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兰亭集序》教案精品多篇

栏目: 教育教学方案 / 发布于: / 人气:3.36W

《兰亭集序》教案精品多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能借助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并积累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能就本课的文言知识提出质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就本课提出问题并在积极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和老师的引导能体会作者“积极追求,有所作为”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质疑解疑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借序抒情的行文之巧,作者的感情定位。

【教学设想】

1、利用南海教育信息网资源加大教学容量一课时完成。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王羲之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

3、本文在字面上虽然难度不很大,但作者借序抒情的行文及抒发的人生感慨较虚,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故课堂上主要采用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必要时老师讲解。

4、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工具】

电教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与王羲之有关的信息。)

二、朗读

1、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读音、节奏、语气。

2、配乐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气。

3、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三、学生质疑

(可能比较“散”)

学生质疑。

学生解疑,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老师引导解决。

四、老师质疑

(起“聚”的作用)

1、全文共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概括)

明确: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

第二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点明作序目的。

2、翻译第二段中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慨呢?

3、第三段作者“悲”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痛”欢乐易逝,时光易逝。“悲”后之视今,犹不能喻之于怀。

五、讨论

1、这是一篇书序,文中有些话说明诗集的由来,有些话说明编集的目的,试一一指出并说说作者行文的巧妙之处。

明确: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用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这与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并借一种文体抒发感情或表达观点的高考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2、你最喜欢《兰亭集序》中哪些语句?简要说说原因。

六、堂上练习

1、解释下列多义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

2、下列句中加粗字与“夫人之相与”的“夫”用法相同的是( )

A、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夫战,勇气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3、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足以畅叙幽情/怡然自足

B、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C、或因寄所托/不如因善遇之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取万殊

4、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长咸集(都)

B、又有清流激湍(水)

C、俯察品类之盛(品行的种类)

D、曾不知老之将至(竟)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信可乐也”的“信”意义相同的是( )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半封京信半题诗

兰亭集序教案 篇二

一、课文悟读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这么两点:

1、作者以简洁、素雅的笔调,娓娓动人的语言,描述了一次令人神往的朋友聚会。请想一想吧: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在那祟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一伙亲朋密友携手并肩而来,席地促膝侃侃而谈,林外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真是人生的赏心乐事啊!不仅如此,作者所叙写的是一次规格很高的聚会:从人员上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从宴会的氛围来看,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里没有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的喧哗,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有的是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乐境,也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

2、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系之。有不少人认为,文中流露出作者“人生无常”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悲观情绪,这是作品的消极因素。但我认为不可用“悲观”“消极”简单概括,应进一步具体分析。“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更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诚如《古文观止》所云:“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似乎正是这种“虽苍凉”的对人之生死的感叹,触发了后世众多人的不同感受,而让人“苍凉”的经历,演绎出新的对人之生死的苍凉的感叹。

二、亮点探究

1、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段中起到什么作用?“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

探究学习: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2、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句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及“俯仰一世”。这些地方都可见作者行文勾连过渡之绵密。

3、怎样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句话的意思和作用?

探究学习:“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具体指上文所叙兰亭集会这件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可译作:人们对于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尚且感慨万千,何况对于生命无论长短终难免一死这件事呢?

准确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会看出,作者这句话一是对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的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这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宛如一个链环,不仅把第3段与第2段,且把第3段与第1段连成一个链条,使全文意脉相连,成为一体。

4、为什么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探究学习:“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生和死、寿命长与短没有绝对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庄子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活了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这就是荒谬的。这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庄子观点的错误。若从文中内容看,作者在第3段郑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而后连述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对生死之事而叹。既如此,庄子的“一死生’一‘齐彭殇”之说就是荒诞之辞了。

三、选题设计

“书圣”王羲之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王羲之的资料,并作出摘录。了解王羲之研习书法的经历及其刻苦学练,继承创新的精神。

(2)收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如《兰亭集序》《丧乱帖》《寒切帖》《姨母帖》及《乐毅论》《黄庭经》等。

