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课文精*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设计【多篇】

栏目: 教学设计 / 发布于: / 人气:1.69W

课文精*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设计【多篇】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所作的诗的不同评价。

2、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体会课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3、理解父母和母亲对巴迪所作的诗的不同评价,体会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难点:通过文章理解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并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你做好一件事、做成功一件事情时,你希望得到父母怎样的评价?(夸奖、赞扬……)

如果父母对你的评价截然不同,你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伤心、难过、不理解……)。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每个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在小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他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观察题目,你们有什么样的发现?

明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对反义词。

有双引号。这是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评价。“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糟糕透了”是父亲说的。

2、通过课前预习,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明确:巴迪童年时写了一首诗,父母对他的诗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评价。

母亲:“精彩极了”,父亲:“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是截然不同的,在母亲的评价中获得了鼓励,在父亲的评价中获得了指导,最终巴迪成为了作家,也懂得了父母两种不同方式的爱。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读出感情。

思考问题:母亲是如何评价“我”的诗的?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语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动作:“她搂住了我”“她再次拥抱了我”。

神态:“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2、再次朗读母亲评价的语言、动作部分,读出感情。

问题: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感受到了母亲的开心,因为自己的孩子在七八岁就会写诗了,她特别自豪,从中也感受到了,母亲对我的鼓励。

3、听了妈妈的赞美,我是什么表现?

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而且期待着父亲的回来。

4、指名读,找找父亲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语言,“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动作:“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神态:“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了。”

5、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父亲对儿子非常严格,态度是严厉的。也能体现父爱的深沉,母亲对“我”高度赞扬,父亲为了让我不要骄傲,所以对我严格的评价。

6、小组讨论:“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母亲鼓励的爱和父亲批评的爱在我成长过程中一直监督着我,这是作者对父母的爱的理解和接纳。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所感受到的母爱和父爱是什么样的?

(五)小结作业

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作业:回忆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运用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手法,写一写。

五、教学反思

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作者回忆小时候的事情,围绕父母不同方式的爱展开,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揣摩文章内容,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由于文章简明易懂,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很容易理解,我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教学效果总体不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二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良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题目怎么样?读了课文,你们的疑问都可以得到解答。实话实说,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评价?相信同学们读了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写的这篇文章后,对这两种评价会有新的认识。

二、学生汇报自渎收获

1、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请翻开书再看看,想想,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2、我们布置了一个预习任务,勾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在旁边加上批注。再看看自己勾画的语句和批注,再找找,文中还有没有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等会儿向大家汇报。

3、愿意讲讲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吗?可以是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个词语。如果你的看法和谁的不一致,还可以站起来争论。

4、同学们的发言精彩极了,不过有的同学的理解还不够准确,相信通过进一步阅读同学们会弄明白的。

三、发现问题,小组探究

1、读书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试着从文中提出几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

2、发现问题了吗?请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和同学讨论讨论。还没发现问题的同学可以根据课后问题和预习要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四、鼓励质疑,全班交流

1、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一定解决了不少问题吧!有没有通过小组讨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好吗?

2、学生提问:

学生可能会问以下问题:

⑴同一首诗,为什么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

⑵父母的这两种评价对孩子起到了什么作用?

⑶作者为什么会觉得他很幸运?

⑷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⑸什么是“两股风”?

3、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理解问题首先需要分析问题。同学们的问题都是针对两种评价提出来的。只要弄清了两种评价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对孩子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下面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来理解这些问题。

4、引导学生通过读书理解:

⑴妈妈“精彩极了”的评价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当时对巴迪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从书上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让学生领会妈妈是在巴迪只有七八岁的时候,就写了第一首诗的情况下说出“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她为了鼓励巴迪才这样说。

⑵妈妈这句评价当时对巴迪产生了什么影响?请找出课文写巴迪既充满信心又得意洋洋的语句,读一读。

让学生读出巴迪既得意又充满信心的语气。想象巴迪认为爸爸会怎样评价他。体会妈妈的评价对巴迪产生的作用。

⑶爸爸的评价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当时对巴迪产生了什么影响?从课文哪些语句中知道的?

五、你们愿意怎样读这些语段

1、出示第5~14自然段:

⑴分角色朗读:

体会爸爸是在认真阅读了那首诗后,并听了妻子对儿子的极度夸奖后,说出“糟糕透了”的评价的。

巴迪听了爸爸的评价后受不了了,痛哭起来。看出爸爸的评价给了巴迪很大的打击,使他不再得意也没有了信心。

⑵请再往后读,想想爸爸的评价还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默看课文后明白爸爸的评价还使巴迪认识到自己的诗的确很糟糕还需要修改和提高,于是他主动去请教父亲,学着按父亲的评价进行修改,这样他的写作水平在父亲的提醒下得到了提高。

⑶小结父母各自不同的评价对巴迪产生的作用。

板书:

鼓励提醒

⑷你们有这方面的体会吗?请举例说说。

⑸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对他说“精彩极了”的母亲,还有一个对他说“糟糕透了”的父亲,所以巴迪怎样?书上怎么说?

