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精品多篇)

栏目: 实用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2.51W

高三地理总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精品多篇)

高考地理的选择题答题技巧 篇一

1、直选法

心理学上认为识记过的知识重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能明确地把它们再认再现出来。高考地理根据题干要求,通过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可以直接判断出答案,这种方式就叫直选法。

2、排除法

排除法是考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解题方法。一般有两种情况:

(1)排错法。即按照题目要求排除错误的选项,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的选项,或是指与高考地理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即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在题干设定的情境下不符合题干意思。

(2)排异法。

即按照题干要求排除说法正确的选项,这里的“正”是指说法正确的选项,这主要是针对要求选出说法错误、不准确或不符合事实的一项的高考地理选择题。

要做好这类试题首先要仔细审题,切记粗心大意。因为在这类试题中,说法正确的选项反倒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是“错误”的选项

3、代入法

对于高考地理计算型选择题或者地理事物关联型选择题,有时解答比较麻烦,就可以采用代入法,将四个选项带入题目或者图中进行逐一验证,最后得出答案。

4、图解法

对于地理学科中的无图考图题,图解法是最好的解题方法。图解法能将一些解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用简单的图示显示出来,能帮助我们在答题时理清思路,高考时避免过失性丢分。尤其在解答地理时空分布、运动规律等方面的试题时,能大大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5、辅助线法

对于考查等值线图的高考地理选择题,解答时采用辅助线法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特别是在等值线图上确定寒流和暖流、低压槽和高压脊、山谷和山脊、海岸线两侧气压和温度的差异、等压面上下的气压差异等,通过添加辅助线可使比较模糊的图是信息趋向明朗化、简单化。

6、推理法

(1)数值范围推理法:根据已知条件无法判读出地理事物的准确数据,但可推断其可能存在的数值范围,从而得出结论。

(2)因果联系推理法:根据地理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通过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进行推断的思维方法。

7、优选法

在解答高考地理选择题时,有时候会感觉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都符合题干要求,这类试题的题干中往往有“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间接”“根本”等关键字眼,对于这类试题,就应该采取优选法进行取舍。

8、计算法

在高考地理选择题中,有的试题需要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通过计算推导出答案。这种类型的试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区时、地方时和昼夜长短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能热水器的摆放角度和楼间距的计算,但地理计算重在考查方法、规律的掌握情况,计算过程相对简单。

9、排序法

高考地理选择题中经常出现按时间组合、空间组合、时空组合的题目,这类题目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类题的基础是掌握基本原理和规律。解题时应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分布规律,自己先试着排序,再按题干要求与备选项进行对照,如果二者相符则为答案。

高三地理如何进行总复习篇二

一、把握知识线索,掌握主干知识。

强化学科主干知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高三地理内容多,知识面广,这给复习带来一定难度,学习中首先要掌握知识线索,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主干知识,然后整合、充实具体的知识点,对本部分知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与当前高考命题的趋势相适应。为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重在理解;二是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以干带支,重在贯通;三是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重在运用;四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重在智能训练。

二、明确学科重点,学会举一反三。

毫无疑问,《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设定的内容,都是高考命题的范围,但一些学科内最基本、最重要、最常见的主干知识,则是考试的重点。不回避重点,不回避已考过的知识,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有些考点的重现率很高,对这些考点,我们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复习,反复训练,做到系统掌握,熟练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视地理图像,归纳总结规律。

地图既是学习的工具,也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地理知识的考查核心是图表信息的分析应用能力。以最新资料为背景进行试题设计,一些既能表现地理事物的内部结构、空间分布、规律与动态变化,又能进行“图与数的转化”的地理等值线图、坐标图、结构图、平面图组合等,已成为近年高考地理命题的主要形式。重视地理图像的解读,凸现信息的获取和判断能力也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大特色。学习中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典型图表类的专题训练,充分利用各种地理图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读图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而应进一步分析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成因。地理图像不仅能反映地理事物的现象和分布,还能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学科准确、完整、稳固的表象,树立牢固的地理空间概念,达到获取地理知识的目的。

