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精品多篇)

栏目: 小论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1.62W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精品多篇)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篇一

传统的小学教育是以讲述并且灌输的理念进行的,这样的教育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辩证思维关系和深入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现阶段讲究教育要以互动沟通的模式进行,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由于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的不确定性这项任务在小学教育的方向是很有欠缺的,现阶段教育小学生的科学课课程依旧是讲述式教育居多,就算是穿插几个小的实验,大多数也是以教师介绍为主,或者以多媒体介绍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单一死板,无法让小学生真正去喜欢科学课程带来的知识,更无法真正地带入到生活应用中去。总结起来现在的小学科学课课程教育的问题有以下五点:

(1)老师传授单一的灌输科学课程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填鸭式教育,死记硬背知识点,无法在生活中活学活用;

(2)课堂呆板不活跃,无法调动学生的互动学习兴趣,并且缺乏提问热情,对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缺乏兴趣;

(3)课程知识固定,无扩展延伸,无法带入实际生活中,教师的课前准备不足,传授心态不正确,应付了事;

(4)课程涉及到实验由教师或多媒体演示,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导致学生一知半解,甚至是对生活中的问题理解错误而教师浑然不知;

(5)学生对老师的讲述充满服从性,对教师充满畏惧,没有辩证思维的培养,不利于生活中对与错的学习。

二、关于小学生科学教学的几点生活应用方面建议

1.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交流互动引导学习代替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应该成为朋友,在教学上教师的作用应当是提点和鼓励、指引,而不是耳提面命的直接告知学生书本上的死板知识。

2.充分调动学生热情,鼓励学生提问,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要时常提问交流。对学生存在疑问,教师应该及时耐心的解决,并对勇于提问的学生鼓励表扬,并号召大家学习敢于提问的学生。

3.课前准备充足,并且联系实际举出例子,端正教育者心态,不能对科学课程应付了事。细心准备教案,并且将知识点带入生活,联系实际举出例子,让学生觉得学习贴近生活。

4.教与学是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动手兴趣,给予实验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旁辅助纠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出真知,再动手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指导和纠正,更利于学生学会实践应用。

5.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疑问或者对教师的讲述进行疑问,教师和学生都充满“为什么”去教学。对于学生的疑问要耐心解答,讲出真正道理,不要应付了事,在用语上要注意多以商量的语气去问,而不是强硬尖锐的语气直接吓到存在疑问的学生。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篇二

可别小看这黄色交通线,它可是一种神奇的线。它会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会像最优秀最有经验的交警一样辨别每辆车的违规情况,它也会像最公正的法官那样对违规车辆毫不留情……

8点10分,监控系统发出警报,只见屏幕上出现一辆可能是醉酒的司机开的车,摇摇晃晃。两旁的黄色交通线通过气味感应器感受到酒后驾车的情况,马上变得通体透明,并不停地闪烁,同时传出迷人的劝阻音乐,音乐之后,黄色的交通线立即用优美的声音提醒这位司机:“对不起,您酒后驾车,违反交通规则,请立即停车。”可是这位司机把黄色交通线的警告当成耳旁风,脚踩油门想直冲过去,这时会说话的黄色交通线立即发出强大的磁性,把汽车牢牢吸住。机器人警察走过去,轻轻一提,就把违规的汽车和司机送到空中专用线路,让他到交警队接受批评和培训。

9时15分,一辆满载客人的客车,从东向西疾驰而来,黄色线的数量感应器立即发出清脆的声音:“对不起,您的车超载10人,请立即停车。”司机一听黄色交通线知道得这么清楚,只好乖乖地停下了车。机器人交警又迅即找来另一辆客车,将超载的客人送上了车。

黄色交通线在交通线路上大展神威,有了它,我这个交警总队长可轻松多了,交通事故已经成了历史,过马路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的一种享受……

我希望将来发明一种能够溶解垃圾的机器。当垃圾成堆时,它会根据垃圾的多少和种类,发射出相应的溶解弹,垃圾便会慢慢溶解,最后渗入地下。这种垃圾融解器还能把垃圾中的一些铁质元素吸进自己的体内,给自己做能量。

这种机器的形状跟目前的迷你BP机差不多,它的机体前面还有一个发射管,可以随身携带,如果发现自己工作、学习的地方有了垃圾,只要对准了,轻轻一按,垃圾马上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另外,这种机器还有大型号的,是专门用来处理垃圾场里的成堆垃圾。

愿这种垃圾溶解器能早日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清洁而美丽的环境。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用我的智慧,使这个愿望成真!

