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课题学期总结多篇

栏目: 工作总结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3.28W

课题学期总结多篇

【第1篇】2022—2022年下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本学期,以人本教育和特长发展为着眼点,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干预”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充分以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为基本渠道,靠创新求实与素质教育接轨,用坚韧恒心与特长发展相约,经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落到实处。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是确保子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制度落实、测试落实、焦点落实。对学生心理情况测试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一)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和注重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发展。通过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例如,提高这些学生的参与课堂的机会和能力,多给机会进行课堂提问,适当适时的表扬,使这些学生的心理得到有效改善。个性和心理特征有明显进步。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本学期能过轮流当文委活动,有效地锻炼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使他们的自信心充分得到提高。此外还进行了文艺标兵的征选活动。在这些活动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三、注重子课题理论成果的形成。围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特点开展一系列研究。

(1)单粗暴型。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类型的家长比例较多,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家长的情绪不佳、脾气暴躁,在子女的教育上无耐心,说服教育少,动辄谩骂、责打。有时还将自己对现实的怨气与对孩子的愤怒一起发泄到孩子的身上,采用极简单的打骂方式,强制孩子服从或改正缺点。家长的粗暴无理会使孩子变得胆小、畏惧、粗暴、撒谎、逆反。有的长期被压制而缺乏自信心、自尊心、无创造力、思维狭隘;有的则在压制中反抗,逆反心理重,他们脾气粗暴,好攻击别人,越轨行为增多。

(2)放任型(忽视型)。工作环境差,找不到工作,给家庭经济带来了许多困难,他们有的情绪低落无心管教孩子;有的为生活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孩子。关心、限制少,让孩子自由发展,听其自然。在学习、品德、个性发展上无起码的要求。家长忽视,使学生心理产生了消极影响,孩子自由散漫,懒惰,学习生活习惯差,不守规矩,易交上坏伙伴,沾上社会不良习气,易走上歪道。

(3)苛求型(期待型)。家长们目睹了知识爆炸的硝烟,经历了外出打工的艰辛,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出实际,以致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过高要求,给孩子造成较大的思想压力,他们会因达不到要求而不安、厌学、焦虑、畏惧,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

(4)溺爱型。由于经受了许多磨难,家长们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再受苦,便尽全力庇护孩子,做孩子的保护伞,百依百顺,事事包办代替。一些隔代抚养的孩子更受到了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他们的爱超过了有益的界限.不良的“爱”不可避免地产生自私、任性、骄横、不通情理、难解人意、不善控制自己的不良习性,依赖思想严重,无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5)理智型。在困境中,家长能正确对待、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如既往地关心、教育孩子,与孩子谈心,并以自己的“困境”为契机教育孩子战胜困难、战胜挫折。这是良好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以正面影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将与时俱进,展望未来,扎实研究,努力开拓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新局面。

【第2篇】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了书香校园氛围的创设,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师生读书活动,以活动积极促使师生养成主动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伴随人终生的生活方式,从而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定基础。

一、继续加强了书香校园氛围的创设

1、本学期借助班级图书角积极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营造了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从图书漂流标志的设计征集到图书漂流活动的实施情况,我们采用了评比和重点检查的方法,促使图书漂流活动落到实处,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师生在轻松自然的阅读环境中对读书产生兴趣,促使学生养成主动、有效阅读的习惯。

2、本学期开展了班级文化评比活动,创设了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同时也提出班级文化要注重实效,做到实处,不要光注重形式美观,不注重实用,要确实让学生在班级文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二、组织好各种读书活动,激发师生读书热情,养成有效读书习惯

1、本学期我们重点开展了“首届师生读书节” 活动。通过为时一周的读书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系列活动,有“学生读书随笔展览”、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读书经验交流会、“淘宝”小书市、“迎中秋佳节、诵经典美文”的师生诵读比赛,以及图书漂流启动仪式、图书漂流标志设计征集等。该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师生的读书兴趣,促进了家长、教师、学生读书方法的进一步交流,赢得了家长及社会的好评,济源教育电视台为此还作了全面地报道。

2、以活动促使校本教材利用工作落到实处

本学期,严格按照课题组开发的校本教材《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抓好经典诵读,扎实开展了“古韵今诵”三字经诵读比赛和古诗文知识竞赛。其中三字经诵读比赛分四项进行,含“诵读之星” 、“抽查诵读”“三字经故事小品表演”“全班齐诵”,其中抽查的同学提前一天通知了班主任,参加诵读表演的学生在本班开展好表演前的彩排,保证了诵读比赛的成功进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了校本教材的有效实施。

三、以常规促师生有效读书

1、教师读书活动纳入常规:本学期积极开展了教师读书活动,教师把自己读书的体会、感悟与收获应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用随笔或读书笔记等形式发送博客中,学校把检查教师读书情况纳入常规,进行考核。还推出了侯亚萍和齐向南老师的优秀读书笔记参加中心校评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本学期我们把班级阅读特色纳入了常规检查:各班都形成了自己的阅读特色,如:亲子共读、师生同读、阅读小报、阅读摘抄本、读书笔记等,阅读特色做精做细,已经落到了实处,促使学生学会有效的阅读方法。

四、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全员读书热情

本学期,我们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活动课、“学生—家长—教师”读书经验交流会、邀请家长到校参观班级阅读特色展示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教师、家长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师生内在读书兴趣,促使师生快快乐乐地主动去阅读。

五、在磨课中,积极探索阅读课模式,指导学生掌握有效读书方法

本学期,我们依托中心校的“公开课”“观摩课”活动,全体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与,采用磨课等方式,深入探索阅读课教学模式。特别是课题组成员侯亚萍、刘明洁、张娟等几位教师,在一次次的磨课中,探索出一套高效的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即粗读方法——“找文眼抓中心”、精读方法——“边读边想边批感受”,所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读书方法,翻开学生的语文书,会看见学生在读书时,所批注的独特深刻的读书感悟。也正是通过3至4次,乃至5次的磨课,她们对阅读教学才有了如此深入的认识,才形成自身的阅读课教学模式,有了自己的阅读教学独特认识。

