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写作范文 小论文

高三年级毕业生统一复习检测省统测质量分析

栏目: 教学考试试卷 / 发布于: / 人气:9.5K

一、整体情况:

高三年级毕业生统一复习检测省统测质量分析

2021年3月11日至12日,鲁甸县第二中学高三年级参加了云南省2021年第一次高三年级毕业生统一复习检测,我校本次进行省统测的共10个教学班,共有考生666人,其中理科2个班139人,考试 139人,无缺考考生;文科共8个教学班,考生527人,考试 521人,缺考6人。考试情况如下:

文科实考人数521人,实考最高分为106分,实考最低分为47.5分;及格率13.05%,平均分为80.46分;其中105分——110分1人,100分——105分5人,95分——100分15人,90分——95分47人,85分——90分87人,80分——85分134人,75分——80分109人,70分——75分以下69人,65分——70分37人,60分——65分11人,55分——60分5人,50分以下1人;

理科实考人数139人,实考最高分为95分,实考最低分为47分;及格率8.63%,平均分为78.80分;其中95分——100分1人,90分——95分11人,85分——90分20人,80分——85分30人,75分——80分34人,70分——75分以下25人,65分——70分11人,60分——65分6人, 50分以下1人。

二、考查知识点

本次省统测语文试题基本符合2020年全国课标卷语文试题的题型,共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四大部分。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名句名篇的记忆、古诗文的阅读鉴赏、现代文的阅读鉴赏和写作等方面。在体现对汉语的应用性考查、突出语言规范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时代精神,突出了能力考查,注重分析探究,符合语文新课程理念;在题目的设计上也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此外,在总体把握上,适当地控制难度,并且注意把更多空间留给主观试题。整套试卷设计严谨,整体性强,包括的题型与分值如下:

现代文阅读题号题型分值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古代诗文阅读二、(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二)

(三)古代诗歌阅读

名篇名句默写9分

6分

语言文字运用三、20分

写作四、60分

三、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9个小题,共36分。文段摘编自关于“民法典实施助力全面依法治国”的论述、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了莫言和记者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对话和小说《北极村童话》考查的问题是重要概念、筛选信息、理解分析和小说主题、人物的分析鉴赏等传统题型。这次的考试是在经过了寒假之后的第一次考试,可能是同学们假期疏于学习,造成了对知识点的遗忘,还没找到考试的感觉吧;不能准确解读文章,做题时花费太长时间,得分不高。

2、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满分为34分。其中文言文阅读题三个选择题题各3分,共9分,翻译题两小题各5分,共10分。人物是选自《晋书/卷三六/列传第六》的张华,考查内容是文言文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文章内容分析概括以及文言翻译能力,但是得分普遍不高,这和平时的文言积累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古代诗歌阅读题满分为9分,本次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以及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同学们在这次的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不会分点答题;名篇名句默写是考查的是《琵琶行》、《逍遥游》和《三峡》中的句子,问题出在学生对此类题型审题不清和背诵不够,再加上会背不会写即写出来也是出现错别字,从而导致了本次考试中这题丢分比较严重。

3、语言文字运用题中考查的是传统的语言连贯、成语、语病修改问题,问题最大的是语病题,同学们对此类文章无法的原因是基础问题,不会划分句子的主干,无法找出主语谓语宾语,对于句子的搭配和衔接等问题把握不好;补写语句题就问题严重,根据语境来说话,还要具备相应的概括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对学生而言难度过大,得分不高,一部分同学甚至没做这一题;文字压缩题,本来难度不大,但是学生普遍不会抓关键字词句,语言不够简洁,得分也不是很让人满意。

4、作文时把握不住材料所蕴含的内容,读不懂材料,不注意现实意义,思维局限,立意要求是选好角度,所以角度应该是多方面的,材料内容是王安石和臧克家关于个人和国家的论述,谈个人思考和感悟。立意应该从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定向思维的角度分析,可是同学们在之前的那些题目上花去了太多的时间,作文时间过少,来不及深入思考,盲目下笔,导致部分同学离题甚远。

四、对今后高考备考的启示

1、(1)、“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内容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考查角度上,主要考查对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句子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整合,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内容要点的概括,评价或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注重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辨认、筛选整合、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树立整体阅读观念。首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进而把握文本及文本特点(由于“一般论述类文章”主要采用叙述、分析、判断、议论的方法,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所以阅读论述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中的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分析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等特点);坚持“三字方针”:读(题干选肢,审清题意)、找(即“对题读文”,找出选肢在原文中的位置范围)、比(比较选肢和原文信息有无漏、衍、换现象——如偷换概念、说法绝对、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夸大其辞、因果倒置、混淆已然未然等)。

(2)、 “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的重点是人物传记,传记阅读的考查重点在于重要词句含义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把握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传记阅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②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③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④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特点、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⑤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3)、“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导学生养成一个系统的阅读、解答的思路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备考的重点是小说,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小说阅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分析结构,把握情节。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出故事由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的情节脉络,既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小说阅读的一个考查点。小说情节的作用主要有:A.点题或突出主题;B.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C.创造悬念、前后照应、侧面衬托、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线索作用等。②分析形象,把握性格。一般分析人物性格应从以下方面考虑:A.了解人物在具体故事情节中的表现;B.抓住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特别是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C.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D.结合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E.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③分析环境,把握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B.渲染某种气氛;C.烘托人物心境,暗示人物命运;D.推动故事情节发展;E.奠定感情基调;F.揭示主旨等。④分析技巧,把握主题。小说常见表达技巧主要有表现方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人称运用、顺序安排(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各种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的作用等。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小说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而帮助我们把握小说的主题。

