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民族音乐的欣赏与鉴赏【新版多篇】

栏目: 实用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9.69K

民族音乐的欣赏与鉴赏【新版多篇】

民族音乐欣赏 篇一

一、运用多媒体,营造“声景并茂”的气氛

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足以在小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课堂更生动,尤其对音乐欣赏课来说,音乐欣赏需要合适的播放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供音乐的欣赏,还可以提供视频的播放。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说:“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音乐欣赏意境很重要,意境的创造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大胆想象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然而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声景并茂”,即在音乐的播放中,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视频,这段视频可以是音乐的“原配”,也可以是教师认为比较适合音乐情境的背景。我们都对音乐欣赏有一定的见解,当一首歌曲发行的时候,尤其一些电影主题曲或者电视剧主题曲,初步离开电影和电视剧的情境仅仅听一段音乐的感受和看过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配上背景的音乐更显真实和生动,所以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声景并茂”的气氛。

二、听前创造故事背景,增添童话色彩

小学生充满无限的童趣,仍然很喜欢美丽的白雪公主,喜欢聪明善良的喜羊羊,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要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加入童话元素,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兴趣。对于故事的构建是一种情景的再现,如第二册中的《杜鹃圆舞曲》一课,如果一上课就让学生听音乐,不对音乐背景做相应的解释,即使成年人也不一定会听得出“杜鹃”在哪里。为了让音乐听起来像在演动画片,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在欣赏音乐之前,教师可以描绘一种夜幕低垂的景象,树林里的各种小动物纷纷欣赏杜鹃的圆舞曲,一段接着一段,不知不觉就会沉浸在小动物一起狂欢的气氛中。音乐听起来是有些悠长的旋律,前奏相对较平稳,这时的情境要完全符合夜深人静的感受,教师一定要提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气氛,但他们知道森林里马上就要有一场盛大的演出。故事背景一旦被创造出来,童话色彩就相应地浓厚起来。

三、音乐不同,欣赏方式不同

小学音乐并不只是《小燕子》、《春天在哪里》之类的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现在小学生已经渐渐开始培养对各种音乐的理解能力,但是碍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有些音乐的欣赏不可能完全透彻理解,也许只是听个热闹,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做的是谨记“音乐不同,欣赏方式不同”。

1.儿童音乐作品的欣赏。前面我们谈到,在普通儿童歌曲的欣赏过程中,重点是童话场景的设置,在这类音乐欣赏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融入童话般的情境中,切身运用听觉创造视觉场景。故事性的情境加深了学生对儿童音乐作品的理解。普通的儿童音乐是最适合小学生欣赏的,所以不要白白浪费这种音乐的重要性,采取适合的方式,将轻松快乐、简单易懂、具有创造性的儿童音乐传授给学生。

2.中国戏曲的欣赏。据我了解,现在一些成年人对戏曲的了解已经渐渐淡化,把戏曲这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音乐早已抛到脑后,所以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要从小抓起。虽然中国戏曲没有流行音乐动听,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音乐欣赏的概念并不是很完整。戏曲中最令小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应该是脸谱,抓到学生的兴趣点便可以由此下手,目的是让学生对戏曲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3.对民族音乐的欣赏。“56个民族56枝花……”民族音乐总是给人以一种团结有力量的感觉,音乐细腻,简单的歌词里蕴藏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色彩。借着民族音乐欣赏,老师可以把中国历史和文化包括这个民族的各个文化背景都给学生拓展一下,尽量说一些比较有趣的背景资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听音乐的兴趣。其实民族音乐的曲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为那种流畅舒适的、小桥流水般的曲调正符合单纯孩子的心理。

民族音乐欣赏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马头琴,分别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和歌曲独唱《嘎达梅林》,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且随乐跟唱歌曲。

2、通过欣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

3、了解感受少数民族音乐,让学生对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有更多了解,对民族音乐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聆听不同版本的音乐,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了解民族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长调音乐背景下欣赏草原风光。

师: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之旅,现在我们要准备出发去往第一站,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

二、认识蒙古族乐器“马头琴”

1、马头琴的故事

师:一看见内蒙古大草原,我就不禁想起了马头琴悠扬的声音,关于马头琴这件乐器还有一个传说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2、聆听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说了那么多,我都等不及要听听马头琴的声音了,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感受来自大草原的优美音乐