7、做好课题组的课题研究博客——“走进书香校园”。本学期指定了课题网络负责人—刘明洁,做好了课题活动资料的上传工作和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反思、困惑、经验交流工作。

六、成绩与不足

(一) 已形成的重要研究观点:

1、探索有效的阅读研讨课模式,对孩子掌握自主、有效读书方法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通过一次次磨课,对有效阅读研讨课模式进行深入探索,,探索出一套高效的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一套高效读书的方法,即初读方法——“读文找文眼”、精读方法——“边读边想边批感受”。翻开学生的语文书,会看见学生在读书时,所批注的独特深刻的读书感悟。

2、书香氛围的营造能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变成阅读需求。本学期,通过开展班级图书漂流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今学生已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需求,正像毛泽东所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在读书时间上,学生学会了挤时间,在课余,只要一有闲暇时间,学生就会捧起心爱的书如饥似渴的读起来,读完后,能自发的与其他同学交换图书阅读,让图书在漂流过程中,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

(二) 研讨课:

课题组成员张娟老师的阅读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获市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张娟老师、刘明洁老师、侯亚萍老师参加了市送课下乡活动。

(三)、获奖论文:

课题组成员张娟老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和刘明洁老师的教学反思《成功的教学源自理念的转变》,在济源市教体局举行的“课改六年回顾”征文中入选,被选入《课改六年回顾优秀案例与反思》一书中。此外,课题组教师在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二十余篇,辅导学生获奖、发表文章二十余篇。

不足之处:

1、虽然部分班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自主、有效读书方法,但还有部分班级由于教师探索阅读指导课力度不够,学生还未全面掌握自主、有效的读书方法。

2、读书漂流活动低年级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由于低年级学生小,自主能力差,需要教师全面指导,可是由于教师指导管理不到位,图书漂流活动没有落到实处,有待进一步努力。

3、班级文化缺乏实用性。班级文化过多注重形式,实用性差,学生对其内容往往只是在布置时看一会,过后往往熟视无睹,今后在评比过程中要注重对班级文化实用性进行检查。

3、研究教师发展不均衡。“小学语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的方法以及学生阅读方法指导课”的模式研究虽部分教师已形成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还有部分教师刚刚起步,发展不均衡。下一步我们要组织实验教师多进行观课议课,从而促使实验教师全面发展,都出精品课。

【第3篇】课题研究工作学期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坚持以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题,在“科研为先导”的旗帜下,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紧紧围绕新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教科研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转变观念,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指导思想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研究课标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探索实施与新课程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贯彻执行崇尚创新的工作精神及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的要求,加强教学研究如教学管理。在“教书匠”、“经验型”向 “学者型”、“科研型”转化过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第一步。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学习的改革工作。本学期,我校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具体课题,如课堂教学策略、学科专题研究等。邀请市教研室、教科室的专家来校作教科研知识讲座,并邀请了首席教师徐瑞芳校长来我校就教师专业化发展做了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善创新的教科研教师队伍。

1、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课整合。

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研究课、优质课、示范课、汇报课等。各课题组成员能将自己承担的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教研组长及为教科室组长。在期初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时,明确了本教研组研究课题,根据本组成员所承担的研究课题情况,围绕学校的课题,落实研究方向。在公开课研讨、备课组活动等教研活动中,课题研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主要分析研究措施的落实,实施的效果、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本学期,我校遵循“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在学期初定出自己的教研专题,数学组的“问题解决意识”、低年级语文组的“写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高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英语组的“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自然学科的“实验课中实验观察的指导”,还有其它学科也分别根据实际教学制定出了教研专题。各教研组每周一次教研,教研活动内容要围绕自己的专题进行活动,学期末撰写专题论文,根据论文的质量,学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对教师进行奖励。

2、全体教师撰写反思、随笔,形成浓厚的氛围。

全体教师撰写教学后记和反思,学校每月由教研组长进行月查,期中和期末由教导处进行检查。通过写教学反思和后记,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在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兴校之本。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要求教师每学期写好自己的专题论文,要求中青年教师人人写心得体会。全校共收到了70多篇教师的校内的教学论文及十多篇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的论文。其中汤群教师的教育叙事《和孩子聊会闲话》在《胶州教育》杂志第五期刊出。提高教师素质的又一个重要途径是课题研究。没有课题,就无所谓教育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我们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因为教育活动虽有规律,但这些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运用会有很大不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经验的借鉴也得通过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加以改造消化,使之成为自己的经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骨干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这样可以聚合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培养一批人,推出一批人。

4、培养教育科研意识。对教师而言,科研意识就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自觉性,是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基于上述观点,我镇各校注意在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方面下功夫。(1)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教科研意识。以前,学校大部分教师对教科研漠不关心,认为教科研是专家的专利,自己把书教好就行了。针对这种认识,我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强调教科研的意义,揭开教科研神秘的面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搞好教科研,搞好教科研是指导教师走进新课程,以及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并把教科研工作纳入教师量化管理,逼着教师改变过去的看法,增强教科研意识。(2)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我们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提高学历,训练教学基本功。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自觉地去追求探索和研究。为此,我们多次请有关人员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培训。提高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5、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了青年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学期,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只要一有机会,学校就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参观、听各种讲座,进一不提高了他们的教研水平。同时组织青年教师上研究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了教师苏州的全面提高。刚毕业一年的于萍的创造教育课荣获胶州市优质课一等奖;付丽丽参加快乐英语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

6、强化课题全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本年度,我校对市级课题《家庭教育实效性研究》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认真制定了课题实施计划,填写了课题阶段鉴定申请表。要求每位教师撰写子课题论文,并根据论文的质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期末对部分教师进行奖励。另外,完成了《家庭教育中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方案设计报告。

回顾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尤其是在今年的教科研评估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得到了教体局教科室领导的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消息交流的场所,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第4篇】小学下学期综合实践课题研究与教学教研工作总结推荐