⑹出示课文第16、17自然段,学生朗读。

⑺学生谈谈对提出的其他问题的理解。

六、总结延伸

1、孩子们,此时你们一定有很多感受想告诉大家吧!请结合你经历过的事,说几句你此时最想说的心里话,好吗?

2、老师也想说几句心里话,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应该如何对待表扬与批评,如何对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我们时常都会得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的各种评价。即使别人说我们“精彩极了”,也不能骄傲,即使别人说我们“糟糕透了”,也不要气馁。让我们和作者一样,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努力地向前驶去!

3、最后,让我们在一次朗读饱含作者xxxx的这些话语吧。

4、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配乐朗读。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提醒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两幅图画,让学生进行评价,有感情地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2、你在这两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3、这两句截然相反的评价怎么会同时出现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深入课文,感受爱意

对于父母不同的评价,我是怎样看待这样的呢?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1、出示句子: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找出这份幸运,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表示。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2、讨论:

为什么说“精彩极了”这个断言的出发点是爱?

3、讨论:

为什么说“糟糕透了”这个断言的出发点是爱?

4、从“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中的“越来越”体会“我”理解的过程。

联系作者的简介体会“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5、深化爱,朗读最后一句话。

四、课外延伸,表达爱意

写下你最想说的话,表达自己对身边人的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课文的重点、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预设】

1、抓住“精彩”和“糟糕”两个词语,理解和运用这两个词语,揭示课题,引入课文。

2、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提出问题“到底什么精彩极了,什么糟糕透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

思考“母亲和父亲在读过作者的第一首诗后,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我对父母的评价又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⑴指导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教师相机引导。重点提示:理解“腼腆”的意思,体会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以及作者的心情。训练学生感情朗读,从读中感悟课文情感。

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引起学生争议,展现学生个性。

4、研读课文后半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理解“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感受父母的爱。

5、积累喜欢的语句,练习背诵,升华情感,体现文本价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抓住两个关键词,导入课文题目

师:今天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老师感到特别荣幸,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因为同学们的积极投入而上得精彩成功!同学们有信心吗?

板书:

精彩

师:谁能给精彩找个反义词吗?

板书:

槽糕

师:谁愿意用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指名回答。)

师:你们用得真准确。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以这两个词为题的文章。(补充板书课题)谁能带着感情色彩读读课题?

(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带着问题自学研讨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轻声地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到底什么精彩极了,什么槽糕透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汇报上面的问题,教师根据回答)

板书:

父亲、母亲

师:母亲和父亲读过作者的第一首诗后,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呢?“我”对父母的评价有什么不同的反应?我们来读课文的前半部分,谁愿意读?

提出要求:边听边用笔划出有关父亲、母亲、作者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词语,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标注在书上。

(生读书交流,教师巡视。)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体会母亲的表现和我的当时反应:

师:看了“我”的诗,妈妈是怎样的评价?

抓住文中对母亲神态、语言的描写,引导体会母亲的态度。

板书:

“赞美”

师:你能读出妈妈赞美的语气吗?

(指名读。)

师:听了母亲的赞美。“我呢?”谁能把“我”这种心情读出来?

(着重理解:腼腆、得意扬扬等词语。)

2、体会父亲的表现和我当时的反应:

师:听了妈妈的赞美,“我”满怀信心地等待着父亲回来,结果呢?听了父亲的评价,“我”的心情又如何呢?

板书:

批评

师:能读出父亲批评语气和作者失落伤心的感情吗?

(指名朗读、角色朗读。)

师:作者听完母亲的赞美还有点腼腆呢,为什么听了父亲的话会如此强烈的反应呢?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谈谈你的理解。

(引导联系自己生活,体会父母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表达自我见解。)

师:确实如此。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被父母、师长鼓励、赞扬、批评、训斥,甚至打骂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真实故事,读一读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厉要求?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分析得很好。母亲的赞扬不是对诗,而是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诗的这种行为,是对孩子的激励和鼓舞。父亲的评价是针对这首诗的本身,是一种理性的评价。

板书:

“鼓励、严厉”

四、设置悬念,布置预习作业

师: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对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不能理解,但在“我”长大后,又是怎样看待父母的评价的呢?请同学们预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作者的父母的评价为什么会不一样?才七八岁时的作者不理解,但长大后,特别是成年后的“我”对父母的不同评价却有了自己深刻的理解、感受。他把自己的感受化作许多哲理性的语言,写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用“——”画出表达作者自己深刻的理解与感受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2、品读重点句段:

要求:读一读画出的重点句段,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投影出示关键的两句。)

3、多种形式的朗读句子,引导畅谈自己的体会:

相机指导理解:灵感、引入歧途、极端等词语。

师小结:

在作者看来“精彩极了”是妈妈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糟糕透了”是爸爸的提醒,是爸爸那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这两种爱虽然表达的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板书:

鼓励、慈祥;提醒、严厉

4、指导感情朗读:

作者用这么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理解,老师想请同学们也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这种感情读出来,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那伟大的爱。

师:其实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不止这两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小问题解决了你就会有小进步,有大问题解决了你就会有大进步。

5、自学后,小组合作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把感兴趣的或读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重点引导理解:

⑴作者为什么觉得这种爱是一种幸运?