(说一说音乐表达的情绪)

三、聆听歌曲

1、介绍“嘎达梅林”

这首乐曲叫做《嘎达梅林》,讲述了一个蒙古族民族英雄“嘎达”的故事,“梅林”是他担任的一个职务。嘎达勇于和封建势力做斗争,最后为了民族英勇牺牲。于是人们将这首《嘎达梅林》广为传唱,纪念这位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

2、聆听男低音独唱《嘎达梅林》

我们一起再来完整的听一遍男低音独唱版的《嘎达梅林》

3、师出示乐谱,请生随乐跟唱

4、视唱乐谱

5、请生配合音乐表演舞蹈片段

四、认识新疆

1、请生说一说你知道的新疆

2、聆听女中音独唱《打起手鼓唱起歌》

新疆物产丰富,又是一年大丰收,新疆人都高兴的唱起歌了。

3、简介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4、请生表演新疆舞蹈

5、聆听合唱《打起手鼓唱起歌》

五、拓展认识

学生介绍少数民族音乐

我们班的同学音乐知识可丰富了,今天就有同学要把她喜爱的音乐分享给大家。

民族音乐欣赏 篇三

关键词:民族 音乐 绽放

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世纪开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的民族音乐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这一点,精心设计我们的教学,引导学生欣赏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利用艺术帮他们知善恶,识美丑,加强修养、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那么如何让民族之花在音乐课堂上绽放呢,我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以流行元素作引子,进行比较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现在的孩子被流行文化所包围,这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所以老师的思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因势利导,借助流行元素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前可以围绕所要讲解的民歌发动学生搜集当下的流行歌曲,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学唱、聆听、分析评论歌曲的风格类型、乐曲旋律特点、歌词、配器、演唱技巧等。对于好的音乐我们还要给予肯定,这样便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并加大了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兴趣。同时,了解流行音乐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无严格的技术规范,强调倾诉、渲泄,力求演唱的大众化、生活化。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讲述民族音乐是讲一个民族的民族特性在音乐中的体现,直接生动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习俗,语言,思想感情。我国幅员辽阔,不同民族、地域、都有着不同的蕴味,它不如流行歌曲表现的直白,需要认真品味,领悟。如在授课过程中可将广为流传的一首流行歌曲《两只蝴蝶》与民歌《敖包相会》这两首歌曲作个简单的比较,通过聆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两只蝴蝶》是一首极具流行特质的流行歌曲,旋律通俗,容易上口,倾诉性极强,风格迥异,但没有地方色彩,而《敖包相会》则有明显的浓郁的地方气息的传统民歌,旋律优美开阔,随歌词变化曲调也有所改变,形成分节歌形式,抒发内心情感。分析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流行歌曲为什么广为流传,结论是流行歌曲是有朝气的年轻人做它的听众,再加上唱片公司的大力宣传,它具有一定的商业性和技术性,但究竟能否流芳百世,也要靠时间和诸多因素的检验。而我们的民族音乐却只是靠口传心授,然而它接受了时代的考验,流芳百世,是因为它凝聚着民族的精神、意志,有着较深的内涵。流行音乐无论多现代,它依然受民族文化的影响,目前有很多的流行音乐在创作中与民族音乐结合,并得到很好的效果,如歌曲《又唱浏阳河》等,听来别有韵味,很受欢迎。通过这种比较式教学,引导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音乐教育。

二、扩充课堂容量,进行结合式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开阔文化视野

在欣赏课中,避免教材中单一的曲目,可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同一主题音乐作品有机结合。如在欣赏《绣荷包》这一作品时,可将各地区的作品让学生们集中欣赏,让同学们感受到陕北的《绣荷包》美丽动人,色彩柔和,略带伤感;云南的《绣荷包》旋律流畅,语言简洁,节奏强烈;黑龙江的《绣荷包》表现的浓浓北国音调,哀怨朴实的情感,四川的《绣荷包》则表现出浓郁的川辣味等,这样同学们在同一音乐主题下感受到不同地区的风格。还可以将同一音乐形象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作品有机结合,如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可以与现代流行歌曲《茉莉花》及萨克斯曲《茉莉花》集中欣赏使学生感到同是赞美喜爱茉莉花,却有这么多不同的色彩和表现手法。还有很多传统民歌都可以与现代新民歌、新民族音乐有机结合,灵活多变,增强音乐感受能力,使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有较深的认识,开阔文化视野。

