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奥运会冠军故事材料(精品多篇)

栏目: 实用文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1.42W

奥运会冠军故事材料(精品多篇)

奥运会送给冠军的贺词 篇一

2016年奥运会送给冠军的贺词精选

1) 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千年民族梦想的殷殷期盼,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与付出一下子汇聚成为了只有千日的待,奥林匹克色彩终于有了中国红,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不再是梦想,让五环旗飘扬在北京的上空。

2) 富强民主和谐,我们生存的同一个世界;更高更快更强,我们憧憬的同一个梦想!

3) 高举“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宣传全国各地蓬勃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宣传残奥会“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宣传奥运筹办工作中逐步形成和展现的奥运精神!

4) 从我做起,为奥运奉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北京奥运会将举世瞩目的一届,预祝奥运会圆满成功。

5) 奥运,奥运,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中国,中国,祝福你,就像祝福我自己!

6) 嫦娥奔月展新篇,奥运今来把梦圆。

7) 清晨第一片雪花是对祖国祝福,清晨第一缕阳光是对大地祝福,清晨第一声问候是对亲人祝福,清晨第一步是对奥运祝福,恭祝祖国繁荣昌盛奥运吉祥!

8) 牵手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传递奥运之火;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看得是比赛,比得是风采,有实力才更豪迈;愿你体会奥运精神,激励自我开拓幸福人生!

9) 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你我都关注,祖国夺金牌,你我齐贺彩,为健儿加油,你我共祝福,祖国创佳绩,你我齐张口,只说两个字~加油!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愿我国健儿超长发挥,勇夺金牌。

10) 盛夏繁花似锦,奥运点燃热情;愿你烦恼消停,心情云淡风轻;步履阔步前行,收获夺银摘金;事事得偿所愿,前景一片光明!

11) 奥运圣火点燃,奥运精神相传,“更高更快更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世界人民齐瞩目,看奥运健儿显身手。各国人民齐拍手,为奥运精神永不朽。祝里约热内卢奥运会顺利举办!

12) 喜庆奥运年,祝福送五环:蓝环为你圈住快乐,红环为你圈住财运,黑环为你圈住健康,黄环为你圈住幸福,绿环为你圈住美日子。

13) 赛场是你驰骋的天地,掌声是你前进的动力,欢呼是让你更加冲刺,歌声是为你庆祝胜利。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为中国加油,为你鼓气,祝你勇往直前,成功顺利。

14) 又到奥运,喜讯传递;赛场拼搏,无所畏惧;汗湿衣衫,呐喊不停;不畏强敌,勇争第一;友谊竞技,和谐第一。祝福奥运,中国加油!

15) 五环旗下再相聚,四年一度不眠夜,三足鼎立争第一,二话不说拿金牌,一举夺魁名天下!五四三二一,奥运倒计时,祝福要及时,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荣耀时。

16) 里约奥运了,问候领先跑;愿你事业高,来个三级跳;快乐似跳水,水花朵朵笑;烦恼空中抛,扣篮被砸跑;好运剑出鞘,一击就中标。奥运期间,祝你大好!

17) 奥运很精彩,牵动着你的心情,开心了就笑,得意了就叫;赛事时间长,牵挂着你的身体,困倦了就睡,口渴了喝水。祝你享受一个健康难忘的里约奥运会!

18) 里约奥运锣鼓喧,四海汇聚翘首盼;各族人民心手牵,共襄盛举五连环;祥云朵朵照华夏,高歌猛进谱新篇;九州健儿齐发力,赛出风格勇争先。中国,加油!

19) 七月的里约热内卢艳阳高照,四年一度的奥运就要来到,发条短信向健儿问好,愿奥运的精神身旁围绕,健康好运常来报到!

20) 奥运健儿势冲天,世界人民露笑脸,斩金夺银捷报传,举国人民震天欢,奥运精神来传递,祝福话儿心相连,祝福奥运!祝福里约热内卢!祝福中国健儿再创辉煌!