一个学期紧张繁忙的课题研究、教学教研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四个多月120多个日日夜夜,可谓一路探索、一路艰辛、一路欣喜、一路收获。本学期,我继续主持实施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学科的综合与渗透研究”课题子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大领域有机整合目标设计有效性的实验研究”,采取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理论研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总体规划与个别指导、集中研修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组织本校课题组成员集中研讨8次,为本校课题组成员举办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专题讲座两场;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了泉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晋江市进修学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议(两次)、东石中心小学的课题研讨活动,在本校主办的课题研讨活动中为全体与会者展示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公开课;加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新课程2022年秋季远程研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团队,负责对山东省济南、济宁两地200名学员的研修,实践持续4个月。下面,将本学期课题研究和教学教研工作做一总结: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三年级二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两课时。该年级同学均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该班同学特点: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纪律不好、不爱动脑筋、兴趣转移快、做事虎头蛇尾。鉴于该班同学实际状况,第一个学期的入门指导、启蒙教育非常重要,决定着今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该班是否能够长期有效的实施。

二、本学期目标:

走入社会,认识社会环境,探究社会问题,引导同学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主动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观察能力;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发展人际交往,融入集体,具有合作品质;启发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亲身实践,尝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运用调查访问、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和处置信息,运用写作、绘画、表格等多种方式,表达想法、创意和探究结果。

三、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验的实施过程:

(一)目标分解、任务明确

我把自身制定的学期总目标分层次渗透于活动主题的每个环节中,体现目标的结构性与个别化、具体化、情景化,追求目标设计的有效性,以活动主题为载体来达成目标。

本学期初,我通过创设情景,和同学一起讨论,生成了活动主题“走进动画片”,然后指导同学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确定了三个活动专题:一、好看的动画片;二、动画片知多少;三、制作我的动画片。

“走进动画片”活动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同学留意身边的事物,能通过观察自主提出问题;针对自身的问题,设计简单可行的解决方案;运用观察、调查访问、上网等等方法收集与自身的问题相关的资料,并能对资料进行整理;能客观、具体地描述活动过程、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想法,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效果,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乐意与同伴合作。

(二)过程清晰、环节紧扣

本学期已完成一、二两个活动专题的教学计划。第一个活动专题《好看的动画片》,用了8周的时间,基本流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归纳问题,确定三个活动专题——实施第一个活动专题——指导同学设计简单的活动方案——交流、评价,改进活动方案——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实践并写出实践的过程——各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参与全班交流展示——评出5个奖项——结合档案袋和阶段效果评出最佳组员,写出活动心得(偏重同学的表示、评价、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二活动专题《动画片知多少》,用了8周的时间,基本流程:同学针对动画片提出问题——设计问题单——学习、运用合适的发解决问题——汇报交流、梳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困惑——继续解决问题单的问题——汇报交流——动手制作手抄报——手抄报效果展示(偏重同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创设情景指导同学学习运用收集信息的方法,提高同学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关注细节、有效指导

本学期,我紧紧围绕目标,密切关注同学学习活动过程的每个细节,在同学真正需要指导时和时给予到位的指导。

活动专题一的评出5个奖项的活动环节中,我发现8位同学评审员的评价规范不一致,原因是没掌握每个奖项的评价要点(例如“最佳创意奖”的评价要点是同学扮演时所体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意,这些创意可以从语言和道具等方面来考虑)。我没有急于对同学评审员进行纠正,而是引导全班同学深入分析每个奖项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学很快发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原因是他们起先没有真正理解每个奖项的实质,忽视了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导致评价的不公正;在各小组选最佳组员时,我发现同学不懂得观察和比较,就连对两份作业质量进行比较也不会,甚至有一两个小组还知道要做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和时在班上进行集中指导,再次指导同学对比自身设计的评价表,根据评价的各个要素,搞清楚究竟从哪几个方面来评,怎么评,比方我建议每个组员轮流看相互的作业,一起观察和比较,然后一起讨论和商定该份作业应该得几颗星。

各小组推荐出最佳组员的环节共进行了两节课,相对充沛的小组评比有助于同学通过组员之间作品的观察、对比,了解和学习他人的优点,促进自身的反思和改进自身的缺乏,认识自身的缺乏,进而改进自身的作业。两节课结束后,我发现有10几个同学重新修改完善了自身的作业,说明交流合作的目标达到了。

在讨论同学提出的“动画与漫画有关系吗?”时,同学说上网查不到这方面的资料,我发现根本原因是同学不会分析问题。于是,我引导同学对首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先上网查“什么是动画?”“什么是漫画?”,然后对二者进行比较,找出相互间的关系,得出最后的结论,使同学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同学从刚开始的淡漠到喜欢到最后的欲罢不能,经历了过程,丰富了体验,掌握了方法,获得了发展,同学的各种能力出现螺旋式的上升,再次验证了我的理念---因为老师的用心,同学是幸福的;看到自家小朋友的生长,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予充沛的认可。

(四)规范管理、科学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

理与评价是制约这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瓶颈,特别是过程中的管理与评价又是瓶颈中的瓶颈。我把评价贯穿于每个环节中,依照班级公约,每节课都评出5名纪律星,教学秩序越来越好,使得同学也越来越注意认真倾听了;我还结合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示评出5个奖项,结合档案袋和阶段效果评出最佳组员,10个星星可以晋级为一个月亮,10个月亮可以晋级为一个太阳;通过多次的激励和矫正,同学在自信、热情、人际、考虑问题的方式、反思的意识、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等方面得到多次的锻炼,于是,良好的意识、习惯、能力便形成了(引用课程团队高启山老师的话);学期终结时我采用期终评价表来进行评价,通过设计一些问题让同学、同学、家长、老师回答,引导同学对整个学期进行反思和总结,也为本学期目标达成度进行检测提供重要依据,还可以赢得更多家长对这门课程的了解和支持;最后,评选出20名优秀组员进行奖励。这些管理和评价的落实,有效的激发了同学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有力地促进这门课程的持续发展。

三、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与评估

80%的同学能初步懂得运用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能合理运用采访调查、上网收集信息的方法,能初步设计简单的活动方案,能和同学分享效果,能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缺乏和优点,并进行评价,能通过评价逐步约束自身的行为。

四、取得的效果

(一)同学方面

1.有形效果 本学期共完成两个活动专题;每位同学完成实践作业13份;全班共完成调查方案40份、手抄报35份、问题单80张、活动感受100篇、过程性评价70份、学期评价40份。

