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以学定教 打造初中语文生本课堂

栏目: 教育教学小论文 / 发布于: / 人气:2.65W

以学定教 打造初中语文生本课堂

以学定教 打造初中语文生本课堂

摘要:“以学定教”是以了解学情为前提,以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生本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模式。本文着重从“以学定教”、“生本课堂”的内涵,以学定教、打造生本课堂的现实意义,以学定教、打造生本课堂的实践途径这三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以学定教、生本课堂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果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味的按照自己事先备好的课照本宣科,其结果也可能不尽如人意。

“以学定教” 使课堂教学的重心逐渐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以学定教”、打造生本课堂呢?在此我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以学定教”、“生本课堂”的内涵

1、“以学定教”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里的“学”广义指的是学情即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潜能、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技能等;狭义的“学”是指学生在学一节课或一单元知识中当前的学习状况。“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进行释疑和解读,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而“教”,非教师为单纯完成教学任务而教。是一切为了学生学习的有关教师的教学活动,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时间等的确定。从学生角度来说,需要解决的是“我要学、学什么、怎样学”这三个问题;从教师角度来说需要解决的是“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这三个问题。“学”和“教”是密不可分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协助于学生的“学”,教师要科学准确地定教。“以学定教”要求教师切实树立生本理念, 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根据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来实施教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 在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 运用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获得超常的学习效果。

2.“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教学其最大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自主、突出合作、突出探究。这与传统教学“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学生往往只能机械的接受,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其聪明才智受限制、自身潜力得不到应有挖掘是完全不同的。

二、以学定教、打造生本课堂的现实意义

现实的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个性各异、思维活跃的学生,这时便出现了教师的既定目标与学生的旺盛求知欲之间的矛盾。为了调和这种隐性的教学矛盾,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文本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发掘、补充,建构起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映衬、相互拓展的多元化的主体课堂,真正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给他们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使阅读、思维、情感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多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在自我感受和体验中发现自己、表现自己、逐步完善自己。带着渴求进入课堂,带着思考走出课堂,带着收获融入社会。

三、以学定教、打造生本课堂的实践途径

1、了解学生

我们平常教学,大多把学生学习新知放在其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懂的定式思维框架下,所以才出现“填鸭式”。了解学情、读懂学生才有利于教,才能带动学生的学。教师教前要了解学生要学习的是什么,从而确定哪些是教学重点,哪些是教学难点,哪些应详讲,哪些要略讲。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基点差异,着力点差异,激发点差异。既要考虑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了解差异,尊重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

2、读懂教材

要做到“以学定教”,读懂教材是基础。学生应读懂教材,读懂教材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反复裸读课本的习惯,正确理解课本内容,了解文字中透露的各种信息,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反复读,独立思考,同学间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等手段帮助学生读懂教材,掌握学习方法。教师也应读懂教材。要反复素读教材,理解教材是教师的必备工作,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预设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只有在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读懂教材,学生才易学易懂。

3. 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教师在备课前先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理解,教师可在课前设置“我的疑惑”、“我的发现”等问题,找出学生在学习新知中可能产生的难点和障碍,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针对这些困难调整适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盲目地按照规定的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

4. 把握好学情

把握好学情一是指课中要关注学情。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充分调动起来。把握好学情二是要及时调控学情。对学生在课堂上良好的表现、积极的态度、机智的回答、主动地问难、新颖的思路给与鼓励,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对消极的学情加以巧妙的化解。只有密切关注学情,才能打造生本课堂。

5.善待学生

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要学会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 只有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跳出文本的桎梏,超越文本,“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同时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总之,这种“以学定教”、“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质疑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心灵碰撞,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真正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学合一[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

[3]钟启泉著.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7.6.16.

[4]成尚荣.课堂教学改革的坚守、突破与超越[J] .江苏教育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