21) 里约奥运会已迎头,壮志豪情在心头;勇夺金牌有劲头,中国健儿有势头,观众欣赏有看头,祝福今日来碰头,中国健儿好运来聚头,风风光光出彩头!

22) 四年等一回,五环迎风扬,里约奥运会,拥抱四方友,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愿你的事业发展更快,你的甜蜜爱情走的更远,你的人生目标攀登更高,愿奥运精神让你更加振奋,更加快乐。

奥运冠军的名人故事 篇二

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拉开帷幕。奥运赛场上,产生了一枚又一枚金牌,一个又一个奥运冠军。每一个冠军站在领奖台上,都引发人们无数的艳羡和感慨。然而鲜花和光环的背后,不仅仅是他们的汗水和泪水,更有一个个默默无闻坚定支持他们的父亲母亲。

当别的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撒娇时,他们的父母却要忍着长年无法见面的想念之苦;当他们的父母忍受病痛折磨时,却仍要瞒着孩子,不愿他们为自己担心;而当他们身处非议与指责的风口浪尖时,仍是父母坚定地站在他们身后,为他们疗伤,成为他们安歇的港湾。

这就是奥运英雄的父母,他们比一般的父母付出更多,舍弃更多,唯一希望得到的,就是孩子能够健康、开心地生活。本期,我们特别搜集和整理了多位奥运英雄和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付出与割舍,才成就了一个个优秀的运动员…… “他努力了,如果有一天他不再优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起跑—跨越—摔倒,伦敦碗110米栏比赛现场突然发生的一切,让刘学根夫妇有些措手不及。

“翔翔……”妻子吉粉花情不自禁唤出儿子刘翔的小名,随即,眼泪汹涌而出。而刘学根指间的香烟掉在了地上……这一天是2012年8月7日,上午10点45分,身在伦敦的刘学根夫妇正在观看儿子的比赛,但儿子却又出“状况”了。

4年前,同样是在110米栏的比赛现场,儿子因伤退赛。后面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错愕、同情、口水、质疑和谩骂久久未能平息。儿子退赛后的第12小时,刘学根见到了他,他正趴在一张平板椅上做治疗,表情痛苦。刘学根走上去,拍拍他的后背,儿子回头看了父亲一眼,又把头深埋下去,仿佛在抽泣。没有交流,但刘学根知道,这将是他们一家人难眠的夜晚。

如今,4年过去了,刘翔竟然摔倒在比赛现场。想想上次儿子埋头哭泣的情景,刘学根突然有些害怕去面对。可这么多年,儿子其实已经很努力了,刘学根觉得,于心来说,该是无愧的。

北京奥运会退赛后,有一段时间,刘翔曾对自己的运动生涯有过重新的思考,他与刘学根进行过一次长谈:“爸,我不想练了,退役算了。”少顷,他又开始分析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利弊。看在眼里的刘学根明白儿子承受的压力和他心里的苦闷,这让做父亲的他心里沉甸甸的。

最终,刘翔还是选择了“一条压力更大的路,他没有回头”,从来不愿挨刀的他给教练孙海平打了个电话:“师傅,我想彻底治好这个伤,我决定手术。”那一刻,刘学根看到了儿子眼神中的坚定,同时又有些心酸:“我只是个平凡的父亲,想给孩子最好的呵护,让他不受伤害。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却做不到。”经过伤后107天漫长等待,刘翔前往休斯敦进行手术。

“小家伙特别开心,他知道自己会完全康复,所以他刚才还抱拳谢谢所有人。”刘学根和所有前往送行的人一样,期待手术能够让儿子的伤病彻底治愈,也能够去除他心里的阴影。母亲吉粉花怕是最高兴的人,“我盼望这天已经很久了。终于可以天天和儿子在一起了……”号称和儿子穿的是母子装的吉粉花,将赴美全程陪同儿子。手术时间定得匆忙,决定让吉粉花陪同前往是一周前才决定的,“为了陪儿子,再大困难、再多的事情我都能扔下。”吉粉花的箱子里有不少东西是为儿子准备的,八角、桂皮、各种煲汤的中药材以及瓶瓶罐罐的调料……为了当好“大厨”,吉粉花很是下了一番苦心。她心疼儿子,更珍惜这朝夕相处的日子。吉粉花疼爱儿子,当年,就是因为心疼,她不赞同儿子练体育。“翔翔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我觉得今后考个名牌大学没什么问题。”作为传统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过一生,曾是吉粉花最大的幸福。

