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舞蹈学论文(新版多篇)

栏目: 小论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2.04W

舞蹈学论文(新版多篇)

舞蹈作品论文 篇一

关键词:舞蹈作品;创作思维;过程

一、舞蹈作品的主题选取阶段

(一)选取主题

为了增强舞蹈作品的吸引力,提高其艺术性和观赏性,在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就应当重视主题的选取,尽量选取那些富有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主题,促使其价值获得提升,引起观众的共鸣。以民族舞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之所以能够为广大观众所接受、所喜爱,就是因为其能够满足当代广大受众的审美需求,能够把握住人们对美的永恒追求[1]。例如,民族舞剧《闪闪的红星》,其在选题上符合当时社会主流趋势的要求,具有时代烙印,其精神内核与现代社会弘扬的精神拥有一定契合性,即使放到现在依然具有较大的市场,能够唤起人们的遥远记忆。日常的积累与实践,能够丰富编导的阅历与经验,使其对艺术作品产生创作的动机,可以说,作品主题的选取离不开编导的日常积累和吸收,因此,这是舞蹈作品创作思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二)筛选题材

作为一门表演艺术,舞蹈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意境、思想、精神、风格、形象等,都需要编导在生活中不断的积累和实践。通过仔细观察生活能够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形成一定感悟,保持对世界万物动态变化的敏感[2]。唯有如此,才能从生活实践中丰富积累创作素材,根据创作主题对这些素材加以筛选,找出能够符合主题要求的素材。以陈维亚编导的《秦俑魂》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陈维亚在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后,气势恢宏的威武之师对其精神、情感造成极大冲击,使其产生了舞蹈作品的创作灵感,并将感受融入到舞蹈作品中。

二、舞蹈作品的结构构思阶段

结构的构思是舞蹈作品创作思维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决定作品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能够充分体现出编导的结构思维。舞蹈作品结构构思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舞蹈作品的谋篇布局,包括安排表演时间、确定作品风格、选择背景音乐、设定人物形象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合理安排完成舞蹈作品的建构,从而保证作品质量、丰富作品内涵。例如,在中国风古典舞《玉魂》中,编导运用悲伤的旋律营造出黛玉将死的情境,利用大幅度的肢体动作表达人物内心的痛苦。

三、舞蹈作品的编排实践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围绕内容、人物形象对舞蹈素材进行提炼,并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与情感情绪对作品进行诠释。

(一)情感的融入

在创作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出作品人物的情绪、思想、意识,心理等,通过情感的融入赋予舞蹈作品生命力与活力,促使广大观众能够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丰富舞蹈作品内涵,使其更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二)风格的凸显

舞蹈作品的艺术性体现在其风格的凸显方面,对其观赏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若是舞蹈作品缺少风格,将影响舞蹈作品的魅力。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均是以其独特的风格被广大观众群体所接受。例如,高雅优美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热情、奔放的歌舞剧《卡门》等。这些舞蹈作品都借助相应的舞蹈动作凸显出剧情、人物性格以及风格形象,促使作品整体焕发光彩。因此,在舞蹈作品编排实践中,应当注意作品风格的凸显,赋予舞蹈生命力与活力。

(三)意境的营造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都离不开唯美意境的烘托,只有艺术作品拥有一定的意境,才能促使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使观众耳目一新,吸引其探索发现艺术作品中的闪光点,引导观众在思想与境界上得到升华。因此,在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应当营造相应的意境,丰富观众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使广大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增强观众对舞蹈作品的接受程度,使作品更受欢迎。

(四)形象的塑造

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能够使观众对舞蹈作品产生不一样的感知和审美,对作品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形成深刻的感悟,从而与舞蹈作品的情感、思想建立联系,引起情感上、思想上的共鸣。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形象的支持,而在舞蹈作品中,是借助舞姿、情绪等塑造各种人物形象,这些形象能够深入观众的心灵,丰富艺术的感染力,通过表演传递某种精神意志、思想信念的力量,令观众感到震撼,进而成为观众所喜爱的作品。例如,张继钢创作的《千手观音》、《俺从黄河来》等优秀作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其思维过程相互融合,存在于编导的思维中。通过对舞蹈作品主题的选取、对舞蹈作品结构的构思、对舞蹈作品的实际编排,促使舞蹈作品的灵与肉、情与境、意与形得到和谐交融。

跳舞专业论文 篇二

关键词:舞蹈专业;舞蹈;学生;欣赏水平

一、引言

在现如今的快餐文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舞蹈专业学生只注重对舞蹈技术的锻炼,却忽视了对舞蹈欣赏水平的锻炼,不能静下心来好好了解一下舞蹈背后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内涵,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欣赏能力可以起到提升舞蹈专业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上舞蹈。所以,研究如何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欣赏水平对整个舞蹈教学都有现实意义。

二、提高舞蹈专业大学生舞蹈欣赏水平的意义

舞蹈欣赏能力是美学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舞蹈欣赏能力更是其专业素养的一大表现,舞蹈不仅仅是一种优美灵动身体动作更是一种既古老又神秘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舞者来说,每一个旋转、每一个跳跃、甚至是每一个表情都表现着舞者跃动身体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并不是每一个观看舞蹈的人都可以读懂舞者每一个动作的含义、每一次低眉的情绪,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舞蹈专业学生对舞蹈的欣赏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舞蹈时也必须学会感受每一段舞蹈的深刻含义,而这种含义并不是单纯练习舞蹈动作就可以修习来的,这必须经过亲身感受才可以完全的领会,当舞蹈专业的学生具有了基本的舞蹈欣赏水平后才可能真正去触摸这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艺术,才会明白舞蹈并不只是肢体的韵律动作,更是对生命、对生活、对自然、对世间万物的深刻顿悟与抽象表达,所以舞蹈专业教师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一段舞蹈、了解一段舞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教会学会跳好这一段舞蹈,跳“活”这一段舞蹈。

