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财经报刊与城市发展:寄主的生存力学精品多篇

栏目: 实用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2.25W

财经报刊与城市发展:寄主的生存力学精品多篇

兰州大学力学发展 篇一

[兰州大学报]不屈的使命 辉煌的成就 ——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成就

『2011-05-27 09:44:01』『字号:大 中 小』『浏览:2544次』『打印』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暨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引子

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创办50余年来,在老一辈力学家、力学教育家叶开沅教授与新一代学科带头人郑晓静院士、周又和教授的不懈努力下,在办学的核心指标上开创了兰州大学多项第一:国家首批博士点之一,培养出第一位院士、第一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第一项完全由校内成员独立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叶开沅培养的学生中3人当选院士位列校内个人第一,唯一有本学科教师担任国外学术机构主办的国际学术期刊主编,唯一有二位教授获宝钢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的学科,唯一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唯一的非在职博士生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唯一的由教师个人争取获得的国际学术组织捐资在我校设立的人才培养奖励基金、二篇学术论文获国际学术奖励(即最佳贡献论文奖与最佳论文奖)。目前,该学科还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科生人才培养省级基地、实验教学省级示范中心、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办学条件与核心指标。面对国际间激烈的科技与经济竞争,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高等学校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使命更加重大。我校力学专业在极其困难条件下,经过几代人的不屈努力和不懈奋斗,由“弱势学科”逐步发展成为多项办学指标位于学校前列的优势学科,其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的办学经验是值得我们加以总结与思考的。今天力学学科的“喷发”,是力学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长期坚持“甘坐板凳十年冷、追求一流代代新”的办学精神的必然结果。只有知道什么是好、也知道如何在西部地区不利环境与条件下去追求好,我们才有可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办学途径并通过有效的实施来办好学,才可能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发展成为好,才不至于鹦鹉学舌地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或说法)以致于水土不服,才不至于没有独立见解地进行一些无谓的“空调”(读tiao,即调整之意),进而才有可能避免某些“形左实右”的“乱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肩负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重任的我们,要有长远的办学追求,尤其对于肩负更大使命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在此征途上既要言传更要身教,要通过一步步的成功实践、一步步的向前发展,来激励斗志、鼓舞士气,为后来者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办学道路。为此,也需要对过去的办学经历进行有效总结,包括成功的与失败的,这样方可使未来的发展不至于有形无实,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真正实现国家的目标和人民的期盼。这里,我们仅针对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科研成果、科研与人才培养硬件条件作客观表述,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发展的脉络。

发展历程

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创建于我国建设事业大发展的1959年。当时,在苏联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的推动下,力学被认为是与高新技术密切联系的学科,全国许多重点大学相继开始建立力学专业,兰州大学力学专业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借鉴苏联莫斯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力学专业的办学经验,兰州大学所建立的力学专业及其教研室放在了数学系(随后改为数学力学系),首任力学教研室的党政负责人为潘朝艳同志和郭秉荣同志。当时,从已进校的数学专业学生中挑选出一部分转到了力学专业,于1962年有了首届毕业生。相关教师队伍主要来源于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或教师,如北京大学5位力学专业创办人之一的叶开沅于1959年随江隆基校长来到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力学专业毕业生程昌均、苗天德和王廷栋,清华大学力学班的汤任基与王凯,南京大学天文专业毕业生俞焕然,兰州大学力学专业毕业生刘人怀、陈山林与王璞等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期充实到兰州大学力学专业的教师队伍。到“文革”时,力学专业的教师与实验人员达到40余人。在“文革”结束后不久,一批力学教师相继调离兰州大学到国内其它高校与科研机构,如刘人怀1978年调到中国科大,此后不久以出色科研业绩在没有博士学位的情形下成为国内首批获洪堡奖学金资助赴陈山林1979年考入清华大学著名力学家钱伟长教授门下攻读研究生等。西德留学的学者;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高等教育恢复正常及本学科带头人叶开沅教授的冤假错案被彻底平反,兰州大学力学学科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叶开沅教授的带领下,1981年申请的固体力学硕士与博士学科培养点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成为兰州大学的6个首批博士点之一,叶开沅教授也成为该学科点的唯一博士生指导教师。从此,兰州大学力学专业开始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时代。1986年,兰州大学力学系独立建系,叶开沅教授出任首任系主任,从而使其办学理念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在叶开沅教授的指导下,郑晓静以其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于1988年获首届中国科协授予的“中国青年科技奖”和1991年获国家教委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授予的“做出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叶开沅教授也因此被甘肃省授予“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称号。到上世纪末,在本博士学科点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还有:汤任基(1985;1986年调出)、程昌钧(1989;1996年调出)、朱正佑(1993;1996年调出)、苗天德(1995;2006年退休)、俞焕然(1995;2006年退休)、郑晓静(1995)、周又和(1998)。在叶开沅教授卸任力学系主任后,苗天德教授(1991-1994)和俞焕然教授(1994-1999)先后继任力学系主任。1991年,由苗天德教授领衔申报的力学二级学科岩土力学硕士点获批准设立,在1997年国家进行学科调整时,这一硕士点从力学学科中被取消,于是被学校转化为地质工程硕士学科点。1997年郑晓静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成为兰州大学首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当时还称其为“总理基金”)的教师。同年,郑晓静教授因其教学与科研的成绩获宝钢教育基金会授予的“中国高等学校优秀教师特等奖”,并被甘肃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

IEEE超导委员会主席Spargo教授(右)和该委员会奖励委员会主席Nisenoff教授(左)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2008IEEE应用超导国际会议开幕式的授奖仪式上向周又和教授(中)授于2007发表在IEEE ied Superconductivity学术期刊上的“最佳贡献论文奖”。

1991年9月北京大学力学系主任、中科院院士、时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的王仁教授在兰州大学出席全国现代力学与数学学术会议后,得知兰州大学已开始电磁固体力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欣然约请周又和与郑晓静面谈并给予了热忱鼓励。面谈完后在王仁先生下榻的兰州大学外宾招待所楼前用王仁先生所带的相机摄于此照片,大约三周就收到了王先生寄来的这一照片。左为周又和(时任兰州大学力学系讲师),中为王仁院士,右为郑晓静(时任兰州大学力学系副

教授)。

1999年6月,力学系与物理系、材料系、现代物理系一道组成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周又和教授出任其力学系主任。1999年3月,申报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固体力学学科岗位被批准设立,同年底周又和被批准为该岗位的特聘教授(第二批)。1999年,固体力学学科被甘肃省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1999年底,叶开沅指导培养的学生刘人怀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兰州大学首位获院士殊荣的毕业生。2000年,周又和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中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2003年由郑晓静教授领衔申报的工程力学硕士学科点被批准设立,2004年由周又和教授与郑晓静教授领衔申报的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人事部批准设立,2005年工程力学博士学科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同年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准设立。

1994年7月-1995年7月底,周又和作为日本资助的外国研究员在东京大学核工程研究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在周又和教授及其研究成果的促成下,日本东京大学电磁固体力学知名学者教授任会长的日本应用电磁材料与力学学会两度向兰州大学捐资400万日元的研究生奖励基金。图为周又和于1995年3月陪同Miya教授来兰州大学讲学并与学校商谈设立基金期间的合影。左为周又和(时任兰州大学力学系副教授),中为Miya教授,右为郑晓静教授。

2005年6月,力学学科与地质工程学科、土木工程学科(后者由力学学科于2002年负责组建)一道成立了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周又和出任院长,王省哲任该学院的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2005年底,“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专业被甘肃省批准为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同年,周又和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全国师德标兵”称号,2006年他又被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2005年以来,学校按学科点成立了固体力学研究所与工程力学研究所,周又和教授与郑晓静教授分别担任这两研究所的所长(后者于2010年由黄宁教授接替),而且周又和教授被指定为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2005年底,以风沙环境力学成果为主申报的“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准建设,2008年通过建设验收正式挂牌,周又和教授被任命为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人怀院士被任命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07年协同甘肃省地震局一道申报的“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被批准建设,周又和兼任副站长。2007-2008年,由周又和领衔并组织协调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以力学为主)、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一同申报的“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获批准建设(申请书由王省哲主写和统稿),王省哲担任该实验室的一研究室主任(注:后期的建设因周又和已担任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校决定让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一教授担任该B类重点实验室的主任)。2005年力学一级学科入选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07年固体力学学科入选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和2008年,由周又和领衔的力学教师队伍先后入选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2007年周又和为本科生主讲的《理论力学》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周又和获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9年周又和教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专业入选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学研究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完成人:周又和、王省哲、武建军、郑晓静)。2009年底郑晓静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2010年她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工程领域的院士(即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0年,叶开沅教授指导培养的孙博华博士(1989年获博士学位)当选为南非科学院院士,成为该学科培养的第三位当选院士的学者。2010年,周又和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兴义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此前,郑晓静与周又和指导的博士中,已有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即武建军,2004;王省哲,2005;黄宁,2005;高原文,2006;王记增,2009;苟晓凡,2009)。2010年,以力学为主的学院工程实验中心被甘肃省批准为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准设立。同年,郑晓静院士被国外学术机构聘请担任《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CMC)》这一SCI收录国际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超过2)的共同主编,周又和被邀请担任国外三种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