最初,高难度和高运动量的训练让小刘翔经常练到吐,晚上躺在床上,膝盖内侧被栏架磕破的伤口总会隐隐作痛。一次比赛中的意外扭伤,令吉粉花下定决心让儿子做回“正常人”。不久后,刘翔背着书包,离开了训练基地。但教练孙海平不忍心看到刘翔这样一名大有前途的运动员,半途而废。

“那天雨很大,我领着翔翔到孙海平教练给联系的华山医院去看膝伤。刚一下车,就看到孙教练打着伞在车站接我们,他还忙着帮我们办复查手续……”就这样,孙海平用他的真心唤回了一颗明日之星。

就像当年父母给刘翔取名的寓意,刘翔真的“展翅高飞”了,2002年,他在釜山亚运会中拿到金牌。那时,刘翔和父母还住在上海真北路的弄堂里,老邻居们张罗着在居委会摆了两桌庆功酒。每家出一个菜,懂电工的还在门口拉上两盏小灯,二三十个人在一块儿喝着老酒、吃着小菜、谈论着刘翔。“现在,要见到刘翔,难啊!从小看着他长大,那时候我们就觉得他是个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老刘真是好福气。”那场面,仍令刘学根和吉粉花难以忘怀。

老刘的确是“好福气”,刘翔之后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可外人看到的都是刘翔给刘学根夫妇带来的荣耀,谁又能真正体会到,夫妇俩这些年对儿子的牵肠挂肚,还有那种荣誉里夹杂着的担忧与心疼。

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质疑、讽刺、辱骂的口水曾让退赛的刘翔一度身处漩涡之中,刘学根夫妇跟着儿子,一起承受了太多。 “现在刘翔是国家的儿子,等奥运会后才能还给我。如果有一天刘翔不再优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吉粉花面对媒体曾说出这样的话,让人心疼又心酸。

4年过去了,脚伤时好时坏的刘翔“能否最终走到理想的结局,没有人知道”,这是教练孙海平的忐忑,也是刘学根夫妇的忐忑,但他们却发现,相比周围的人,儿子的决心越发坚定起来。

2009年9月20日,刘翔在上海黄金大奖赛上以13秒15的成绩夺得亚军,宣告自己的归来;2010年初的多哈室内世锦赛,脚伤的反复让刘翔和师傅始终处于无奈的状态,但他还是告诉所有人自己夺冠的决心没有丢;室内赛战绩不佳的刘翔在上海钻石联赛同样没有出色的表现,13秒40的成绩第一次不敌队友史冬鹏。然而,在随后的广州亚运会上,当人们以为刘翔雄风不再时,他又以13秒09夺冠。为了能够回到巅峰,很多人难以想象刘翔的付出。他在2011年室内赛季结束后,又选择了更改起跑方式,从八步改为七步上栏。“这是一次赌博,但是刘翔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丝机会。”

在刘翔摔倒在伦敦奥运赛场之后,吉粉花做客国内某网站访谈时,说:“他已经努力了,希望大家都要原谅他。”这是一个母亲的偏袒吗?不,它应该是藏在一个母亲内心最深处的“心里话”,她要的不是冠军,而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儿子。

8年,坚守善意的谎言

“人生的路线图完全取决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什么样的路线都要靠自己去走完!”吴敏霞在微博个人介绍中写下这样一行文字,为梦想她坚持了又一个4年。但她怎么会知道,为了她的梦想,父母竟将“善意的谎言”坚持了8年。用父亲吴珏明的话说:这是让孩子放心的最好方式,毕竟,孩子也不容易。