三、目前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欣赏水平现状

近年来的舞蹈专业学生对于舞蹈的认识明显存在着偏于浅显、偏于机械的现象,大多数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舞蹈时总是习惯于去拼命练习表象技术,当然练习舞蹈技术并不是一件错事,但是盲目地去练习一些高难度的舞蹈技巧以至于忽视了舞蹈的真正文化内涵却是一件不值得或者说不提倡的事。当一个舞者忽视了舞蹈真正的文化内涵时,他所跳出来的舞蹈只是一种机械并且浅薄的炫目肢体动作,也许会让受众吃惊于舞者的技艺,但是绝对不能使受众感受到舞蹈的精神魅力,不能形象地表现舞蹈的“神”,只能表现出舞蹈的“形”,换句话说这种没有文化内涵的舞蹈表演是没有精神境界可言的,也是没有灵魂经不起仔细观摩的。

这种现象在舞蹈专业学生群体中是很常见的,因为舞蹈欣赏水平不是具体的,而是学生个人对于舞蹈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不能直观、具体的表现出来,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大多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主观题,所以大多数舞蹈专业的学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提高舞蹈欣赏水平并不是那么重要。

四、提高舞蹈专业学生舞蹈欣赏水平的途径

(一)寄情于舞,情感交融

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欣赏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塑造学生对于舞蹈的形象思维,即引导学生对舞蹈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这种感情内涵的体验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去触摸舞蹈作品的感情内涵,这主要是来自舞蹈本身的感情内涵,包括舞蹈创作的构图、背景、风格等等,这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舞蹈的反复观摩、琢磨来达到的。第二方面是引导舞蹈专业学生联系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人生阅历、情感体验、世界观、人生观等,来达到舞蹈与情感的直接共鸣,从而能够将对舞蹈的认识提升到精神层面上来,弥补舞蹈专业学生在舞蹈欣赏上的不足。

(二)结合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

任何一种艺术作品的产生都是作者基于现实生活面貌再将其本质意义进行提升所创造出来的,所以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来说他是在创造形象,但是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者来说他是不能太过随心所欲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者需要的是把握形象,去了解这一形象,这种了解就是去探索作品产生的现实生活背景。对于舞蹈来说也是一样,要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欣赏水平舞蹈专业教师就需要教会学生去了解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把舞蹈作品还源于其产生的时代大背景以及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去了解舞蹈作品的社会、艺术价值,让学生对每一部舞蹈作品的材料选择、内容加工、以及表现形式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从大局上来把握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舞蹈专业教师也要从舞蹈作品的产生、取材这些方面来启发学生,通过提高学生对舞蹈作品的欣赏水平来间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

(三)锻炼专业的审美眼光

舞蹈艺术具有其他艺术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对与舞蹈专业学生来说对舞蹈艺术的欣赏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正如民间谚语所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欣赏舞蹈时不能是个看热闹的人,因为在未来他们很有可能成为舞蹈的创作者或者说承担了向普通观众传达舞蹈精神意义的一份子,所以舞蹈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会一些舞蹈理论的基本知识,对每一个舞种都有基本的理解。当一部舞蹈作品在舞台上缓缓上演时,舞蹈专业的学生要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去欣赏舞蹈作品,并且要不断地锻炼这种专业的审美水平,以此来达到提升整体舞蹈欣赏水平的目的。比如当舞蹈专业的学生在欣赏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自编自演的女子独舞《雀之灵》时就可以尝试从专业的角度去解读、欣赏这一舞蹈,从她手臂的颤动、眉目的回转、腰肢的下倾里去感受舞者无声的语言,去体会舞者每一次旋转、跳跃时燃烧着的激情。

五、结语

舞蹈专业的教师要知道提高学生对舞蹈的欣赏水平可以提高学生的美学修养,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自我、主动中去学习舞蹈。同时舞蹈专业的教师也需要在舞蹈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去了解舞蹈、欣赏舞蹈,以达到提高舞蹈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锐。浅谈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欣赏水平的策略[J].大众文艺,2012,12:230.

舞蹈专业论文 篇三

关键词:专业服务;形势与政策教学现状;创新思路

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优质课程的覆盖面,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职业教育承担着实践育人的重要任务,更加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特征,以专业服务为导向的实践创新有效增强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精准性和育人功能,如何进行形势与政策教学创新,加强时政理论知识学习、实践问题关注、社会价值引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专业服务导向的形势与政策教学特征

职业教育以培养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职业化人才为教育目标,凸显育人的专业技能与服务社会功能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有效创新之处。

(一)以专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设置具备精准性特征

专业为导向是课程设置环节的重要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质,结合教学大纲有效的分类教学,教研室分类研讨课程内容与教学实践手段,贴合每个班级实际,符合学生专业发展需求,将职业教育的特色融合进来,按层次解决学生对时政信息接收的差异性,较强的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特色,发挥课程的精准育人功能。

(二)以服务为导向的教学实践要求具备社会性特征

服务导向反映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属性,将实践育人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成为沟通社会时政信息与课堂学习的桥梁,将学习体验、技能实践、服务社会相结合,将研究的实际问题应用到工作实践中,结合实习与就业,拓展广阔的实践平台,使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社会性发挥出来。

二、职业教育中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较强的理论性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度下降,育人功能减弱

《形势与政策》课程兼具较强的理论性和实时性特征,理论性强使学生的接受度下降,结合较强的时政新闻又能有效地迎合大学生对信息的巨大需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普遍存在学生感觉枯燥,兴趣度下降的现实问题,时政课也往往缺乏对课程大纲与学生兴趣之间的有效结合,探索结合专业实践教育的时政教学路径,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兴趣下降与时政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导致课程指导实践的作用不强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主要停留在“教”与“学”的传统方式,使得教学能力目标不能重复实现,理论课教学服务于专业实践的效果不足,学生对于信息的巨大需求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成倍的增长,如何满足学生对时政知识需求,改进学校传统理论的教育手段,成为摆在时政课教育面前的巨大挑战。