2.无形效果 70%的同学每周都能完成作业;90%的同学喜欢这门课程;同学越来越喜欢考虑问题,胆量变大了,逐步能倾听他人的发言,课堂变得有序了。

(二)教师方面

对教师有效指导战略的体会:

1.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同学,这是活动胜利的基础,同时让老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

2.根据年龄灵活制定学期目标和活动主题目标

3.根据同学的年龄和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对活动方法进行分层设计,体现能力的递进上升

4.坚持活动过程的连续,注重时间上的连续,追踪同学的活动进程

5.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争取家长的更多的支持。本学期初聘请一些热心的家长当课外辅导员,请家长走进课堂听课,在班上展示同学的效果,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这门课程,把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相关的内容打印贴在班级的墙上;从期末的评价表中,95%的家长支持学校开展活动,5%的家长还不了解这门课程,有疑问“开展活动对学习有协助吗?”家长们写道:“小朋友的胆量变大了;较以前喜欢考虑问题;动手能力提高了;对写作水平有协助;会观察事物了;这种课要坚持上…..”同时更为感动的是张美棋同学的家长提出了珍贵的意见:“老师应多提供方法指导,比方印发资料,告诉家长应该提供哪些支持和协助….”

张薪同学的妈妈自告奋勇帮班级打印期终评价表,帮班级拍课堂实录…..有这样坚强的后盾,我们还有理由说家长不支持吗?还有理由不踏踏实实去实施吗?我们还会说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吗?其实一切都是“你做了,才知道”,一切回到本真的状态,一切以小朋友的发展为宗旨,让我们的小朋友吸收着阳光,快乐地呼吸和生长。

五、存在的问题:

1.汇报的形式比较单调,同学的对于阶段汇报的思路还不能考虑周全,如何让汇报形式多样,又不增加同学很多负担,不占用同学的很多课余时间?

2.同学在活动中获取的信息不够不科学、不够严谨

3.同学分析问题能力、筛选整理问题的能力不好。

4局部同学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注意力不够集中。

六、下学期的工作思路

1.活动中注意培养同学的倾听习惯。

2.加强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3.活动方法的设计目标提高。

【第5篇】—2022年下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2022年下学期课题研究总结

本学期,以人本教育和特长发展为着眼点,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针对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干预”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充分以活动育人和环境育人为基本渠道,靠创新求实与素质教育接轨,用坚韧恒心与特长发展相约,经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落到实处。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是确保子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制度落实、测试落实、焦点落实。对学生心理情况测试分析,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一)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和注重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发展。通过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例如,提高这些学生的参与课堂的机会和能力,多给机会进行课堂提问,适当适时的表扬,使这些学生的心理得到有效改善。个性和心理特征有明显进步。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本学期能过轮流当文委活动,有效地锻炼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使他们的自信心充分得到提高。此外还进行了文艺标兵的征选活动。在这些活动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

三、注重子课题理论成果的形成。围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特点开展一系列研究。

(1)单粗暴型。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类型的家长比例较多,由于外在因素的影响,家长的情绪不佳、脾气暴躁,在子女的教育上无耐心,说服教育少,动辄谩骂、责打。有时还将自己对现实的怨气与对孩子的愤怒一起发泄到孩子的身上,采用极简单的打骂方式,强制孩子服从或改正缺点。家长的粗暴无理会使孩子变得胆小、畏惧、粗暴、撒谎、逆反。有的长期被压制而缺乏自信心、自尊心、无创造力、思维狭隘;有的则在压制中反抗,逆反心理重,他们脾气粗暴,好攻击别人,越轨行为增多。

(2)放任型(忽视型)。工作环境差,找不到工作,给家庭经济带来了许多困难,他们有的情绪低落无心管教孩子;有的为生活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孩子。关心、限制少,让孩子自由发展,听其自然。在学习、品德、个性发展上无起码的要求。家长忽视,使学生心理产生了消极影响,孩子自由散漫,懒惰,学习生活习惯差,不守规矩,易交上坏伙伴,沾上社会不良习气,易走上歪道。

(3)苛求型(期待型)。家长们目睹了知识爆炸的硝烟,经历了外出打工的艰辛,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出实际,以致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过高要求,给孩子造成较大的思想压力,他们会因达不到要求而不安、厌学、焦虑、畏惧,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

(4)溺爱型。由于经受了许多磨难,家长们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再受苦,便尽全力庇护孩子,做孩子的保护伞,百依百顺,事事包办代替。一些隔代抚养的孩子更受到了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他们的爱超过了有益的界限.不良的“爱”不可避免地产生自私、任性、骄横、不通情理、难解人意、不善控制自己的不良习性,依赖思想严重,无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5)理智型。在困境中,家长能正确对待、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如既往地关心、教育孩子,与孩子谈心,并以自己的“困境”为契机教育孩子战胜困难、战胜挫折。这是良好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以正面影响。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将与时俱进,展望未来,扎实研究,努力开拓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新局面。

【第6篇】第二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一学期很快结束,这学期我在课题组负责人的指导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帮助下,根据本班实际,对《中高年级语文“目标引路,自主学习,单课验收”教学方式的应用研究》这项课题进行了初步探究,受益良多,在此总结如下:

一、研究目标:

1、继续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促进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系统掌握以“预习——上课——练习——复习——检测”为主线的语文学科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继续增强学生学习的目标意识和自主意识,让学生想学语文,会学语文。

二、具体开展的工作及成效

1、认真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精心设计每课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认真做好验收工作。

3、加强与实验教师的交流与协作。

三、取得的成效:

1、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师由教学的统治者变成了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由课堂的主宰变成了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2.大多学生学习的目标意识和课前自主预习、课堂自主构建、课堂自主复习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兴趣浓厚,初步掌握了以“预习——上课——练习——复习——检测”为主线的语文学科自主学习的方法。