从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开始,吴敏霞已经连续3次入选奥运跳水队阵容,这是这个家庭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但吴珏明夫妇一想到女儿一个人扛着那么多事情,心里总会不自觉地疼。“妹妹懂事,电话里总是只讲好的,有时明明碰到困难,也会告诉我们一切都好。世上哪个做父母的不担心孩子?但她既然不说,我们也不问,只是嘱咐几句,尤其要她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妹妹”是全家人对吴敏霞的昵称。

父母都非常爱这个懂事的孩子。这些年,虽然吴敏霞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可父母还是把家中唯一一间朝南的卧房留给了她。舒服的公主床、宽敞的大衣柜,还有飘窗外一览无余的好风景,每天都在苦等主人回家。卧室里,除了一张放大的肖像照片,其余的装饰品就是吴敏霞亲手绣制的十字绣。床头正中央,一个绣有“感恩母亲”的抱枕是吴敏霞送给妈妈的礼物。每次看到这些十字绣,妈妈就像看到了她。

在朝南的书房里,吴珏明专门请人订做了一排展示柜。隔着玻璃,满满的奖牌和奖杯承载着吴敏霞跳水生涯的荣光,每一件都是一段故事。女儿不常回来,吴珏明就时常到荣誉柜前看一看,那里记载着女儿这些年走过的路。为了能让吴敏霞全身心地进行训练和比赛,吴珏明夫妇很少跟女儿说家里的事,女儿已经那么懂事,他们又怎么忍心再给她添负担。

有一次,吴珏明因为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夫妻俩商量好要对女儿“封锁”消息。可吴敏霞几次打电话回家都是妈妈接电话,而爸爸不是“加班”就是“工作应酬”,吴敏霞最终拨通爸爸的手机。躺在病床上的吴钰明强打精神,说自己“正在外面忙”,听父亲在电话那端平安无事,吴敏霞这才安了心。

这样的“虚惊”不止一次。吴敏霞的外公外婆去世的时候,吴珏明也没有告诉女儿,“可孩子好像有预感一样,打来电话问我们老人好不好,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说‘好好好、一切都没有问题’。”不仅如此,就连8年前自己患了乳腺肿瘤,一直都在化疗的事实,母亲朱金妹也没有告诉吴敏霞,只是说自己得了乳腺增生。

当真相变成一种伤害的时候,我们便没有第二种选择。吴珏明夫妇也是如此,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选择“谎言”。这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吴珏明夫妇坚持了8年。吴珏明说,这些年家里人都养成了24小时开机的习惯,无论任何时候,他们都会把手机带在身边,生怕漏掉了吴敏霞的电话。“其实妹妹电话打得不算太多,她训练忙,也怕说多了我们会担心,这些我们都明白。但只要联系,我们都开心。”

伦敦奥运会之前,吴敏霞胯骨关节的伤势有反复的迹象,每天都要接受针灸治疗,她打电话的频率更少了。吴珏明知道,女儿是怕他们担心。那段日子,吴珏明总觉得心里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对他而言,和金牌相比,女儿的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2012年5月的一个下午,吴敏霞意外地回了趟家,是为了参加一次会议。吴珏明只记得,女儿回家倒头就睡。几个小时后,又收拾好行李出发了。一直到送女儿出门,夫妇俩什么也没有问,嘴边有好多话都被硬生生咽了回去,他们怕问多了给女儿添负担。女儿走后,吴珏明打开电脑在女儿的微博上找寻蛛丝马迹,尽管知道找到的希望不大,但他还是想去看看,就图一个心安。 7月24日抵达伦敦后,吴珏明夫妇被赞助商带着看了不少景点,但一路上,却有些心不在焉,他们心里一直想着女儿。有几次,走到某个景点的时候,吴珏明就想:如果女儿在身边该多好。但随即他就笑起了自己,这么多年,他们早已经明白,女儿并不完全属于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这种事情,我不去想更不敢想”。伦敦时间8月6日,吴敏霞在女子三米跳板决赛中发挥出色,以414分的成绩摘得奥运冠军奖牌。与此同时,她也得知了父母8年来所坚守的“善意谎言”。