周又和教授(即站立的右边者)在2005年12月于波兰召开的国际动力系统理论与应用会议上主持分组学术会议,照片中的论文报告人为本届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即站立的左边者)。

截止目前,该学科在岗教师22人,其中教授9人(含两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全国优博入选者1人)、副教授5人;力学实验人员3人,其中高级实验师1人;在固体力学与工程力学这二个招生博士点上,拥有博士生指导教师8人。近年来,每年招收本科生近50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

科学研究及成果

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秉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宗旨,通过以科学研究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到了显著成效。叶开沅在1959年来兰州大学前,在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当时为学部委员)的指导下,在北京大学针对当时非线性固体力学的热点课题之一的柔韧板壳非线性力学开展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一道完成的科研项目于1956年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59年叶开沅来兰州大学后,在兰州大学力学专业的创办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文革”前,该学科的科研工作主要围绕叶开沅早年在北京大学所形成的研究方向——柔韧梁板壳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弯曲与失稳开展理论研究。

在2006年于兰州大学召开的“中美土壤风蚀与环境力学国际研讨会”上,郑晓静教授作学术报告,坐在前排左边者为土壤风蚀的国际知名学者Gillette

教授。

(一)以前的主要科研情况

(1)板壳非线性力学。在叶开沅教授的指导下,上世纪60年代刘人怀的本科毕业论文(1963)及他毕业后留校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这一领域。他们针对求解薄板非线性弯曲的有效方法即“钱伟长摄动法”在非线性柔韧扁球壳稳定性问题分析时所遇到的困难,一道提出“修正迭代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方法在夹层薄板薄壳非线性弯曲与失稳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被学界认为是一高精度的有效分析方法,这是30年后刘人怀作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重要成果之一。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当时圆(环)板非线性大挠度问题求解的近似解析方法在手工推演到高阶解时计算量显著增加的问题,叶开沅与其学生及合作者一起提出了计算机推演计算摄动解与迭代解的“解析电算法”。其博士研究生郑晓静、周又和针对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精确解及各类解析方法的收敛性证明这些棘手难题、柔韧结构非线性静动力学为基础的谐振弹性元件的载荷-频率特性等定量分析课题所开展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两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郑晓静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被学术界评价为是“国内外少见的优秀工作”,“已处国内外领先地位,是五十年来该课题最完备的一项研究”。基于郑晓静博士学位论文所撰写的专著《圆薄板大挠度理论及应用》于199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此外,叶开沅与其博士生孙博华一道,还开展了锥壳、锥壳与圆柱壳的组合结构弯曲的力学特性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结果。

(2)非均匀力学及结构优化。在上世纪60年代,这类研究工作极少,叶开沅是我国这一领域研究的早期开拓者之一。1965年,他提出了用分段局部均匀化的近似方法来逼近非均匀体的阶梯折算法,利用每段上的弹性解和不同段在交界处的位移与力的连续条件及边界条件,就可以给出非均匀弹性构件力学问题的解的基本代数方程组,进而可以获得问题的解。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了一系列论文,给出了非均匀柱、梁、板的变形、振动、稳定性等力学问题的解的解析表达式。进入80年代,鉴于非均匀弹性力学的解析解已得到,叶开沅教授开始推动将这一研究结果应用于结构优化的力学研究中。他与合作者俞焕然教授共同给出了工程结构优化设计问题的一种解析表达方式,由此得到了由其它数值方法难以得到的一类经典问题的优化结果。这一结构优化方法改变了全部用数值计算求解优化问题的困境,提高了结构优化的计算速度和精度,为结构优化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叶开沅与俞焕然在非均匀力学及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于1987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结构的屈曲、分叉与非线性分析。这一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为程昌钧教授和朱正佑教授。他们与其博士生尚新春、何录武、杨骁等人一道从非线性分析出发,针对结构静载失稳的分叉特征开展理论方法及定量研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相关研究成果于1992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基础类)一等奖。

(4)连续统力学与岩土力学。这一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为苗天德教授。在他的指导下,前期主要与研究生王正贵、朱久江等人一道针对湿埳性黄土与滑坡等力学特性开展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于198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后期(1998年以后)与研究生马崇武、慕青松等人针对金川公司矿石开采中的力学特性与风沙地貌动力学等开展了研究。

(5)断裂力学。这一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汤任基教授,主要开展三维裂纹的断裂力学分析研究。在汤任基教授于1986年调到上海交通大学后,这一研究方向主要由其硕士研究生王银邦继续(后者为叶先生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曾任组院前的力学系副主任,组院后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2002年调到中国海洋大学)。

(6)流体力学计算方法。这一方向的主要成员为王璞教授与何光渝副教授(前者于上世纪80年代去加拿大后居留国外,后者于1992年调离)。他们针对流体力学问题主要开展样条近似解法的研究,其成果于1987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固体力学与冻土力学实验。这一方向的主要成员为王廷栋教授(2002年退休),主要针对一些工程问题开展固体力学实验与冻土力学实验测量的研究。

本照片为在我校举办的“2007海峡两岸工程力学研讨会”两岸到会学者的合影。前排左起第5为美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台湾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波动力学的著名学者、电磁固体力学创始人、曾任美国康纳尔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系主任的鲍亦兴教授。其紧邻右侧为郑晓静教授,前排左1为周又和教授。

(二)目前主要开展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研究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郑晓静教授和周又和教授的带领下,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科学研究逐步拓展到电磁固体力学和风沙环境力学等复杂系统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等研究领域。

电磁固体介质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研究领域。本学科是国内的早期开拓并取得卓有成效的研究单位。主要针对铁磁、超导、超磁致伸缩材料、压电等电磁与智能材料结构在电磁场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开展了从表征电磁力、建立多场耦合非线性本构模型到提出多场耦合非线性分析方法与调试计算程序等基础环节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获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突破。在所建立相关理论模型基础上,其定量预测结果均与实验吻合良好,从而为这一领域的力学研究建立了基本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1999年,在他们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的专著《电磁固体结构力学》(作者:周又和,郑晓静)获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这一领域国内的第一部著作。通过这一系列研究,他们培养出的博士王省哲、王记增、高原文、苟晓凡和武建军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张兴义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独立完成的相关成果于199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完成人:周又和,郑晓静)、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完成人:周又和、郑晓静、王省哲、高原文、王记增、李世荣、武建军)、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完成人:郑晓静、周又和)。有关超导悬浮振动漂移特性的理论研究论文于2007年在IEEE ied Superconductivity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后(作者:苟晓凡、郑晓静、周又和),于2008年被 IEEE 超导委员会授予该期刊论文2007最佳贡献论文奖(即the Best Contributed Paper Award 或 Van Duzer Prize), 这是该国际学术组织首次授予中国学者的学术奖励、也是该国际学术组织唯一授予非电工电子学者的奖励。其次,这一领域的模型、方法与理论等研究结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同行的充分肯定与认可,包括电工、超导、材料、动力控制等领域的学者。而且在这一研究的初期及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周又和在日本东京大学核工程实验室受国际电磁固体力学知名学者Kenzu Miya教授资助以外国研究员身份开展合作研究取得成果后,促成日本应用电磁材料与力学学会于1995年和2007年两度向兰州大学共捐赠400 万日元的研究生奖励基金。此外,王省哲教授与新加坡教授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于2008年在国际学术期刊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IJSSD)上发表后,获该学术期刊授予的2008最佳论文奖(即Best Paper Award 2008)。

