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绘画鉴赏论文【多篇】

栏目: 小论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2.71W

绘画鉴赏论文【多篇】

绘画鉴赏论文 篇一

于是,我忽然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笔下的“文化苦旅”,想起了那座东方佛国,也曾是生我养我的那片神圣的土地敦煌“莫高窟”,想起了此生的颇多经历和坎坷。于是,那一片始终在我心中记忆犹新,却并不庄严和巍峨的塔林,便突然间又变得鲜活起来。

那片塔林坐落于“莫高窟”的大门外,从远处眺望,它处于离窟群并不遥远的地方。那里有一条河,那是一条并非常年奔腾的河。趟过那浅浅的小溪般的河水,便可见一片空地。正是那片空地上,高高低低地建着一片僧人的圆寂塔林。

那些塔呈圆形,状似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处坍弛的塔迹看,几乎每座塔心均竖有一根木桩,四周均以黄泥塑成,基座一律垒以青砖。从这里可以看出,或可以就此作为佐证,历史上,曾在这里住持莫高窟的僧侣们,均不富裕。

仿佛就成了一种佛教和文化的“定义”,或曰一种“禅宗”文化的宿命吧。正是出于这样的缘由,注定了古今僧侣和文人,就必须脱离名疆、利锁;必须以出世而做入世之事;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或自度、度人,自觉、觉人;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众生”。从而将所有遇到的艰难困苦和挑战,变成一个个自我修行的过程,将所有艰辛的文化研究、探索、艺术表达,成为一种“文化的苦旅”。

或许真的就是由于这种文化的玄学,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影响所致吧。否则,半个世纪过去了,那夕阳下,凛冽寒风中,那个破落群体的无比悲凉记忆,为何依然深深植根于我的脑海,每每重要当口,十分关键时刻,便会清晰地映现在我的眼帘。否则,尽管时令变幻,人生转折,生活有了颇多的变故,尘世有了更多的喧嚣与纷扰,我却依然能够保持着一种苦心孤诣,一种不倦于岁月的笔耕,一种从容的人生境态。既为历史、文化、世间沧桑而咏,又为生活新知、艺术新知而赞。每每于一种豁达的心境之中,在一种历尽坎坷却颇能积极的心态之中,心到何处,笔便也能到了何处。进而以一种禅的修炼意境,去品味历史、品味文化、品味艺术、品味人生。努力书写一段如歌的岁月,表达一种翰墨真情,担起一份历史和社会的责任。

一部艺术哲学史,早已清晰地标明,中国画是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作品,中国画的创作历来是以人文精神为主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概述虽讲的是客观与主观的两个方面,揭示的却是以人为主体的艺术行为,是画家主动挖掘与表现艺术之美的行为。中国画将诗、书、画、印、论有机地融合,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综合艺术,而画家往往又是诗人、思想家、书法家、理论家。他们往往有着深厚的国学修养,是一个个具有丰富文人精神的社会特殊群体,诸如坡的诗文、书画皆佳,齐白石的诗、书、画、印、山水、花鸟、人物皆精,而遍阅宋元明清诸多大师的作品,则无一不是这一个个群体中的优秀代表。

当然,中国书画艺术历来属于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尤其是绘画艺术,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能以矿物作颜料在陶器上绘成精美的纹饰。考古发现,最早的卷轴画,是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龙凤人物及人物御龙图两部帛画。汉代以壁画人物为主,稍后,出现了山水画。唐代是中国绘画的繁盛时期,名家辈出,遗存了很多作品。此时,绘画的技术不断出新,题材种类日益丰富,除人物画外,还出现了花鸟、马、牛等绘画品种。表现的技法有工笔、写意,其中工笔又有白描、重彩、淡彩之分,写意又有大写意和小写意之别。王维独创的水墨淡彩山水,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绘画理论,开辟了文人画的新天地。宋代各种画科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画派林立,盛极一时。元、明、清三代绘画,沿袭了宋代院体画与文人画的画风,涌现了诸多名家和名作。近代则出现了海上画派、金陵画派、岭南画派、京津画派。其中海上画派对近代美术史影响最大。近现代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注意吸收西方艺术之长,发展创新,从而使画坛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书画艺术、绘画艺术,逐渐形成了一种民族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文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历代皇家和官宦阶层的书画鉴赏、鉴定和收藏活动一直就很早,民间的此项活动则稍稍要晚一些,但真正发展起来之后却并不逊色。

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中国书画的品鉴和收藏活动,愈来愈成为一种关乎理想、价值、情感、身份、趣味的生存方式。时至明清两代,书画鉴赏、鉴定 、收藏,甚至已经成为社会地位与阶级、阶层的象征,而对于某些所谓“高雅”书画作品的品鉴、欣赏、鉴定和收藏,则成为进一步衡量社会个体或群体的知识、门弟、价格高下的具体“标准”。

