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栏目: 教育教学小论文 / 发布于: / 人气:9.11K

摘要: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说法是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重理解轻运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我认为当今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人理解,不仅仅是为了说懂别人的文章,而是要学会运用,学会重视写法的学习,学会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会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真正提升语文素养。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运用文章的留白处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仿写的形式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关键词:

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提问因势利导留白比较换词法加词法减词法仿写学会提高促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说法是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与以往语文大纲不同,这次改变了对语文课程性质,从以往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转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我认为去掉“理解”二字是因为学习语文首先要“理解”,但学会“运用”才是最终目标。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重理解轻运用的现象普遍存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反复的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到理解到感悟再到朗读,一味地追求作者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情,而忽视了学以致用。我认为当今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人理解,不仅仅是为了说懂别人的文章,而是要学会运用,学会重视写法的学习,学会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会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真正提升语文素养,也就是心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工作学习中的听说读写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为此,我在语文课程的教学当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

在提问时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目的是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针对语言文字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知识,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就会使教学陷入到非常简单的理解内容上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多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语言性问题。正如我执教的二年级语文中,有一课《葡萄沟》,作者在描写葡萄的特点时,用的是“五光十色”,利用图片,让学生看了看葡萄,引导学生思考,对作者的描写有哪些疑问,体会作者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的原因。“五光十色”不仅写出了葡萄的各种颜色,而且还写出了葡萄晶莹剔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才会使学生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有着完整的理解,才能说的上运用。在再比如教学《日月潭》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总结:作者写了日月潭的“早晨”和“中午”的美丽风光,这俩个部分是按时间顺序从早写到晚的。在这之后,就有同学提出了“为什么不写傍晚呢”这样的问题。为此,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充,交流后学生从中发现傍晚的景色与早晨相似,从中明白了作者不写傍晚的原因了。这样学生也就明白了作者选材的精到,也慢慢懂得了如何选材能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二、运用文章的留白处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当前的教材中,有好多的美文,作者也在文章之中留出一片空间,给学生思考,这就是留白。这也是我们可以品位的精妙之处,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最佳时机,每遇到这样的地方,我都会让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语言文字表述出自己想说的话,已补充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在《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里,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的向她道歉”,在这个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说说便条上写了什么,学生就会根据上文内容饶有兴趣的想象内容,其中一位同学这样写到“奶奶:您家的玻璃是我砸破的,那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扔石头,玩的很开心,一不小心,砸到您的玻璃上,当时我们吓坏了,跑掉了,对不起!这七美元是我卖报纸攒下的钱,给您修窗户,对不起!”这个同学不仅想象力好,而且在表达上有了直接的语言,写出了诚恳的态度。再比如《雷雨》一课中,作者写出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景象,对景物的描写更是独到,那除了作者描写的还有其他景物吗?学生争先恐后的说了起来,有的说“雷雨要来了,墙面都急出了汗”,有的说“雷雨要来了,小草被大风吹弯了腰”,还有的说“雷雨要来了,小鱼到水面透透气”……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与运用。

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比较法是教学当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文字的比较,词的比较,句式的比较中加以训练,会使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差异,明确了优劣悬殊,是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字词的运用是读写的基础,也是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我在教学当中把它放在首要地位,运用换词法,加词法和减词法等让学生有效地进行比较练习。比如:“一直蜘蛛从网上‘垂’下来”和“一直蜘蛛从网上‘掉’下来”。比一比,就懂得了用词的准确性。再比如:“小兔子吃起萝卜来”,通过加词法写成“小兔子大口大口吃起萝卜来”,这样一比较,就使学生明白怎样才把句子写具体、形象。“减词法”一样,就是去掉一个修饰词,看看句子表达的意思。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引导学生去关注字词,那么就不仅仅会积累字词而且还会在运用中有所收获。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句式,如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排比句等句式进行比较练习,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仿写的形式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是学生读懂教材内容,就是要凭借优美的生动的文章,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挖掘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而且还通过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仿写,学习作者先进的犯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通过利用文本资源,结合文本特点,找读写结合点扎实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的训练。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教材中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特点,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真正做到读写结合。比如朱自清的《匆匆》,开头写到“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有位老师不仅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到自然万物的变化,理解时间流逝的匆匆,更值得欣赏的是它能让学生在读书是体会写法的奇妙,并进行仿写。通过对写法的介绍,有的同学很快就写出了“小草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白云散了,有再聚的时候”,“微风止了,有再吹的时候”……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使学生在读中写,在写中说的教学中,运用语言真是令人振奋。到这还不算完,他有让学生感悟选材的重要性,“时间万物种类很多,为什么单单写‘燕子’、‘杨柳’、‘桃花’这三种事物呢?”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描写。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要把语言文字运用起来,不要只停留于纯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