“谎言”背后的无奈大概只有吴珏明夫妇自己懂,但他们始终相信:这是让孩子放心的最好方式。

分离,让思念和等待成为主题

分离,要么让人依依不舍,要么让思念更加浓重。对于这些长年封闭训练的运动员来说,与家人的分离是必然的事,并且一分就很久……这是60多岁的李相民第一次出国,他要去见两年未曾谋面的女儿。他拾掇好割下不久的麦子,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个乡村出发,目的地是伦敦。他的第五个女儿李雪英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举重女子58公斤级的比赛。李相民的四女儿李雪久也曾是举重世界冠军,后来因为伤病,没能参加奥运会。

“姐妹俩都一样,比赛之前从来不给家里打电话,怕家里担心。她们感情好,有什么事,雪英都会跟姐姐说。” 2012年的全国锦标赛上,李雪英以超世锦赛冠军13公斤的优异成绩夺冠,并拿到了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姐姐未能实现的梦想,在李雪英身上变成了现实,这大概就叫梦想的延续吧,这让一家人都感到欣慰。李相民已经有1年多没有见到小女儿了,只在一个月前通过一次电话。电话里,女儿告诉他:“没什么事你们就别给我打了,我有事或者想你们了,就会给你们打电话。”平时,李雪英几乎一直关机。李相民不敢给女儿打,怕影响她的训练。

李雪英知道,“父母其实也挺想给我打电话的,却一直没打,能够忍到这个份儿上,我也只有靠出好成绩来回报他们了。”7月31日,李雪英破奥运纪录,以总成绩246公斤在58公斤级女举项目上勇争桂冠,摘中国第8金!

赛后,李相民接受采访时,一谈到女儿便热泪盈眶。“我们家雪英已经快两年没有回过家了,却一直往家里寄钱。”当被问及最想跟女儿说什么时,李相民声音哽咽着说:“闺女,赶紧回家吧,爸爸不需要你寄钱,就希望能见到你。”也许只有老人自己知道,思念在心里潜藏了多久?伦敦当地时间7月31日晚,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中,林清峰为中国再拿下一块金牌。

今年23岁的林清峰出生在厦门一个清贫之家,父亲林志仁是搬运工,母亲叶雀则做钟点工。林清峰每次试举之前,母亲叶雀就会默默地站起来,走到客厅旁小屋的神龛前“拜拜”(闽南语,拜神),为儿子祈福。

林清峰夺冠后,几个月来都吃不好睡不好的叶雀兴奋不已,她在家里等着儿子,希望儿子能早点回来,为他做顿好吃的。因为每次看到儿子为了保持体重吃得很少,连“喝水都只敢用舌尖轻触”,她就特别心痛。

而林志仁除了要杀鸡宰鸭好好庆祝一番之外,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让全家人补照一张“全家福”。林清峰练习举重这10年来,和家人聚少离多;最长一次有6年半没有见面,以至于在第十届“全运会”比赛时,林志仁竟然没有认出上场的是自己的儿子。照一张全家福本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却成了林志仁的心愿,不难想象,这心愿里装着多少林志仁对儿子的想念。

这些冠军们与家人的故事,带给我们很多感动。冠军的运动员生涯会结束,但亲情故事却永远不会终止,因为在父母眼中,他们不仅仅是冠军,更是自己最亲最爱的孩子。

里约奥运会冠军作文 篇三

里约奥运会第一个比赛日结束了,吃了午饭,躺在床上,思索着奥运健儿的不容易。

首日无金牌进账的结果,也许成绩并不理想,但我庆幸的是只有这个时候才最能沉下心走进他们真正的心底吧!以往都是被胜利的喜悦所掩盖。这个并不很兴奋的时间,我的思考给了我更加的兴奋。

昨晚的10米气步枪杜丽的银牌和易思玲的第八预赛成绩打到最终的第三名,都是万分精彩的。淘汰第四名的那一枪的稳定,激动地让受脚伤的我也“蹦了起来”。易思玲赛后的眼泪也让我看出了她身上的压力,首金的确重要,可运动比赛就是运动比赛,先是运动员的“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和能力极限,再是荣誉的争取吧!所以杜丽、易思玲你们永远是我心里的冠军,首金已在你们心中盛开!