在2009年于我校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召开的“大气边界层中的多相流,即土壤风蚀、沙尘暴、风沙跃移运动与风吹雪”国际学术会议上,美国三院院士(即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国际著名流体力学家Dan Joseph教授在作完学术报告时,郑晓静教授提问并与之进行学术讨论。图中作报告者为Dan Joseph教授,提问者为郑晓静教授。在郑晓静教授于此次会议上就其领导的研究组实现百年百平方公里沙丘场的跨尺度理论模拟与演化的大规模计算模型、方法及结果作完学术报告后,Dan Jesoph院士高度赞扬这一研究工作为“The central role of Lanzhou University in these kinds of studies

was new to us”。

风沙环境力学研究领域。从2000年开始,该学科针对我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沙尘暴等重大环境课题,将研究拓展到这一研究领域。主要针对风沙运动的基础力学问题如随机粒-床碰撞模型、风沙电实验、风-沙-电多场耦合的跃移运动理论研究、风沙运动的风洞实验及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法、野外沙尘暴测试系统的研制与调试以及实测数据分析等开展了深入研究,获得了一系列规律性的研究成果。其研究结果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后,受到包括《Nature》等著名学术期刊上的颗粒物理、地学、大气、太空科学和医药等非力学学科的国际学者的广泛引用,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相关的部分研究成果于200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郑晓静:2/10;周又和:7/10)。由郑晓静教授独立完成的英文学术专著《Mechanics of Wind-Blown Sand Movements》于2009年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系列丛书由Springer Verlag出版。与此同时,一批年轻学术骨干得以成长,包括黄宁教授、武生智教授、武建军教授、谢莉副教授等人,其中,黄宁教授于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郑晓静教授的指导下,梁轶瑞博士自主开发出了有关风沙电场测量精度更高且能测三维分量的仪器,正在申报发明专利。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支撑下,促成兰州大学力学学科于2010年经中国力学学会推荐申报的以“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事件动力学(即The dynamics of extreme events influenced by climate change)”为主题的IUTAM高级别小型学术研讨会(即IUTAM Symposium)被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批准,将于2013年在兰州召开。会议主席由郑晓静院士和英国剑桥大学Paul Linden教授共同担任,秘书长由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宁教授担任。

甘肃省最大的风沙力学多功能环境风洞

目前,在这两复杂力学领域已培养出博士30余人,其中部分留在本学科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成为本学科新一代的学术骨干。

科研与人才培养硬件条件

2002-2007年期间,通过参与“985工程” 的平台建设和“211工程”的学科建设,已建立了能开展风沙环境力学、电磁结构多场耦合研究的实验平台和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群等,为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目前,拥有科研用实验设备近600台件,总值2000余万元。建成了多功能环境风洞、工程与科学高性能计算中心、民勤(甘肃)风沙野外观测站、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国家级台站,协同甘肃省地震局共建)等科研平台,购置与研制了高温超导磁悬浮测试系统、力磁耦合测量系统、输沙强度测量系统、粉尘仪、低温系统、幅射探测仪、植物生长仪、便携式多功能地质雷达、土壤非饱水率仪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2008年来的后续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已独立立项列入“211工程”三期建设和“985工程”的继续建设项目。除此之外,2005年前后新购置了总价值400余万元的本科教学实验设备。此前,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实验设备总价值仅150万元,而且几乎都是1990年前购置的,现已基本上全部被淘汰。

美国康纳尔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系主任、航空工程系主任、美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固体力学开创人、电磁固体力学与非线性动力学的国际知名学者教授在2004年来兰州大学讲学期间,周又和教授与郑晓静教授陪同他参观力学实验室。图为周又和教授向Moon教授演示沙粒带点现象的定性方法。

结束语

本文是在应中国力学学会编撰《中国力学教育的发展》之约所撰写的“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发展概况”(周又和撰稿)的基础上而写的,除正文部分外,其余为本文所新加。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如何评价与定位是一件看似简单而实质上很复杂的事,涉及到方方面面。这里,我们仅就与此相关的主要话题谈一点体会与思考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1、本文标题中用“不屈的使命”这是没有问题的,这已从正文中的客观表述得到了验证。至于“辉煌的成就”之提法,我们深知这是需要界定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才能成立的。如果将其放置在国家乃至于世界范围,这些成绩只不过是几个“瞬间”冒出的“泡泡”而已。但当我们将其放置在百年兰州大学这一时空内时,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成绩还是算得上“稳定”位于学校前列的。当然,各学科有各自的特点,这不像体育比赛的项目,可以用同一把尺子去度量。这就需要我们各自去“盘点”自身的“家底”,通过总结来推进办学,本文就是在这一想法下写成的。

2、本文作为我校力学学科办学历程的总结,与大多数写史的手法相类似,即只写了成绩而没有提及办学中的经验教训。我们未能脱俗,也按这类“潜规则”进行。事实上,在办学过程中,总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与队伍建设以及与它们相互关联的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可能更有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更有利于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由“空调”与“乱调”所形成的观念、政策、机制和体制等进行深层次的总结与改进,必将更能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但这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加之我们学院也还没有足够的积累,所以,本文没有对此进行总结。

3、我校力学学科办学已50余年,而我们学院成立还不到6年,本文以学院的名义来写似有“摘桃子”的嫌疑。应该来讲,力学学科近几年的“喷发”是这一学科长期积累的结果,是其学科带头人及教师们努力奋斗的结果,这点是确定无疑的。实际上,以力学为主的各学科发展也的确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5年连续被学校评为优秀)。作为学校办学主体的学院,对于所属学科的办学成绩给予肯定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否则,就会使其学科感到是在“寂静环境”中“自娱自乐”,就会使参与者“甘坐冷板凳”的自愿奉献演变为管理层使他们“干坐”的漠视,即使他们的工作已得到国家层面上的认可也罢。当然,学院在为各学科的发展上,无论是在形成教师个人既独立又合作的科研方面,还是在学科既自主发展又相互支持方面,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形成良好学术氛围的有特色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服务等。如,在学院成立之初,为了促进各学科教师团队的形成,在制定“岗位业绩津贴”的分配方案时,就决定将学校计算到个人的津贴直接分配到本人;当津贴超过了学校规定的部分时,由其本人直接在其小组成员内调整。学院的科研经费能由建院初年的不足500万元上升到2010年的1200万元以上,津贴分配的这一调控措施可能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又如,经学院的促进和力学的参与,土木工程学科的“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在学院初年获批设立,地质工程学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也于2009年获批设立,扭转了地质工程学科长期无本学科在岗教师担任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局面(现已有3位),等等。

4、有关“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探讨的重要话题。总体来讲,一个学科的发展依赖于一批为此学科努力工作的教师,尤其依赖于其学科带头人的出色工作和引导,这已成大家的共识。除此之外,还特别依赖于其学科带头人的研究工作确实是在该学科完成的(这一点往往不为人所重视,似乎不成问题)。惟有如此,才可能通过其科研业绩来带动学科队伍水平的提升,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进而来保持学科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现在,很多情况下,大家都在强调与“强手”合作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却对其自身独立发展有所忽视,往往容易被某些“聪明者”利用,成为其谋取不当利益的“漏洞”。那些对其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或队伍建设没有起到多少实质性推动作用的看似“光鲜”的“合作”科研成果,其“独立的真本事”就值得商榷。我们无疑需要合作和交流,但这种合作应该是实质性的“为我所用”,即要能促进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与此同时,这种合作也不应伤害到其它学科经独立努力才取得的发展(现实中就有以合作研究成果的数量评价来冲淡独立研究成果质量的现象)。当然,成果总是多多益善,没有什么不好,但评价要客观得当。从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个学科独立完成的科研成绩就强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5、如何对待与使用引进的“洋”人才和本土成长的“土”人才是近些年来高等教育探讨的又一重要话题。应该讲,如果确实是从“能力和业绩效果”方面来评估人才,就不存在这类话题(如在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因为这是使用人才的正常环境。实际上,我院也一直重视与国际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也在努力物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如在2008年7月国家下达执行“千人计划”前夕,学校动员各学科着手物色符合条件的国外正教授,周又和院长积极响应,于8月在赴美领取国际学术奖励途径洛杉矶时,就邀请加州大学Riveriside分校机械系蒋庆教授,参与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千人计划” 的申报。蒋教授答应并参与了当年年底在兰州大学的申报,只是后来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亲赴美国邀请他从而使他改变了申报单位,并于当年成功获批。又如,2010年我院力学教师与德国学者建立了合作研究与交流框架,德方由此合作获得了欧盟的立项支持,等等。现实中,人们经常企望以“洋”来突破“土”。当然,在中国大学工作的几乎全是中国人,即使引进的“洋”人才也多为中国人。这样,“土”人才似乎太多了,往往不被重视。与之相类似,还有所谓的“学缘结构”问题。这些似乎都成为阻碍教育与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只要改革就可以带来学科与人才培养的大发展。事实上,这是将问题简单化了,是只知国际一流办学之皮毛、没有认真掌握其实质精髓的一知半解,甚至是“形似而实不是”的“简单”模仿办学。我国著名力学家钱学森是先“土”后“洋”再回国服务的享誉国际的一流杰出领军科学家,他的“世纪之问”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可见,即使像他这样的大家,也难以实现培养国际一流领军人才的办学目标,从而可知这一使命之艰巨。与评价其它事物一样,这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问题,特别是如何确定评价标准。事实上,“洋”人才与“土”人才各自既没有都好,也没有都不好,不能“一刀切”、绝对化。我院力学学科的发展就再好不过地证明了“土”中也有好的这一事实。我们办学,是否应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坚持“土”“洋”并重(包括环境与氛围,精神的与物质的),并通过探索能促进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来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目标呢?这不仅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更需要通过不断的成功实践来推进。