(三)师资配备不足,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亟待增强

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专职教师的配备不足,专职、兼职授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指导老师,都成为时政课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尤其对班级学生专业的结合程度不深,影响到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因此,应充分调动已有教师对时政信息的获取,并定期进行研讨与学习,充分激发教师队伍的积极性,进行专业与理论相结合的创新教学。

(四)考核方式的单一性,使得时政课教育流于形式

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论文、卷面考试、课堂讨论等单一的考核方式,教学过程较为传统,然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仅仅是理论的简单获得,教育环节也应扩大到实习、就业、专业应用以及服务社会的层面,对考核方式应进行多元化的扩充,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持续的跟踪与多方面的评价,使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不简单的流于形式。

三、专业服务导向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创新的思路

根据当前高校特别是职业教育中,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设与教学的现状,探索有效解决其中矛盾的创新教学方式,通过专业服务导向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创新,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内容选取、知识与实践考核等方面凸显专业实践与精准育人特色,创新的教学思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形势与政策课程与职业教育的精准育人功能

“精准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路,是专业导向的育人方向,是职业教育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以学生专业选择为导向,以时政信息获得为载体,创新精准化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任务,选择任课教师对精准授课全程指导与监督,将时政课程大纲与授课内容结合,渗透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理想信念教育、就业创新意识培养、综合素养实践等多元化能力目标,按专业分类,选择主题式育人方案,设计分类化实践要求,完善专业与理论结合的考核方式。精准育人方案需要推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制度化、系统化,继续完善师资与配套体系。

(二)将课程内容的时事性与实践育人的实践性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程区别于其他思政课程,内容具有较大的广度与深度,涉及国内实时消息、国际重大事件等,授课部分的选择要兼备时间与育人效果的双重目标。因此在授课方法上,要紧紧围绕课程的时事性特点与实践育人的创新路径,最大限度地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灵活多样的育人优势,在创新教学手段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创新专业服务导向的专题项目教学

成立《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专题,完善课程师资,包括专兼职教师、辅导员、心理辅导等多方面教师队伍,专题小组进行专题选择、课程管理、任务监督、进度研讨、实践考核等环节,按照课时要求设定主要教学专题,按照大纲与专业的不同,合理侧重教学任务,立足于学生的专业与技能特长,分解教学实践任务,提高时政的接受度,安排实践活动任务,定期完成实践考核与反馈,提高教研小组的教学实效性。

(四)实现专业分类的教学研讨与考核

以往的理论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出勤、作业、论文和卷面考试,以专业服务为导向型的教学创新,突出教学过程的研讨和教学结果的考核,建立由任课教师、辅导员、实习导师、社会就业方等多方面组成的多元化考评体系,不仅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还包括对教学团队、学生效果反馈的多重评价,创新教师评价机制,结合实习与就业实践,定期组织进行实践督导与效果评价,企业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对师资和实习环境进行反馈,定期召开讨论会,及时掌握任务进程,提出考核与评价建议。职业教育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不断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品德、政治素质并重,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程度,因此完善专业分类的教学探索势在必行。

四、结语

职业教育需要更多的信息化手段以创新教育教学路径,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专业服务导向的创新探索,使其发挥实践的指导作用,充分体现教育的社会化与精准化,强调形势与政策的服务社会功能,结合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双重育人目标,因而探索专业服务导向的形势与政策教学创新思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夏依丁•亚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10):204-205.

[2]韩冬。网络媒体环境下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67-168.

舞蹈专业论文 篇四

【关键词】舞蹈教学;着力点;侧重点

前言

基于对舞蹈教学的了解,笔者认为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对乐感的培养十分重要,做好乐感的培养具体应当从合理播放背景音乐、进行专门的集中训练以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专注力等方面入手,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够保证乐感培养取得积极效果。同时,肢体训练和协调性的培养也是舞蹈教学的侧重点之一,在肢体训练和协调性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肢体训练并且教会学生舞蹈技巧,还应当加强身体协调性的训练。与此同时,注重情感表现力的培养也是舞蹈教学的侧重点之一。通过教会学生利用舞蹈动作抒发情感,将舞蹈与情感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舞蹈中收放自如,达到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目的。所以,掌握舞蹈教学的着力点和侧重点是十分重要的。

一、舞蹈教学应做好乐感的培养

在舞蹈的基础教学课堂上,我们必须时刻培养学员的坚强意志和努力拼搏、吃苦耐劳的崇高精神,使学员养成一个良好的训练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严令禁止消极怠慢、意志消沉、漫不经心的思想意识出现。

1.舞蹈教学应合理播放背景音乐,培养学生的乐感

在舞蹈教学中,乐感的培养既关系到舞蹈教学的效果,也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乐曲的特点,根据音乐节奏提高舞蹈的表现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舞蹈教学中应当合理地播放背景音乐,通过背景音乐来培养学生的乐感,让学生在舞蹈训练中以背景音乐为主,锻炼自己的听力和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做到跟着背景音乐起舞,并且在背景音乐的影响下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舞蹈的整体表现力。

2.舞蹈教学应进行专门的节奏训练

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学员很容易出现呼吸不顺畅、憋气等现象,那么如何采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呢?比如,在进行跳跃、前进、后退、下降等动作时,在蹬地离地发力的那一瞬间,我们可以采用快捷吸气;身体在空中或表换姿势造型时,采用控制呼吸,在动作完成后,落地时再呼气等。再如旋转时,吸气、蓄气要贯穿整个动作的始终,直到整个动作完成后再呼气,这就增加了旋转动作的稳定感。在舞蹈教学中,除了要做好背景音乐的播放之外,还应当进行专门的节奏训练,让学生能够对舞蹈节奏有清楚的认知和了解,做到在音乐节奏下有节律的舞蹈,既能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又能够让学生掌握舞蹈技巧。专门的节奏训练可以让学生对音乐节奏有独到的认识,是舞蹈教学的侧重点之一。