一早守护在电视机前,领略奥运健儿的风采。一早最令人激动人心的非孙杨的最后一百米了,后程发力特点的孙杨在最后一百米的冲刺,让每一个中国人兴奋,差距一点一点缩小,一个一个的超越,与澳大利亚选手霍顿的并驾齐驱,“更快、更强”在这里诠释的淋漓尽致,每一个动作都在拼劲全力,每一个呼吸都透人心魄。最终差距在0.13秒,孙杨获得了亚军。但要知道,这可是孙杨这两年的最好成绩了,孙杨在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孙杨已经做到了最棒,赛后的失声痛哭也让我们看到了孙杨的释然。我想说的只有“孙杨你是最棒的!孙杨加油!”,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冠军。

两场比赛的两个泪水,我看到的不是遗憾,而是激动。运动员永远第一位先是比赛本身,再是其他的。毋庸置疑,在比赛本身上他们已经足够优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和喝彩。不止是这两个项目,首日比赛的所有中国运动员都是好样的,2银3铜的奖牌榜成绩,射箭的第四名等等都是我们要喝彩的比赛。

运动员的一次次训练,一次次伤病,一次次超越,都充满着艰辛。那0.1秒的“更快”,0.1厘米的“更高”,0.1环的“更强”,少不了没日没夜的训练,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就这样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去敬佩,更何况参加奥运会更多的是孩子们呢,他们更是在挑战着人类身体的极限,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

你们都是我心里的冠军,我们身边的楷模,精益求精的态度,艰苦不懈的恒心,超越自我的追求,都是我们学习的模范,生命的感动。

远在巴西,战在里约。西半球、南半球的那头,我知道你们时差的存在,身体的不适,但我们心连着心,你们的每一跃,每一击,每一次呐喊都联动这我们,无论成绩,只要赛出个人的风采,国人的精神,就值得我们的掌声,要铭记,你们一直都是我们的冠军!

第二日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全力以赴,相信自己,坚信自己就是最优秀的那一个!加油!我的冠军!

第四局马龙势不可挡,开局3-0领先迫使张继科暂停。暂停后张继科也起色不大,马龙的求胜欲望更强,到最后阶段张继科已经无力反击。最终马龙一鼓作气,以11-4获胜总比分4-0横扫张继科,拿到奥运冠军成就大满贯。

冼东妹:再次复出的“狠心妈妈” 篇四

冼东妹,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妈妈级奥运卫冕冠军。为了祖国的荣誉,这个“狠心”母亲不仅再次选择复出,还提前给孩子断奶,投入训练……

八运会,冼东妹带伤拿到了冠军,但为确保夺冠采取保守治疗的伤势在比赛过程中加重,她决定退役;九运会,广东女子柔道队实力很弱,冼东妹复出后成功卫冕,而后又神奇地拿回了亚运会银牌;雅典奥运会夺冠则是她复出后的另一个奇迹,因为此前医生判定她已无法继续从事柔道运动;的十运会,广东队再次把她劝了回来。

北京奥运会,冼东妹第五次复出。因为已有14个月没有进行系统训练,她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减轻体重、恢复力量。那时,女儿刘佳慧只有4个月大,“我很心疼,但有时候必须付出,别无选择。”冼东妹干脆给女儿断了奶。

“虽然每天的训练十分劳累,但是见到孩子可爱的笑容后,所有的疲劳和烦恼一下都被抛在脑后。女儿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动力。”小家伙很懂事,妈妈不在的时候不哭不闹,给了冼东妹很大安慰。或许是女儿的鼓励,让冼东妹重回赛场、恢复状态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