3、经过一学期的积累,初步形成了一套较高质量的单课验收作业集。

4、在本学期明光市统一的期末检测中,我班学习成绩明显提升,语文学科平均成绩位居明光市第四名,比刚接班时平均分提高5分。

四、存在的不足

本学期,在课题研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由于自身的理论水平有限,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的理论、业务学习主动性欠佳,导致教育观念有些滞后; 验收作业设计时对教学目标的分解、落实不够到位,作业批改、验收不够及时等问题,致使课题研究工作不能深入开展;教学札记不能及时记录下来等。

总之, 在今后的试验中我会以更加更加积极主动,扎扎实实的搞好课题实验工作。

【第7篇】学年第二学期课题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思想,围绕“积极创设育人环境,让学生快乐成长”的教育主题,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题实验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扎实推进新课改,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注重学习,加强培训。

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学习品位,做“科研”的先行者,我们努力做到了:1自我研读。每位教师在一学期中均自学了多本课改方面的理论书籍。2经常开展三五一群的学术沙龙,利用教科研组或每周课改固定学习时间围绕专题进行交流与研讨。3带着问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不断解决新问题。交流中许多问题得以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们继续深入研究,或是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或是利用理论知识个别突破。4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教师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我们制定了课程网浏览制度,要求实验教师每周至少浏览一次网站,看两篇相关文章,每学期至少撰写稿件;5认真落实“青蓝工程”, 抓好青蓝工作室的建设,发挥青蓝工作室的作用。6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学校主管领导参加,时间每周不少于两节课。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了,研究能力增强了。我校的课改进程也进一步加快。

二、扎实管理,深化研究。

为了进一步完善课改实验的研究,我校组织开展各项课题研究活动。如:

开展低年级动态识字教学探讨、中年级的“影片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新天地”的教学专研等,我们还重点抓好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1、定期进行课题研究交流例会,注重课题研究的计划性、实效性。课题研究例会分两个层次:即课题负责人例会和各课题组成员例会。

2、课题组与教研组相结合积极开展实验工作,定期举行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加强课题操作过程的指导(每月一次具体活动);组织教师按计划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

3、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注意落实研究计划,搜集、整理课题实验有关原始资料;加强课题实验工作的阶段总结。

4、人人参与研究,以课改促科研。期初根据学校课题拟订子课题,积极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研究,以网络资源为平台,以课题实验为途径,以课堂为实验基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逐步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三、开展活动,注重交流。

本学期我们在延续上一学期研究的重点问题的基础上增强教科研组活动的实效性。注重了课题研究与教科研活动相结合,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科研活动与培养年轻教师相结合,努力做到了教科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科研组建设上一个台阶。

四、善于总结,不断提高。

全体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克服困难,认真撰写出成功的教学论文。在积累与实践中,教师的课改意识增强了,课改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第8篇】春学期课题总结

XX年春学期课题总结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居云慧

本课题自XX年秋学期开题以来,严格按照研究规划有序进行行动研究,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一线教师对函数思想含义及本质的理解,提升教师研读与开发教材的能力,让函数思想的渗透植根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同时使学生经历一些函数的雏形,丰富他们对函数的感受,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品质,有助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为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下阶段研究工作,现对本学期研究情况作简要回顾。

一、厚实底蕴——扎实开展理论学习

为了切实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以提高研究的效率,我们依旧采用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习理论文献包括: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数学课程标准XX年修订稿》、教育教学期刊杂志,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网上的相关文献。每位成员认真、详细地做好读书笔记,定期交流。另外课题组成员还主动参与市教育局组织的周末名师大讲坛活动,与身边的专家零距离接触,直接吸收前言理念。本学期本人对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作了《方程和函数思想》的专题讲座。在总课题组织和带领下本学期本人还参加由《江苏教育》编辑部、海安县教育局主办、海安实验小学承办的苏派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暨关注“数学基本思想”专题研讨活动。聆听了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中的六位特级教师精彩的课堂演绎,分别是许卫兵老师执教《常见的数量关系》、徐斌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庄惠芬老师执教的《加减乘除的整理》、吴汝萍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魏洁老师执教的《认识小数》、陆丽萍老师执教的《小数大小的比较》及海安实小的储冬生老师执教《找规律——搭配的学问》,共7节课,并参与了“数学基本思想”的专题研讨。为了能使课题组成员共享精彩的课堂和先进的理论,本人及时当好二传手,整理出自己的听课笔记把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特别是渗透数学思想的片段印发给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和欣赏。

二、立足课堂——有效组织专题研究

本学期的研究继续着眼于课堂教学,以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以第一学段的“空间与图形”为主要内容,按照主课题组这学期探讨的研究模式(说课、上课、评课、填表、反思)继续进行行动研究。每次的活动做到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讨论。本学期按照计划课题组共开设了7节研究课。

年级

单元

具 体 内 容

页码

研究

时间

执教教师

地点

图形变变变

自编教材

4月24日

王子华

河滨小学

5

确定方向

50-51

5月15日

仇钰

华罗庚实验学校

6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58-60

5月31日

居云慧

河滨小学

课前我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预设学生的课堂生成,课中,我们组织一个又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有机渗透数学思想。如居云慧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课中,教师为学生准备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给学生充分动手测量的基础上,用表格收集学生测量的不同数据,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很容易就能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在特征的发现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了归纳的数学思想。又如王子华老师执教的《图形变变变》中,让学生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大长方形,学生在经历了拼摆的过程后,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发生变化,但是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不变的。从而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三、不断反思——及时调整研究思路

本学期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完成了研究计划,我们的组员除了把课题研究渗透到常态教学中去,还及时地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反思,居云慧老师撰写的论文《数学练习绽放思维的火花》获省三等奖,《巧设认知冲突,诱发自主探索》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比较教学》发表于《课程与教学》,《数学学习因渗透数学思想而厚重》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王子华老师有一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

当然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有个别组员对教材中哪些地方可以渗透函数思想还不是很明确,另外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渗透函数思想渗透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渗透还我们有待研究的问题。

XX.0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的研究》

XX年春学期课题总结

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 居云慧

本课题自XX年秋学期开题以来,严格按照研究规划有序进行行动研究,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一线教师对函数思想含义及本质的理解,提升教师研读与开发教材的能力,让函数思想的渗透植根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同时使学生经历一些函数的雏形,丰富他们对函数的感受,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品质,有助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为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下阶段研究工作,现对本学期研究情况作简要回顾。