(3)查阅有关书法理论的论著。

(4)同学自行组合赏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交换赏析体会。

(5)写出赏析论文。

参读书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世界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书法》杂志。

(3)《启功丛稿》,中华书局。

摘自《语文学习通讯》XX年8月

《兰亭集序》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品读第一部分简练淡雅的语言,领悟语言营构的意境。

2、掌握部分重要文言词句的意义或用法。

【教学重点】

品读简练淡雅的语言。

【教学难点】

领悟语言营构的意境。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机、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实物投影显示王羲之《兰亭序帖卷》,让学生欣赏。

2、略作介绍:这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帖卷上的字一个个写得遒劲刚健、清秀飘逸,书法之妙,历来备受推崇。

3、导入新课:

王羲之不但精于书法,而且富于文才。前人评论他的文章说:“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

大家看到的这篇书法作品,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又名《〈兰亭集〉序》,正是王羲之兴之所至,创作而成的。《〈兰亭集〉序》既是佳作,又是名帖,可谓文、书双绝,相得益彰,千古传诵。我们今天要阅读的正是这么一篇传世美文。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简读题目,明确体裁

1、请学生找出点明文章体裁的字眼:序。

明确:本文是王羲之为《兰亭集》这部诗歌集子所写的序言。

2、请学生听一遍录音范读,注意正音,并且体会这篇序言的抒情性特点。

三、品读第一部分的语言,领略语言营构的意境

1、简介前人的评论,引起品读语言的兴趣:

⑴ 投影显示古人评论一则,老师对其中的疑难字词略作解释。

多媒体显示:

“其笔意疏旷淡宕,渐近自然,如云气空濛,往来纸上。后来惟陶靖节文庶几近之,余远不及也。”

⑵ 投影显示现代评论。

多媒体显示:

“语句简洁流畅,朴素自然,宛如一曲清溪,淙淙作响,流传至今。”

⑶ 引导学生明确这两则评论所极力推崇的是文章的语言风格,要求学生找出序言中最能体现其语言风格、抒情色彩最浓厚的一段(第①段)。

2、简要讨论第①段中部分重点词句的意义或用法,扫除语言障碍:

投影显示三组题目,老师略作点拔,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多媒体显示:

1、请根据语言环境解释下面三个多义词的意义。

⑴ 修: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高的)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寿命长)

⑵ 觞:

A、引以为流觞曲水(酒杯)

B、一觞一咏(饮酒)

⑶ 盛: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热闹)

B、俯察品类之盛(繁多)

2、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词义。

⑴ 少长咸集(少:年龄小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形→名)

⑵ 游目骋怀(奔驰→使……奔驰,使……开阔)

⑶ 流觞曲水(流动→使……流动)

(⑵⑶皆为使动用法)

3、根据上下文,补出下面两个句子省略了的成分并翻译。

⑴ 映带(于亭之)左右

(辉映环绕在兰亭的四周)

⑵ 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之)曲水

(疏引〈清澈湍急的水流〉来作为飘流酒杯〈的〉环曲水渠)

3、品读语言,领悟意境:

⑴ 诵读第①段,了解内容要点,初步品味:

请一位学生诵读第①段,其他学生边聆听边默读,然后思考回答两个问题:

A、第①段叙述描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抒发了怎样的感受?

B、用心品味语言,挑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句话,说说:好在什么地方?

提问一位学生回答A小题。

板书:

兰亭盛会之乐

提问两位学生回答B小题。

老师简略评价,肯定学生们的领悟,提出调动联想和想象深入品读语言的要求。

⑵ 引导学生深入品读语言:

① 品读直接抒情句,领悟抒情的力度:

A、请学生找出第①段中直接抒发兰亭盛会快乐之情的一个句子。

(信可乐也。)

B、引导学生理解句中副词“信”的意义及其强调作用。

C、请学生翻译整句话,感悟其感叹语气。

D、引导学生小结:使用了强调副词“信”,又加上感叹语气,使快乐之情的分量显得尤其重,抒情力度显得更加强。

② 品读盛会第一乐: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A、引导学生抓住“贤”字,理解与会人士的才能风范。