3.舞蹈教学应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专注力

学生对音乐的专注力既是衡量学生舞蹈专业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舞蹈教学中应当培养的重要内容。基于对舞蹈教学的了解,在舞蹈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专注力,让学生在音乐播放过程中能够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并能够投入到音乐中,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背景音乐的了解。

二、舞蹈教学应注重肢体训练和协调性的培养

1.舞蹈教学应注重肢体训练

由于每个学员的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是各不相同的,依据这种情形,我们在进行把杆训练的教学中,应该将擦地、小踢腿以及压腿作为舞蹈训练的重点。比如,压腿主要是为了拉韧带,它不但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体形的完美,降低受伤的危险性,而且还可以将舞蹈表演得更加轻松、精彩。对于舞蹈教学而言,肢体训练和身体协调性的培养是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好肢体训练和协调性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让学生按照规定动作完成舞蹈。基于这一认识,在舞蹈教学中应当重点开展肢体训练,力求学生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能够达到规定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美感。因此,注重肢体训练并提高肢体训练效果是舞蹈教学的重要侧重点之一。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当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基本功训练夯实基础,提高身体表现力,保证学生的肢体训练能够取得实效。

2.舞蹈教学应教会学生必要的舞蹈技巧

【】

在舞蹈表演中合理的舞蹈技巧既能够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和舞蹈的整体效果,同时也能够赢得观众的掌声。对于舞蹈教学而言,教会学生必要的舞蹈技巧,既是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方法,在具体的舞蹈教学中应当得到有效的开展。基于这一认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舞蹈训练方法,对于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舞蹈教学实际合理地开展舞蹈技巧的教学,才能够满足到教学的需要。

3.舞蹈教学应加强身体协调性的训练

学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对腿的训练,却忽视了支撑腿的动作姿势要领。比如,在把杆的过程中,部分学员很容易紧紧地抓着杆,而不是用手去轻轻地扶住,殊不知,这种不正确的姿势很容易造成原本在主力腿上的重心出现偏离,从而会出现膝关节不直,肌肉比较放松的不良现象。这样一来,不但会使得主力腿的肌肉得不到加强,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整个舞蹈舞姿。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为了完成规定的动作,需要身体具有较好的协调性,而身体的协调性也会关系到舞蹈表演的整体效果。基于这一认识,在舞蹈教学中应当加强身体协调性的训练。通过基础训练基本动作的强化,让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能够得到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让学生在舞蹈训练过程中能够有较好的表现。与此同时,身体协调性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舞蹈教学标准的重要指标。因此,做好身体协调性的训练是做好舞蹈教学的关键。

三、舞蹈教学应注重情感表现力的培养

1.舞蹈教学应教会学生利用舞蹈动作抒发情感

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学生投入一定的情感舞蹈表现力,与学生的情感表现力有着紧密的联系。提高情感表现力既能够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舞蹈表演中,同时也能够将这种情感传递到观众的身边,感染观众和影响观众。基于这一特点,在舞蹈教学中应当教会学生利用舞蹈动作抒发情感,保证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将舞蹈的精神和舞蹈者的情感有效地传递给观众,提高舞蹈的整体表现力,使舞蹈者能够作为单独的个体与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

2.舞蹈教学应将舞蹈与情感联系在一起

基于情感表现力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在舞蹈教学中应当重点做好情感表现力的教学。通过情感教学将舞蹈与情感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舞蹈与情感的实际联系。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舞蹈情感的认识,让学生将舞蹈作为一种传递情感的工具和媒介,在具体的舞蹈训练中能够做到有效地投入情感,提高情感的表现力,用舞蹈的形式将自身的情感传递给观众,让更多的人能够对舞蹈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和感性的认知。

3.舞蹈教学应做到让学生在舞蹈中收放自如

为了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应当让学生在舞蹈训练中投入足够的情感,并且尽情地表达。但是考虑到舞蹈的整体要求和舞蹈动作和节奏对舞蹈者的要求,在具体的舞蹈教学中还应当要求学生在舞蹈表演中能够做到情感收放自如,既有效地表达和传递情感,又不能陷入到个人的情绪中,使情感表现力能够为舞蹈表演服务,保证舞蹈表演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让学生在舞蹈中收放自如,是舞蹈教学培养情感表现力的基本要求。结论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舞蹈教学中掌握教学的着力点和侧重点,对于提高舞蹈教学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对舞蹈教学的了解,在舞蹈教学中具体应当注重对乐感的培养、肢体训练和协调性的培养,同时还应当注重情感表现力的培养,只有做好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和舞蹈水平,进而达到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目的,为舞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舞蹈教学的整体性和实效性,满足教学的实际要求,使舞蹈教学能够在整体教学质量上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田甜:《浅谈记忆规律在舞蹈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意义》,《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27期。

[2]杨洋:《三维人体动作分析及其在智能舞蹈教学系统中的应用》,学位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3]梁泉:《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研究》,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

[4]戴铮:《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2。

[5]槐佳朋:《“注意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吉林艺术学院,2013。

跳舞专业论文 篇五

舞蹈表演专业

舞蹈总是用最苛刻的方法考验着每个怀揣舞蹈梦的孩子们:压腿、踢腿、软开度、腹背肌、腰腿功……日复一日,没完没了枯燥的训练,这就是舞蹈表演专业的特点。相对其他舞蹈类专业,舞蹈表演专业在训练上和表演上的要求是更加的严格,舞蹈表演专业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表演功底,浓厚的情感,这样才能通过舞蹈来演绎出动态的人的精神世界,以鲜明的艺术形象抒发内心感情,达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创造出剧情需要的舞台环境和氛围。因为台上跳舞,“跳”的不是自己,“跳”的都是各种不同的“人物角色”,无论是表演集体舞还是个人舞,都是为了塑造不同民族性格和不同人物气质的舞蹈形象。舞蹈表演跳的是心,而不是单纯的炫技。这就需要平时多注意舞蹈表演和技术技巧的训练,这些都是长期积累的无形的资本。

