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泪水中收获力量》阅读答案【精品多篇】

栏目: 实用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2.57W

《泪水中收获力量》阅读答案【精品多篇】

泪水中收获力量 篇一

泪水中收获力量

2011级5班王文莹

5.12,一个沾满血腥的数字,一个充满爱的数字,更是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刻骨铭心、难以忘记的数字。时至今日,当我们蓦然回首2008年5月12日的那一幕幕时,心中仍会翻起一种莫名的伤痛与感动!

那段特殊的时光里我们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感动。

5月12日,本是我们白衣天使的节日,可正当人们在为白衣天使们祈祷祝福时,地震来了!它——悄无声息,却地动山摇;它——毫无预兆,却来势汹汹。

一瞬间,无数国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但是,就在这一刻——

这一刻,人们记住了温总理的泪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就要尽全力抢救到底。”不顾余震的威胁,温总理星夜兼程抵达灾区都江堰,在临时帐篷里指挥救灾。当他踩着泥泞,攀上瓦砾,看到抢险人员正在解救两个被困孩子时,他留下了晶莹的热泪:“听爷爷的话,一定要挺住!”一席话,让我们产生了巨大的求生力量。

这一刻,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救援部队的行动以分秒计算,救援人员的数量成倍递增。道路毁坏,桥梁倒塌,车辆不通,这一切的困难无法阻止抢险的步伐,救援人员饱含热泪,冒着大雨,日夜前进。一系列动作,让我们有了更坚强的活下去的力量。

这一刻,成灌高速上数不清的出租车拉起应急灯直赴灾区;这一刻成都街头数不清的献血点人头攒动;这一刻,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都在行动,都在贡献自己的力量!没有人会希望灾难的发生,但面对灾难,我们也绝不害怕!

谭千秋,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教师,地震之时,他像雄鹰展翅一样用自己的双臂死死护住四个学生。他没有害怕,却让我们流下了感动、敬佩的泪水!

汉旺镇的一位妇女,手执红丝巾向空中的飞机求救时,她被忽略了,因为对于直升机来讲,她这个目标实在太小,但她却一直用红丝巾提醒自己:生命永远充满希望!她没有害怕,却让我们为她的乐观坚强留下了欣喜的泪水!

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被埋150小时的虞锦华等,他们在废墟下从不曾放弃生的希望,因为他们不害怕,更让我们留下了说不清是辛酸还是欢喜的泪水!

„„

5.12 本该是个丰收的季节,金黄的谷田,此时却无人顾及,但我们所有人都在心灵上收获了。我们收获了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力量,收获了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更收获了人与人之间温情的力量!

就让我们永远记住2008年5月12那一天,记住我们在那一天的泪水中收获的力量,并带着这股力量,擦干眼泪向着新的生活奋进!

《泪水中收获力量》阅读答案 篇二

阅读《泪水中收获力量》,完成下列各题。(11分)

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方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

地震发生后第2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50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

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06”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

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

在绵阳采访时,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产妇作剖宫产缝合手术。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和护士固定手术台。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没有谁选择逃生。

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

离开汶川时,30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

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摘,地震就发生了……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

14、文章标题为“泪水中收获力量”,阅读全文,说说我们从泪水中收获到什么?(3分)

15、选文第一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16划线句中的“纱巾”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一方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有什么值得珍藏的?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17读了选文你有何感想?请拿起笔写出你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3分)

参考答案:

14、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3分,每点1分)

15、自然环境(景物)描写。结构上:总领全文,与结尾遥相呼应;内容上:与巨大的自然灾害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表达了战胜灾难的强烈愿望。(3分,每点1分)

16、强调其不同寻常的意义。红纱巾是希望的象征,“沾满泥土和血迹”则是经历灾难与命运抗争的见证,因此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值得珍藏。(2分,每点1分)

17、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勤奋努力,生命才更有价值,人生才会更加精彩。(3分)

关于亲情的作文:泪水中的亲情 篇三

关于亲情的作文:泪水中的亲情

独自走在那空荡的小路上,沉重的脚步向前挪动着,看看脚下,枯黄的叶子落了一地,杂乱无章。我的眼泪再次聚集,那种伤痛再次撕扯我的心,唉,妈妈病了!