一、厚实底蕴——扎实开展理论学习

为了切实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以提高研究的效率,我们依旧采用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习理论文献包括: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数学课程标准XX年修订稿》、教育教学期刊杂志,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网上的相关文献。每位成员认真、详细地做好读书笔记,定期交流。另外课题组成员还主动参与市教育局组织的周末名师大讲坛活动,与身边的专家零距离接触,直接吸收前言理念。本学期本人对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作了《方程和函数思想》的专题讲座。在总课题组织和带领下本学期本人还参加由《江苏教育》编辑部、海安县教育局主办、海安实验小学承办的苏派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暨关注“数学基本思想”专题研讨活动。聆听了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中的六位特级教师精彩的课堂演绎,分别是许卫兵老师执教《常见的数量关系》、徐斌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庄惠芬老师执教的《加减乘除的整理》、吴汝萍老师执教的《倍的认识》、魏洁老师执教的《认识小数》、陆丽萍老师执教的《小数大小的比较》及海安实小的储冬生老师执教《找规律——搭配的学问》,共7节课,并参与了“数学基本思想”的专题研讨。为了能使课题组成员共享精彩的课堂和先进的理论,本人及时当好二传手,整理出自己的听课笔记把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特别是渗透数学思想的片段印发给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和欣赏。

二、立足课堂——有效组织专题研究

本学期的研究继续着眼于课堂教学,以专题研究为主要形式,以第一学段的“空间与图形”为主要内容,按照主课题组这学期探讨的研究模式(说课、上课、评课、填表、反思)继续进行行动研究。每次的活动做到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讨论。本学期按照计划课题组共开设了7节研究课。

年级

单元

具 体 内 容

页码

研究

时间

执教教师

地点

图形变变变

自编教材

4月24日

王子华

河滨小学

5

确定方向

50-51

5月15日

仇钰

华罗庚实验学校

6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58-60

5月31日

居云慧

河滨小学

课前我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预设学生的课堂生成,课中,我们组织一个又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有机渗透数学思想。如居云慧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课中,教师为学生准备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给学生充分动手测量的基础上,用表格收集学生测量的不同数据,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很容易就能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在特征的发现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了归纳的数学思想。又如王子华老师执教的《图形变变变》中,让学生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大长方形,学生在经历了拼摆的过程后,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发生变化,但是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不变的。从而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三、不断反思——及时调整研究思路

本学期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完成了研究计划,我们的组员除了把课题研究渗透到常态教学中去,还及时地把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反思,居云慧老师撰写的论文《数学练习绽放思维的火花》获省三等奖,《巧设认知冲突,诱发自主探索》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比较教学》发表于《课程与教学》,《数学学习因渗透数学思想而厚重》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王子华老师有一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

当然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有个别组员对教材中哪些地方可以渗透函数思想还不是很明确,另外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渗透函数思想渗透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渗透还我们有待研究的问题。

XX.07

【第9篇】学年第二学期课题组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期,我们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思想,围绕“积极创设育人环境,让学生快乐成长”的教育主题,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题实验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扎实推进新课改,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注重学习,加强培训。

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学习品位,做“科研”的先行者,我们努力做到了:1自我研读。每位教师在一学期中均自学了多本课改方面的理论书籍。2经常开展三五一群的学术沙龙,利用教科研组或每周课改固定学习时间围绕专题进行交流与研讨。3带着问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不断解决新问题。交流中许多问题得以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们继续深入研究,或是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或是利用理论知识个别突破。4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教师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我们制定了课程网浏览制度,要求实验教师每周至少浏览一次网站,看两篇相关文章,每学期至少撰写稿件;5认真落实“青蓝工程”, 抓好青蓝工作室的建设,发挥青蓝工作室的作用。6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学校主管领导参加,时间每周不少于两节课。

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了,研究能力增强了。我校的课改进程也进一步加快。

二、扎实管理,深化研究。

为了进一步完善课改实验的研究,我校组织开展各项课题研究活动。如:

开展低年级动态识字教学探讨、中年级的“影片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新天地”的教学专研等,我们还重点抓好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1、定期进行课题研究交流例会,注重课题研究的计划性、实效性。课题研究例会分两个层次:即课题负责人例会和各课题组成员例会。

2、课题组与教研组相结合积极开展实验工作,定期举行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加强课题操作过程的指导(每月一次具体活动);组织教师按计划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

3、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注意落实研究计划,搜集、整理课题实验有关原始资料;加强课题实验工作的阶段总结。

4、人人参与研究,以课改促科研。期初根据学校课题拟订子课题,积极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研究,以网络资源为平台,以课题实验为途径,以课堂为实验基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逐步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三、开展活动,注重交流。

本学期我们在延续上一学期研究的重点问题的基础上增强教科研组活动的实效性。注重了课题研究与教科研活动相结合,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科研活动与培养年轻教师相结合,努力做到了教科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科研组建设上一个台阶。

四、善于总结,不断提高。

全体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克服困难,认真撰写出成功的教学论文。在积累与实践中,教师的课改意识增强了,课改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第10篇】学年第一学期攀登英语课题实验总结

XX—XX学年第一学期

攀登英语课题实验总结

XX.2 一、本学期实验情况分析

1、课题组的组成。本学期,我校的攀登英语课题组,依然是由本校校长任课题组长,吸收优秀的、年轻有为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都是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乐于并积极参与攀登英语实验的年轻教师。

2 、主课教师。二年级的主课教师仍然为往届攀登英语课题实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英语素质,有着丰富的攀登英语教学经验,在以往的实验工作中,能够成功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都是优秀的攀登英语实验教师。一年级的主课教师是由学校精挑细选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的特点是,年轻有为,工作能力强,素质高,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教师都是乐于并积极参与攀登英语实验的教师。

3、实验学生。本学期,我校除继续在二年级开展攀登英语实验同时,在一年级也开展攀登英语实验活动。二年级的实验学生,英语素质得到一定的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比较浓厚。一年级的学生中由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曾接触过英语,而且通过调查得知,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平均学历水平较之去年要高,这对我们开展家校协同工作提供了条件。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常规的攀登英语实验工作之外,创新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结合我校各项活动的开展,使攀登英语融入我校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攀登英语的优势和特点,在实际的学校工作中检验攀登英语的价值所在。

