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苏轼《定风波》教学心得

栏目: 教学心得体会 / 发布于: / 人气:3.07W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教学心得

———为心灵寻找友人

焦作市第十一中学 清雨喧竹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序》中说:“人类中最优秀的和我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摧毁时间的阻隔,让慈爱和崇高得以延续,让英雄的种族与人类同在!”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当我们的心灵陷入困境,不妨到文化的长河中为疲惫的心灵寻找奋进的友人。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提到这首词是因为我的学生中有一位叫ΧΧ的女生,看上去乖巧可爱,但课堂上常沉默无语,意志消沉,一看便知心思不在学习上;特意提问她,她常以“没想好”或“不会”来应对;作业常常不做、不交;学习任务通常不能完成。点名督促时她会点头微笑,但之后依然故我,在作业收交情况记录里,她的名字后边是经常的空白。后来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她如此消沉的原因:它来自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父母双方又都各自成家,她虽跟随父亲,但并不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而是被父亲推给了姑姑,平时和姑姑生活在一起,情形可想而知。她常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给很多人带来了麻烦,并且最关键的是,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拥有大多数同学那样安定温馨的家庭环境。而学习上她又资质平平,不能出类拔萃,久而久之,她便陷入一种消沉而迷惘的境地不能自拔。面对这样一位学生,这样一种状况,我觉得必须作点什么来帮她走出这种迷惘和困惑。她是无辜的,却不幸要承受太多对他来说太大了的重压,应该让她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再次读到这首我十分喜欢的词时,我想到了她——我的这位学生。于是我要求她抄下了这首词,并要求她将词默背下来。

接下来我与她共同解读了这首词:这是苏轼的一首旷达词,作于黄州谪所。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整首词道眼前景,写心中事,以曲笔直写胸臆,能够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语意双关,令人回味无穷。

词的上片,勾勒出一幅披蓑烟雨行吟图。试想于沙湖道上现身的词人,持竹杖,履芒鞋,于风雨中吟啸而来,表现出一种闲庭信步的潇洒,我们眼前浮起了一幅深浅分明的景象: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处变不惊、笑对苍茫。

下片,当风雨过后,有春风伴随,夕阳也从山头露了出来,含笑欢迎我们。词人禁不住地“回首向来萧瑟处”,一路走来,尽管坎坷,但坎坷总有平坦时,当困难险阻已在脚下时,其自豪而平静地说“归去”,一份喜悦,一份自信,一份执着,在这里充分得到了诠释。

而此时苏轼的处境又如何呢?我给她详细地讲述了作此词时苏轼的处境:乌台诗案的莫须有罪名让苏轼受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当时情景,苏轼正任湖州太守,心地阴暗的皇甫遵奉朝廷御史台之命捉拿他,时人记载“拉一太守,如驱犬鸡”,苏轼被一路刑押一路示众至京城,我们可以想象,对于名满天下的知识分子那是怎样的侮辱!

入狱一百多天,其时因为审理一刑事案件被诬陷的大臣苏颂的牢房在隔壁,他这样形容当时所听“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苏轼的狱中生活也可想而知。所幸后来一些正直之士的良知纷纷苏醒,为苏轼上书求情,其弟子由再四上书“宁愿自己遭贬以免哥哥牢狱之苦”。神宗一直对苏轼存怜才之心,但迫于身边小人制造的舆论压力,将其释放后仍贬至黄州,不准参与政事。

初到黄州的日子,白天不敢出门,只有在晚上阑珊起床,在溶溶月色中散步。当地居民总见他站在花下发呆,喃喃自语,看其萧瑟憔悴,无人忍心打扰。

当时黄州地处异常偏僻,生活枯寂无味,信息闭塞与世隔绝。无一好友敢与其通信来往。惟恐遭受牵连。就这样一直不言不语几个月。

不仅于此,苏轼一生宦途可谓曲折坎坷,跌宕沉浮,多次被贬,两谪颍州,一迁扬州。

然而苏轼终究是苏轼,他并没有被人生的风雨击垮,从这首词中我们看到的苏轼何其旷达。在这样的处境中,苏轼没有消沉,没有逃避,他吟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和潇洒。苏轼是真正的智者,他深知这“世事”是如何无论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还是要穿衣吃饭,还是要为世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而是以自己独有的姿态活出了一种亘古的风韵。

他用这首词告诉我们,人生旅途虽有风雨,只要胸襟坦荡,经得起洗礼,持有积极的人生观,没有逾越不了的障碍;要磨炼人生的意志,这是富有进取精神的体现。路途难免艰辛,人生难免不幸,但依然改变不了词人的信念,他依然一丝不苟地走自己的路。对一个灾难多多,祸事多多的词人来说,能随风雨,透过风雨看人生,着实让我们看到了其坚韧不拔的风骨,一种最为外露的精神。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含义丰富,引人深思,他不仅仅指身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更是指词人敢于接受各种风雨的考验,如成败得失,政治祸难,等等。清醒而理智的人,生命就有意义,任何风雨也奈何不了他,表达了百折不挠的毅力;能在风雨中行进并度过此生的人,说明他极具韧性,毫不脆弱;风雨人生算得了什么?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智者的境界,在顺境与逆境面前,心智不乱的人,精神不会崩溃,生命不会有危机;有理性的人,不甘隐于苦闷,不会怨天尤人,不丧失对生活的追求。

理智、清醒、旷达、乐观的心,苏轼有,故苏轼潇洒成韵。

在你十余载的人生经历中有比苏轼更痛苦的遭遇吗?困苦如苏轼他依然能从容面对,何况并没有什么真正苦难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消沉颓废呢?当你感到痛苦,当你想要逃避生活,当你感觉人生毫无生趣时,不妨想想苏轼,不妨想想许许多多像苏轼一样坚忍不拔的人,穿越时空为自己的心灵找一位友人!

看到她脸上的笑容慢慢多起来,看到她对周围的事情热心起来,看到她不再消极的逃避学习,我相信她的心已不再迷惘不再孤独,相信她已拥有了自己心灵的朋友——苏轼或其他能照亮她心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