B、引导学生抓住“群贤”、“少长”两词及“毕”、“咸”两字想象贤才俱至、知音相聚的快乐场面,感受其热烈气氛。

板书: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③ 品读盛会第二乐:

山岭林竹,清流激湍:

A、请学生找出描写会场周围自然环境的句子,理清其中所写的景物。

B、引导学生品读有关山景的描写。

品读关键词“崇”、“峻”、“茂”、“修”,大胆想象山岭的险峻、密林的青葱、修竹的摇曳,用心感受整个山岭富有动感的生命力。

(投影展示兰亭外竹林图片。)

C、引导学生品读有关水景的描写:

品读关键词“清”、“激”、“映”,大胆想象兰亭四周波光倒影变幻出的美景,用心感受清静幽雅的意境。

(投影展示山清水秀的兰亭图片。)

板书:

茂林修竹,清流激湍。

④ 品读盛会第三乐: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A、请学生找出描写群贤们活动的语句,结合注释理解。

B、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群贤水边饮酒吟诗的高雅活动。

C、请学生找出作者身处其中的感叹。

D、引导学生抓住“足以”二字,领悟群贤们非常满足的感受。

(投影展示“曲水流觞”图片。)

板书: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⑤ 品读盛会第四乐: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请学生描述此时使人心情更加舒畅的天气,感受这句描写营造的氛围。

板书: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⑥ 品读盛会第五乐:

仰观俯察,极视听之娱:

A、引导学生品读名士们俯仰之间所看到的大自然美景。

B、引导学生抓住“极”字来领略作者“极视听之娱”的感受。

C、引导学生想象群贤们耳边的天籁,探访如梦似幻的人间仙境。

板书:

仰观俯察,极视听之娱。

4、朗读并小结语言特点:

⑴ 请全班同学诵读第①段,再次体会语言的韵味,领悟意境。

先全班齐声诵读一遍,后自由诵读三分钟。

⑵ 请学生小结第①段的语言特点,老师略作点拨。

板书:

语言简练淡雅

⑶ 要求学生当堂朗读成诵,试背第①段。

四、布置作业

课后熟读第①段至能流利地背诵下来,完成课本P21练习二。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兰亭盛会之乐 语言简练淡雅

【教学后记】

作为一节教研项目公开课,本节课能扣紧品读语言这一教研课题,设定重点和难点,把语言品味放在中心位置,点面结合地引导学生赏析语言,展开联想和想象,领悟意境和情味。学生如临其境,而听课老师也感觉到新。

不足之处有三:

1、把修禊事之乐分为五乐,过细。分叙事感悟两层即可。

2、学生读得不足。应让学生反复诵读佳句,领悟更多。

3、学生说得不够。老师略作点拔后,可放权让学生多想多说,互相比较谁说得更好。

今后努力方向:师精讲生多练。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要点】

1、掌握文中文言知识和相关文化常识。

2、体会作者的哲学思想。

【教学设计】

诵读、讲解;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景知识

1、王羲之(321~379)世称王右军,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兰亭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3、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二、诵读训练

听范读,朗读。

三、文章讲析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语言清新洒脱,注意文章中的景语与情语;文章不论记叙还是议论都颇有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魏晋时期,玄学风行,在山水游记中体悟、探讨人生道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哲学思想。

1、讲析第一段:

(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

时间、地点、集会的原因:

⑴ 古代纪年方法: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

所谓“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

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⑵ 修禊:

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与会者。

第三句: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

宴饮之乐:

⑴ 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⑵ 次:旁边。

⑶ 一:一些,一点。

⑷ 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

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 仰观,俯察: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 所以:用来。

⑶ 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 极:穷尽。

⑸ 娱:乐趣。

⑹ 信:实在,诚。

朗读第一段。

2、讲析第二段:

(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

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 与:结交,交往。

⑵ 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

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 或:有的人。

⑵ 晤言:对面交谈。

⑶ 因:就着。

⑷ 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

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 趣:通“趋”,往,追求。

⑵ 曾:竟,乃。

⑶ 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 之:往,到达。

⑸ 系:附着。

第四句:

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 向:以前。

⑵ 俯仰:时间很短。

⑶ 犹:尚且。

⑷ 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 况:何况。

⑹ 修短:寿命长短。

⑺ 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朗读第二段。

3、讲析第三段:

(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

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 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 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

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 固:本来。

⑵ 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

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

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 述:陈述,创作。

⑵ 所以:……的原因。

⑶ 致:情趣。

朗读第三段。

4、深化迁移:

⑴ 文章思路:(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⑵ 作者的哲学思想及相关文化背景:

① (讨论)作者的死生观: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

② 儒、道与魏晋士人的死生观:

多媒体显示:

生命的短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儒家: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存在和现世存在,认为道德仁义远较个体生命重要,思考现世生活远较思考死亡重要,对死亡采取的是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体生命面对死亡时所应有的态度。西汉以后,经过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士大夫将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实现,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人生价值,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也是儒家那种视而不见的风范。

多媒体显示:

道家: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庄子·德充符》)

“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

道家的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与儒家对死亡的视而不见不同,庄子创立了“至人”、“真人”、“神人”的“游”的境界来作为他的人生理想,最终用虚幻的理想境界掩盖了现实人生的苦难,也掩盖了他对死亡的恐惧感。所以庄子说“生死存亡为一体”,他以自然天命作为生死的本体,主张将个体的人完全返回到自然状态,让人在混沌的世界中听从天命,取消生死差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反过来掩盖了他哲学中死亡意识的光芒。

多媒体显示:

魏晋士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

时至魏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社会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整个社会都在生死线上煎熬、挣扎上。浓厚的死亡意识笼罩着这一个时代,魏晋时代的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这种感受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旧的虚幻的群体社会彻底解体了,昔日士大夫们赖以生存的儒家权威思想全面崩溃了。“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鲍照《拟行路难》)士大夫的内心充满对时光易逝和生命飘忽的无限感慨,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阮籍《咏怀》)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

此时,玄学兴起,玄学家致力于“援道入儒”,力图把儒家提倡的道德规范建立在道家自然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之上。一般是在哲学上讲自然本体论,在政治上调和儒道,在人生方面追求玄远、超绝,成为魏晋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以“竹林七贤”为例,三国魏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为当时名士,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刘伶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

嵇康“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与山巨源绝交书》)

无论放浪形骸,还是自得自足,都源于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尤其是前者,对死亡意识的表现已达极至。总之,魏晋人的死生意识是从个体的生命出发的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焦虑,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观照和思考,是对儒家生死观的反叛和对道家生死观的深化。它不凭仁义道德,也不凭自然万物来消解人的个体存在,从而消解死亡意识,而是直接面对死亡思考,因此,魏晋时代是文化观念充分开放的时代,不再单纯拘泥于儒或道。正如李泽厚所说,是“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美的历程》)。正是在人的觉醒的人文思潮里,魏晋人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悲观的死亡感慨中,深藏着他们对人生、生命强烈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以说是一种源自于死亡意识的“悲怆的美丽”。

③ 《兰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段: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平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仰观,俯察”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

第二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轻死,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第三段:

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在天天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兰亭集序》教案 篇五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兰亭集序》的课文内容,掌握有关本文重要的词语和句式的意思,懂得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进而理解有关作者的人生逸事和《兰亭序》在书法文学的地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美文的能力,尤其是鉴赏能力,同时打通文学与绘画书法音乐的联系,充分展示审美教育,让学生在“美”中学。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懂得作者在行文中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挖掘学生珍视经典美文的潜在情感,为培养阅读经典的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兰亭集序》的课文内容,掌握有关本文重要的词语和句式的意思,懂得作者写作此文的缘由,进而理解有关作者的人生轶事和《兰亭序》在书法文学的地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美文的能力,尤其是鉴赏能力,同时打通文学与绘画书法音乐的联系,充分展示审美教育,让学生在“美”中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那幅书法作品吗?板书(兰亭集序,王羲之)今天我就带来了此幅作品的摹本。出示冯承素的摹本。