⑵“这些年来,我谨慎地把握生活中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中的“两股风”、“小船”指的是什么?

6、汇集归纳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全班交流,小结。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体会。

三、联系实际,情感升华

1、师:同学们,课文学完了,老师从同学们的出色表现中知道,大家这节课收获很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巴迪这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师长的教导,关爱。虽然爱的表达方式不同——有鼓励、赞扬,也会有批评、训斥甚至责骂,但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示,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产生了共鸣。我们以拥有这样的爱而幸福。

2、拓展延伸,引发共鸣,升华情感:

(完成小练笔。)

出示课件:

老师在课前搜集了几张同学们的家庭合影,这些相片凝聚着令人羡慕、陶醉的亲情。

看着这些相片,你想起了什么?此时此刻你又想对谁说些什么呢?请你写出来吧!

3、总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非常高兴。我感到同学们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老师更加希望你们能把对父母、长辈的理解化作实际行动,用你们的进步和成功报答他们的爱!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妈妈爸爸

赞美批评

鼓励、慈祥提醒、严厉

“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教育】

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发展】

通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归纳、综合能力。

【过程】

一、质疑导入

1、板书: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读这两句话,体会不同的语气。

2、质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题目?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二、结合预习自读自悟

充分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读书前,多读几遍生字词。

思考:父母不同的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加上批注。

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课文,把难读部分多读几遍,读好课文。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体会,讨论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提出小组成员都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留待进一步读书讨论。

四、围绕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

五、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其他同学补充,师点拨

同一首诗,妈妈为什么说“精彩极了”,爸爸却说“糟糕透了?”

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又会怎样呢?

六、练习朗读、背诵

1、自由读自己喜欢的句段,把它背下来。

2、小组内试背。

3、汇报,评议。

七、交流读后感受

一一从这篇文章,你学会了什么?

八、作业

一一读后感《我明白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六

【课程目标】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悟作者对父母的评价的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对父母两种截然相反的爱的理解。

【课前准备】

1、课件。

2、收集描写“父爱”或“母爱”的文章。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xxxx引趣

1、出示课题。

2、你们知道这个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吗?

3、父母为什么会说出如此截然相反的话的?

4、“我”又是怎样看待的?这些问题,我们通过阅读课文一定会得到答案。

二、初读尝试,整体感知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根据阅读要求自由阅读课文。

要求:找出文中的“我”在不同时期思想、行为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交流。

相机板书:

腼腆而得意 受不了痛哭

一直写作 学着修改

体会到幸运

三、再读品味,合作探究

作者的思想行为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

请大家自主读书,写出体会,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交流,也可提出疑难之处。

如果小组内仍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共同讨论。

四、精读体会,深刻感悟

你们认为课文中最难理解的是哪些段落?

课件出示: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的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是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头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自由读,认真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探讨,你们能把自己的理解体会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小结:

刚才有的同学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了这一段话,有的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这都是很好的理解课文的方法。

这段话你喜欢吗?试着把它背下来。

五、个性飞扬,升华认识

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大家有怎样的收获呢?

老师的体会是: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要做清醒的舵手,不因赞扬或批评而偏离航道。

你们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吗?

同学交流。你最想把这句话送给谁?

你们能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吗?

六、展思维,课外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和父母交流。

2、课后找一找描写“父爱”或“母爱”的文章,读一读。

【板书设计】

腼腆而得意 受不了痛哭

一直写作 学着修改

体会到幸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体会母亲对巴迪的爱和父亲的严厉。

2、有感情地朗读,体验巴迪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的情感变化。

3、联系生活经历,初步谈谈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体会巴迪面对母亲爱的赞扬和父亲严厉的指正的情感变化。

2、联系生活经历,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1、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2)“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又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3)哪些语句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赞扬,哪些语句写了父亲对巴迪的批评?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2、讨论交流。

四、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朗读课文,可采取自由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最后请几位学生朗读个别段落。”

2、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

五、作业

1、抄写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

实在(等不及)了、(一如既往)地鼓励我、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促读,理解课文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七八岁时;几年后;现在。)

2、“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文中的“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3、哪些语句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赞扬,哪些语句写了父亲对巴迪的批评?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说到哪段,就读哪段,理解哪段。)

