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微课活动方案新版多篇

栏目: 活动方案 / 发布于: / 人气:2.42W

微课活动方案新版多篇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一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节奏训练,掌握延音线的运用,切分音节奏型

2、通过学习能够准确找到切分节奏型,并且正确视唱。

二、教学重难点

延音线的灵活运用,切分音节奏型

三、教学准备

节奏型、示意图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大家看这个谱子,音符上面是一条向上或向

下弯曲的弧线,这个弧线叫什么?有什作用?

2、新课

(1)这个符号叫作延音线,乐谱标记符号之一。其作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相连。那么拍值等于所有这些音符的总和。

看实例:这个1上面的线就叫延音线,这个1的音要连续演唱唱四拍。

(2)下面咱们看这个谱子5 6 6请同学们为这个乐谱划上拍子,自己打拍子视唱一遍。

如果把中间相同的音6用延音线连起来,又该怎么划拍子?请同学们试一下划出拍子来。

(3)同学们划的拍子看和我一样吗?

怎么打拍子?请跟我打一下(老师示范)。

这个音在一小节内书写的时候也会变化为:

(4)总结

切分音是旋律在进行当中,由于音乐的需要,

音符的强拍和弱拍发生了变化,而出现的节奏变化。比如:一个音在弱拍时开始,而且延续到后面的强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强弱规律,使原来的强弱关系颠倒了,这种音形叫“切分音”。

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①弱拍音延续到强拍位置;

②休止强拍位置;

③弱拍音改为强拍。

(5)拓展:请同学们在歌曲《凤阳花鼓》谱子中找出切分节奏,并打节奏正确演唱。

五、本节教学小结

通过本节我们学习掌握了一种新的节奏类型,节奏是一个音乐的灵魂,把握好节奏就能更进一步了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什么是微课程 篇二

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绘本微课程让孩子自学掌握绘本阅读的一般方法和注意的事项,掌握简单的读书方法。

2、体会爸爸对子女的爱,同时也表达出子女也爱爸爸。

3、在听故事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人物特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读故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父子之间浓浓的爱意并学会珍惜。

教学方法:

想象表达法;图画观察法

教学准备:

《我爸爸》ppt及绘本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结合微课程进行自学小展示。

1、感恩节导入,进入课题。

2、板书课题。

3、出示绘本,交流如何阅读绘本。

4、观看微课程,交流绘本是什么,以及绘本阅读的三个小游戏。

5、运动微课程所学,自己使用绘本阅读猜猜猜的方式阅读绘本,并进行全班交流。

6、引入绘本作者:安东尼·布朗,曾获得过安徒生童话大奖。

二、亲近文体观察想象

1、交流我爸爸怎么样?说说你的发现。

2、观看微课程第二段,自学绘本阅读的几个注意事项:文字上没说,图画上画出来了;文字上说了,图画上没画出来;文字的排列。

3、交流你的新发现:睡衣。总是穿着睡衣的爸爸你觉得他酷吗?

4、你觉得爸爸有什么特点?交流:勇敢、力大无穷。

5、交流跑步的爸爸:这一页上你有什么伟大额发现?爸爸累的汗都变成了云朵了。

6、仿写训练:爸爸好酷啊,爸他像——一样——。

7、小结:嘿嘿,这就是我爸爸,这么搞笑的,这么温柔的爸爸,心里好开心啊,这时候我心里又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

8、主题升华:同学们,在最后,我们的作者还有一句悄悄话要告诉我们,但需要大家安安静静地去听:这就是我爸爸,我爱他,而且你知道吗?他也爱我!永远爱我!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爱我们的爸爸,同时,我们的爸爸也是那么的爱我们,而且是永远爱我们!