同时在欣赏民族器乐曲时,也可以采用现代的多媒体与视听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视听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我们不能停留在有限的几本磁带里。在现代化教学改革中,我们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时,结合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手段,使学生在出声入画的音乐情境中,更完整地理解作品,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欣赏民族经典,进行激发式教学,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对一个民族来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一个民族音乐内涵的情感与精神,往往是它的灵魂和思想。智慧的发源地。通过欣赏民族经典音乐,让学生感受树根立魂的民族精神是进行激发式教学的初衷。

开设民族经典音乐欣赏课,赏析《赛马》、《梁祝》等经典。二胡独奏曲《赛马》曾被20岁的中国钢琴演奏家朗朗及身为专业二胡演奏家的父亲朗国任搬上了卡内基音乐厅。朗朗以其超凡的个人魅力与对音乐的痴迷和热情赢得了全世界乐评人和爱好者的青睐,他不忘自己是中国人,穿上了红色中式上装与父亲演奏钢琴、二胡二重奏《赛马》,父子俩你来我往,大有骏马飞腾、鬃毛耸立之势。朗朗自信的眼神飞扬的头发,兴奋的表情,无不显示出对中华民族音乐的骄傲。当学生们欣赏完这一片段后,他们非常兴奋……课后许多学生对我说,没想到民族音乐这么棒!

《悲情而又浪漫的爱》,这是为欣赏经典名曲《梁祝》所起的课题。同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世界顶级指挥家小泽征尔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很神圣的,必须要跪着听。

民族音乐欣赏 篇四

1.1民歌:朴实、简练和自然美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创作的,并在人们的传唱中得到不断的加工、完善和发展的。民歌的特点源于劳动生活,短小精悍、易于传唱、便于记忆。具有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征和民族文化。如蒙古族长凋民歌《牧歌》,音乐中的语言非常单纯朴实,音乐风格也非常清新自然。充分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和蒙古族劳动人民的生活特点,渗透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学生通过欣赏理解也很容易接受,同时还能够激起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产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1.2戏曲音乐:特色、精致和时代美

戏曲音乐主要是与地方传统戏剧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戏曲音乐根据剧情来塑造剧本的人物形象,与舞台上的动作和形象密切配合在一起;戏曲音乐根据剧种特点不同,同时反映了不同的地方特色。根据剧种声腔的不同,其方言也具有地方特点。戏曲音乐根据剧情的需要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对剧中人物的雕刻和情节发展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让学生对戏曲音乐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产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民族管弦乐曲:和谐、创新和优雅美民族管弦乐曲也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得到不断发展和其乐曲的配器也得到不断创新,反映了一种高雅的文化。主要特点:高雅、真切、深厚、动人。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民族管弦乐曲越来越深受人们所喜爱。如《春江花月夜》,音乐主要表现为情趣和幽雅的美感,在加上巧妙的和声、复调和配器,在民族管弦乐队中表现出作品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色彩更加丰富多彩、感情更加热烈奔放,显示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2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眭、欣赏性和教育性

民族民问音乐根据不同的时代和地域性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欣赏性和教育性。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如果对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不喜欢欣赏也不愿意去理解,就是音乐表现得美、艺术性再高,这对于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而言,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和探索,创建出适合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的民族民问音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和兴趣。通过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的独特创作功能,在我们的课堂中得以展现,进一步来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1教学中要具备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合理的教学方法

我们教师应具备对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创作特点和主旋律了如指掌,同时要有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能够选择出较多的适合引导学生的优秀作品,还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美育的作用引领学,{的感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情感和趣味根据不同的时代、地域和民族特点,民族民间音乐的涉及一,所以在教学中我f『J只有具备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合理的教学方法/j‘能把音乐的牛fj髓腮现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简练的讲干¨最容易解来帮助正确理解作品的背景和主题思想,从分析音乐作I『1表现手法上,让学生知道怎样来欣赏作品,作的韵味干¨作.I的表现力得到理解,并把握住作品的情感内涵。根据作占占的题裁和风格不同,能从时代性和地域性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民族民间音乐的产生、发展、兴盛把握作品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做到合理设计和规划,对作品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只有精把握、重点突出,使学生更贴切的感受到民族民间音乐的美,同时也体验到在学习过程中盼决乐。