注:此机器决不会溶解非垃圾的物品,请放心!

现在的汽车正在大量增加,时常可以看见许多黑色气体从汽车尾部排放出来,不但污染大气层,还在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我想:要是能发明一种不用油,质量又好的汽车那多好呀!

太阳是我们地球上可以获得的最大能源库。集聚太阳能的技术已经可以用来取暖,做饭,洗澡了,太阳能具有方便,经济,无污染等优点。所以用它当汽车的能源是再好不过了!这种汽车的形状很特别,有点象收音机的机身,顶部有一个漂亮的硅板,用来吸收太阳能,在现在汽车油箱的位置,有一个能量转换器,可以把吸收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用作听音乐、开空调、照明等车厢内部设施的能源。

这就是我想发明的汽车——太阳能汽车,你喜欢吗?

我希望将来能发明一种能使理发后的小头发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机器——吸发机。

当你刚刚理完发后,头上、衣服之间会有许多小头发。如果你洗头的话,既不方便,又不能完全洗掉。使用我发明的吸发机,只需要在你感觉痒的地方吸几下,就行了。

这种吸发机和吸尘机的构造差不多,它既小又方便,只需要装上一节五号电池,便可使用。在它的尾部有一个小盒子,这个小盒子是放被吸进来的小头发的。吸完后,只要把小盒子拿出来,将里面的小头发倒掉就好了。

这就是我想发明的吸发机,你喜欢它吗?

这就是我想要发明的温控自动床。这种床冬暖夏凉,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而且也给妈妈减少了不少麻烦。同我们现在床有许多缺点,例如夏天天气热,妈妈要把厚厚的垫子拿掉,晒一晒收起来,换上凉席。冬天天气冷了,妈妈又要把凉席收起来,换上厚厚的垫子和被子。

我想要发明一种温控自动床,(这种床)人们能让它随着气候的变化自动调节温度。当夏天,外界的温度高是,只要打开床头的开关,床就会自动地把温度控制在二十度左右,人睡在上面就觉得特别凉爽。冬天,外界温度很低的时候,也只要打开床头的开关,就能自动地把温度控制在二十五度左右,睡在上面,能使你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春天的温暖。学们,你们喜欢吗?

面对日趋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我希望将来发明一种自动分检并把垃圾逐一消化的垃圾箱——自动消化垃圾箱。当人们把自己用过了而废弃的生活垃圾放进这个垃圾箱里时,这个垃圾箱会把塑料处理成像大米一样的颗粒,废纸压缩成饼干样的纸饼;玻璃制品集中在一起融化成液体,菜叶等生活垃圾发酵成肥料,清洁工人每天只要把桶里消化的垃圾归类收装然后卖给需要这些肥料的厂家,再次利用这些垃圾。

这种垃圾箱的形状跟现在的果壳箱差不多,由那些回收的塑料,玻璃制成,它的底座有一个微型电脑,负责分检,处理人们放进的垃圾。

这就是我要发明的自动消化垃圾箱,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一个清洁又美丽的环境!

我想发明一种多功能宇航衣。穿上它,就可直接从地球飞到外太空。这种宇航衣是用一种耐高温、高压,可以吸取天然气,把它转换成能量的特殊塑料制成的。

这种宇航衣的构造是这样的:后背有两个小型火箭,它是整件衣服的动力装置,*它人类就可以在茫茫宇宙中遨游了。宇航衣上有一个三角形头盔,它可以减少飞行中的阻力。宇航衣的腰间有一个方向盘,它是和小型火箭配套的。在太空中的星球上行走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有的星球(比如月球)没有引力,很容易掉入这无极限空间——宇宙。而我发明的宇航衣的鞋底各有四个吸盘,吸盘可以牢牢地吸住鞋底接触面,这样人类便能在太空中的星球上迈步了。衣服上还有工具格、方位显示仪、无线电呼叫机和等离子火炮枪。

这就是我发明的宇航衣,你喜欢吗?