三、交流感受,传授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书看完了,回到第一页,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看了那么多了,不知不觉中就像在脑子中形成了一个网,等到你们慢慢长大后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看课外书。

师:同学们,书看完后 当然你不可能在脑子里把书上的每一个画面都记住,但是一定能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来说说哪幅图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生: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

师:也许还有很多同学想跟老师交流你的感受,那我们等到课外再交流,也希望同学们在平时能多看课外书、爱看课外书。

四、回顾微课程,重温绘本学习方法。

五、绘本推荐,绘本制作。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唢呐。了解其起源、结构、音色特点。

2、欣赏唢呐演奏的著名乐曲。

教学过程:

一、简介

唢呐,波斯语名称为surna,是中华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Surna音译),在西晋时期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唢呐演奏的绘画,最晚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

二、起源

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三、发展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四、音域音色传统唢呐的管身一共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惯用手不同者可换左右),以控制音高。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成为唢呐发出来的声音。

五、民间唢呐

人们婚丧嫁娶,操办红白喜事的礼仪由来已久,早成为民间传统的一大习俗,尤其在农村广为盛行。那些陈旧的仪式,古老的民情,不知延续了多少年,让人追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六、《百鸟朝凤》分析。

乐曲开始,唢呐奏出舒展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前奏,其中排比性的短小乐句和悠长的乐句,如同对歌一样交替应答,形成逗趣诙谐的音乐,非常富有生活情趣:

前奏之后,唢呐先吹出一段热情欢快的旋律,渲染出热闹的气氛,而后在固定曲调伴奏下,奏出百鸟鸣叫的段落,全曲正是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和百鸟鸣叫两个乐段作基础,进行循环变化、反复再现,前后总共反复再现六次。百鸟鸣叫时而悠扬,时而短促,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把百鸟啼鸣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呈现出一幅百鸟闹春图和大自然万物争荣的繁茂景象。 唢呐是耗气量很大的吹管乐器,在《百鸟朝凤》的华彩乐句段落,唢呐在高音区内快速双吐演奏和幅度循环换气方法,把乐曲推向激动人心的高潮。华彩乐句中频频出现的长音,奔腾激荡,一泻千里,听众听不出演奏者的悄悄换气,以为是不透气的一气呵成。高潮过后是快速的尾声,再次出现百鸟争鸣的热烈景象。乐曲在高亢迅捷的演奏中有了一个完美的结束。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审美特征。

2、初步尝试为奇石命名。

3、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璧石的审美特征。

难点:对赏石文化的理解。

教学方法

通过精选实例进行知识讲解,讲解中不断设疑,促使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最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一、导入:

展示上海世博会上安徽馆前的迎客松灵璧石。

提问:

1、你认识它吗?

2、你知道天然形成的奇石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进行欣赏吗?

通过提问引入“奇石”概念。

二、探讨新知:

(1)初识赏石文化

奇石的概念:又称“观赏石”、“巧石”、“石玩”、“雅石”等,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展示图例)

(2)提问:你知道清朝乾隆曾经为哪种奇石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吗?

“发现之旅”——探寻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其审美特征。

(灵璧石的成因很复杂,这里只概括了主要原因;灵璧石的种类也很多,只能选择几个典型石种稍作讲解;灵璧石的'审美特征更是牵涉到许多美学概念。本微课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引领到赏石文化的门前,学生还需自己迈进门槛,做进一步探究,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3)奇石的命名

先举例说明命名的方法,再请学生尝试为奇石命名。

(4)小结:

灵璧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质朴,美在含蓄。

三、课后拓展:

赏石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爱石、藏石的故事,如“米芾拜石”、南唐后主李煜不爱江山爱美石的传说等等。

如今,赏石逐渐成为国际潮流。除了灵璧石,还有许多著名的石种,请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更多的赏石知识。

思考:你对赏石文化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呢?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继续探索大自然馈赠我们的奇美,请参考中国灵璧石网。

(通过欲扬先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提供相关网站,作有效引领。)

测试题:

1、奇石又称(ABCD),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A、观赏石 B、巧石 C、石玩 D、雅石