四、重视区域地理,强化空间思维。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是高考地理能力要求的主导方向之一。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反映区域地理内容的试题占有相当的比重。复习中,我们应对区域地理有足够的重视。如世界和我国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可利用经纬线、河流、地区轮廓建立的地理现象的空间参照体系,加强空间概念的培养并以区域为中心把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加以整合。

五、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倡导生活化地理,而社会热点的选择则体现了地理学的应用功能与社会价值。重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近几年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这在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高三的备考复习中,我们要密切关注社会热点, 如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大气与水污染、环境资源和区域发展等问题, 学会用基本原理和规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热点问题应具备时间上影响的长期性和空间上影响的全局性。复习时应注意这类社会热点问题,但又绝不能把地理课变成时政课。

六、研究高考母题,提高训练效果。

七、选择学习方法,挖掘学生潜力。

地理高三复习课件 篇三

一、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地理。

2)教材使用情况:湘教版必修1——3。

3、任课班级: 高三(4)。

4、本学期周课时:3或5。

5、计划教学时数:90(包括假日活动)。

6、已完成教学情况:无。

二、教学计划。

根据新课标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并按市教研室和学校的要求,本学期进行第一轮复习,为了更好的指导好高三地理高考复习,特制定复习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复习内容:必修1——必修3,地球和地图。

(二)复习时间:从20__年9月1日至20__年1月,共21周。

(三)复习安排:

第1周 必修一 1.1——1.2

第2——4周 1.3

第5周 1.4,2.1——2.2

第6-7周 2.3

第8周 2.4,3.1——3.2

第9周 3.3

第10周 4.1——4.2

第11周 4.3——4.4

第12周 必修二 1.1——1.3

第13周 1.4,2.1——2.2

第14周 2.3,3.1——3.2

第15周 3.2——3.4

第16周 4.1——4.4

第17周 1.1——1.4

第18周 2.1——2.3

第19周 2.4——2.6

第20周 3.1——3.4

第21周 复习考试

高三地理总复习知识点分析 篇四

1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角速度:15o/时(两极为0)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产生:昼夜交替;时差;地转偏向力(赤道不偏,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公转

自西向东

1恒星年

近日点快(1月初)

远日点慢(7月初)

出现:四季和五带;昼夜长短

1、昼夜交替的周期:1太阳日(24小时);太阳回归运动:1回归年

2、晨昏线:(要懂得画图)晨昏线平分赤道即昼夜平分

3、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o的地方时。伦敦为0区。

地方时的计算:每差15o=1小时(每1o=4分钟),向东就加向西就减。

4、二分二至图:(边看图边记)

(1)冬至:(12月22日)

A、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B、正午太阳高度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上:H=90o)

C、北极圈及其以北: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极昼

D、南回归线及其以南:H达一年当中值;

北半球则是H达一年当中最小值

E、南半球的白昼是一年当中最长(北半球白昼一年当中最短)

(2)夏至:(6月22日)

A、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B、正午太阳高度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上:H=90o)

C、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极夜

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H达一年当中值;

南半球则是H达一年当中最小值

E、北半球的白昼是一年当中最长(南半球白昼一年当中最短)

(3)春分、秋分:(3月21日,9月23日)

A、全球昼夜平分;

B、正午太阳高度角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

C、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5、天体系统:总星系—河外星系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6、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与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

7、地球的特殊性在于有生命的存在条件:(1)日地距离适中则温度适中(2)质量体积适中则存在大气层(3)体积的收缩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则产生海洋

8、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9、太阳活动:(1)耀斑:色球层;最激烈的显示

(2)黑子:光球层:周期是11年

10、太阳活动的影响:气候;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波;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在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11、莫霍界面: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