关于就业,如果你喜欢追寻自己的影子并且热爱教育事业,那你可以考虑去教育机构应聘舞蹈教师;如果你喜欢没有太多的束缚,那你可以选择去辅导机构或者舞室担当补习教师;如果你有一定的造诣并且已经获得一定的资格,那你可以尝试从事教练或者指导工作;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学艺发扬光大并且呈现给观众,那你可以努力去成为一个专业并且优秀的舞蹈演员。当然,学习舞蹈出来的学生一般在行为举止上都比较得体自然,气质跟打扮上也会相对出众,所以即使不从事舞蹈相关行业,也可以做一些类似公关文秘、银行职员、办公室人员等文员类的工作。

舞蹈学专业

舞蹈的历史渊远而流长,艺术学家考证过最早出现的艺术正是舞蹈,说明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对于人类文化乃至生活是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舞蹈学正是对舞蹈艺术作全面、系统、历史的研究的一门科学,其中包括舞蹈理论、舞蹈历史和舞蹈鉴赏三个主要部分。本专业的学生除了单纯的肢体学习,还要进行舞蹈理论的学习,掌握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和舞蹈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中国舞蹈史、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世界芭蕾史纲、舞蹈解剖学等这些都是在大学期间需要深造的课程。这就要求舞蹈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自身要有不错的文字功底,另一方面就是对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这样便于在今后学习生活乃至工作后更好更快地掌握分析和研究舞蹈作品的方法,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舞蹈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可以从事与上述舞蹈表演相同的职业,更有其独到的优势――舞蹈学专业出身的学生所具备的理论写作能力和史学造诣,是许多艺术相关单位和企业所重视的。

舞蹈编导专业

在练功厅里、在舞台上,每一个舞者在韵味悠然的音乐中舞动,做出跳跃、旋转等一系列复杂的连接动作,随着光影的变幻演绎令人心醉神驰的精彩。这些所有的编排都来自于舞蹈编导。舞蹈编导的魅力就在于她能让舞者释放天性,开发舞者的想象力,把一种不可言语的渴望和追求,挥洒自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就读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首先要熟悉国家的文艺方针和政策,了解舞蹈发展的态势,这才能确保作品在创作时是合理合法的。其次舞蹈编导的学生要求除了具有一般舞蹈生吃苦耐劳的优点,还应该有不同于他人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较强的审美感。这样才能从不同角度去寻找和发现舞蹈里缺乏和未被开发的东西,并应用到舞蹈编排里,进而提炼和完善独具特色的队形、画面、语汇等,使创作的作品真正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舞蹈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普通舞蹈人才的各种就业机缘,还是舞蹈工作幕后者的重要输出源。大部分有关编排、导演和设计的工作,她们都可以去尝试并且较易胜任。

给舞蹈生艺考的温馨提示

音乐――最好把考试曲目剪辑好单独刻录在一张光盘上,方便考场老师播放,不要拿整首曲子去,没那么多时间让你完整地跳;选择能让人跟着节奏走的乐曲,让老师也产生共鸣,放音乐的有时候老师会陶醉一会儿,那你就能多表现一下了。所以选音乐一定要有利于展示和全面展示个人特长和技能。

舞蹈学论文 篇六

幼儿舞蹈教学在幼儿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它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在节奏、动作以及娱乐中提高了模仿的能力,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得到加深。第二,舞蹈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当众表演的锻炼,很多幼儿渐渐克服本身内向的性格,增强了自信心,也开阔了眼界。第三,舞蹈教学有助于幼儿健康发育、塑造良好体形以及提升整体气质,舞蹈有促进幼儿骨骼发育、帮助消化等作用,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第四,幼儿园的舞蹈教学一般都是结合经典童话故事和典故进行的,潜移默化中使幼儿接受并热爱美好事物,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使他们渐渐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绥化市幼儿园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幼儿舞蹈教学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对幼儿园舞蹈教育目标的认识上,有许多教师认为就是为了参加舞蹈考级或比赛,可见在实际的幼儿舞蹈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幼儿舞蹈教学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没有深刻认识到幼儿舞蹈教学的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只是一味地鼓励幼儿参加考级或比赛,忽略了对幼儿人格、身心健康的培养。

(二)幼儿舞蹈教学途径单一

在绥化市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以课堂教授形式为主进行舞蹈教学;只有少数教师会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舞蹈教学,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和使用电化教学的模式进行舞蹈教学的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舞蹈教师受限于课堂教学,和其他课程并没有差别,发挥不出舞蹈教学的特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他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舞蹈教学,不同水平的幼儿并没有选择的机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幼儿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三)幼儿舞蹈教学的设备较差

在舞蹈教学设备的调查中,10%的教师所在的班级有电子琴或钢琴,3.3%的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电视,83.3%的教师所在班级有录音机;而只有3.3%的班级在舞蹈教学课中有多媒体的使用。专业化舞蹈教学设备的缺乏使得舞蹈教师在授课时受到局限,幼儿对舞蹈课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幼儿舞蹈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对幼儿舞蹈教师的调查发现,绥化市幼儿舞蹈教师在学历方面,37%的教师是本科学历,43%的教师是专科学历,还有20%的教师是中专及以下学历。因此,绥化市幼儿舞蹈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有很大上升的空间。教师的专业构成比例如下:56.7%的教师是幼教专业毕业的,而舞蹈专业的教师占30%,另外,13.3%的教师是其他专业毕业的,其中部分幼教专业的教师在工作后参加了舞蹈专业的继续教育。因此,绥化市的幼儿舞蹈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绥化市幼儿园很多舞蹈教师都是外聘的,他们即使经过专业的舞蹈教育和训练,但在幼儿教育和幼儿心理等方面和专业幼教教师还有一定的差异。