2、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是灵璧石、(AD)、昆石。

A、太湖石 B、雨花石 C、大化石 D、英石

3、清朝乾隆曾经为(A)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

A、灵璧石 B、太湖石 C、英石 D、昆石

4、灵璧石种类很多,主要有(AC)、五彩灵璧、白灵璧等。

A、磬石B、吕梁石C、龙鳞石D、菊花石

5、灵璧石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形、(ABCD)等方面。

A、声 B、色 C、质 D、纹。

进阶练习:

1、搜集1—2首描写、评价灵璧石的诗词。

2、搜集1—2个历史名人与灵璧石的小故事。

3、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其它观赏性奇石。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六

(一)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微机械电子系统

英文译名:Micro Electrom Mechanical System 总学时:16 讲课学时:16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适用专业: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专业、其它相关专业 开课教研室: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 课程要求:选修 开课时间:第七学期

先修课程: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电子学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刘广玉,樊尚春,周浩敏。《微机械电子系其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3年2月

徐泰然(著),王小浩等(译),周兆英等(较)。《MEMS和微系统-设计与制造》。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1月

李德胜,王东红,孙金玮,金鹏。《MEMS技术及其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

(二)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

《微机械电子系统》是一门关于微机械电子系统的概述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MEMS的组成与应用、MEMS功能材料、微机械制造技术、微机械执行器及微机械传感器等五部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MEMS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加工工艺及基本的系统设计理念,拓展对机电系统设计制造的认识,并为将来从事MEMS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材的选择与分析

针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对本科生培养计划的要求,本课程将以现有教材为主,结合当今MEMS领域的最新技术资料,力争使学生在了解MEMS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能了解MEMS技术的最前沿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现在关于微机械电子系统的书籍主要有刘广玉等编写的《微机械电子系统及其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等。这三本书分别面向不同的对象,在涵盖了本课程所要求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又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

1) 刘广玉等编写的《微机械电子系统及其应用》一书,介绍了当今微机电系统的核心内容及其发展,重点放在微机电系统和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设计参数、制造技术、输入到输出的微弱信号检测、使用特性及应用场合等方面。这本教材是面向检测与控制等电类专业的,教材用了相当篇幅来讲述各种接口和信号处理电路,不适合作为面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课程的主要教材。

2) 徐泰然著的《MEMS与微系统 – 设计及制造》一书,在介绍了MEMS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功能材料、制造方法等内容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MEMS相关的科学理论的介绍,如物质的分子理论、量子物理、电化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尺寸效应等。同时,本书提供了大量的MEMS元器件的设计实例。这是一本理论性和实践性均非常强的优秀的MEMS领域的教材,可以作为本课程首选的参考书籍,但是由于其大部分内容超出了本选修课的教学要求,故不选其作为主要教材。 3) 李德胜等编著的《MEMS技术及应用》一书,在概述微机电技术(MEMS)的发展背景、现状及应用前景的基础上,介绍了MEMS基本理论,对MEMS相关工艺做了详尽的讲述,作为MEMS应用,分别介绍了数种典型的物理量传感器和化学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制造工艺,对各类微操作器(执行器)、微机械零件及微机电系统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本教材很好地兼顾了所涵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适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要求。

因此,选用李德胜等编著的《MEMS技术及应用》作为本课程的主要教材。

(四)本课程各章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学时分配第一章

微机械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讲课2学时) 了解MEMS的概念、发展现状。熟悉几种典型的MEMS产品及其应用

第二章

微机电系统功能材料(讲课2学时)

了解常用的微机械电子系统功能材料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掌握针对特定功能的微型元器件设计时的功能材料选择方法。 第三章 微机械制造技术(讲课4学时)

了解微机械制造技术,包括硅微机械加工技术(化学腐蚀、离子刻蚀、薄膜生成技术等)、LIGA技术(LIGA技术、SLIGA技术)、特种精密加工技术、固相键合技术等。 第四章

微机械执行器(讲课3学时)

了解微电机、微泵和微阀以及微驱动器的特点、作用原理、设计制造以及应用前景。

第五章

微传感器(讲课3学时)

了解微传感器的基本物理效应,掌握压力微传感器、加速度微传感器、角速度微传感器(微陀螺)及热式温度微传感器等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六章