以往大家常用“硝烟弥漫”“火光四起”来形容战场,因为化学推进剂或发射药燃烧才能推动弹丸到高速度。未来的战争可没有硝烟,那时我们所用的电炮及一些新型武器几乎都不用化学能。

我一直希望能发明一种超新型电炮,捍卫祖国神圣领土。这种电炮是用电磁力推进弹丸到超高速状态的发射装置,它可将弹丸加速到每秒3-5公里,而常规火炮则望尘莫及。作为超高速动能武器,它的弹丸射程远、穿甲深,射击提前量小,因此命中率特别高。用火炮发射质量大于是100公斤的弹丸是很困难,而用电炮不仅可发射克级质量的小弹丸,也可发射吨级质量的射弹或航天器,将它们推进到每秒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速度,它的速度快、动能大,故可用在坦克、舰船或飞机上。电炮是利用电磁力或电力工作,它仅用电厂的电力就可正常运行,它的成本仅是普通火炮的1%,效率很高。电炮是用电流变化来精确控制发射速度和改变射程的,因此性能优良、工作稳定、可控性好。此外电炮发射时由于少烟雾、火光和冲击波,因此隐蔽性好,很适合未来现代化战争。电炮可作为战区导弹防御和国家导弹防御武器,也可用于地对空的定向发射火箭和纯有效载荷,还可用于天基推动航天器进行轨道转移,电炮的用处可大啦!

怎么样?这就是我想发明的电炮,威力很大吧!

我希望将来发明一种多功能墙纸。它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变化颜色,还有时间显示。最神奇的是,人们只要有“墙纸遥控器”,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让墙纸变成超大屏幕电视机和环绕立体声音箱,或变成各种不同风格的风景画。当你躺在了夏威夷海边的沙滩上;当你坐在沙发上,就好像坐在黄山顶上。但最令人满意的就是它的温控功能,它可以使家中保持你想要的温度,可以使春天永远留在家中!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篇三

1.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生本教育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生本教育重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在教师为之创造的情景中,小组合作讨论,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激发对学习的无限兴趣。

1.2小组汇报展示小组汇报展示,是生本教育体现团队分工合作能力的最佳环节,通过小组组员上台展示汇报讨论成果,其余同学及时纠正补充的方式,完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生产”。

1.3小组讨论与汇报展示范例[成员1]在探索放大镜的观察方法时,我们发现两种方法,1:物体不动,人眼和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成员2]在比较不同厚度的放大镜的放大效果时,我们各小组交换不同放大镜在同一距离观察同一物体,发现镜片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好。[成员3]板书。放大镜观察方法:①目、镜、物三者,目、物不动,镜动;②目、镜不动,物动。放大镜厚度与放大效果:放大镜镜片凸度越大,放大效果越好。[学生1]我想补充的是:放大镜镜片透明且呈凸状,因此又叫凸透镜,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老花镜;相反还有凹透镜,如学生中常见的近视镜。

2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同学们的自主探究与交流讨论进行的,主要学习了:①、放大镜镜片特点: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②放大镜具有放大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物体实际大小;③两种观察方法:物动、镜动;④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小组加分

教师对发言同学以个人为单位,每发言一次为本小组加一分,累计加分。最终评比出分数最多小组,对其进行口头表扬,并在班级评比栏内贴小红花一枚,月底清算,用班费进行物质奖励。

4学生畅谈收获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篇四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关乎祖国未来的大事,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要求。为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云南师大附小自2001年开展了“少儿小博士评审”等一系列特色教育活动。

一、“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介绍

1、活动对象

学校五六年级学生

2、活动目的

“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断探究、求异求真,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基本方法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创新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思考、乐于动手、团结合作、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和启发学生的心智,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并以“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作为活动的宗旨。

3、活动内容

“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的研究和评审范围涵盖科学、社会、理想、学习、校园、健康、文化、生活八类,分社会科学类,小发明类,自然科学类进行评审,选材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普通事物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小博士论文可以是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观测报告、观察报告、发现报告、研究报告等。

4、活动的评审委员

学校成立了“少儿小博士”论文评审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委员,其他校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教师代表、家长委员会委员和聘任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审委员,负责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工作。

二、评价方案

1、评审程序(评审的步骤方法)

(1)初评:每年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论文交给班级的评审委员进行初评,初评以审阅申报的材料为主,评委对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科学性审查。并在对所有项目申报进行全面审查的基础上,选拔一定比例的项目入围参加终评决赛。

(2)终评:评审委员会集中对网上提交的入围论文进行评审,评委评审主要遵从“三自”和“三性”的原则。三分之二的委员通过即可参加论文答辩。

(3)答辩::学生自我介绍、陈述论文的核心内容、交流写作体会、回答评委提问,并进行答辩,综合考察学生的表现后,现场打分,现场公布评审结果,颁发小博士荣誉证书。

具体安排如下:1 3月:在全校范围以班级为单位,科学老师为主,对自愿参加“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论文写作方法培训。24-5月:学生根据课题及研究计划做调查、进行研究,收集实验数据,并完成论文初稿。36月:科学老师审查论文,对论文提出整改建议。47-8月: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学实验、研究、完善论文初稿。510月:学生网上提交论文,评审委员对论文进行网上评分,评选出优秀论文。612月:从优秀论文中按网上评分遴选二分之一的论文参加少儿小博士答辩会,评出小博士论文,颁发小博士荣誉证书。