实际上,《兰亭序》的真本已经由唐太宗带入昭陵,唐太宗在世时,唐代就有过好几种摹本和临本(摹本是完全遵照原作的摹写,而临本实际上已经掺入了书写者的自我风格特征的临写),流传到今天,像初唐的几位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他们都进行过《兰亭集序》的临写,而专门在皇宫里面做摹本的是冯承素,现在我们通行的就是冯承素的摹本,都一致认为此摹本是非常接近原作的。那么关于临本后代也有赵孟頫、董其昌等比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篇“文风清闲,字字珠玑”,被称为历代序跋样板中的妙品;一起走近这幅书法艺术登峰造极,被推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对后世在文学上、书法上以及文化上有深远影响的千古杰作。

二、检查预习

根据我们对本文的预习,我来考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出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疏通文意。

1、夫人之相与(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夫,句首发语词,实际是人相与(人与人相交往)。

2、修禊事也(动词,做、举行)

进行修禊活动(一种驱邪的活动,到河边搞祭祀,沐浴,目的是为了驱除不祥,祈福)。

3、其致一也(一致)

他们的情致是一样的。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人与人相交往,转瞬间就度过一生。

今义:低头或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5、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译文:死和生也是人生的大事呀。

6、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聚会。

7、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

译文: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

8、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句)

译文:也将对这篇文章有所感受吧。

三、分析文本

(一)、抽一学生朗读。

1、思考:本文中能体现作者心情变化的词语分别是哪些?

教师明确:乐、痛、悲(板书)

2、那么作者的乐之由?痛之因?悲之源?分别是什么呢?

落实:问题一: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教师提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四美具,二难并”,“四美具”指的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并”指主客难得在一起,指人才聚集。

那么我们在这里套用这句话,分别指出“乐”之由。

教师明确:

(1)、良辰:暮春之初。

暮春是三月。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又是一个多么吉祥美好的日子啊!具体落实在句子上表现这一天的天气状况的句子:板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体现什么之美?板书:气候宜人。

(2)、美景: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即当时的会稽郡山阴县距离城西二十余里有个名兰渚的胜境,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教师板书。

A、“修”指的是“高”,茂密的树林,高高的翠竹。

B、(译文: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省略句)

主体是山水,这里体现的是环境之美。

(3)、赏心: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如何表达?

原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A、译文:(我们)抬头纵观天地的广大无边,低头俯察万物的兴盛繁茂。当然:照定语后置的正常语序应该译成:(我们)抬头纵观广大无边的天地,低头俯察兴盛繁茂的万物。

B、所以: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C、所以游目骋怀(动作使动,使……放纵,使……奔驰)

用来放开眼界,开阔胸怀。

D、足以极视听之娱(副词作动词,尽享)之:的

尽情地享受观赏和倾听的乐趣。

E、译文:用来放开眼界,开阔胸怀,尽情地享受观赏和倾听的乐趣。(苏东坡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锝之为声,目遇之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F、信可乐也:实在是快乐啊!

板书: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这实际上体现了生活的美好。板书:生活美好。

(4)、乐事:

当然更乐的事不在修禊,而在于作曲水流觞之饮。将他们的赋诗的一句找出: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我们来看这句话:

A、引以为流觞曲水。

译文:汲引(清流急湍),把(它)作为流动酒杯的曲折水道。(省略句)

B、其次:古义:它(曲水)的旁边的地方。大家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译文:虽然没有热闹的管弦音乐。(定语后置)

D、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一边喝酒,一边赋诗。

F、也足够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情思了。

板书: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众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尽情尽意,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这体现了相聚诗酒之乐。板书:相聚诗酒。