终于,苍天不负苦心人,冼东妹在北京奥运会上成功卫冕。夺冠之后,冼东妹在电视镜头前哽咽着向女儿表露了心迹:“妈妈一年多没在身边,以后会好好补偿你。”相信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会被深深打动。

.体操男队:“从负开始”,勇夺冠军 篇五

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体操男队重夺团体冠军,一雪4年前兵败雅典的耻辱,再次续写中国体操的辉煌。

这枚沉甸甸的金牌,凝聚着中国体操男队的艰辛付出和顽强拼搏。败走雅典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训练馆里张贴上“从负开始”的醒目标语,与之一起悬挂的,是“励志墙”上满满当当的各媒体对中国体操队雅典遭遇滑铁卢的评论文章,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所有队员:努力训练!努力,努力,再努力!

除了刻苦训练,正确理解和充分利用新规则,是体操队备战的另一项任务。单杠比赛中,美国队队员的动作完成分比邹凯高了0.275分,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动作连接加分是0.3分,最终,中国队以0.025分的优势赢得金牌。总教练黄玉斌说,不仅这个项目,单项大丰收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这些细微之处。而为了追求完美,体操队在训练馆内增设了30多台摄像机,全程跟拍,以便发现那些容易被忽视却能造成致命失误的小动作。

这次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夺得14块体操金牌中的9块,成为中国奥运史上夺金最多的队伍,实现了完美收官。

奥运冠军的名人故事 篇六

马琳1980年2月18日出生在沈阳沈河区,父亲马辉在玻璃仪器厂上班,母亲夏静茹在纺织厂食堂工作。马琳6岁那年,沈河区业余体校杨沈立教练来到学校挑乒乓球苗子。在一帮小孩子中,虎头虎脑的马琳最结实,一双眼睛最亮最打眼,杨教练一眼就相中了他。

训练一段时间后,马琳进步很快,为了提高儿子的球技,夏静茹夫妇每月花50元钱,从沈阳市体校找了一个陪练。那时,马辉一家住在平房里,他每月的工资不到40元,夏静茹的工资也才36.5元,光给儿子找陪练就花去了50元,一家的生活开支怎么办?马辉每天下班后就去火车站扛货,用自己的苦和累支撑起这个家,把儿子的前途艰难托起!

那个初冬的晚上,小马琳训练完后来到了火车站,灯火通明的货场里冷风嗖嗖,父亲穿着背心和一帮工人汗流浃背地把一包包沉重的货物从火车上卸下来。父亲头上包着毛巾,肩上的货物压得他步履蹒跚、气喘吁吁……小马琳一动不动地站在黑暗里看着父亲,泪水流满了他的小脸。

父子俩踏着尚未消融的积雪往回走,小马琳始终把父亲的手拽得紧紧的:爸爸,我以后要当世界冠军,那样你就不用扛货物了???这一年,马琳才9岁。

贫寒的家境让小马琳有了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出众的天赋加上刻苦的训练,使马琳渐渐在一帮孩子中脱颖而出。一次,体校举行队内比赛,夏静茹夫妇前去观看,马琳第三局在19∶15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连追4分打成平局,马琳急得哭了起来,边打边哭,最终败下阵来。比赛结束后,马辉狠狠地把儿子批评了一顿;“孩子,你要知道,作为一个运动员,你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垮!男子汉不能轻易掉眼泪!”父亲的话像烙印一样深刻在马琳心里。

1990年,10岁的马琳进入省体校,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

1994年,在河北正定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14岁的马琳勇夺男子单打冠军,当时的国家乒乓球男队主教练蔡振华一纸调令,将马琳招入了国家队。

刘子歌:澳洲成功特训助其化蛹为蝶 篇七

8月14日,刘子歌在颁奖仪式后庆祝。当日,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继续进行,中国选手刘子歌和队友焦刘洋在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夺金摘银,中国女队又在4x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获得银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水立方”飞扬。新华社记者陈凯摄