2、评审标准:活动的评价以“三自”和“三性”原则为标准: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自己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

(3)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亲自参与作品的制作。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

(4)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5)创新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与技术水平。

(6)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课题研究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3、评价案例:

2004级金安六(4)班蔡嵩同学写的《玫瑰插花保鲜技术》的自然科学论文,他因为自己喜欢玫瑰花,但花期较短,那么能不能想办法将他的花期延长呢?从而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整篇论文认真准备了实验材料,制定了实验计划和方法,并详细记录了10个样本、四天中每天的实验情况和现象。最后得出了插在盐水中的玫瑰花保鲜时间比较长的结论,并找到了这一结论的科学依据。

案例充分体现了评审标准中的“三自”和“三性”原则,并收录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博士论文集》里。

4、“少儿小博士”答辩评审细则

三、“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的实施成效

仅从2008年至今已有895名学生参与该项活动,372名学生获评“小博士”称号。参与小博士评审活动的学生数逐年上升。“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观察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等均得到明显提高,科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科学意识、态度、兴趣的养成得以强化,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我校有多名学生在全省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

四、少儿小博士活动实施的意义

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篇五

关键词:社会文化;家庭文化;科学精神;培养途径

一、家庭文化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能 性

(一)家庭文化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必要性

良好 的家庭文化氛围是学校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基础,正如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所 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提升全民族科学素养,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是这一时期重要战略任务之一。要 实现这一伟大任务,家庭承担着重要责任。

(二)家庭文化对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可能性

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而言,社会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家庭文化。同时,人类个 体文化社会化又是始于家庭的。初生儿只是具有自然生命的人文化的载体,要完成人的文化 社会化,必须在交往中才能实现。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看,家庭被视为是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第一,家 庭成员在地理空间上充分的接近,儿童与他们接触的方式是面对面进行的;第二,家庭成员 人数较少,儿童与父母互动的频率高;第三,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控制和影响主要通过非正式 进行;第四,家庭成员彼此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密切;第五,家庭群体关系在时 间上最为持久,青少年学生三分之二的时间要在家庭度过。

从现代社会家庭社会化角度看,家庭文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是可能的。在以往的以自然 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里,家庭文化主要反映农业文化。而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文明之后,社会 生产需要的不再是那种仅凭经验和体力从事简单劳动的个体,而是必须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 技能,并具有批判、质疑、协作精神的生产者。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核心家庭 的出现,家长文化素质的提高,社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的增加等,人们已有时间、有能力关 注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是完全可能的,也是现实的。

二、家庭文化的构成、作用及特点

(一)家庭文化的构成

首先,家庭的物质文化属有形文化。它是家庭成员在一定社会关系下,为解决自己 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参与各种社会生活的活动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物质文明成果。诸如家 庭住房、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物品等。家庭物质文化,不是一堆物品,而是人类劳动与智慧 的 结晶。这里面蕴含着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生产条件下的价值判断、审美观点,以 及人们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过程中的一种价值认识、价值实践。

其次,家庭意识文化属无形文化。它是家庭成员在创造家庭物质文化过程中形成并积淀下来 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价值认识、家庭心理等,它同时也是社会意识文化的组成部分。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家庭意识文化的形成及其内容,同样不能摆脱社会生产方式的规定和 社会传统意识文化的影响。

第三,家庭行为文化。家庭行为文化属有形文化,是指家庭成员在已形成的家庭意识文化指 导下,参与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固的做事方式,如言语表达方式,接人待物、处 理问题的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等,家庭行为文化是家庭成员在内部和外部交往中,外显出来 的文化。

(二)家庭文化作用的特点

1.家庭文化的需求性

需求是家庭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在参与社会文化创造的同 时也在消费文化。现代社会,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之所以日渐提高,原因在于现代人需要用文 化支撑自己的信心、信念,需要用文化丰富自我。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的膨胀,生 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带来了人们精神世界一定程度的压抑与困惑,这种压抑 与困惑只能用精神文化来滋养与充实。

青少年作为家庭的新生代,在家庭内部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中,也表现出很强 的文化需求性:一方面,他们要求摆脱家庭的监护,以独立的人格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另 一方面,又因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需要家庭在信心、信念等方面给予支持。