如今的中国社会,已将书画鉴赏、鉴定和收藏,将古今书画作品的整体,视为了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而精心保护。事实上,正是由于鉴赏者的珍惜,鉴定者的保护,收藏者的关爱,使得书画作品具有了非凡的生命力量,具有了延续存在的可能;使其可以穿越漫长的时间隧道,通过遥遥的空间承转,生命彼此的流注,使精神古今贯通。

然而,并非所有的投资均那么简单,一帆风顺。书画艺术不同于普通商业、产业的投资,其独具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已令许多热衷于此的人们望洋兴叹,不着要领,败下阵来,尝足了惨痛的教训。

如何将一种基本的书画理论概念,传统而浅显易懂的书画欣赏、品鉴、鉴定常识,书画欣赏、品鉴、鉴定实践经验,有效地传播给广大的受众;如何将一种直接的对古今书画名家、大师、作品和风格的具体赏析和品评,形象而直观地传达给广大读者和爱好者。尤其是将生活在我们同一个时代,相对家喻户晓的当代名家及其作品,立体地进行介绍,较为准确地进行评论,全面地普及性地将他们的人生阅历、艺术追求、艺术风格、艺术贡献,尽可能有效地、生动地展现给广大观众和读者,是我撰写这部六十多万字的书画、美术、评论、鉴赏、鉴定专著《翰墨情缘》的初衷,也是继2005年作家出版社为我出版美术、书画、评论专著《岁月如歌》之后,出版的又一部新著。在这部专业的新著中,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努力,与第一部相比,我在努力做到内容更加广泛、丰富,内涵更加精确、深邃,知识更加系统、全面,时间空间跨越更加久远、完整、合理,进而以突出知识性、普及性和当代性为重点;兼顾古代、近现代流派、大师和代表画家;尤其对元、明、清以来作品存世量较多的画家,多次亲眼目睹其精品佳作的古代、近现代画家及其作品,重点作了赏析和品鉴;同时又兼顾与当代画家们之间的艺术交流、文化共鸣、真情与友谊。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从收集到的该著相关的一百五十多位古今画家的五千多幅作品图片中,精选出了三百多幅,作为配图和插图,以供读者欣赏、鉴识、认定、掌握,以便于读者全面提高对不同时期书画珍品的欣赏层次,辨伪辨仿能力,收藏鉴赏水平。

在该著的创作过程中,北京画院资深老画家、刘海粟大师磕头关门弟子、北京湖社画会原老会长王挥春先生,为本书提供了封面绘画,题写了书名和长篇题词。近代绘画大师陈少梅先生之子陈长智、儿媳林庆萍夫妇,为该著精绘了封底作品。恩师周宏兴先生,著名老画家林心传、冯向杰、衣惠春、臧焕年等众多名家朋友,先后为该著题()词、绘画,均付出了一份份友情与真诚。我的师妹、著名作家、冰心文学奖获得者、北大学者梁宾宾,文化艺术评论界、电影、文学界的著名评论家曲丽萍女士,再次为我的新著写序。摄影记者潘松刚,同事罗锋、莫丽霞、魏瑞亮、石雅茗,还有许多文化界、出版界的朋友、领导、编辑、照排、校对,为我联系出版,提出建议,解危助困,真诚相助,尽量压缩开支和降低成本,以保证和不断提高这本新著的设计和编辑质量。特别使人感动的是,时隔六年,作家出版社又一次为我编辑出版新的美术书画评论、鉴赏、鉴定专著,借此机会,我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尽管该著在撰写的过程中,经多年的刻苦努力,我已做过精心的学习准备和知识储备,但在如此浩瀚纷繁的信息传达中,由于种种原因,定会有失误和纰漏,望广大读者批评和原谅。好在书画艺术的目的在于传播一种文化,《翰墨情缘》的灵魂在于传达一种艺术精神,在于讴歌艺术家的一种良知、道德和精神修养。

一个好的艺术家,就是一个经典艺术文化的传播者,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灵魂和血肉的一种结晶,乃至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经典文化。画家的人生价值不仅仅在于画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更在于画出一个个精彩而又精美的艺术人生。欣赏、收藏也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常言:“高赏、高藏者儒,低俗、低藏者丐。”离开了文化,鉴赏与收藏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离开了历史,任何赏家、藏家便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绘画鉴赏论文 篇二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5―0076―02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前苏联美学家莫・卡冈认为:“在艺术中,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只是体现艺术内容的许多具有同等价值手段中的一种手段,而诗意地把握世界――用思想感情去把握世界,较之理性的、理论的认识更为丰富,更为复杂和多面。”绘画与诗歌具有共通之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传统,诗歌所体现的意境为画家创作提供了灵感,而画家笔下的形象则为诗人提供了描绘对象。为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诗歌,引导学生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对所鉴赏的美术作品进行联想、分析,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美术鉴赏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画中有诗