身高1.81米,说话慢条斯理,19岁的刘子歌只是在率先触壁后的那一瞬间有点激动和惊讶:“我没有想到能游这么快,而且是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赛前我知道自己的成绩会不错,但真的很意外,如果说秘诀的话,就是我没有任何压力。”

前国家游泳队总教练陈运鹏说,刘子歌的技术合理,省力有效;身体位置平,手腿配合和呼吸十分协调,技术结构和澳大利亚游泳名宿肯·伍德的得意门生斯基佩尔几乎如出一辙。

刘子歌的成功,与创造中国男子游泳奥运奖牌“零的突破”的张琳一样,都含有“澳大利亚元素”。只不过,帮张琳“画龙点睛”的是澳洲名帅丹尼斯,而刘子歌的教练金炜是中国人,在训练中沿用了典型的澳洲训练体系。

金炜曾经在澳大利亚执教4年,师从肯·伍德,掌握了当今世界游泳强国最先进的训练理念和手段。从刘子歌力克原世界纪录保持者斯基佩尔、波兰卫冕冠军叶杰伊恰克的表现来看,金炜的训练方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除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刘子歌夺冠还与她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关。即使在获胜之后,人们看到她仍然很平静,没有狂喜,没有眼泪,只有脸上淡淡的笑容。

林跃:父母卖屋供其练跳水 篇八

8月11日,中国选手林跃(左)/火亮在颁奖仪式中。 当日,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继续进行,林跃/火亮在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以468.18分的成绩获得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7岁的林跃背井离乡到省城广州学习跳水。当妈妈前去探望的时候,他要求和妈妈进厕所说说悄悄话。一进厕所,他就高兴地抱着妈妈,说怕被别人看到笑话。那么小的孩子,除了刻苦训练,还要自己打点生活,其中的艰辛,外人无法体会和理解。

,广东国际跳水培训中心停办,为了让林跃继续追求他的梦想,父母毅然选择自费送他去参加培训。

对于这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成了最大的负担。但是,林跃的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保证他的学习。在外地拼搏的里,林跃回家的次数总共不到5回。性格沉稳内向的他偶尔也会想家,也会抱着电话难过,闪现出打退堂鼓的念头,但当他想到母亲下岗,父亲为了凑齐他在北京的日常费用卖掉房子,有段时间还在公园外摆摊出售小商品时,很快就又打起精神走上跳台,他说:“从那时起,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跳出点成绩来报答父母,哪怕付出再多的艰辛!”

8月11日,在广东省潮州市西湖山的后山山坡上,两间小平房前摆着一台电视,旁边坐满了从四处赶来的林家亲友。而远在北京的水立方,10米台上近乎完美的6跳,终于让17岁的林跃赢得了梦寐以求的奥运金牌。

杜丽:跌倒后重新爬起 篇九

北京奥运会的第一个比赛日,对于肩负首金重任的杜丽来说是灰色的,泪水外面的世界看起来一片朦胧。她想看到国旗升起,为此努力了4年却没有达成。其实,当她打完10米气步枪决赛最后一发的时候,她还没有想起来哭。可是,“杜丽加油!”不知谁的一嗓子,让她的泪水一下子喷涌而出。

“这次流泪倒不是因为我没有拿到那块金牌,只是看到这么多人关心着我,我觉得对不起大家。那几天我觉得比4年还要漫长。”5天后的女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后,杜丽发自肺腑地说道。

夺冠之后,杜丽公开向教练表示了歉意。“资格赛有几枪状态不好,教练想让我下来跟我说两句,我没有听她的。当时跟教练发火了,但我知道自己肯定出问题了。”杜丽说,“我告诉自己,绝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是杜丽,我要打出杜丽的样子。”

打完9发之后,杜丽重新拥有了1.6环的优势。“第10枪怎么打呀?在很短的时间里,脑子里闪过的念头真的特别多,但是我告诉自己,举枪的时候必须要静下来。”果然,杜丽成功了,她再度上演了雅典奥运会时的转身一笑,而随即,她也再次泪如泉涌。

奥运冠军的故事 篇十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