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浅谈语文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栏目: 教育教学小论文 / 发布于: / 人气:3.32W

语文课程改革的灵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利用这个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眼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在语文课教学实践中探讨研究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些方法。

浅谈语文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造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良好的课堂氛围来自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在真诚信任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使学生滋长创新意识。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和谐融洽的,只有在和谐融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使学生消除紧张心理,在平等、宽松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想象、去创新。

倡教学民主,师生应在平等的氛围中“教”和“学”。课堂上教师放弃“师道尊严”,放弃“师徒如父子”的严肃。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去,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和见解,让学生真正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语文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到学生中去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伙伴,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盲从他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见解。当他们自主学习的方式确立了,也就具备了创新的基础。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课堂教学的氛围应该是宽松和谐的,只有这样教师学生才有良好稳定的情绪,才有相互尊重、信任的情感,才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情趣,学生才敢于发问,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要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信的朋友,与学生共环境、同内容、异思路、善争辩,引着诱着学生上台阶。课堂气氛和谐了,学生话匣子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就拓宽了,学生激情就蹦发出来,学生的争议就展开了,问题的结果也就明朗化了。创新就萌发于这个个的其中,事事的其中,时时的其中。可见和谐的环境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激发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写作需要灵感,演讲需要激情,当学生情绪低或遇到的问题难度大时,创新意识难以产生。关键时刻放一段激昂的音乐,看一段与课文有关的片子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使学生在激动冲动中产生创新意识。或举行一个演讲,开一个辩论会使学生精神振作,产生欲试的念头,从而达到确立创新意识的目的。

民主的教风,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自主意识,滋长创新意识。

二、丰富学生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灵魂。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性思维自始至终伴随着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

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是发展想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和事物的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观察思路、观察的方法,还要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事物的内在规律,展开合理的创造性的现象。如让学生写《我的校园》,领着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置身其中观察校园,感受校园。这样学生就产生了对它的情趣,对它的依恋。从而引发对校园的热爱,对学校的热爱。

通过讲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教材中蕴涵着大量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素材。教学中可以运用生动的有感情的语言描述课文记叙的事物,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意境之中。如《背影》一课,我这样描述:朱自清的父亲为了家庭常年在外奔波,而且当时遭遇了双重灾祸,“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的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还要变卖典质和借高利贷才能办丧事。父亲的年龄大了,身体也渐渐不如以前,工作的重担丝毫没有减轻,即使这样,也还要外出找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朱自清才有和父亲同路到南京,发生了车站送别的一幕。透过车窗的玻璃,父亲穿越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的一幕,刹那间的感受怎能不震撼朱自清?学生一面听一面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感悟。我们也可以运用投影录象等展示课文描述的某些情节、景物、事物或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如教《三峡》一课时放录象片让学生欣赏《三峡》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想象:祖国处处似三峡,何处山水不迷人。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心。课文中的某些句子,某些段落都可以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隐约的情节明朗化,使学生的想象力不断发展。

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一篇课文的改写、续写,看图写文,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看图编故事“一对小鸟由于当初选择的不同,造成结局不同”,让学生仔细观察,正确理解图画寓意,想象两只小鸟的变化。学生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画面大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了《窗》一课让学生续写。续写是在一定表象的基础上再造想象,奇特的想象是一次飞跃。学生写到:另一个病人来到窗前,当看到是一堵墙时,他万分懊悔,在自责中走向死亡。也有的写到:他痛改前非,把助人为乐这一美好品质给传承了小去……这些想象都是点燃学生的火花,他们凭着想象、幻想,去执着地去追求,去实现他人的梦。

三、开展校本课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相伴相辅,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想到的事情要准备付诸行动和实施时,会有一种动力,一种激情。而当他想出来的事情能做到,能实践时,就会进一步激发其创新的潜能,使之源源不断地进行创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展示课文内容,表现自我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每学过一篇课文把它改写成话剧、小品、对口相声等。要求学生把课堂当作表演的舞台,把课文改编成剧本,自编、自导、自演。一篇小说是一部剧本,一篇记叙文、诗歌、散文也能成为一篇剧本。学生在熟练掌握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来胧去脉,人物性格,然后改编创作,再搬上舞台。这一条龙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研读课文,分析课文,改写课文,艺术表演课文等方面的能力。

四、开设选修课,拓宽学生知识面

学生的思维像一片湖水。湖面静静,思维稳沉;微风吹入湖面荡起阵阵涟漪,思维摇曳;击其玉石,荡起水柱,思维震撼。如何让学生的思维震撼起来呢?开展一些别具心裁的活动可以激发其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我们学校星期三下午开设了校本课程。开设有:“数学巧解答”、“作文”、“我喜爱的音乐”、“美术”等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选学其中的一门或两门课程。教师选取精华进行点拨,重在引路,培养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师之教,不在全部讲授,而在与相机诱导。”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了自己想学的知识。经过一段的学习,学生的解题能力,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音乐绘画也有了进步。这一举措,丰富学生生活,培养了学生特长,体现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国家强盛的灵魂。小而言之是教师因材施教的灵魂,是学生发奋读书的灵魂。作为教师,我们要牢记这一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为己任,真正把学生培养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