1、召开了新学期攀登英语动员大会和一年级攀登英语开题动员大会,认真研究制定本学期实验的工作的各项计划,方案和制度。

2、开展了“以老带新,创新发展”活动,通过开展一年级攀登英语主课教师培训、联合学习、攀登说课等活动,使一年级的主课教师尽快进入认识攀登英语,直至熟悉攀登英语,从而能够驾驭攀登英语。

3、继续开展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研究活动,并将课堂问题课题化,开展主题研究活动,促进实验教师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4、抓好常规工作的落实。认真落实了各项计划和方案的实施,认真做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如定期组织观摩课活动,每周例会活动,家庭随访活动、教师的学习培训活动等。

5、探索家校协同工作的新方式。继续开展家庭随访活动,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研究工作,结合我校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开展家校协同工作。

6、定期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创新活动模式,使其更能适应我校的区域状况。

7、、做好与项目组的联系工作,及时上传本校实验的经验、做法、随笔等,及时反映课题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寻求解决途径。随时登陆攀登英语网站,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及实验经验,了解课题实验的新发展动向。

8、做好实验经验的总结,材料的积累和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本学期实验工作的创新点及收获

(一)、我校深入并创新性地开展了攀登英语课题实验,在实验中我们不断创新,探索出了多维互动的实验模式:

1、创新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面对以前先进行教学研究,后组织教学实践的研究方式所存在的弊端,课题组经研究提出了开展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教学研究活动(即:基于问题解决的教研活动),并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探索家校协同工作新方式方法,提高家校协同工作的实效性。在有效开展常规工作的同时,结合学校“亲子共成长”和“家校携手,创建学习型家庭”以及各项节日亲子活动的开展等活动,将攀登英语的家校协同工作融入到学校活动的大教学背景下,提高攀登英语实验的影响力和家校协同工作的实效性。与此同时,由主课教师设立家庭随访记录本,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随访和开展家校协同工作。

3、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促进攀登英语与常规英语的有效衔接。针对我校攀登英语实验开展的具体情况,攀登英语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以后将会开始学习常规英语,为了延续攀登英语课题实验的成果,在常规英语学习期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攀登英语的特色优势,将攀登理念融入到常规英语教学工作中去,创设我校攀登大环境,我校课题组决定开展《攀登英语与常规英语有效整合》的专题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常规英语借鉴了攀登英语的评价、小组活动、环境创设、家校协同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了我校英语教学特色的创设和英语教学大环境的形成

4、定期组织课堂观摩与评价,认真做好每月的自查自纠工作。为确保学校课题实验工作的“保鲜”,我校每月要开展工作的自查自纠,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疏忽,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时纠正不足,弥补缺漏,以确保实验工作不在稳定期停止不前。

通过以上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开展,我校攀登英语课题实验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攀登英语已经真正成为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的一种需求,在这一阶段的实验中,家长、学生对我们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我校获得“潍坊市攀登英语优秀实验学校”荣誉称号和昌乐电视台、昌乐通讯等媒体对我校的攀登英语实验进行报道之后,我校的攀登英语实验得到了领导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家长们纷纷要求自己的孩子加入到实验中去。面对这一问题,学校领导果断提出不断加大攀登英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为课题实验提供一切有利条件,配备最优秀的师资和最好的硬件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开设实验班,以满足社会和家长的需求。同时要求实验教师在做好课题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攀登英语课题实验的质量和创新性地进行实验活动上,全面致力于学生的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我校的英语教学特色。

(二)、课题开展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对这方面工作的进一步设想。

通过实验活动的开展,学生、教师、学校、家长都从不同层面受益匪浅,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成果。

1、提高了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了儿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本校学生从此不再望“英语”而生畏,而乐于学习并大胆运用。我想这是最主要的。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英语听说能力,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人际交往技能的形成等。

3、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攀登英语全新的教育理念,为许多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平台,通过实验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行教育创新的能力,教育反思能力,教育科研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经常性的有优秀的教学随笔和反思或者论文在攀登英语网站,《攀登人》等刊物上刊登或发表。攀登英语主课教师和英语教师借鉴攀登英语教学的先进理念应用到所教学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本人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大大提高,所教科目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可以说,攀登英语课题实验的开展释放了教师的个性,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4、建立了学校英语教学特色和优势,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和整体能力的提高。攀登英语课题实验的开展弥补了学校原有英语教学格局的不足,促使学校英语教学的完整性,而且攀登英语课题实验的先进理念和具有现代气息的教学方法为原有的英语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学校专题研究活动《攀登英语与常规英语的有效整合》的开展,真正将攀登英语的教学优势拓展开来,形成了我校的英语教学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我校获得“潍坊市攀登英语优秀实验学校”荣誉称号和昌乐电视台、昌乐通讯等媒体对我校的攀登英语实验进行报道,为我校英语教学特色和优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另外,攀登英语课题实验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我校科研管理能力和校本教研能力,深化了学校的课程改革,提高了学校课堂教学效益。特别是攀登英语实验中家校协同工作的开展,拉近了学校与家庭,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帮助家长了解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行为,增进了亲子沟通,促进了我校家校共育机制的形成。

下一步课题实验工作的重点在于,(1)、稳定并创新我校的英语特色和优势,提高攀登英语课题实验的质量,以满足家长和社会的需求,扩大攀登英语课题实验在校内外的影响。(2)、不断进行学习和研究工作,及时注意并研究课题实验发展动态,以做到课题实验工作的“保鲜”。(3)、在认真开展各项常规活动的同时,继续开展创新研究活动和专题研究活动。(4)、加大对实验工作的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尽最大可能促进攀登英语课题实验向纵深发展。(5)、继续开展实验工作的自查自纠工作,创新考核方式方法,考核以是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发展儿童能力为主题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评价及奖励机制,以激励实验活动开展的积极性,为实验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

【第11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学期总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学期总结