由于妈妈劳累过度,腿关节骨质增生要做手术,当我听到的那一刻吓了一跳,天哪、那可是要在腿上用刀赤裸裸的开个口子呀!那得多疼啊!一家人沉闷的围在饭桌旁,如果手术做好,那就不成问题。关键是如果动不好,那妈妈的腿可就经过家人的再次讨论,决定再给妈妈做一次手术。

饭桌旁,那沉闷的气息凝聚成一团,牢牢的固定在这儿,看来,它不想离去,我开始收拾饭桌,这沉闷的气息,彻底贴在每个人的身上,每个人的心里。终于,我忍不住了,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屋里,把门反锁,趴在床上终于偷偷哭了,听见妈妈嘱咐弟弟:你要听姐姐话啊!妈妈如果明天做手术,你得和姐姐在家等着妈妈,要乖啊,和姐姐写完作业以后再玩,一定要听话啊!弟弟用那稚嫩的声音,对妈妈说:我会听话的,妈妈,你可早点回家啊嗯!宝贝乖些,妈妈就会早点回家陪你。妈妈又对我说:闺女,明天你要把弟弟照顾好啊!你们俩可得听话啊!我嗯了一声。鼻子更酸了,泪水止不住的往外流,让我失去了控制。

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睡着了!

到了早晨,睁开了那红肿的眼,爸爸和妈妈已经去医院了。我按妈妈的嘱咐照顾好小弟,一整天我的心都像一根紧绷着的弦。终于到了中午,我实在忍不住了,便拨通了妈妈的手机号,电话那边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喂喂,妈,你做完手术了吗?我焦急的问着,妈妈说:这边的医生说没事,不必开刀,打打针贴贴膏药就行了,我一会就回去。我的心咯噔一下,哎!终于亮堂多了。心中的那块大石头终于平安着陆了!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默默祈祷,妈妈的腿要快点恢复健康!

妈妈我只想对你说:谢谢您,亲爱的妈妈,不管什么时候,您永远都在女儿的心里占据第一位。

《泪水中收获力量》阅读答案 篇四

(1)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3)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4)在绵竹汉旺镇,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

(5)地震发生后第二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块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6)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7)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8)或许,一块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9)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50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10)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11)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

(12)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06”组成的车队相当引人注目。这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送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13)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

(14)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

(15)离开汶川时,30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

(16)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摘,地震就发生了……

(17)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18)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

15、选文第一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答:。(4分)

16、“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 ‘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一句中的“思忖”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4分)

答: 。

17、划线句中的“纱巾”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有什么值得珍藏的?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

18、品读全文,指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读了选文你有何感想?请拿起笔写出你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 (4分)

答: 。

参考答案:

15、是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 。(1分)结构上的作用是:总领全文,与结尾遥相呼应;内容上:(1分)与巨大的自然灾害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表达了战胜灾难的强烈愿望。(1分)(语言组织流利1分,共4分)

16、思量,考虑;(1分) 强调只要生命还在,只要不放弃,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相同意思即可得2分,语言组织1分)

17、用意是:强调其不寻常的意义。(1分)值得珍藏是因为:红纱巾既是希望的象征,“沾满泥土和血迹”则是经历灾难与命运抗争的见证,因此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2分)

18、主题是: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收获了重新站起的力量,希望、温情和责任。(2分)

感想示例: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希望,在工作和学习中勤奋努力,生命才更有价值,人生才会更加精彩。(2分)

《泪水中收获力量》阅读答案 篇五

泪水中收获力量 白瑞雪

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

地震发生后第2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50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

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06”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17教育网]

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

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

在绵阳采访时,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产妇作剖宫产缝合手术。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和护士固定手术台。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没有谁选择逃生。

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

离开汶川时,30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

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摘,地震就发生了……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

15.品读全文,指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16.选文第一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5分)

17.“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 ‘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18. “红纱巾”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19 。“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值得珍藏的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5.记叙了灾区人民,救援人员,志愿者抗击灾难的动人事迹,讴歌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顽强斗争精神。或: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收获了重新站起的力量,希望、温情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