(《兰州大学报》2011年5月10日第5、6版)

高校学生报刊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篇二

大学生报纸,你到底怎么了?——高校学生报刊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很多学生记者和编辑在发报纸的时候,常常会吃闭门羹。有的宿舍门上居然贴着这样的标语:发报纸者,谢绝入内!还有的学生借机多索要几张,是为了”打牌时可以垫桌子”。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学生报纸,真的这么让人讨厌吗?如果是,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导致了这一结果?

据了解,河北大学现有各类学生报纸13家,这些报纸的生存现状如何,面临着哪些问题,本期报纸将以河北大学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报道。

学生报纸学生看——看还是不看?

由于种种缺陷,学生报纸面临着以下的命运:

——学生报纸,谁看!

发下来,当抹布用!

——我看,睡觉前随便看一眼。

我也看,上厕所的时候看!

先看,然后在报纸上写英语,再练书法,最后当废纸卖钱。很好的废物再利用的例子。

命途如此多舛,原因何在?

内容上

内容上不够吸引人。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关于调查纪实类的内容,但是”调查采访方面,极力往好的一方面引导,不会去揭露某些东西,缺乏吸引力。”

作为平面媒介,时效性不够,这是致命的弊端。”宿舍里都有电视或者电脑,一般的新闻都会很快的了解到。”在强大的视觉冲击面前,学生报纸不战自败。

学生报刊内容过于单一,而且往往局限在校园内,与社会的联系不紧密。”应该适当做一些综合新闻,娱乐和体育的新闻多加些。”大一学生郑伟这样建议。

某些情感类、文学类的文字给人的感觉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很受读者的厌恶。”太做作了,不想看,那只是作者的个人感受,很难引起我们读者的共鸣。”新闻专业大一学生李信说,”学生报纸无非是关于感情、就业、兴趣爱好的三大方面,但是现在好多编辑和记

者知识面狭窄,眼光狭窄、个人色彩浓重,喜欢无病呻吟,小文章没意思。”

另一些同学认为文化版没必要存在,”倒不如去图书馆借几本文学书看,那样还有意义。”

不能贴近学生生活,缺少一些真正的引导性的东西,大学生都是比较文明的群体,但是

很多人的素质不高,需要正确的引导,但是报纸在这方面得做得不够。学生不能克服自己的蒙昧性,但是精神领域没有得到引领、指导,学生报纸在这方面做的不够。

可见,校园报纸应该真正走近学生,反映学生心声,同学们的一些想法,在报纸上应该

很好的体现出来。

形式上

大三学生王学涛说,”排的版面特别幼稚,总体感觉挺不美的,有些丑陋,挺死板的!”

“有的版面的大图片给人一种单纯的填充版面的感觉,没有起到大图的作用。”大二新

闻专业的高同学这样认为。

学生报刊缺少了学生特色、没有个性,模仿性很强,很受专业报刊的影响。”缺乏学生的阳刚之气和青春气息。”李信这样说,”版面没有活力,在艺术视觉方面达不到强烈的冲击

效果。”

“除了一些照片,图片往往是在网上和其他地方摘取的,有些已经是看过的了,总有抄

袭之感,感觉没有新意。”

诚然,大学生追求新奇、崇尚个性,加之受一些社会风气影响,往往把自己的喜好投射

到所接触的事物上。但是,他们所说确实也有合理之处,毕竟学生报纸应该体现学生特色,展现学生风采。但是要避免沦入华而不实的误区。

心理上

学生报纸都是内部刊物,免费发送,认真对待的程度就大打折扣。”自己花钱买的报纸,都会很仔细的看,但是学生刊物是免费的,了解哪些东西对自己的用处不是很大,所以很随

意。”很多同学看报纸是出于一种有偿心理,把报纸当作一种商品,所以报纸的价钱就成了

衡量其实际价值的标尺。从这个观点来说,免费报纸价值当然很低,可是时间有限却无价,”

不值得去浪费时间,何况还有其他更快捷的方式来了解新闻。例如:网络、海报、滚动屏等。”

用无价的时间去读一份所谓无价值的报纸,”不值!”

一旦心理上将学生报纸“不值”固定化,报纸的内容不能够达到推翻这种抵触心理的高

度,读者更可以心安理得的将其称之为”不值”。然而是不是真的不值,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克服这种心理的偏见就需要报纸内容不断的翻新。跟不上读者的口味,唾弃之词就会迎面扑

来。

受传统办报纸思想的束缚,新闻无自由,其真实性值得怀疑。内容多是歌颂型的。“学

生不想看,失去了办报的初衷。”郑伟这样说,”报道一个新闻,如果非常有专业水准的话,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学生报纸的专业性不强,只是作为消遣,可是我有更好的方式

来消遣,为什么还去看它。”

“大部分做学生报纸的记者或者编辑不是把报纸当成一种责任,往往只是为了增加阅历

或者赚些小钱花,这样的话报纸的质量就上不去,所以觉得不值得看。”曾做过一段时间学

生报纸编辑的王某这样说,作为读者来说,他们也学要得到尊敬,即编辑和记者的负责。对

于学生报刊持一定的怀疑态度。”某些新闻是否是记者和编辑为了应付了事,其真实性很值

得怀疑。”

虽然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除了上课、看书之外,体育、交际、电视以及上网等等占据了

很多时间,吸引力相对小些的学生报纸自然少有人问津。“现在网络和电视的冲击力太强了,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用到这些方面,看报纸的时间就少了。”

看来,对于学生报纸来说,读者的看与不看,在于报纸的价值大小,他们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是希望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学生报纸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当然会很失望,进

而导致对报纸的绝望。

听听我们的呼声!

——与社会联系紧密一些,别局限在校园内部。

——读者与报纸应互动起来,受众是学生,贴近生活,报纸要为学生服务,要让学生都

参与进来。

——报道的都是过时的东西,时效性太差了。

记者编辑看报纸——无奈加无辜

一方面是有限的校园新闻,另一方面是要求走出校园的读者。而编辑记者不得不把眼光

放在校园内部,“新闻少,各个报纸都来做这个新闻,但是没有自己的特色,看来看去都是

一回事儿。”孟某这样说。

对于不太熟悉的校外新闻,很多记者感到发怵。毕竟学生记者在思想上、眼界上很难达

到一定的深度和高度,能力有限,并不是人人都很优秀。“我们的报纸针对性强,但是往往

造成新闻题材的狭窄,在内容上少有创新,感觉到每次都是在做同一件事儿。”孟某说,“某

些内容做得太浅了,学生报纸往往浅尝辄止,没有深度,不够吸引人。没有创新、原创的东

西少,网上摘抄的多,质量不怎么高。”

“都是时政新闻,没有好准备的,必须等事件发生之后才能采访报道,时间有限,结果

是质量不是很好。”某编辑说,“作为就业方面的报纸,内容不是很好找,关于就业的信息不

是太多。”对于学生记者和编辑来说最头疼的版面往往是头版,因为政治和制度的原因,他

们不得不墨守陈规,也很无奈。

某报纸主编对这一矛盾如此回答:“同一个新闻事实,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来报道和挖掘,编辑记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如果没有创新,不能发掘出新的新闻点,就很容易陷入校

园新闻的死角。”的确,不能有效利用资源就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对于有限的报纸资源来