4、“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

(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我们知道“精彩”和“糟糕”是一对反义词,那父亲和母亲到底谁说对了,谁说错了呢?(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6、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想想那又将如何。

三、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生活当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

四、总结

你要成功,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切记:站直了,别趴下。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五、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表扬(满怀信心)、批评(沉重)

(慈爱)母亲、我、父亲(严肃)

写第一首诗

教学反思

一、教材特点:本文是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的一篇文章,全文紧紧围绕“精彩”“糟糕”这对反义词展开。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也以这对反义词为切入点,以“我的诗到底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的话谁说对了?你的理由是什么?”来引入,并以这几个疑问继续展开教学,最后还用这几个问题来总括全文,引发学生思考这对反义词背后都是“爱”的原因。

二、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用朗读感悟的方法,也可以采取辩论中体会的方法。让学生先选择一种观点,找出理由辩论;通过辩论来深入体会父母的做法其实都是“爱”的体现,都是孩子成长必需的道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八

【设计理念】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学生、教师、文本、作者、生活等多维度的对话互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读悟过程中运用深究重点词、联系上下文、打比方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感情。

2、感悟母亲的赞扬是一种宽宏的爱,父亲的批评是一种严格的爱。儿女体会父母的爱需要时间,需要经历。

3、体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进行有意识地积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中包含的都是对孩子的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离不开父母这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感知文本,聚焦爱

1、读题,体会“极”和“透”,读出对比语气。

2、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自己读不太懂?

3、小结:

同学们不懂的句子都集中在文章的最后二段。这二段写的是巴迪对父母的那两份爱的体会。所以我们要读懂它们,先要读懂父母对巴迪的爱。

设计意图:题目入手,在对比体会读中引发孩子产生与文本对话的阅读期待。同时,利用阅读首次印象,整体感知课文,质疑问难,使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为教师以学定教奠定基础。

二、细读文本,感受爱

1、请大家细细地读读课文1~15小节,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父母对巴迪的爱?用笔把它划下来。

2、相机教学母亲的“精彩极了”:

重点研究语句:

⑴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① 直面文字:

引导学生从母亲的语言、表情、语气以及二个感叹号中读懂母亲发自内心的鼓励和赞扬。

② 换位体验:

听着母亲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扬,巴迪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请大家读读1~4小节中描写巴迪的句子,边读边记。)

③ 交流:

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读着读着,仿佛大家真成了巴迪。听了母亲真诚的赞扬后,巴迪,你在想什么呢?

⑵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① 用一个词形容巴迪此刻的心情。

② 朗读感受三个时间词递进的表达方式所带来的言语表达效果。

3、教 学父亲的“糟糕透了”:

⑴ 过渡:

同学们,一句“精彩极了”,折射出的是母亲慈祥、宽宏的爱。这份爱使巴迪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可是,父亲的“糟糕透了”,怎么也是出于对巴迪的爱呢?

⑵ 细读文本5~14小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⑶ 交流:

同学们,如果你是巴迪,当你满怀期待地想得到父亲的赞赏,可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和指责,你有什么感受呢?

⑷ 小结:

父亲的一句“糟糕透了”,看似无情,实际上是父亲的一种警告、提醒和鞭策。

设计意图:在读划品评、想象朗读、换位体验中,引领孩子走进文本,揣摩文本语言,于不断地对话交流过程中,领悟父母对巴迪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所包含的爱。同时,体会文本中三个时间词递进运用的言语表达特色。

三、说写体会,感悟爱

1、过渡:

就这样,在父母这两种爱的教育下,巴迪成了一位有名的作家。

2、补充巴迪简介:

巴德·舒尔伯格,本杰明舒尔伯格之子,1914年3月27日生于纽约。他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我喜欢这个不讨人喜欢的人》等。

3、引:同学们,回顾巴迪写第一首糟糕的小诗,到开始学习进行修改以至最终成为一名著名的作家。在这成长过程中,光有母亲的热情鼓励行吗,那光有父亲的严厉的警告,行吗?

4、小组讨论:

读读最后几节,结合巴迪的成长历程来说一说理由。

5、配乐朗读最后二小节。

6、读到这儿,你们对爱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吗?动笔写一写吧,就写在课文纸后面,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二句话。

设计意图:简介生平,从另一个侧面验证这两种爱在巴迪成长、成名过程中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下面的小组讨论埋下伏笔,难点的突破自然水到渠成。而最后的融情表达,则是对学生情感的一次提炼和升华,由体会巴迪对父母爱的认识上升为对爱这一美好情感的领悟。

四、课后作业,重积累

1、摘抄和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和段落。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中。

设计意图:一改被动单一的作业形式,强调读、写与表达的有机联系,使孩子们扎扎实实地“读”,本本分分地“写”,高高兴兴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