古登堡界面: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发源地

12、了解地球外部圈层

高三地理如何进行总复习篇五

一、更新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联系十分紧密,初中地理知识不扎实,就很难适应高中地理学习,而整个中国的现状是,初中地理教育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更薄弱,有的找非专业的老师带课,有的甚至就不开地理课,中考反正不考地理。我认为,这是高中学生普遍感觉地理难学的主要原因。所以,按计划补习初中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二、多看地图,多理解地理原理,勤动手写(或表达),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的学科,地图可以容纳无数的地理知识(或叫地理信息),学会用地图,会使你的地理学起来很轻松;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它要求同学们必须理解地理原理,然后学会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这好比做数学题要用一定的公理和公式一样;地理也有一定的文科的特点,要求同学们用专业术语来表达地理问题,所以平时要勤动手写,要学习课本语言和老师的地理语言;地理试题是有一定的`答题规律的,要想考出好的成绩,必须总结答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下面我展开讲一些地理试题的答题技巧。

1、要有答题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试题,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识、原理或技能解决它,否则,它就不是一道好题。这一思想是要告诉你,做地理试题时,不要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2、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影响因素,比如,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组成要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这类知识容易出问答题,我们可以用“要素分析法”来解决。第一,好好审题(用咬文嚼字的态度去审题);第二,写出做题理论(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第三,挑选符合题意的信息(信息从材料中来,从学过的知识中来);第四,表达(用专业术语回答;若是简答题,分条回答;先主后次;要注意是简述还是详细分析等等)。

3、另外,要学会不断总结答题技巧。如果你经常对某种类型的题目很苦恼,难道你就不想想办法解决一下吗?可以与同学们交流对策,也可以与老师交流对策,而不是,这次错,下次错,以后还错。

三、上课要认真听讲。

不要指望着上课睡觉而课下背背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就想提高地理成绩,那是妄想!地理原理是要理解的,你课堂上认真听课了,真正理解了,课下就不用再费大力气去自学了。况且很多重要的知识和原理隐含在“活动”中,课本中根本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须认真听课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课堂上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任务。

老师上课设置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老师让你在书上划一下,你就没有必要非把它写下来;老师让你必须动手用自己的语言去写答案,你就不要只划课本的原话;老师让你们分组讨论完成任务,你最好先不要单干;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你最好不要与其他同学讨论……总之,不要自作聪明地偷懒,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大打折扣,这样结果往往害了自己。

五、要对平时的练习题有所取舍,不要搞题海战术。

我们平时做的地理试题,充斥着大量的怪题、旧题、偏难的试题,对同学们“毒害”很深,甚至也“毒害”了一些地理教师,我们要擦亮眼睛,看清这些地理试题的真面目!

1、很多地理资料编写的很厚,内容总结的很多,其实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看似给人“很专业”的印象,其实是为了增加页数,编书人和书商的利润就增加了。

2、有很多地理试题是把课本中的某一句话拿出来考学生,高考绝对不会这样考!课本中某的一句话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正确的,但是把它单独摘出来就不一定正确了,这样的题目我们做了,只能是害了自己。

3、很多地理试题材料信息严重不足,根本与高考题目的设计思想不一致,把学生当成博物学家来考!本人经常遇到一些错题,它们在很多教辅资料中到处“游荡”,毒害着我们学生。

4、很多题目中的图、表制作十分粗劣,根本经不起科学考究。

5、有些教辅资料为了充实内容,硬把高三才能做的题目拿来让高一的学生做,无形中增加了难度,使本来就困难的地理学习和教学雪上加霜。

地理高三复习课件 篇六

【教学内容分析】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运用图形语言(示意图、层级图)和文本语言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中的位置及其环境

2、学生能通过举例分析(太阳系模式图和八颗行星基本数据分析,认识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学生能举例说明和解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特殊性

4、通过读图等活动方式,学生能灵活运用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以及具有系统的对比、分析,归纳等地理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运用课本中的图表信息,说出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地球是否存在生命的影响