2.家庭文化的先入性

人的社会化始于家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早已是家庭文化的享用者。无论家长是否 有意识地把自己拥有和认可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他们各自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文 化 因素,都会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生活在不同家庭文化氛围的学生,极 易形成与家庭文化相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3.家庭文化影响的持久性

在家庭这个初级群体内,家庭成员在营造家庭文化的过程中,彼此接触频繁,家庭文化影响 能够在多次重复的条件下作用于身处其中的学生个体。与学校教育和学校文化不同的是,家 长们往往是以“遇物则诲”的方式,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通过生活中或与孩子共同参与的 活动中,向学生灌输着特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培养训练。这种 教育方式,加之家长“血缘伦理权威”的教育地位,使得家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持久而又深 刻。

4.家庭文化影响的差异

由于种种因素,家庭文化必然具有其个性色彩。比如,有的家庭喜欢读书,家庭文化就有一 定的深度和厚度;有的家庭喜欢听音乐,参加文娱活动,家庭的艺术氛围就比较浓厚;有的 家庭爱好科学,常搞些科学小发明,其家庭文化就更富有创造性;有的家庭喜欢假日观光旅 游,参观名胜古迹,其家庭文化往往体现出活泼开放。

三、家庭文化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视家长为一种教育资源,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

学校教育要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培养出富有科学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打开“ 封闭”的学校大门,放开学校教育视野,视家长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资源。

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内涵:一种是积极的、正面的家校合作观,即 强调家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一种有益的教育参与者和教育影响力量,对学生的成长和科学 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教师联谊会 、学校重要庆典活动、有条件地开放教学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学校文化的构建。

另外一种则是消极的、世俗化、功利化的家校合作观,即从学校的近期考虑,仅仅把家长当 作可利用的资本。基于这样一种家校合作关系,家长与学校之间成为一种利益关系,并演化 为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一种私人性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某些违规的操作,不实事 求是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师在学生和家庭中的威望,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 的培养。

(二)通过家长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1.通过家长学校,除进行一般的家校教育理论、教育方式方法的辅导外,还可以 举办一些科普讲座,让家长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怎样在家庭平时的文化互动中培养这种科 学精神,全面提升家长的科学素养,把学校文化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延伸到家庭之中去。

2.挖掘优秀的家庭文化资源,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在家长学校交流,发挥榜样的作用。 告诉家长们,那些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具有批判、质疑、求真精神,并卓有成绩 的学生,如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或在其他创新大赛中的获奖者,就是在这种家庭文化的沃 土上成长起来的,以促进各具特色的家庭文化互补短长,同时也可以促使低层次家庭文化向 高层次文化的流动,进而推动学校所在社区文化氛围的提升。

3.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校在开发家长教育资源,发挥其正向功 能的同时,更要引导家长扭转家庭教育的负向作用。当今家庭文化的负向作用,首先是不少 家长把孩子的考试分数作为 唯一追求的目标,学校给学生“减负”,家庭则在给“加负”,从而强化了那种重知识、轻 情感、重功利、轻价值的影响。其次,父母对子女的物质需求的提供大大超过精神需求的提 供,造成今天家庭物质富裕,文化贫困,出现精神文化缺失。

面对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如何减少学生科学精神培养中家庭文化的负向作用,学 校有责任做出反应,那就是创建学习型家庭。学校可为每个家庭提供个性化服务,从改变家 长的教育观念入手,优化学生的家庭环境,逐步淡化家长的负向作用,逐渐提升家庭文化的 水平。可以这么说:推进和创建“学习型家庭”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家庭文化,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突破口。

(三)通过社区构建和谐家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中小学校是办在一定社区里的,社区同样成为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由于社区内 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会形成水平各异、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社区的基本单位 是家庭,家庭文化构成社区文化。而人们长期在社区内生活,相互交往,彼此认同,就会形 成属于这个社区所共享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及人们的做事方式。这种社区文化氛围既影响 社区内家庭文化,又会影响到学校文化的建设。因此,社区文化氛围高低,是否和谐,将成 为构建优秀学校文化,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因素。

通过家、校、社区互动教育机制,不仅可以适量地解决家庭问题,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庭文化 氛围,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搭建家庭文化平台,还可以充分利用、挖掘社区内科学教育资源 ,为“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铺平道路。围绕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家 、校、社区教育结合,形成以家庭文化为基础,学校文化为主导,社区文化做支撑的三种文 化良性互动的文化氛围,一代富有科学精神,蓬勃向上的学生会源源不断地从学校走出来。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吴圣刚。论当代‘家庭文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1).

[3]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 学报,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