微机电系统设计实例(讲课2学时)

了解微系统的设计依据:设计约束、材料选择、制造工艺选择、信号变幻和转换、机电设计及封装。

以微压力传感器硅芯片的设计为例,对微机电系统的设计有初步的认识。

(五)教学环节

教学主要是课堂讲授。

1) 根据教学大纲,认真备课,做好教案,熟练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

2) 课堂讲授表达要准确,板书要整齐,书写要符合规范,并注意运用直观形象教学。教学手段要完备,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恰当运用图片、挂图、CAI课件和多媒体等,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上课精神饱满,以人格的魅力和精神气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活动。

4) 讲课思路要清晰,包括: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条件、建立模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解题和总结等;概念要准确,重点要突出。

5)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互联网等相关渠道,了解MEMS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尽量与实际应用背景相结合,使教与学均有更明确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信息交流,教学相长学内容要做到与学生沟通,授课中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把握教学的重点。鼓励并要求学生积极查阅有关文献,及时了解最新技术进展,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七)考核方法

1、考试方法:

考试成绩评定采用累加式,总成绩由二部分构成:平时测验:开卷,不限时,成绩占30%; 期末考试:开卷,命题,限时,成绩占70%;

2、考核成绩只记“合格”或“不合格”。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对例题的分 析和讲解,得到动量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3、能够应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交流、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动量定理的推导以及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理解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如何正确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打击和碰撞这类短时间作用的力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创设实验情景)

【问题一】

演示:在地板上放一块海面垫,尽可能把鸡蛋举的高高的,然后放开手,让鸡蛋落到海面垫上。

首先让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际操作:观察到鸡蛋并没有被打破。

引入: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落到海面垫上,鸡蛋却没有打破,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问题二】(情景暗示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在上节课知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的物理量来研究运动物体对外界的作用效果:p=mv、某时刻物体有一个速度,对应有一个动量。如果说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那么动量也会发生变化:=p-p=mv`-mv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问了:一个运动的物体,它的动量为什么会变化呢?这个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三】(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汽车刹车(坐公交车,我们就有这样的体会)在停下来的过程中动量变化()相同,慢慢滑行停下阻力小,作用时间长;急刹车阻力大,作用时间短。 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呢?

二、新课教学

(一)引导学生推导动量定理,并理解其特点

〖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在合力F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t,速度变为V`,求:物体的初动量P和末动量P`分别为多少?物体的加速度a=?

〖推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 且a=(V-v)/t

即:F合t=mV-mv=p`-p

〖讨论〗在这个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结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定理。

〖理解〗

公式中F合是指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当 合外力为变力时,F合应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此公式是一个矢量式,运用时要取正方向。

(二)应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师生共同归纳,学生举例)

第一类:在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增大作用力,必须缩短作用时间,常见的情形是“硬碰硬”。

例如:用铁锤钉钉子、冲床冲击钢板、鸡蛋碰石头等。

第二类:在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减小作用力,必须延长作用时间,常见的情形是“缓冲”。

例如:体操运动员落地时的下肢弯曲、汽车座椅上的安全带、蹦极的橡皮绳、鸡蛋落在海面垫上。

第三类:在合外力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越明显,力的作用时间越短,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越不明显。

例如:以快慢两种不同的速度抽放在桌子边缘木块下的纸条,木块落地点距桌子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同(快时近,慢时远)。

(三)通过例题让学生归纳利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运动过程。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找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初速度。

3、选定正方向,表示出合外力的冲量和初末动量值。

4、列式计算。

(四)巩固练习

学生列举生活中可以利用动量定理解释的现象。

学生列式计算(先分析解题思路再做题)

质量是60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处跌下,由于系有腰间的弹性绳安全带的保护,他被悬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伸长相对很小,安全带长5m,安全带的缓冲时间为1、2S,求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击力是多大?(g=10m/s2)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动量定理内容特点,并会利用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也可以利用其求解一些打击和碰撞类力学问题问题,进一步体会到动量定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