民族音乐欣赏 篇五

关 键 词:民族音乐 欣赏 大学校园文化

音乐欣赏带给欣赏者的感染和震撼是其他艺术形式取代不了的,尤其是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欣赏者的言行举止。民族音乐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起到的社会作用,对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先秦百家争鸣时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儒家,对音乐这一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儒家认为音乐可以完善人的人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谓“成于乐”是说“乐以冶性”,“成性亦修身也”,所以才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把音乐作为“树人”的重要手段。

今天,在各类文化碰撞交汇的高等学府,流行着各种音乐,其中以我国港台音乐、韩剧插曲、网络歌曲等流行音乐最为突出。相对而言,我国的民族音乐却很难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民族器乐曲、民族歌舞剧、戏曲等。在各类校园歌唱比赛、大型文艺晚会中,民歌、戏曲、民族歌剧曲目的演唱者较少,优美的民族器乐曲也很难听到,取而代之的是一首首紧跟时尚与潮流的流行歌曲。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漠视与漠然在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与当前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全面高素质的大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长此以往,大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与艺术审美观得不到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情结将逐渐淡化,让人深感忧虑。因此,加强对民族音乐欣赏的重视,成为高校不应忽视的一个教育内容。出现当前这种状况,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民族音乐欣赏重视不够。部分高校管理者认为,高等教育,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上,重点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上,对民族音乐欣赏及其产生的审美导向从思想上重视不够。

第二,对民族音乐的弘扬意识较为淡漠。民族音乐欣赏作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民族个性品质的有效途径没有得到非艺术类高校的重视,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对于弘扬民族音乐意识淡漠。

第三,大学校园对民族音乐欣赏的传播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的宣传阵地来加大对民族音乐欣赏的宣传,而且对于民族音乐中较好的作品宣传过于“迟缓”。

第四,大学生的民族音乐欣赏知识来源于选修课或是课外活动,基本知识不全面、不系统,对一些优秀的民乐作品不甚了解,不懂得欣赏。

第五,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民族音乐欣赏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开展得很少,无法使非艺术类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欣赏的魅力。

民族音乐欣赏如果在大学校园中没有听众,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没有一席之地,那么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得不到学生的认可与热爱,丰富的表现形式得不到学生的了解,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应起到的作用将得不到发挥,大学生在思想上也不会重视对自身民族音乐素质的培养。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特色鲜明。在音乐形式的创造、表达情意的方式、音乐体裁等方面,都有我们民族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在音乐上的反应。通过对民族音乐进行欣赏,不仅使学生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同时还让他们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及各民族浓郁的风土人情。今天,民族音乐的新作不断涌现,以反映生活、歌颂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它们不但丰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音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对民族的自信与热爱,个性与人格得到提炼与升华。

从教育的意义上来说,忽视音乐教育,就是忽视教育本身;从个人发展的意义上来说,一个缺乏音乐素养的人,个性与性格就不能称得上完整;从大学校园来说,缺乏民族音乐是单调的,也是色彩单一的。提高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就要加强对民族音乐的重视,这是高校对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及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第一,提高对民族音乐欣赏的重视程度。目前,各高校都有大学生艺术团体,学校应针对这些团体活动的开展设置相关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同时成立专门的合唱团、民乐演奏团等,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欣赏的兴趣与积极性。

第二,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各类学生文艺活动,进行民族音乐欣赏的宣传与推广,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欣赏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第三,增加民族音乐欣赏的比重。在选修课中扩大民族音乐欣赏内容,加强对选修课的监督与考核,让学生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获得民族音乐欣赏的理论基础并提高欣赏水平。

第四,加强对民族音乐欣赏设备的投入。完善校园民族器乐团的设备配置,增设排练场地,请专家讲课辅导。

第五,加强与社会媒体、企业的联系与合作。

音乐家贺绿汀说过:音乐是培养人民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财富来开拓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及音乐素养,是我们当前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完善大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9月。

[2]吴跃跃主编。音乐欣赏与素质教育。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10月。

[3]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4]古联抗译注。荀子 孔子 孟子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1月。