2、学生能够通过讨论、演讲等活动方式,绘制出或勾勒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掌握地球的普通型及特殊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能通过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因素,初步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宇宙观,增强学生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观念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教学难点】

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仅从地球自身因素分析无法得到正确、完整的结论,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境来分析

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眼光投向太空,以拓展生存空间和资源来源

[导学、自主探讨、讨论交流]

先根据同学们过去的观察体验,交流对天体和宇宙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天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通过阅读P2图1、1,除认识到要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天体外,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宇宙环境的组成,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提出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如何确定地球的位置?地球是一颗怎样的星球?地球上为何有生命物质存在?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探究指导]

(引导启发)认识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全面认识地球上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并找出这些现象形成的客观的、正确的原因。搞清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和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

(方法步骤)

1、利用天体系统层次图找出地球的位置;

2、将(P3)图1、2转换为(P4)图1、3,或自行设计天体系统层次图,以多种方式表示地球的位置;

3、用文字(或语言)描述不同宇宙空间尺度中地球所处的位置。描述层次要清晰。如:可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的空间尺度顺序描述。也可用自己擅长的其他方式表达。

[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学习,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设计的图表整理出来。

[交流点评]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用多种形式交流、展示自己的见解,但都需注重科学性,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正错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地理高三复习课件 篇七

一、总体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本届高三共有学生12个文科班,各班起点不同,基础不同,教学难度较大。

2、教师情况:本届高三共有地理教师只有5人。

3、任务情况分析:

本学期面临高考,时间很紧,任务很重,要对必修地理一、必修地理二、必修地理三、选修地理、区域地理和补充的新课程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地二、三轮复习。为了高质量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力争高考中地理考出较好成绩,要求本备课组全体成员同心协力,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集体备课,所以制定本计划请各位老师参照执行。

二、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课本,切实抓牢基础;注重讲练结合,突出能力培养;精细培优扶弱,实现整体推进。

三、采取措施:

(1)加强教学三研究,即研究高考、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把准高考方向和要求。

(2)遵循备考规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中心组、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集群智,增群力;落实高考要求,做到“精细备考,精心设计”,“注重基础,深钻教材”,“讲练结合,提高能力”。

(3)关注新课程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考试命题的特点。对新考试说明要高度关注,把握考纲的。变化和要求。如《地理新课程标准》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等;同时针对广东地方特色,注意教材内容与我省政治、经济、文化等实际情况的联系。

(4)充分有效利用好各地地理信息卷。

四、复习总体安排

20__年3月初—20__年4月底完成第二轮复习任务。在这一阶段,突出基础知识的相互关联,做到形成系统,拔高能力。对必修地理、选修地理、区域地理和补充的新课程知识进行系统的知识归纳;

20__年5月初—20__年5月20日完成第三轮复习任务。在这一阶段,进行知识点专项练习,拟打算按高考试卷分类进行专项设置;

20__年5月20日至20__年高考为第四轮复习时间。这一轮主要是针对各类信息及信息卷灵活查漏补缺,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五、活动要求:

1、备课组各成员要按时参加科组、备课组各项活动。备课组活动的内容主要有集体备课,统一命题和阅卷,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相互间的听课和评课活动。

2、备课组各成员在集体备课方面应当做到五个统一”,即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重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习题设计统一。每次备课活动要填写好备课记录。

3、集体备课采取中心备课人制度:即每次集体备课,都有一个中心备课人主备,其余成员补充形成二次备课后再到班授课,围绕并落实“五个统一”。电子文档要有备份。

4、中心备课人人必须注意的事项有:

首先要详细的填写我们的集体备课模板,明确新课的教学目的、教学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习题等主要内容的设计。

其次要提出备课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供讨论或总结备课过程中所收获的新的体会。要重视对学情的分析,解决培优扶差的问题。

高考地理如何提分 篇八

第一,重视高考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包括读图、绘图的能力培养,表格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考试技能。做到脑中有图、胸中有图。考生一定要多动手动笔,加强高考地理考试技巧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手脑并用才能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