三、提升绥化市幼儿园舞蹈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

舞蹈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舞蹈教学不仅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更是为了幼儿的健康发展,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教师不应该只从考级、比赛的出发点去进行舞蹈教学,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要注意观察不同幼儿的兴趣方向,针对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等因素,给幼儿选择不同的艺术类别,让他们在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另外,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将重点放在幼儿舞蹈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上。

(二)多种途径开展幼儿舞蹈教学

在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教学,避免单一的方式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舞蹈欣赏、舞蹈示范、音乐欣赏、模仿和想象、舞蹈编排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运用,让幼儿的大脑高度集中来支配自己的身体,表达丰富的动作和情感,集体舞中各种队形的变化也帮助幼儿提高记忆力。例如在幼儿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听到节奏明快的音乐会随之舞动的天性,在唱到“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地抱抱我”这句歌词时,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和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出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使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

(三)改善幼儿舞蹈的教学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幼儿园应提高对幼儿舞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教学设备的配备和管理。幼儿园自身应该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出舞蹈气氛,利用吃饭、课间娱乐、午睡后等时间为幼儿播放音乐,有条件的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经常为幼儿播放舞蹈类的视频,在生活中随时去引导、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幼儿园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舞蹈区域,通过增加对不同风格舞蹈服饰、道具的投放等,鼓励幼儿穿上自己喜欢的舞蹈服饰,大胆自由地表演快乐的舞蹈,给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

(四)加强幼儿舞蹈教学的师资力量

幼儿园舞蹈教学的长效发展,必须依靠高素质、专业型的教师队伍。绥化市大部分的幼儿园舞蹈师资力量依旧比较薄弱,部分教师缺乏专业舞蹈知识和技能以及专业的教学态度和方式。幼儿教师的文化修养也有待提高,因为舞蹈不仅涉及音乐、文学、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还和其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幼儿园应当注重培养或招聘全面型、高素质舞蹈教育人才,为幼儿的舞蹈教育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现有的幼儿舞蹈教师也要注意改进教学方式,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到“嘴勤、手勤、腿勤”:嘴勤就是教师经常要在舞蹈教学中为幼儿讲解舞蹈要领和注意事项,手勤就是要多动手纠正幼儿的不规范的舞蹈动作,腿勤就是要经常去每个孩子面前进行指导。只有高素质的教师加上高效的教学方法,才是提升幼儿舞蹈教学水平的良策。目前,绥化市幼儿园的舞蹈教学正在朝着积极改革的方向发展,提高聘任幼儿舞蹈教师的门槛,完善教师培训体系,逐渐提升幼儿舞蹈教学的水平。在实际的幼儿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切忌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与塑造幼儿的个性,使其全面而协调地发展,从根本上提高绥化市幼儿舞蹈教学的水平。

舞蹈论文 篇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一部分是练习节奏与旋律。节奏的练习主要是指练习的规则与姿态以及反应能力的练习,用声势进行节奏的训练,对节奏基石的提取和练习以及对于节奏进行引导、自编和补充练习等内容。而旋律方面则主要是指演奏歌曲或是乐曲、音乐乐器等其他乐器的演奏规则和方法,为歌曲伴奏,即兴演奏以及自编乐曲、欣赏教学、识谱教学等内容。另外一部分就是基本形体动作的训练,这主要是指动作训练、反应训练、舞蹈表演、动作的伴奏以及即兴动作和动作游戏等内容。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舞蹈创编的影响

(一)对于舞蹈教学中节奏方面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节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的节奏清晰明确。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强,幼儿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抢拍或是拖拍的情况,这就直接降低了舞蹈动作的整齐度。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要求舞蹈教学中,选择节奏鲜明清晰的音乐,从而在强重音的刺激下,唤醒幼儿的记忆功能。幼儿对于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记清了,他们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就轻松很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舞蹈教学选择旋律易记的音乐,这样也可以缓解幼儿紧张与焦虑的情绪。

(二)影响舞蹈教学中听力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影响着舞蹈教学中幼儿听力能力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将原本性音乐与动作和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调动幼儿的听觉神经,让幼儿学会倾听、辨别甚至是想象各种生活中的不同的声音,从而能够帮助幼儿在舞蹈的学习中有效提升他们的听力能力,使他们更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三)肢体训练之于舞蹈创编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肢体的训练。比起传统的音乐教学重理论知识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主要是注重幼儿的实际训练。因此,肢体训练便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肢体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舞蹈创编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充分调动幼儿舞蹈时的各种肢体语言与动作,从而保证他们快速地将教师所教的内容吸收并牢记在心。因此,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对于舞蹈创编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

(一)契合舞蹈主题

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应用,首先表现在教学法要契合舞蹈的主题。在幼儿舞蹈创编中,要与具体的舞蹈主题相契合,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质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汇集了演唱、演奏、舞蹈、朗诵以及表演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契合音乐的主题是基础。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具体表现。

(二)节奏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节奏的把握,这对于幼儿舞蹈创编是非常关键的。奥尔夫认为音乐是一种回归人性、回归自然的音乐,它主张幼儿去倾听以及辨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因此,对于节奏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对音乐的节奏把握清晰了,才能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更准确地辨别区分。而舞蹈创编过程中,注重了节奏的训练,有助于舞蹈创编的顺利完成,并且还能确保舞蹈的旋律与节奏不出错。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节奏的重视,就为舞蹈的创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要是坚持人本主义,教学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正确把握音乐舞蹈的节奏,从而更有效地学习。这就有效解决了舞蹈创编中对于节奏训练的要求,因而获得广泛应用。