课题研究的春风沐浴着正在飞跃的校园,课题研究的雨露滋润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田。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科研兴教”的敦促下,我们课题组老师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这片沃土中齐心协力,奋战在教学第一线。辛勤地耕耘,也编织着我们的美好理想。回首在课题组这学期的工作,一曲曲奔跑般的旋律不禁从心底溢出……

一、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优势,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我们的课题组,一个拥有19人的大集体,其中有功力深厚的教导主任,有久经沙场的老战士,有年轻有为的生力军。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这个团体,较好地发挥着我们的人文环境优势,较好地发挥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一学期以来,我们课题组集思广益,共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实实在在地开展有助师生发展、成长的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研讨活动,承办省教学研讨活动,并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广东省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观摩研讨会于 2008年11月24日 在我校隆重召开,来自东莞、广州、中山等地的全省各地代表参加了会议,省教厅的 杨建国 先生和佛山教研室的 姚淑华 老师、南海区教研室 党朝亮 先生和各市、区的语文教研员亲临现场作指导。来自全省七个地区的七位老分别作课,我校的 杜小敏 老师为 全省 老师代表展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例――“乐读清平乐”, 杜 老师声情并茂地引领504班的学生遨游在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古词课堂中,该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累丰富,底气丰厚,受到上级领导 和全体 老师代表的高度赞扬。 11月25日 ,我校图文并茂的展板,最具特色的学生作品和精彩纷层的经典诵读汇报表演,让来宾们大饱眼福。交流研讨期间,各地代表纷纷踊跃发言,研讨气氛浓郁。代表们表示收获甚丰,从我校“师生齐学经典”中,他们找寻到了一条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道路。我校“学经典,用经典”的浓郁学习氛围深深地感染着全省的教师代表们。会后,省教厅的 杨建国 先生表示本次活动办地相当成功,意义深远,为推动全省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感谢上级为我校创造了这么多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在自己家就能参与上级的培训。通过这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锤炼了教师的新课程教育技能,同时也锻炼、培养了我们的学生。

二、以教研促进课题研究,以研究课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实验效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重视集体研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老师们群策群力,智慧的火花在充溢。本学期,课题组老师以经典诗文的研读作为研究之重点来开展研究,老师们的经典诗文研读指导各有千秋,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把诵读、合作、探究作为研究的主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六年级 张菁 老师上了一节文言文研究课――《伯牙绝弦》,课堂上巧妙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把诵读、合作、探究作为研究的主流, 廖梅 君老师以诗歌单元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走进李白”,“走进杜甫”,师生互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五年级 何玉玲 老师上了一节古词知识课 、以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向学生传授有关古词的的知识, 廖素健 老师则带着学生走进了古诗探究之旅,领略古诗的魅力。一年级 许萍 老师专门上了一节认识象形字的研究课《口耳目》, 潘惠玲 老师也专门上了一节认识会意字的研究课《日月明》,带动各班结合课本引导学生了解古人造字的智慧,感受汉字的有趣;三年级 梁 老师上《望天门山》一课时,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反复品读,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接着让学生根据诗中景物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描绘画中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轻轻松松学懂了这首诗。我们就是这样,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潜移默化,让中华传统文化播种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三、以开展综合性学习为研究特色,强调经典诵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本学期,我们继续把经典诗文的诵读与生活实践,与学校德育紧密结合,让经典诵读滋润孩子们的完美人格。各年级实验班按计划,继续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为载体,积累古诗。每个年级的实验班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积累经典文化,如:一年级背诵儿歌、二年级背诵成语和歇后语、三年级背诵古诗、四年级背诵绕口令、五年级背诵古词、六年级背诵文言文等,利用课前、早读和课外阅读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诵读。现在,孩子们的言谈、作文中常常无意识地说出的一、两句古诗,让我们感到分外高兴。我们还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经典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一)一年级 何渭文 老师为学生精心挑选了一本适合一年级孩子读背的《365夜儿歌精选》,班上孩子已积累背诵了差不多100首。在孩子们的背诵中,实现了识字、阅读、练口语的.综合训练,具有中国特色的儿歌童谣在孩子们的心中植根成长!一年级实验班12月开展了“经典诵读实验班”的交流活动,交流背诵了积累的古诗、儿歌,营造经典诵读氛围,增强诵读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活跃了学生的身心。

(二)四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了题为“经典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实验老师会围绕“古诗词”组织同学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漫游古诗王国》《古诗苑漫步》《古诗擂台赛》常常使同学们留恋忘返,其中“报题背诗 ”、“ 据意说诗”、“ 摸物猜诗”、“ 活用古诗”等生动有趣的活动环节使同学们收益匪浅。

(三)五、六年级紧扣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分别开展了 “遨游汉字王国”和“诗海拾贝,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深入地开展文化传统教育,特别是字谜 歇后语 对联汉字等知识的教育。活动中,老师们积极指导,学生认真围绕小主题开展学习,从选定主题――制订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交流汇报――班级诗歌朗诵会――诗歌知识竞赛――创作小诗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学们获益良多。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充分地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并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每个班的研究成果各具特色,有609班、613班、605班、610班、606班交上了《研究作品集》,608、607班把计划的制定、研究成果、收获体会等进行归纳汇报,其余各班也把自己班最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上交科组进行交流,在成果的汇报与学习指导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同学们遨游在经典诗文的学习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致、困惑与惊喜。我们还专门对在这次综合性学习表现出色的每班五位同学进行表彰奖励。

(四)课题组编辑了《中华文化传统教育选编》印发给学生,利用校园广播传媒,以歌唱、小品、朗诵等形式,由广播员带领孩子们诵读经典。每当午睡后,校园里回荡着朗朗的读诗诵典的声音,整个校园都浸染在浓浓的古典文化氛围中。

(五)在我校刚刚结束的新年小主持人比赛中,我们的26位小主持人都分别为在场的观众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首古诗词,掀起了同学们诵读经典的热浪。

生活如一首诗、又如一个童话故事……面对生活的多彩,我们选择了经典。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近经典,热爱经典,我们将继续与书为友,与经典同行,让同学们能在祖国优秀的经典文化中尽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