第二,要强调地理信息能力运用。高考地理试卷中大部分题目都有图或表,要求考生能够从图表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地理位置、自然、人文等显形或隐形的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信息解答问题。要充分挖掘题干,在吃透题干提供的显性信息基础上,还要充分挖掘高考地理题干中所蕴含的隐性信息,保证答题的完整度。

第三,要理论联系实际。考生平常要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热点问题中的海南元素。比如国际旅游岛、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昌江核电站、海南生态岛、东环铁路等内容,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高考地理试题只有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充满活力。

地理知识点必背 篇九

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受季风影响;大陆东岸20-35°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30-40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季风。40-60°大陆东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西风。40-60°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内陆

气候的变化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

气候资源的特点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

气候资源与农业种植制度(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气候资源与建筑小区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风与城市规划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

气候资源与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暴雨、泥石流、风速、桥涵、云雾、地势等)

台风(飓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大旋涡。

热带气旋强度等级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

台风的监测与预报利用气象卫星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强度,监测移动方向和速度。

暴雨形成条件①充足的水汽②强烈上升运动③持续的天气系统

洪涝灾害的防御提高预报的准确率,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高三地理如何进行总复习篇十

一, 制定整体教学复习计划

高三复习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也就是对初高中八本教材的全面复习;第二阶段是精选一套有价值的复习资料,做好学科内综合练习,同时在复习过程中穿插进行一些必要的测试,测试的试题要注意精选;第三阶段是编写具有一定综合性的练习试卷,进行模拟测试。在高考前,留下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训练,教给他们一定的应试技巧。一般来说,地理高考复习备考有以下基本环节:单元过关——专题训练——综合测试——查漏补缺——心理辅导。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环节的时间,要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进行;单元过关:一个学期,即从9月到次年1月初;专题训练:两个月,即2月开学到3月底;综合测试:1个月,即4月份;查漏补缺:2至3周;心理辅导:高考前1周。各阶段特别是最后两个阶段,在各环节应有所体现。

二, 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从近几年的地理高考来看,试卷并不注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尤其是今后的试题,逐步以知识立意转化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三, 做好学习和复习方法的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整个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的读书,读自己认为有缺漏的部分,或者是掌握不够的部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错,从而在心理方面为高考做好准备。同时,还要让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四, 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讲,要有针对性,除重点难点外,侧重讲解复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练,以限时训练为主要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使之逐渐适应高考的要求。训练的试题既要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注重能力型和应用型,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评,教师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讲评,讲评越及时,效果越好。因为时间过长,逐渐淡忘,学生就失去了积极性和学习的动力。讲评要注意突出重点,重在指导,不应只作简单的重复,不能以题论题。

五, 提高

教师必须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大,加上生动的语言表达,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使直观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知识。

六 ,建立"改错本"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会经常测试,而学生在每次测试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错误,因此建立"改错本"是复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考生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通常在脑子中印象很深,为避免同一错误的再发生,建立"改错本"是十分必要的。老师每讲完一份试卷,让学生在"改错本"上将错误订正,并作正确的分析,归纳,总结。每次考试前,重新检查一下自己所做的错题以及错误的原因,充分加以重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经多次反复,加强记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题时认真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 强化训练

从信息论的原理来看,学习是由信息子输入,储存与输出三个过程组成。信息输入包括听课,阅读和理解,信息的储存靠记忆实现,信息的输出是指知识的再现和运用。三个过程关系密切,缺一不可,但考试主要是通过信息的输出来实现。因此,要想提高考试的成绩,平时就必须加强对知识输出的知识运用训练,通过训练能大大提高学生输出知识的能力,提高成绩。教师要认真筛选试题和资料,不能搞题海战术。

八,注意高考信息的收集

高考信息把握正确,方法明确,针对性强,复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必须注重高考信息的收集。教师要重视对《考试大纲》的研究,重视对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发现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复习教学的对策,准确地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的,提高复习的效果。今年高考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