说,对人力、财力的不合理利用,无疑会造成更大程度的浪费。学生报纸,期待创新。

对于读者反映的与互动的话题,“关键要有个性。要更多的人去认同你的个性,来达到

共鸣,以吸引更多的人。”某主编这样看这个问题。

“其实,学生报纸需要活泼。但是由于学生报纸的特定的身份和背景,所以自由上很

受限制,版面上就不可能很灵活。”《红色战线》报纸执行主编李宏昊这样解释。

对于文学、情感版中读者提出的问题,李宏昊这样说:“文学走到今天这一步,尤其是

网络文学以及80后文学,已经不能说是真正的文学,而是文字的组合。”“不少人都比较喜

欢看那些飘的东西,那些不需要动脑一看就明白的文字。”看来,编辑读者是各有说法,而

读者想看得很可能就是那些既有哲理又显而易见的内容,这下可难住了编辑记者,因为他们的文字是“需要认真体会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

就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新闻传播学院邵宝辉老师,邵老师这样看待这些问题:矛盾

无处不在,这是很自然的,而且传播者与收受者的矛盾关系还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基本矛盾

之一。学生报纸的运作确实不容易,因为管理体制与经费来源等问题,往往使得参与者们有

比较好的创意,却少了实现的机会与基础,正所谓有心无力,情有可原。

但是学生报纸不是学校工作的装饰——如果那样它根本不需要动脑子,因为存在本身就

是它的价值,上列事实就是最好的推卸责任的理由。反之,就应该对学生读者负责,为学生

读者服务,按照学生读者的特点与要求努力去做。

学生读者的意见与建议就是学生报纸”改版”的最佳指南。即内容上贴近学生学习与生

活,强调真实与理性,增加趣味性与指导性;形式上也要有所创新,创新并非大投入,关键

在于创意。当然也无须舍本逐末,不重内容而刻意在形式上下功夫,必有哗众取宠之嫌,结

果仍然不被欢迎,因为真正让学生读者信服与尊重的还是报纸内容。

后记:大学是思想的殿堂,是知识的圣地,是一个时代精神的领头羊。大学生报刊也应

该成为新思想、新视野、新观点的传播载体,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激情与青

春的T形台,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但是面对日益强烈的网络传

媒和电视冲击,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读者群体,加之一些体制和制度上的原因。一些隐藏很

深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原有的弊端也日益加深,可以说现在的学生报纸举步维艰。

如何使学生报纸走出困境,焕发出大学生应有的朝气,需要学生记者编辑的努力,也不

是光学生的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大学生自己的问题,毕竟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

是多方面的,而笔者认为一份报纸首先要解决财务问题,从采访中了解到原有的许多报纸被

注销就是因为经费有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经费制约着人才的吸收、版面的创新以及发行量

等因素,进而导致生存的困难。

但是经费问题是一个非学生能力所及(或者说能力有限)的问题,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学

生报纸的生存质量,而不是片面的求全求广,如何打造出一批高素质的学生报纸队伍。这已

经不是学生的能力问题了,毕竟种子的发芽、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

俗言:开卷有益。卷非仅仅拘泥于书,报纸当然也是被囊括之物。白马也是马,学生报

纸算是群马中的一匹,但却不受优待,往往被置于床底、角落,与鼠类、蟑螂为伍。同是草

木之源、仓颉之字,为何其他报纸高高入明堂,而学生报纸这样被冷落?

学生报纸有自己的独特性,即读者是学生,编者亦是学生。学生身份有自己的局限性,也有自己的优越性。

学生做报纸往往存在着精力有限,能力缺乏的问题。从高中校园走出来的学生,社会经

验不足、视野狭窄,看问题不深入,报纸做不到精辟入里。毛主席高瞻远瞩,当年就能看到

今日学生报纸的问题所在,所以他老人家一再提醒,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可是今人虽有所

删减,仍是萝卜白菜一起熬。文学、新闻、娱乐、文化都要涉及,加之版面有限,结果就如

食堂的饭菜,萝卜成了白菜味,白菜成了黄瓜味,黄瓜成了茄子味,美其名曰创新,但是这

种创新是不是有点不伦不类?若是这样的创新也可解决问题的话,那中国的政客们真要大张

旗鼓的学习一番,以改变一下中国外交柔韧有余而钢劲不足的现状。报纸一味的杂烩内容,没有自己的风格,后果可想而知:要么闭门整顿,要么无人问津。当然其间不乏技艺高超者,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作,但毕竟少之又少。

近年来,校园文学泛滥。所谓的青春文学、网络文学层层推出。今天上市一本《长安乱》,明天就出来《洛阳乱》、《开封乱》,后天就变成了天下大乱。怪异的心理,离奇的思维模式

不断涌现,多得像雨点一样,不停地砸着岌岌可危的文学小船。人的意志力本来就是不强的。

本来就有些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学生报纸在暴风骤雨中很难站得住脚。习惯的实力很强大,重

新建立流行很难,秉承流行却是容易的。于是总能见一些华美文字的堆积,作者可能还在深

情款款,滔滔不绝的表达自己的幽思;读者却两眼茫茫,不知所云。学生正处于学习时期,有必要广泛吸纳营养来丰富自己。对于社会流行却不可一味追风,倘学之有道,才可以将报

纸进行到底,推向到一个高峰。

报纸的内容单靠编辑是远远不够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要吸纳更多的新鲜血液,征稿是

有效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多数学生目标明确:一切向钱看。写稿、投稿的目的是稿费。投稿人兵书读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投稿前先要把报纸拿来研究,将编

者的心思抓得死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刊登的目的。文风单一这样的恶性循环令人不由得思考,是编辑的思想单一,还是供稿的单一?

学生离不开校园,报纸应具有学生特色。学生的最大特色,最大的优点就是对社会、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而这种热情往往被压制,不能充分发挥。言论被给定了一个圆圈,在圈内畅所欲言总有缺憾之感,但又无人关注;圈外是一片透明,连点水印都不能留下。热情转成为隐讳,能看出来就不是隐讳,是隐讳的没几个人能看得出来。学生报纸在无奈与矛盾的边缘痛苦的挣扎。

资金、管理制度、人力等无不制约着学生报纸自由的展示,让学生报纸一直处于种种问题的深渊,如何突破局限,发挥优越条件,需要编者和读者共同的努力。

城市河流与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篇三

城市河流与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1.1 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

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在欧州,国际河流多瑙河孕育了两岸的城市群;在我国,黄浦江与东海滋润和催生了上海,使之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

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巴黎与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舍的关系。塞纳河从巴黎城的中间流过,将巴黎分为南北两部分,它像一条美丽的项链串起了整个巴黎。塞纳河聚集了巴黎的许多人文景观,也聚集了法国古往今来的许多精华所在。巴黎倘若离开了美丽的塞纳河,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恐怕谁都难以想象。上海离开了黄浦江、苏州河,也就不能成为今天的上海。

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傍水而建。一般,河流中下游地区大多是城市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中国7大江河的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集中了全国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而由河流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的三角洲,更是经济中心所在:如地处上海经济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中国南方深圳、广州、珠海经济区的珠江三角洲。据预测,在本世纪初,全国各类规模的城市总数将逾1000座,这些城市大部分分布在长江、黄河等7大水系和沿海地带,它们的诞生和发展都和河流水系息息相关。

1.2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祥地

世界上每一个文明的发源地,都是傍依江河湖泊,并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发展起来的。古代早期的城市,也都选择在有河流、有水的地方。许多民族和国家都把河流比做自己的母亲,如中国的黄河,印度的恒河和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化,印度文化起源于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古代巴比伦也是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形成的两河流域发展繁衍的。河流以其丰富的乳汁孕育了人类早期的伟大文明,并在河流两岸崛起大批的繁华城市群。凡是河网水系发达的地区,都是城市文明最发育的地区。

河网水系对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城市水系的点缀,丰富的水面与城市的其他景观相映衬,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不会充分展现。1.3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在远古时代,城市河流为城市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发展到后来,城市河流除提供水源以外,随着水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成为城市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在近代工业化阶段,城市河流对城市的作用更加重要,成为水源地、动力源、交通通道、污染净化场所;在现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意义。

河网水系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了水,才有了城市的灯红酒绿、高楼林立,才有城市的经济繁荣和人们的安居乐业。可以说,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1.4 河流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