[5]罗仕艺主编。大学生民族音乐欣赏。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8月。

民族音乐欣赏 篇六

关键词:高校;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产生于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中,它反映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注重民歌的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优秀民歌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统一的概念,它包含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类艺术,如壮族山歌、蒙古族的牧歌、汉族的方言歌谣等等。这些艺术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萌芽、发展、鼎盛,但不少已走向衰落。而随着现代文化艺术的崛起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民间音乐面临失传的危险,而民乐的载体――传统民族乐器,如,二胡、笛、箫、古筝、古琴、笙……也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知悉之人甚少。所幸,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发掘、整理以保护民乐作品及其典籍、乐器,一些优秀的传统曲目也脍炙人口,久传不衰。如《高山流水》《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等。

一、高校民乐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素养。民间音乐,顾名思义,当然是来自于民间了。所谓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民乐在其性质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进程、现实状态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只有用心聆听才能真切地体会民间艺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才能了解大千世界的绚丽多姿。比如听一曲《美丽草原我的家》,我们能领略大草原的辽阔壮美和牧民的幸福生活。欣赏《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我们可以认识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

(二)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面对民族民间音乐日益式微的今天,在高校开展民乐教育,可以扩大民乐的普及面,提高其影响力,促进民乐的复兴。

(三)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精神品位和艺术素养。当欣赏《高山流水》等作品时,我们能感受真正艺术的熏陶,那悠扬的乐曲较之靡靡之音,具有何等的艺术感染力!又比如听一曲《步步高》,更能让我们精神振作,心胸豁达,其轻快活泼的节奏对提振信心十分有益。

二、普通高校如何开展民族音乐教育

(一)课程设置

在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上,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大民族音乐课程,建构民族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有《中国民乐鉴赏》《中国民歌鉴赏》等艺术欣赏类课程;《中国民乐演奏基础》《中国民乐演唱基础》等艺术实践。还有《中国音乐简史》《民族民间音乐》等音乐理论类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都能接受较系统的中华民族音乐课程教育。通过艺术欣赏课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音乐种类繁多,音乐表现形式丰富,民族音乐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这类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情怀,激发爱国热情。通过艺术实践类课程可以使学生粗略掌握一门民族音乐的演奏、演唱技巧,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通过音乐历史理论的学习,学生对中国音乐发展的脉络就清晰了。而民族音乐技巧基础理论课学习,可使学生掌握一般的理论写作技巧,了解民族器乐的相关知识。

(二)借助现代化的视听手段,深层次理解民族音乐

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发展求新思维,体现出音乐的直观性、参与性、丰富性、趣味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多媒体视听技术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师通过运用影视放映可视形象,摄影照片、图表投影等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感受音乐形象,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民歌、民乐、曲艺等民族音乐的海洋中欣赏美、感觉美、表现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中华民族音乐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

(三)通过“聆听”感受民族音乐

音乐艺术称之为流动的建筑,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必要途径。人们只有通过聆听音乐才能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卢那察尔斯基曾说过:“倾听、倾听、再倾听。只有不断倾听,才会感知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进而产生共鸣,诱发联想,进入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音乐审美教育活动的中心是“听”。有兴趣才能去“听”,“听”了才能知其美,才会更有兴趣,“听”得多了才能学会“听”。音乐欣赏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音乐欣赏的基本性质是感性的,因为在这项活动中,欣赏者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听觉去获得体验而不是借助理性去求得认识。高等院校的音乐课应引导学生大量欣赏民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习惯,教会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方法,提高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能力。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听得多了,他们自然就想学唱,唱得多了,也就越来越喜爱民族音乐。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能准确地演唱难度很大的通俗歌曲,其原因就是他们听得多,耳熟能详,自然会唱。

(四)借鉴国外民族音乐教学经验,做好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我们在研究国外民族音乐的同时,也要吸取其他国家对“世界民族音乐”这门学科的建设经验,学习传授“民族音乐”这门学科的教育法。