(5)那么还有“二难并”,我们不知道这些名士谁是主人,但大家相聚在一起,那真是开心得不得了。板书: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A、群贤毕至(形作名,贤士)众多的贤士都聚在这里。

B、少长贤集(形作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年轻的、年长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在这些人中,除王羲之外,还有像谢安、孙绰、支遁等人,这些人就是所谓的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像王羲之、谢安不用说,孙绰、许洵是的玄学家,支遁是和尚,这些人聚在一起,他们忘记了年龄,尽情享受着乐景、美事。

这是“名士相聚”之乐。(板书)

总体板书:

气候宜人(良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环境优美(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生活美好(赏心):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相聚诗酒(乐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名士相聚(二难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问题二: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二段中,作者表现了人生俯仰的哪些“痛”?

提示:作者由乐一转,本来是今天游宴的快乐,作者由此感慨,人啊!其实生死,万物的生和灭,其实是非常迅速的。作者由乐转悲有一个过渡,他先写两种人,一种人好静,这种好静的人就“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在家里(室内)和朋友面对面交谈。(畅谈)

就是说:我们这些好朋友,我们是好静的,我们在屋里,谈谈人生啊,谈谈抱负啊,谈谈理想啊,还有一种人啊,好动,他就可以“放浪形骸之外”这种人是可以到处形迹天涯。可是作者说,无论是好静也罢,好动也罢,这两类人,其实他们的快乐都不能永保,那么这样一来呢,厌倦了之后,“痛”由此产生了。

教师明确:

首先:“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A、及其所之既倦(动词,达到、得到)

B、译文:等到对于自己已经对得到的东西感到厌倦,情绪随着事物和环境的变迁而改变,感慨就会随之而生。

板书:所之既倦

这是永不满足的欲望使然。我用“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来概括。(板书)

其次:“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A、向之所欣,这里的“向”,古义:过去、以前,原先感到高兴的事。

今义:方向

B、俯仰: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或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还不能不因此(因为这)而激起心中的感触。

D、译文:原先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已经成为陈迹,还不能不因此而激起心中的感触。

实际上是“所遇已陈”,生命状态在不断变化,无法把握,我用“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来概括。(板书)

最后:“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何况寿命长短,完全听凭造化的(大自然的,唐代画家张璪曾经提出了一条艺术创作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B、终归要走到尽头。

生命的消逝“无法抗拒”,我用“个体生命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来概括。(板书)

总体板书:1、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所之既倦)

2、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停无法掌控(所遇已陈)

3、个体生命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无法抗拒)

问题三:第三段中俯仰古今,其“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作者悲什么?

教师明确:如果说“痛”是感性的,是浅表的情感表现,那么“悲”则是理性的,内在的情感体验,只有足够大的“痛”感,才能上升为“悲”之境地。因此,这两种情感体验是不同的。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说明作者“悲叹古今同为生死无常”板书。表达生命无常的观点是一样。

B、“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实际上是作者“悲叹后人慨叹今人之慨叹”(板书),实乃“悲哀”之极。(我们后来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胜地不常,盛宴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得到印证。

总体板书:

1、悲叹古今同为生死无常

2、悲叹后人慨叹今人之概叹

(二)、体悟本文的思想情感

1、教师进一步明确:悲叹之余,作者用“故”把话题引到诗集的编著及其意义上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形就应记录下来,使后人了解今人的兴怀,也感触我的情志。文章情感虽以“悲”字作结,但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著。

2、古文观止:“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慨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由此可见,悲哀不等于悲观,忧患也不必然导致消极,《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解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之美的执著和热爱。正因为人生、自然是美的,有价值的,它们的消亡才让人痛苦。毫无价值的东西消亡了,没有人会感到伤心。因此,《兰亭集序》是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悲感弥漫于外,深情激动于中;一往情深,恻然动人。它对老庄“一死生”、“齐彭殇”的否定,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

(三)、全班同学朗读课文一遍,教师指导朗读情感如何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