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而营造城市景观环境离不开大自然中与城市关系最密切的河流和水面。当代国际大都市环境建设的价值观念趋向表明,都市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已由疏离、隔绝变为亲近和融合。开阔的水面和流动的水体所形成的自然风貌,无疑能给城市增添许多魁力。从19世纪英国人欧文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设想,无不反映了城市人对城市优美景观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一个特有的空间地段,它是由城市到水域而形成的过渡空间,既是陆地的边沿,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城市滨水空间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海滨等。城市滨水区不仅是联结城市陆地和水体的中间地带,而且是协调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中观环境;不仅包容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城市滨水区的物质空间和人文景观。它是城市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景观节点,是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

1.5 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

河网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的稀缺资源,同时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源。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河网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命线,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具有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环境、自然保护、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各项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种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生态建设意义多种多样:包括为城市生活和生产提供就近水源,可以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为城市绿地的建设提供基地,丰富城市景观多样性和城市物种多样性,为市民创造文体娱乐、亲近自然的空间。目前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已经和正在被城市建设者所关注,其生态功能的应用,也逐渐被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

国外城市河流治理规划发展的新趋势

2.1 建设生态河堤是现代城市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城市中保持自然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城市治理准则,河道的治理也不例外。自90年代以来,采用混凝土施工、衬砌河床而忽略自然环境的城市水系治理方法,已被各国普遍否定,建设生态河堤已成为国际大趋势。

生态河堤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一体的水利工程。作为一种新概念河堤,它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为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瑞士、德国等于80年代末提出了全新的“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所谓“自然型护岸”技术,就是放弃单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改用无混凝土护岸或钢筋混凝土外覆土植被的非可视性护岸。据有关资料介绍,欧洲的MELK流域经过近自然治理后,每百米河段的鱼类个体数量、生物量从治理前的150个、19公斤提高到治理后的410个、55公斤。

德国的莱菌河,1993年和1995年发生两次洪灾,洪水淹了一些城市,造成的损失估计达几十亿欧元。分析洪灾原因,主要是由于莱菌河流生态遭到破坏,菌菌河的水泥堤岸限制了水向沿河堤岸渗透所致。因此,德国现正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将水泥堤岸改为生态河堤,重新恢复河流两岸储水湿润带,并对流域内支流实施裁直变弯的措施,延长洪水在支流的停留时间,减低主河道洪峰量。

日本在90年代初就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1991年开始推行重视创造变化水边环境的河道施工方法,即“多自然型河道建设”。仅在1991年,全国就有600多处试验工程。日本建设省推进的第九次治水五年计划中,将对5700公里河流采用多自然型河流治理法,其中2300公里为植物堤岸,1400公里为石头及木材护底的自然河堤。2000公里不得已使用的混凝土,都将按“多自然型护堤法”进行改造,覆盖土壤,并种植植被。实践表明,该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地下水的渗透和水的良性循环,提高了水边环境的自然净化功能。

美国的南佛罗里达州在70年代修建了很多人工河道,但逐渐发现周围湿地越来越干,生物多样性也急剧减少,进入90年代开始改造,目前已恢复曲流河道的状态。著名的洛杉矶河也正在拆除衬砌。

总之,很多国家都在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进行反思,都在逐渐将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90年代以来,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瑞士、奥地利等国纷纷大规模拆除了以前人工在河床上铺设的硬质材料。其实,拆衬砌的资金投入要比铺衬砌昂贵得多,但这些国家普遍认为,保持河道的自然环境对保护动植物资源、保护水质、防止水资源流失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修建生态河堤,恢复河岸水边植物群落与河畔林,已成为河堤建设在国际上发展的总趋势。

2.2 还河流以空间,是现代防洪规划的新理念

作为城市防洪的对策措施,在国际上非常重视“堵疏结合、蓄泄并重”的治水理念,给河流以空间,增加河流的过水断面,给洪水以出路。

在欧洲,1993年、1995年莱茵河和默兹河发生洪水,对荷兰的防洪策略与河流治理产生了重大影响。1995年洪水使莱茵河沿岸低洼地(圩垸)疏散25万人,虽然没有垮堤,但是影响深远。荷兰对已沿用几十年的河流堤防加固计划作了审查和修订,河堤均按抵御12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进行加固。但是荷兰人知道,无论如何加高河流堤防,安全保障总是有限度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安全水准的提高,土地利用也发生很快的变化,总体风险(发生洪灾的概率)也在增加。洪水概率的降低很快被可能出现的更大的洪灾损失所抵消。土地利用和提高防洪水平的相互作用,已使荷兰主要河道沿岸的自然景观受到很大负面影响,进一步加高加固堤防,已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赞同。

为此,近年来荷兰人提出“还河流以空间”的新理念,使河流在流量、泥沙输移、宽深比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这可能要求放弃几百年前筑围堤形成的滩地。目前荷兰人正在研究的措施包括疏浚河道、挖低漫滩(与自然开发相结合),甚至退堤、扩大漫滩。在莱茵河的一条支流上,正考虑拆除现有挡水堰,这并非完全出于航运方面的考虑。

日本1965年以后针对因城市化急剧发展围绕河流引起的问题开展了新的河流治理。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连续遭受三次大的水灾,于1977年6月开始推行“城市综合治水对策”。为解决城市化增加的雨水径流,既采用传统的工程措施,也实施了许多现地贮留、渗透、多目的治水绿地、地下大型贮留池、地下河等新型治水措施。恢复流域在开发过程中丧失了的保水、游水机能,并减少发生泛滥时的受害损失。

2.3 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城市河流治理的经验表明,要发挥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英国泰晤士河的治理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18世纪末期,英国产业革命后,沿泰晤士河两岸工厂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伦敦人口迅速增加,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中。19世纪开始,泰晤士河逐渐变成河水浑浊、污染严重的臭河。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泰晤士河污染更是严重,它的含氧量等于零,除了少数鳝鱼幸存外,其他鱼类几乎绝迹;污黑的河水臭气熏天,令人不堪忍受,尤其夏季,泰晤士河的气味腐臭难闻;面临河畔的英国议会大厦的窗户,不得不悬挂由消毒水浸泡的窗帘。河水污染还引起疾病流行,1849年到1954年,滨河区共有2.5万人因霍乱而死亡。

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英国政府从1964年开始,对泰晤士河进行全面治理。通过立法,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重建和延长了伦敦下水道,建设了453座污水处理厂,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处理9.44亿加仑污水,使排入河流废水由污水变成清水。

30年来,泰晤士河的污染已减少90%,河水逐渐变清。水质明显改善,水生生物数量不断增加,1979年已有104种鱼类在河中畅游,有人还捕到对河水污染极其敏感的大马哈鱼,还见到海豹沿着泰晤士河道逆流而上。甚至,成群水鸟在河面上飞翔觅食。现在,泰晤士河河面河水清澈,鱼儿穿梭,运动健儿浪击飞舟;河岸老人垂钓,儿童嬉戏。泰晤士河重新成为伦敦一道风景线。

2.4 建设城市滨水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滨水空间往往是一个城市能见水、近水、亲水的特色景观环境,也是一个城市建设和开发的热点。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对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空间、景观、环境、设施等各方面所进行的综合性设计,其目的在于创造生动、优美、富于特色的城市水空间形象。自6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注重城市滨水空间的综合利用,使其原有的码头、工业区等逐渐变为公共活动繁忙、环境良好、地价不断上升的综合功能开敞区。

60年代欧美广泛开展以充实改善水空间功能为目的滨水区建设,拉开大规模城市水空间规划建设的序幕。以日本东京、横滨滨水区建设和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建设为代表的遍及世界的滨水区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空间的形象,重新恢复了它作为城市空间的活力。华盛顿波多马克河绿带规划及日本各地的亲水公园建设,使城市河流再次展现了河水清清、绿树成荫的良好自然风貌。

日本80年代响起“亲水”的呼声,90年代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河流治理方略。其目标是建成一个具有健康富裕的生活条件与美丽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富有活力的社会。提出要改进并确立有关管理体制,确保一般河流的水量,恢复洁净水流,保护水质,形成良好的河流景观与滨水环境,建设城市水网并加强绿化,要求水边空地具有舒适开阔的空间,为各种娱乐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并重视它的生物多样性,将城镇改造成与滨水环境成为一体的居住区。