在西方器乐教学中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老师强调的是对作品和作曲家的理解,注重的是对学生全面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善于表现作品的内容,在广阔的音乐领域里学习和了解的方面非常广泛,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创造性,这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陶冶情操。在我国,有部分人认为学习音乐是为学专业而学,只有学音乐的学生才会认真对待这门课程,而其他学生则认为学习音乐跟自己无关。这种思想观念是制约我国普及民族音乐教育的一大重要因素。所以,在学校老师应给学生灌输学音乐是为提高自己修养而学、是为提高自己素质而学的音乐思想。我国音乐教育应该把普及民族音乐、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教学目标。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我们的民族音乐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校园来说,缺乏民族音乐是单调的,也是色彩单一的。提高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就要加强对民族音乐的重视,这是高校对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及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法中,使学生不断提高欣赏趣味和欣赏水平,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也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宋正。对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 河南社会科学。

2004.(05)

[2]杨红。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想。中国音乐,2001,1

[3]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J]. 民

族艺术研究。 2002.(05)

民族音乐欣赏 篇七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的。在当今人类艺术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人类对音乐的要求也越来越走向个性化、民族化,有的甚至在复古、怀旧,就像全球流行的京剧、黄梅戏……作为一名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如何抓住幼儿园这块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对幼儿进行我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充分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加以运用在幼儿教学中,并开拓创新,在当今这个时代艺术大背景下显得十分必要。

一、开发和建构具有民间音乐特色的区域特色活动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深受幼儿喜爱。同时,在幼儿园开展民俗音乐课题的研究实践中发现,仅靠一两次的教学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园为了能增强其实践的教育效果,将民间音乐教育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民间艺术教育融于区域活动中,展开了扎实的研究和实践。

“充分利用班级特色,全面开展区域活动”是我们幼儿园的一大特色,我园每个年级组根据不同的民俗内容创设了班级特色,每个班级门口上都突显了本班级的特色,氛围很浓厚。在幼儿园里,随处可见为孩子精心创设、量身定做的民间区域环境。

二、激发幼儿兴趣,丰富幼儿对民族音乐的认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在学习、借鉴外来音乐的同时,应传承本民族宝贵的音乐遗产,培养幼儿的民族审美观,加强幼儿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对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那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呢?

1.寻找适合幼儿学习的民间音乐素材

现在并没有专门的针对幼儿书写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教材,但并不代表说不好找,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网络来搜寻很多的教材,当然也不一定非要搜寻文字类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找视频等一些资料。

2.教师对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掌握

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是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那么幼儿的培养是需要有老师来教导,因此这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知识,需要做好备课。

3.增加热爱家乡的情感

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有这样的观点:要让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愿望。我们一定要使传统民族音乐活在人民的生活之中,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而这一切又必须从小培养。儿童从幼年起,通过大量民间儿童歌曲,培养了兴趣,也熟悉、积累了民族的音乐语言、旋律音调,并逐步感受到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幼儿欣赏着、想象着、感染着、参与着、发现着,能生发出对不同音乐的浓厚兴趣,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为家乡拥有这样美好的民族音乐而自豪!

三、点燃幼儿“激情火把”,在民俗音乐中渗透传统文化

音乐是无国界,同时也是最易于为幼儿所接受的语言。正如我们不了解苏格兰,却可以在美妙的风笛声中向往苏格兰,少数民族音乐同样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1.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的尊重意识

通过开展音乐活动课,让幼儿深刻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美好与神秘。从而进一步引导幼儿走近少数民族音乐、感受少数民族音乐、喜欢少数民族音乐,从而消除对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歧视,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的尊重意识。

2.选择适合幼儿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歌舞内容

幼儿教育有其特殊性,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从书本上、网上、磁带和碟片上大量地收集、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一定挑战性、艺术性较强的民族文化艺术方面的歌舞内容。

3.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音乐活动是一门较形象的艺术活动,而民族文化中有不少抽象的东西。我通过形象的语言、动作来让幼儿了解抽象的民族文化,同时注重教育的细水长流,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平时我做个有心人,把电视里有关民族文化的歌舞进行录音,多给幼儿欣赏一些音乐作品,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我选择了一些优秀的有民族特色的作品给幼儿欣赏,如歌曲、舞曲、也有大型的作品。我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音乐主题活动,如“民族歌曲大联唱”、“京剧表演”、“少数民族舞蹈”、“节日大联欢”等活动,既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还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激活了幼儿的艺术天性,同时使幼儿对我们祖国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