2、“文言文阅读”部分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回归课本,做好知识积累。由于高考文言文的命题原则是材料出课外,但考点的内容根基在课内。所以文言文复习一定要抓好课本复习,把必修1—必修5中每一篇文言文中常见文言现象归纳整理一下,如文言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文言虚词(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8个)、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后置、主谓倒装等)]等,使文言知识系统化,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要精讲精练,掌握答题技巧。“实词”理解题,可将给出的词义代入原句,通顺就对不通就错。“筛选并提取信息”题,先找出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要注意“谁的”“什么性格”。“内容的概括与分析”题,注意人物、事件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既要注重比照原文,又要注重归纳分析。“文言文翻译”题,要牢记“六字法”,即“留”、“对”、“换”、“删”、“补”、“调”。其次要坚持“直译”,培养语境意识:翻译句子时注意要逐字逐句直译,要字字落实;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句意,联系上下文去准确翻译句子。

3、“古代诗歌阅读”部分复习时要注意培养以下三种意识:

(1)培养审题意识。题干一般包含着命题角度、阅读范围、答题方式三方面的提示性信息,下笔前一定要吃透题干要求。

(2)强化解题流程意识。古诗鉴赏的解答应该遵循这样三个步骤:第一,反复体味,读懂原诗。要做到“五看”: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诗歌,四看注释,五看试题。第二,看清要求,明确方向。第三,注意表达,规范作答。

(3)规范答题意识。掌握答题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比如:如“炼字”题的答题顺序:释含义、明手法(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摹景象)+点情境/表情感/(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主旨”题的答题顺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意境”题的答题顺序:明意象(写出诗中所写意象)+描图景(描摹诗歌图景)+点特点(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形象”题的答题顺序:概括形象特征+描摹具体诗句+点明形象意义。

4、“名篇名句默写”部分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散记忆,默写准确。对《2020年考试大纲划定推荐背诵的50篇初中优秀诗文篇目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14篇古诗文篇目一定要会背默,尤其是篇中的易混易错字一定要记准确,不能似是而非。

(2)写后检查,认真细心。要养成写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5、2021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留盲点,突出重点。语句衔接、成语运用和病句修改和三个知识点作为复习重点更要突出。主观题复习时,语言表达的各种考查方式都要训练到,不能存侥幸心态;同时,补写作为复习重点更要突出。

(2)、总结规律,掌握技巧。在“句子衔接”题解题思路如下:①看陈述对象,考虑话题的统一性;②看语句顺序,考虑思维的合理性;③看关联词语,考虑句间关系的吻合性;④看画面色调,考虑情景的相融性;⑤看词语照应,考虑语脉的相承性;⑥看前后句式,考虑句子结构的一致性;⑦看上下文压韵,考虑音节的和谐性。⑧看标点符号,考虑语段结构的层次性;

辨析成语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辨析语义, 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析对象,切忌谦敬错位和张冠李戴;③辨析色彩,切忌褒贬失当;④辨析语境,切忌重复或矛盾;⑤辨析位置,切忌搭配不当;“修改病句”主要采用下面几种方法:①主干紧缩法。做题时要会“抓主干,理枝叶”。②替换比较法。即用同义词替换句中的词语来判断该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③关联词诊断法。一是看前后句子关联词是否搭配,二是看关联词位置是否合适。④逻辑分析法。即看句子是否表意明确,符合逻辑。补写和文字扩展和压缩以及图文转化题必须多做多练方能斩获自己满意的分数。

6、作文备考建议:

(1)指导学生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

(2)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比积累材料更重要的是对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只有思考到位,才能自圆其说,写出富有逻辑性、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3)改进对材料的表述方式。对材料要提炼,避免冗长;叙材要突出重点,紧扣中心;叙后要议论分析,挖掘意义;叙材也要富有匠心,以增强感染力。

(4)题目命制要慎重,最好既能表达观点,又使用一定的艺术手法。

(5)要巧妙引用原材料,避免照搬照抄。

(6)如果写记叙类文章,一定用巧妙的议论抒情点明中心。

(7)强化布局意识,段落安排应匀称合理。

(8)改进书写。书写可以不漂亮,但不可以不清晰;写错可以涂改,但不可以涂大涂黑。

总之,在今后的备考中,要以考纲与考试说明为依托,根据高考备考研讨会的精神,准确把握最近几年全国新课标的考试动态,把握住与外校联考的机会,及时掌握高考信息,拓宽我们的视野。正确面对每一次的考试,掌握试卷中出现的不同信息,及时调整我们自己的高考复习方案,不单是老师们要重视每一次的考试,还要要求学生学会重视考试,分析考试。每位教师要牢固树立时间观念,牢固树立效率意识。复习过程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精心选编练习;二是认真落实练习;三是重视讲评练习。

要紧扣教材,围绕考试大纲,侧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消化、吸收。并通过连点成线、新旧联系、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法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其系统化、网络化,以不变应万变。高考题目的设计思想常常定位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及各类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上,在这阶段一定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