遍及世界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与建设活动,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恢复城市水空间,还其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原貌,创造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城市滨水空间形象,是当今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一大潮流趋势当前我国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十分重视河网水系的规划和河岸的整治与美化。广州市已经提出了要把珠江广州河段建设得象法国塞纳河巴黎河段一样美丽的整治目标,具体包括提高堤防的防洪标准,改善两岸的交通、绿化环境,特别是美化河流两岸,让游客及市民有一个观光、娱乐的好去处。成都市府南河的整治集防洪、排水、交通、绿化、生态、文化于一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环保效益,提供了具有借鉴价值的城市建设模式,2000年10月召开的21世纪城市建设与环境成都国际大会,对成都市府南河的治理给予了充分肯定,该项目获得了世界人居奖等三项国际大奖。府南河治理工程的成功,包含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住房与安居等多方面的内涵,是城市河流治理的成功范例。苏州市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保持了三纵三横加一环的河网水系及小桥流水的水城特色,保持了路河平行的基本格局和景观,城市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在苏州曾说“苏州之所以成为苏州的关键在于水,建筑物还是其次的”。北京市1998年开始以建成“水清、流畅、岸绿、通航”的现代城市水系为目标,对城市水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取得明显改善。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城市河流治理理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1 盲目填没河流,减少水面,导致生态系统和排水系统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河流水面被人为侵占或缩窄,导致城市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严重萎缩,加重了内涝发生的机率。在城市建设中,为了多争一块土地,许多城市盲目填河,将河道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将软排水改为硬排水,城市排水管网与城市河道不配套,排水系统不协调。防汛排水时,市区内河水满为患,泵站被迫停机的事时而发生,致使城市排水的矛盾十分突出。

当城市河道水质污染严重,恶臭难忍时,人们往往迁怒于河,干脆“活埋”了事,或以此作为与河争地的借口。人与河道争地,人不给水出路,水不给人留情,城市调节雨洪的能力越来越低,一遇降雨,到处积水,损失越来越大。人类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挤占河道,堵塞洪水通道,自然也给人类以报复,水位一年比一年高,灾情一年比一年大。

3.2 河流被硬化、渠化,导致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的破坏

目前国内城市河流治理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略感美中不足的是,以往的河道治理工程片面追求河岸的硬化覆盖,只考虑河流的防洪功能,而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保护城市安全,河堤年年加高,并大量建设钢筋混凝土、块石等直立式护岸,河流完全被人工化、渠道化,以为这便是将水系“治服”,以图一劳永逸。河流的硬化、渠化,使人类自动放弃数百年来的亲水环境,断绝人与水的关系,造成地面与水面相隔离,人工与自然的比例不协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其实,自然的水系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学角度讲,硬化河床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水污染净化的问题。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自然的河道有大量的生物、植物和微生物都有降解污染有机物的作用。植物还可以向水里补充氧气,有利于防止污染。水泥衬底和护衬之后,割裂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有些生态功能就会随之消失。失去了自净能力的河道只会加剧水污染的程度。另外,如果河岸做硬化处理,能够阻挡垃圾的植被被破坏,更容易造成河道水质的污染。

人类砍掉河流两岸的植物,种上钢筋水泥“植物”,本身就是破坏河流,破坏生态,破坏城市景观,随着城市的扩张,这种破坏会日益显现出来。

3.3 河流污染严重,河流生态功能遭到破坏

沿海城市河道一般都具有防洪、排涝、生态环境景观等综合功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经济迅猛发展,河道两岸土地开发利用,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河道功能遭到损害:大量工业、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严重污染,水质恶化,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目前全国80%以上的城市河流受到污染,许多大江大河的城市段已达不到Ⅲ类水水质标准。据全国2222个监测站的统计,在138个城市河段中,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仅占23%,超过Ⅴ类水质的占到38%,能饮用的地面水已所剩无几。其原因就是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入河道。河流污染使鱼虾生物基本绝迹,而代之以适应污染的各类底栖微小生物类群,导致城市河流及其两岸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特别是一些对人类有益的或有潜在价值的物种消失。加强城市河流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4.1 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河堤

城市河流治理主要就是减轻或避免水灾对人类及其生产活动造成的损失,而当今城市河流治理所追求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河流景观与其人类、生物及周围环境的和谐,维护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性。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中心区河道的堤岸整治,由于土地原因,大都采用单调的浆砌条石垂直断面或水泥堤岸,只考虑了泄洪、排水功能,基本没有考虑生态功能。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出发,在河道治理方面,生态河堤建设要给予充分重视。

与人工混凝土河堤相比,生态河堤有如下优点:(1)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

生态河堤把水、河道与堤防、河畔植被连成一体,通过科学的配置,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建立起阳光、水、植物、生物、土壤、堤体之间互惠共存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河堤的坡脚护底具有高孔隙率、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带、多鱼类巢穴,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两岸的绿树草丛为陆上昆虫、鸟类等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浸入水中的柳枝、根系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也提供了空间。

而混凝土河堤把水、河道与河畔植被分隔,隔断了护堤土体与水体的交换和循环,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不仅使很多陆上的植物丧失了生存空间,还使一些水生动物失去了生存和避难场所。

(2)增强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自净作用是指有机污染物受氧化作用而变成无机物的过程。排入河中的污染物首先被细菌和真菌作为营养物而摄取,并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机物,细菌又被原生动物吞食,所产生的无机物(如氮、磷等)又作为营养盐类被藻类吸收,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又产生氧供其它水生生物利用,过量的藻类又被浮游动物、鱼、虾、蝎、牛、鸭等所食,即按食物链的方式使其污染物浓度降低。

生态河堤采用种植于水中的柳树、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既能从水中吸收无机盐类营养物,其生长舒展而庞大的根系还是大量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附着的好介质,利于水质净化。

生态河堤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造成的不同流速带,形成水的紊流,利于氧从空气传入水中,增加水中溶解氧,利于好氧微生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促进水体净化,改善河流水质。

(3)调节水量、滞洪补枯

生态河堤的植被有涵蓄水份的作用,同时,河堤土壤中有大量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使河堤土壤具有很高的孔隙率。丰水期,水向堤中渗透储存,减少洪灾;枯水期,储水反渗入河或蒸发,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气候的作用。

而混凝土河堤是一个封闭系统,阻止了水体与土壤的渗透交换,丧失了自然河堤固有的调节水量的作用。

4.2 保护水面,还河流以空间

我国的城市防洪比较注意防外水,即防洪,比较忽视防内水,即由于城市汇流区内遭遇暴雨所产生的内涝灾害。目前我国城市的排涝标准较低,一般不足10年一遇,一遇大雨,市区到处积水,交通堵塞,城市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甚至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对城市水的出路有很好的考虑和安排。尽可能地保留城市内原有的河流、湖泊、洼地及排水通路。不得任意填埋和淤塞。必要时应开挖人工湖和运河,这不仅可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也可以改善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

在城市河道断面形态规划设计上,既要注重河流防洪排水的功能要求,又要体现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要求,尽可能采用。复式断面,这样可以加大洪水过水断面,保持河流主槽常年不淤积,增加人们良好的亲水感和视觉的美感。

4.3 营造水景,建立滨水环境

水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融入城市市民的整个生活环境中。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促使人类向往自然环境,以和谐的方式处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要结合城市景观规划,以水造景,把水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构成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富有情趣的水边环境。

4.4 标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

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河流水质的清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城市河流不应是工业、生活污水的纳污之地。城市河流如果成为城市排污场所,意味着城市河流生态功能的消失,城市河流只剩下排污的功能,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将是致命的威胁。

城市与河流要和谐相处。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抓好水污染治理,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治理河流污染,一是要全流域共同治理。下游城市治理,上游城市我行我素,则白费工夫。这是发达国家的经验。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河流。如果保护不了,宁愿不开发。三是以城护河,以河美城,和谐共处,把城市建成山、水、洲、城风景地。四是对河流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治理河流污染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只有重视污染源治理,加强截污工程建设力度,才是根本出路。

财经报刊与城市发展:寄主的生存力学 篇四

内容摘要:

因为义乌“世界超市”的声誉日隆,金华日报的子报《浙中新报》从办报之日起就一心扎根义乌。也因为想倚仗宁波这个国务院计划单列市整体经济的外向与开放,《浙江经济报》改名《现代金报》从省城杭州转战宁波,唱响“双城记”。

因为义乌“世界超市”的声誉日隆,金华日报的子报《浙中新报》从办报之日起就一心扎根义乌。也因为想倚仗宁波这个国务院计划单列市整体经济的外向与开放,《浙江经济报》改名《现代金报》从省城杭州转战宁波,唱响“双城记”。

这种生生不息的力学现象,从世界经济报刊诞生那天开始,就活龙活现地在各地上演着。

城市,经济报刊寄生的母体环境

在城市中脱胎,这是经济报刊的宿命。1889年,美国金融大都市纽约催生了《华尔街日报》;1888年,英国伦敦诞生了《金融时报》;1876年,《日本经济新闻》在日本东京创刊,该报后来成为日本最有影响的全国性综合经济报纸。