(三)增强想象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要求幼儿学会倾听,学会想象,能想象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如身边人的声音、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等。通过幼儿对不同声音的倾听,可以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会对所听到的音乐给予一定的肢体反应。这个过程便是幼儿在听到的声音之后,然后经过大脑的想象,从而给予了肢体上相应的动作的配合。而想象力对于舞蹈创编是相当关键的,只有增强想象力,才能更好地运用在舞蹈创编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恰好实现了想象力的加强,因而在舞蹈创编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四)感情升华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的应用,除了通过契合舞蹈主题、节奏训练以及增强想象力等三方面的内容来体现,还需感情的升华。无论是何种音乐,没有感情作基石,那么它就不是好音乐。对于舞蹈也是一样,若是舞蹈不能打动人心,不放感情在其中的舞蹈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幼儿感情的激发,让幼儿用心去跳舞。通过引导幼儿倾听、辨别以及想象,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反应能力。在想象的过程中,幼儿的感情也随着音乐一同起伏,最终达到感情升华的效果与目的。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只有将感情注入其中,才能编出更有生命力与活力的舞蹈。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舞蹈创编中所发挥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大。

四、结论

舞蹈论文 篇八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逐步积累这些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的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并对它们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

例如:浙江省孙红木在谈她创作《养蜂的小妞》的创作过程时说:从表面看,养蜂的工作按照舞蹈创作要求缺乏动态,即可舞性,难以很好的树立舞蹈型像。但从舞蹈长于抒情的角度认真地思索分析,发现蜜蜂这种神奇的小昆虫勤劳、坚韧、勇敢,它为人类创造财富,送来甜蜜。而养蜂人常年四处奔波,追踪蜜源,工作辛苦、平凡。养蜂人的工作和蜜蜂的精神都值的我们去赞美。但是如何用舞蹈去表现呢?经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养蜂人与蜜蜂有着不同寻常的亲蜜的爱的关系,而这种特殊关系使我们在他们“静态”的劳动中看到他们“动态”的内心世界。他们那种欢乐、甜蜜、幸福的内心世界洽洽适合用舞蹈去表现。具体的方法就是把思想、情感化为能被观众看见的“动”的形像,这种形像是情感,升华的表现,绝不是去勉强模仿表现他们劳动的外部形态,而是要始终抓住并表现养蜂人的“情”。

艺术作品不夸张就没有表现力,而夸张就必须有丰富的联想——想象力。联想到养蜂人的头、身、手都沾满蜂蜜,引起蜂对人的追逐、嬉戏,从中体现蜂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这种交流形成的欢乐劳动中的“节奏因素”使舞蹈“形”、“情”具备,由此产生了舞蹈的形像基础。加之巧妙的运用道具,突出养蜂小妞可爱的性格特征等,使《养蜂小妞》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像。

生活美不等于艺术美。创作者对生活中各种美的事物要进行高度的浓缩与升华,要善于像蜜蜂吮吸花蜜那样,吸取生活中最甜美的营养,进行艺术的高度概括,使其成为鲜活动人的舞蹈形像,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与薰陶。

(二)舞蹈作品要歌颂崇高品格,富于时代精神。

任何艺术作品都服务于它所处于的那个时代,跟不上时代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就失去了它的生存价值。大量民族民间舞蹈能在我国长、期流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们能顺应人民大众一断变化的审美追求,紧根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完善自身才得以生存。众多的经典舞蹈作品之所以常盛不衰,也是由于他们所表现的主题抓住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在作品的内容、形式上达到了理想化的高度。现在我们提倡弘扬民族文化,强调文艺作品要反映时代主弦律。弘扬民族文化是指我们民族数千年所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精粹,它蕴含着我们民族开拓奋进,勇往直前,富于创新,敢作敢为,无私奋献等最歌唱家贵的精神品质。而文艺工作者由其是进行作品创作的人们,就应该用大量蕴含着民族崇高精神品格的艺术作品去教育感染人,鼓舞激励人,去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素质。

我们所指的“时代精神”,应该是一种积及向上的、催人奋进的、能鼓舞人们斗志的精神。这种精神能使人迸发无穷的力量,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能使人深切的感受生命自然的美好,从而对生活充满着希望。“时代精神”不是某些人追求的所谓“时尚”任何时尚都是有他的属性的,有的代表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有的却表现出一种颓废、落后的观念。在当前的一些创作作品中,确有一些人追求的“时尚”背离时代,远离生活。作者把自已狭隘、消沉的人生理念融进自已的作品中,表现他们自身的与时代极不合拍的精神和内心世界。这是我们应该坚决摒弃的。有的作者为了标新立异,为了迎合市场中一些观从低级趣味的需要,即强调所谓的剧场效果、经济利益。对一些优秀的、能体现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独特魅力的民间舞横加扭曲,

一些最能代表东方含蓄美的舞蹈,被硬性的塞进西方的剧烈的弹胯、顶肚、顶胸的动作。认为这样才有“性感”,才能迷住观众,才够刺激且不论社会上怎么样评价,仅是这种无视我们民族的审美感情,无视或淡化我们民族所独特的、为国际社会所赞叹的东方美的创作思想,也是我们应该批评的。

大量好的作品,能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从这种艺术美的享受中,领悟一种精神情操的美,使人们对生

活、对社会产生一种深切的爱,这就很好地起到文艺作品的教育作用。

例如《闪闪的红星》中冬子妈英勇牺牲的舞段,烈火熊熊,英勇顶立火中;震憾人心的音乐旋律,满场红彤彤的灯光;叠印出潘冬子一句无声的“妈妈!”给观从众以及大的冲击力,震憾了人们的心灵,引发了大家强烈的精神共鸣。