黑格尔认为,“思考能引起”。学生只有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才能感受到其魅力。绘画与诗歌具有共通之处,两者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境则是绘画与诗歌能打动和唤起欣赏者对作品形象展开积极想象的源泉。中国古代大多数画家和诗人都有画中题诗,托物言志的习惯:既追求对景物的再现和认识,也注重通过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反映自身的思想感情和追求。如,在鉴赏《板桥竹》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单独展示画中所题写的诗句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次,在学生对该诗意境有所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提问:诗中所描写的竹子非常特别,你能够从诗中的哪些字句中看出来?有学生回答:竹子是不会“咬”的,“咬定青山”显然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也有学生说:“千磨万击还坚劲”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品格。再次,充分运用诗歌创造的意象为学生提供想象对象,把学生对诗歌的感觉迁移到对绘画作品的认识上来:大家能否想象一下,有这样一首题诗的画所表现的形象应是怎样的?鼓励学生通过动手画、动手写或借助语言来描绘形象,让他们通过鉴赏来印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再借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诗句来引导学生猜想该作品是何人所画。这样做,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了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

二、诗中有画

纵观中国文坛画史,不仅有一些画家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而且有一些诗人在绘画方面也表现得卓尔不凡。这些诗人将气韵是否生动、立意是否深远作为评价绘画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并将这一评价标准用于诗歌创作,进而创作出了很多描摹景物、立意深远、情景交融的诗歌作品。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只有八句四十个字。诗歌的篇幅虽然短小,但诗人因选择了富于表现力的自然景色和山村风光作为描写的对象,并充分利用了律诗对仗的艺术功能,从而简洁而又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山村晚景图。“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表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表现了动态的山村风光。“明月松间照”,是写诗人所见,是静态;“清泉石上流”,除写所见之外,更着重写听,是动态,一见一听,一静一动,错落有致而又朴素自然。“竹喧归浣女”是写所听到的声音,“莲动下渔舟”是写看到的景象,也是一听一见,但侧重于动态描写,两联形成了静和动的对照。诗人眼耳并用,把视觉和听觉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于笔下,既有优美的景色,又有动人的音响。看明月高照,松林一片,清泉汩汩,流于石上;竹林丛中嬉笑的姑娘们在走动,荷花晃动处渔船在穿行。这不是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吗?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一边让学生观画,一边让学生读诗,使学生感受“诗中有画”的意境,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三、诗画合一

绘画鉴赏论文 篇三

不用说,这一方面是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社会分工的

最近一百年,中国绘画总体上也经历了从『鉴赏到『观看的巨大转变。

旅行的途中常去看博物馆,有个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就是同样是古典绘画,意大利等欧美国家的绘画就是一张画面,最多有个作者签名,而中国古典绘画出了绘制的图形,边上往往会有题字乃至题诗,有章、印,有后世藏家的鉴赏印等等。这一点差别不是小事情,说明了在中国“文字文化”的发达――这里不用“书法文化”,盖因不仅仅关系字写得如何好、如何有风格,而是题字、题诗与图画构成的互动关系要比“书法”深入。

题字、题诗或者是对绘画的点题、深化、拓展,或者是对画法的称颂,是对古贤的追慕,总之,是要让绘图与更大的文化背景建立正向的关联,这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文化习性”。这或许也是中国近古的“鉴赏文化”与欧美近代的“观看文化”的区别的表现。“观看文化”主要是直接观看绘画,从主题和技法进行解读,而“鉴赏”则是一种有益的旁及社会文化背景、社交关系的反复对话、品赏。再往上说,欧美中世纪大盛的宗教艺术则不是“观看文化”,而是“说明文化”或者说“宣传文化”,是布告古贤事迹,引导信徒向善信教。这倒是与中国古典的宗教绘画的主旨一致,说明在古代其实绘画文化的进路是差不多的。

分歧是在近代才发生的。这个近代在中国是指元明以后,也就是所谓文人画渐趋主流的时代。在欧美,则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他们由文化复兴和启蒙时代,思潮迭起的同时,也是商业机制扩展、社会分工细化,图像绘制专业工作者――画家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正式确立,有供有需,所以可以独立自足。

反观中国,文人画兴起的一大背景就是世人业余画画――有的人几乎是全职画画,但也要装作是偶尔把玩,因为中国文人的总体文化信仰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似乎与画上的几座山、几处水、几支梅拉不上关系,就需要文字来给予阐发、说明,至少也关乎天地理气,只是写实临摹就显得局面太小。按理说,到明清时候,随着都会商业的发展,不仅官僚、文人,就连富足之户也会买画欣赏了,但是诸如扬州八怪之类商业画家还是有点扭扭捏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