放眼国内,从上世纪80 年代的《经济日报》,到上世纪90 年代的《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营报》,再到2001年诞生的《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无一例外,都寄居于大城市之中。其实,从经济报刊的发展史中不难发现,其基本的动力源,始终是商品的交换、信息的互通,是市场经济的萌芽与发展。经济报刊的市场化报道内容、自身的市场化生存特性,使它更依赖于城市经济的滋养。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壮大、繁荣,也源源不断地为经济报刊的攻城掠地开辟着道路,提供着充足的子弹。

寄居在城市中的经济报刊在大中城市如鱼得水,以自己在经济报道上的话语权获得城市行政者、城市商业者、城市消费者的认可,并进而获得城市广告商的青睐,以此积累自己的生存资本。

有人说,经济报刊乃是城市社会生态链条中的一环,城市社会生态链条中如果缺了报业这一环,就好像林子中没有了鸟唱,田野上没有了蛙鸣,屋子里没有了猫叫,耳根倒是清净了,可那是死水一般的寂静;一个城市经济报刊的生命力发达与否,乃是判定这个城市社会生活正常与否、健康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

设定楔入路径,勾画城市的灵魂

尽管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比较起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财经类报刊的宏大销量,目前国内财经类报纸的市场销量都相对较小,表现在平均销量和实销率都不高,即便是处在第一方阵的财经类报纸三强《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中国经营报》,也不能与一些晚报、都市类报纸同日而语。至于财经类期刊,发行量更明显低于报纸,仍然属于“小众”的范畴。

小众的经济报刊如何在报刊丛生的城市森林中生存?如何后来居上?我们认为,它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城市的某一阶层中拥有无可争辩的话语权,它的作用力在“城市名片”的打造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有这样,经济报刊才能真正在一个城市中立足,并自由地呼吸。

以《市场导报》为例。它脱胎于一份厅局主办的行业报,在报界、在行业之外影响力并不十分突出,当它迈向市场要生存权时,谋取话语权成为了第一要义。尤其是在多家媒体云集的省会杭州,如何争取到一定的话语权,成为一段时间我们思考的首要目标。终于,《市场导报》在杭州创建历史名城中找到了突破口。

1999年,杭州确定了“创历史名城”的基本方略,但是十年“旧城改造”的惯性仍然强有力地向前冲击着,在道路拓宽工程的口号下,有着杭州历史文脉的清河坊面临着消失的厄运。当年4月8日,导报记者投书杭州的主要“父母官”,反映杭州中山中路与河坊街交界的“四拐角”及其附近地区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传统街区的心脏,是杭州历史遗存的主要标志,也是杭州古城现存唯一的、最后一块比较完好的历史地段。“毁之将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历史名城黯淡失色。”信中呼吁:

一、立即停止这一地段的拆迁工程;

二、在原址大范围内着手规划“杭州历史文化城”;

三、进行新一轮的文物普查,重新制订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城市秩序与生存发展 篇五

城市管理城市秩序的好坏,关系到群众工作生活是否便利的环境条件,也关系到城市的治安管理。当前,城市管理执法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城市管理执法局的难点问题。城市管理缺乏长效性,难点问题久治不愈由于城市管理的动态性,反复性,加之管理人员和经费的不足,城管人员在城市管理中往往是打“突击战”,“疲劳战”,形不成长效管理的格局,一些长期困扰城市环境面貌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主要表现在:一是乱扔乱倒垃圾;二是违法占道经营。除此之外,在城市管理中还有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没有破解,就是在对个人违章行为的处罚上是一个空白。由于市民素质不高,一个人扫,一个人管,几十个人乱扔乱丢的现象普遍存在,出现这边扫了那边丢,这边净了那边脏的状况,执法人员根本没有精力来管,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的整洁。

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人是一切工作的最终决定因素,城市管理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市民素质的提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强化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关注城市管理工作,大力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能认识城市管理的意义,了解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树立“城市管理人人有责“的责任感,理解城管人员的工作,并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管理工作,自觉维护好城市环境卫生秩序,抵制违章行为,共同塑造湖州城市的良好形象。

——潘婷婷

秩序与生存

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一种秩序,另一方面各个阶层需要生存,这两者之间随着双方要求的不断提升,矛盾也变得越来越尖锐。秩序,应当成为民生的保障,当民生受到侵害时秩序应该是维权的利器。所以,秩序应当以民生为目标,而不是因为秩序的改善却使得一些人存生机会也丧失了。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秩序的改善也可以说是生存的改善,反过来对生存的改善也不应牺牲秩序,所以无论我们是在追求秩序还是追求生存,都不宜牺牲另一方的利益,否则自以为得利实则陷入“囚徒困境”中。

这里要重点提两点:一城市秩序应当以生存改善作基础;二通过人性化管理调和秩序和生存之间的矛盾。秩序的建立应当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否则势必会出现各种破坏秩序的行为。此外,互惠才能共生。秩序的维系需要借助共同的需求,特别是在今天市场经济下,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同样要建立市场秩序必须考虑到市场需求,否则一切注定会被推翻。

建立秩序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防止犯规。犯规可以占便宜,犯规可以产生某种荣耀感,因此犯规可以通过这两方面加以控制。打消犯规的冲动,势必可以激活人们守秩序的本能,监督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相互之间的。只有无处不在的监督,才会继而养成自觉;只有享受过秩序的好处,才会反感犯规的行为。这样,不仅自己不犯规,也会通过相互监督主动遏制犯规行为。

——陈炜

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完好和安全运行、城市环境卫生、卫生和市容市貌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城市人民政府是重要职责。推动城市管理创新,要坚持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实现实时、动态和精细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总服务。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条件。提高管理城市的理念、技术和体制创新。

一是要充分认识推广工作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面临城市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对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研究深度和重视程度。推广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就是为了提高全国的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我们各个城市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是要充分认识推广工作的艰巨性。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既要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的技术创新,又要有城市管理部门体制创新,才能整合这两者的优势。三是群众参与对于管理信息的收集、新模式效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96310热线电话把群众和政府沟通连接起来,使它们成为促进新体制不断完善,不断反馈、不断改进的新途径。

——吴舒琦

数字城管与您携手共筑美丽湖城

湖州数字城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人民满意城市为目标,认真实行“一级监督、一级指挥”的运行模式,努力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城市面貌变得更加整洁、舒适。

湖城各处景象变化有目共睹:缺失的窨井盖披上了新的“外衣”,群众生命安全有了保障;机动车乱停放现象明显减少,行人和车辆顺利通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倾倒现象有效处置,“脏、乱、差”的城市形象得到改善„„

数字城管取得一些成效的同时,还需要群众的参与,需要借助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宣传推行“数字城管”的内涵、意义和功能,使广大群众成为“数字城管”的外部监督力量,并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良好的市民素质是城市正常运行的润滑剂,它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维护正常的城市秩序;市民的不良行为则可能给他人、城市和社会带了诸多麻烦。数字城管队伍发挥带头作用,身体力行,以优良的工作态度促进民风。让我们一起自觉维护大家庭环境,使湖城健康和谐发展!

——钱萍

如果说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城市建设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那么城市管理就是城市形象的美容师和维持者。一座完美的城市,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这足以说明了城市管理在维护城市秩序中的重要性。政府设立城管部门,也是希望我们所做的工作能使这个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和文明。

如果一座城市没有人去管理、去维护,车辆乱停乱放,私搭乱建到处可见,垃圾到处堆放,小广告贴的到处都是。试问,这种城市是我们理想中的生活环境么?一个城市的经济与文明的发展程度,与城市的管理与建设息息相关。城市管理涉及到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她怀抱里的人都必须面对的。小到一个下水道井盖,大到关乎城市的未来。所以说,城市管理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城市管理的执行者,只有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推动管理理念,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1、始终把群价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意见建设议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强化服务理念,推行人性化管理。2.推进宣传教育机制创新。加强对市民的行为引导。一方面可以强化新闻舆论,另一方面可以与社区街道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市民的教育引导。3.把城市管理知识从年轻一代抓起,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城市环境观念、城市公德意识。

4、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推进管理方式、运行模式的创新,树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良好形象。

有一个共识,不容否认:城市需要管理,城市离不开城管。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越来越重要,1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审视城管执法面临的尴尬时,需要讨论的不是城市需不需要城管,而是城市管理营造怎样的环境。

——韩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