的印象里至少是有5道以上;其次考的多一点的是有机化学、溶液例子共存、弱电解质在水中电解平衡、除杂、元素周期率等),感觉题目的难度并不是有难有易像高考题那样有坡度的,题目的难度都差不多中等偏上,估计是出于时间考虑复杂的计算题就考了一道,但要说的是每道题考的并不是一个知识点的展开,而是四个选项中考到四个知识点,让你选择一个正确的或者错误的说法,所以基本可以很顺利的排除两个选项,但会在另外两个选项里犹豫和纠结。

面试的形式是:试讲8分钟+说课3分钟(说片段,有具体的要求)+答辩4分钟(2道题)备课时间是30分钟,而且在备课时答辩的题目就已经告诉你了,要合理分配每一块的用时。面试老师主要看你的气场,教态,交流表达能力,思路逻辑层次是否清晰。一定看起来要阳光自信,试讲思路要清晰,层次清楚。尽量不要有知识性错误,表达流利,语速适中。高分的成绩取决于你课堂的灵活度,以及化学核心素养在课堂当中的体现。

2、武汉市职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40% + 人机对话24% + 面试36%)

公告大概是三月中旬出的,也是公告后的大约三周举行笔试,六月初举行的人机对话,六月末进行面试。

笔试分为两门:行测40% + 教育基础知识60%,买的书是华图的两本和这个相配套的书。复习的时间是两个多星期,那个时候其实已经进入了复习的倦怠期,热情远不及东湖高新时的那股劲头。时间安排上是前一个多星期记背知识点加做题,最后四五天基本天天都在做题。都说面试抱团重要,其实在笔试时大家聚在一起资源也相对多一些,大家相互交流做题经验,买一些套卷密卷,聊天什么的让枯燥的生活开始变得有蛮多乐趣。

今年的人机对话化学考的几乎全部都是高考题,江夏区的最高分是89,所以抓紧时间多做高考题是很有必要的。

面试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拉分还是蛮大的,整个成绩的起伏也会比东湖高新要大。不容小视的是武汉市职的考试中的确有许多十分优秀的人,如果有幸进入面试不要被一些外在的学历和文凭给自己很大的压力造成负担。

最后要和大家说的是,你想要的东西他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也不是能够轻易获得的,只有这样你在得到的时候,才会觉得尤为重要,并因此感到满足。所以全力以赴吧,别给自己留遗憾!愿你们都能心想事成

★ 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范文

★ 教师考试总结范文

★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

★ 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 教师资格证考试总结大全

★ 教师考试分析教学反思

★ 考试后作文

★ 考试作文

★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考试将何去何从?

★ 特岗计划教师职位考试

文档为doc格式

教师考试后心得体会篇7

本次阅卷我承担的是第29题两小问的任务,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主要反映以下几个问题:

1、有极少部分学生,课本知识没有掌握,通俗的说就是课本根本没背,反映在试卷上就是没写或者是写的根本不是课本上的原理内容。整个年级大概有10位左右。对于这样的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定位到人,必须知识过关。

2、对题目要求运用的知识点不清楚,这种不清楚有两种情况,一是知识掌握本身就不清楚,对于题目要求的发展观的知识包括哪些内容不清;另外就是审题不清,没有看到发展观这个知识的限定。在卷面上反映的就是写了其它的原理内容。对于这个问题一是要注意的平时的教学中厘清原理与原理之间的区别,另外一个就是要加强审题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

3、对于第2小问的开放性题目,有极个别同学不敢回答,可能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从哪下手。反映在试卷上一是好多同学根本没写,有的是写了划,划了再写。要注意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醒他们不要害怕,另外就是开放性的题目,因为它的开放性,一定不要对它有种完美主义的倾向,就是觉得我一定要写的漂亮,其实考虑到它的分值,不要追求漂亮,只要实用就行了,根据题意,通过自己的答案表达清楚就行了。

4、有的同学可能对哲学题目的答题要领还掌握不够,一看题目要求提建议,他就老实的在那写建议去了,把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给忘记了,这样的学生要么是太实在,要么是根本没入门。不管怎么样都要注意。

5、原理藏在结合材料里,过量的结合材料,有种与阅卷老师躲猫猫的感觉,让老师拼命的找给分点,这种习惯最大的坏处就是可能在阅卷中老师找不到、找不全而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6、本题丢分最多的是很多同学都围绕着一个原理即事物的发展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来回答,详细的来解释为什么是前进的和曲折的。忽视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用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内容。造成这个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和本题材料有关,从材料中来看主要就是在阐述这个内容,学生认真审题,得出这样的答案是情有可原的。这就提醒我们:

一是在出题时要考虑材料与答案的切合度的问题,不能一个材料什么原理都能用,什么原理都反映,这样好像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实现上是培养了懒惰的习惯,也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二是怎么处理答的多和答的精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个难题,从做题目的角度你当然应该结合材料,材料反映什么答什么,但有时候考试给的答案明显的就是很广泛的,原理多,你答少了就丢分怎么办?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试卷的质量,有的试卷本身答案设计不合理,属于面面俱到的,与材料的关联性不高。从高考来看是不会的,高考的材料的可用性是非常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