又如《春蚕》根据唐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的名句,把春蚕、蜡炬献身精神体现了出来。编导着重塑造和体现春蚕的心灵美,突出了他造福人类的品格。在艺术手段的运用上,设计了一片硕大透明的桑叶,叶子背后是充满曲线美的“春蚕”(演员)。通过演员优美的双臂动作和手中漂渺的纱巾,表现春蚕吐丝作茧自缚的过程,展示“丝方尽,情不断”的意境,并从中给观众以春蚕丝尽至死无憾的深刻思想内蕴。这个作品表现的是春蚕,实际歌颂的、给人的启示是献身精神。

再如舞蹈《敦煌彩塑》,作品没有直接歌颂英雄人物,也没有赞美某种崇高思想。而是取材借鉴敦隍石窟中的“飞天”,塑造了一群少女的舞蹈型象。作者抓住女性美中最能打动人的几个方面——温柔、端庄、委婉、恬静,刻画出鲜活动人的东方青春少女的群像,使人观后难以忘怀。作品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舞蹈的姿态、动作、造型,与舞蹈意境融洽的音乐,以及营造出特定氛围的舞美灯光,反映了伟在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精美绝伦的造像艺术,由此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一是通过优美的舞蹈,展示女性美的独特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以上事例都是说明,舞蹈作品虽然以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表现手法去创作艺术形象,但这些作品的品格是崇高的,是健康向上的。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去反映生活,并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薰陶。因此,它符合当今的时代精神,能很好的为时代服务。

(三)熟悉积累专业素材,全面提高专业修养。

1。多看多学舞蹈语汇。

舞蹈语汇(动作)是靠积累才能丰富的,只有相当的积累,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也只有对动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它的运动、变化规律,再进一步对这些动作进行变化发展。

另外,对是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人们劳动或其它习惯动作进行分析,了解它们的型态、动作规律、动作节奏等选择其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进行美化提炼,使之成为闪烁光彩的舞蹈型像。如《浪里人》的创作,作者深入到渔民中,观察渔民劳动生活如织网、拉网、撑篷、摇橹;渔民习惯两腿分开站立,走路步伐沉稳有力;战风斗浪形成他们勇敢、豪爽、憨厚、直率的性格特征等。作者对这些素材进行了典型化的表现,创造了生动丰满的舞蹈型像。

2。对各艺术门类的综合学习。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创作舞蹈不仅要有对人体动作的娴熟运用,还要通过其它的艺术手段,为作品的主题、人物型像、情节发展、高潮的兴起等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首先,创作者应具有很强的音乐感。音乐感是指对音乐的理解。不仅在理伦上理解,更重要的是对音乐表现情感和音乐型象上的理解。例如,一个舞蹈家和一名画家同时听一首名曲,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就会不同。画家脑海里出现的是画面、构图、布局、是各种色彩、明暗的对比。舞蹈家则会根据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音响的强弱、脑海中不断闪烁着各种跳跃,旋转和时而翻腾激烈,时而舒展委婉的动作形像。虽然二者理解不同,但他们都是很强音乐感的欣赏者。

(2)要对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

舞蹈构图在作品中至关重要,好的构图能给人以振奋,感到它变化无穷,内蕴丰厚。呆板的、一成不变的构图画面会使人感到枯燥,毫无感染力。俄罗斯小白桦歌舞团的《小白桦树》,虽然动作简单,但它却运用蜿蜒流动的队型,迭幻繁复的变化,描绘出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闪射着迷人的魅力。重庆龙灯艺术节开幕晚会中的,《中国人》舞段,仅靠此起彼伏的万里长城的阵型、四大片块交错、快速穿插和组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浩大的气势,给人以很强的震憾。

(3)要对灯光、服装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学习,以便于在创作时综合考虑运用。

舞台灯光变化运用的好,就能深化作品的主题,渲染浓烈的氛围,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景中。《春蚕》的背光、顶光、侧光的运用,形象地造就“蚕”晶莹剔透的美妙胴体;《再见吧,妈妈》通过特殊的灯光效果,营造出朦胧的、如梦似幻的母子相见的画面。这些巧妙运用灯光的艺术手段,都是灯光师按照编导的创作和设计要求而解决的。

舞蹈服装的设计当然是设计师的工作,但是编导要提出对服装的设计要求。这个要求一般要考虑两点:一是有助于点题,看了服装的样式、色调,就能明白你要表现何题材;二是服装要体现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另外,服装设计要充份考虑舞蹈上人体艺术,是用身体、四肢来“说话”,表达一定内容的。服装设计不合格,不符合作品的要求,不但无法表达作品的内容,甚至会破坏预想的效果。好的舞蹈服装,会给观众以鲜明的人物形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中的变色长裙,先后变出黄、红、绿三种颜色,表达出不同的内涵;《丝路花雨》的“飞天技乐”服饰,把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塑造出来。

(4)编导要充份培养自已的想象

能力(联想、幻想),使舞蹈具有浪漫抒彩,这是作品打动人心、感染观众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想像,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精彩的想像,就像童话中的魔杖,点到那里,那里就会产生奇特的变化。英国诗人杨格说:“独创性作家的笔头,像阿米达的魔杖,能够从荒漠中唤出灿烂的春天。”要想舞蹈具有独创性,想像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舞蹈《水》的意竟是充满想象力的。从少女头发的摆动中感受到水的流动,又从水的流动中透视了少女的美;《雀之灵》通过手臂和指尖的形态,塑造出孔雀雍容典雅、端庄高贵的仪态;大学生开幕式序幕《黄河之水天上来》通过四条像征巨龙蜿蜒翻滚、腾空而起的浩大场面,隐喻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和无穷的力量,以及龙的传人崛起腾飞的气势。也有作品缺乏想像,因此主题在好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少儿舞蹈《老虎枕头》本意是表现中华化、民俗风情的久远灿烂,表现少儿天真活泼的童趣。但作品想像力不够丰富,情节平平,无闪光点。如果把老虎枕头变大,使其似人化,加入“枕头”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效果就会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